我眼中的李逵相關作文20篇

我眼中的李逵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749字

提到《水滸傳》,自然而然就想到梁山“一百零八將”,“及時雨”宋江、“花和尚”魯智深、“智多星”吳用……那一個個性格迥異的人物,匯成了群星閃爍的忠義星空。在這片璀璨的星空中,李逵,是那奪目的一顆。

書中,李逵是個十足的“莽漢”。

“黑熊般粗肉,鐵牛似遍體頑皮,交加一字赤黃眉,雙眼赤絲亂系,怒發渾如鐵刷,猙獰似狻猊,天蓬惡殺下雲梯。”“天蓬”就是豬八戒啊,頭髮像鐵刷一樣豎在頭上,身上皮糙肉厚。用“五大三粗,邋里邋遢”這兩個詞形容李逵,一點也不誇張。

李逵生性殘暴,嗜血如命。“只見那人掄兩把板斧,只顧砍人,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渠。”李逵的“莽”讓他只管傷人,不顧平民百姓的死活,一味的掄斧殺人,何曾想過後事?正因為李逵的粗莽,才使他只看眼前,顧不了大局。

李逵做事說話全憑“快活”二字,毫無道理可言,只要稍不如意就亂殺人,使得江州人人害怕。有詩為證:“天性由來太惡粗,江州人號李凶徒。他時大展屠龍手,始識人中大酒徒。”

雖然李逵魯莽衝動,生性殘暴,但書中分明還隱藏著一個善良溫順的“鐵牛”。對哥哥宋江,五投投地,恭順有加,明知是毒酒自己也飲下,甘心至死相隨。對家中老母,自己在梁山稍有安穩,可以好吃好喝後,便想接她上山,盡其孝道,讓母親安度晚年。原來,再粗莽的李逵也有親善溫情的一面!

讓我們再次翻開書本,品嚐文字的盛宴,用心感受那些有血有肉的梁山好漢。

我眼中的李煜 篇2

國三作文 ,742字

春雨潺潺,華美的宮殿,悠揚的宮樂聲……京師的繁華依舊,只是,李煜,不知你的心事是否依舊潮溼?

站在清冷的雨中,睜開眼閉上眼全是你清瘦憂鬱的神情,感受著沁入骨髓的冰冷,體會你單薄的錦衾抵不住的嚴寒,只是這寒冷真的是冷雨的涼意?我讀著詩詞裡你寂寞的思緒,想像你用傷痕累累的心,鋪陳紙上的亡國之痛,你孤單的身影夜夜走進我的夢中。

李煜,你的一生處境灰暗而又絢爛至極。我想,你是不幸的,生於帝王家卻生性靜寞,面對風雨飄搖的後唐,顛沛流離的百姓,你沉默了,你選擇接受世人的辱罵,背上昏庸無能的罵名,是的,你亡了國敗了家,負盡天下人,然而,你又是幸運的,你擁有獨一無二的才華,吟出了“春花秋月何時了”的感慨,流露出“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離別歌,垂淚對宮娥”的深深無奈,只是不知你流的淚是愧疚的淚?還是悔恨的淚。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李煜,你的一生是永恆卻也是短暫,你嘆到“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悟嘆“人生仇恨何能免,消魂獨我情何限。”終至“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由南唐天子淪為宋朝幽囚,身世的浮沉,使你留下“淚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佳句,將你短暫的生命延至永恆,然而你傷痕滿布的心已經受不起亡國敗家的深重罵名,終在一個斜陽暖照的下午離我們遠去了,你的夢魂可以與你的國家相依偎至永遠了。

有人說:所有的風景都會拒絕一部分人,偏愛一部分人,所有人生來都會屬於不同風景李煜,如果你不是出生帝王家,而是出身書香門第,那你就可以在日落黃昏時,揮毫撥墨,在書香一隅中靜靜品茗,會不會一切都會不一樣了?可你的風景生來就是註定好的,正如你的生命,一半昏暗,一半晴朗。

你走了,留下的是一種遺憾,一種讓人柔腸百結的嘆息,那樣憂傷的詩詞,那樣憂傷的詩人。

斜陽已成餘輝,人去樓空,徒留一片寂寥。

我眼中的李白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974字

說起李白,應該沒有人會不認識他,從幼教書上的《靜夜思》到語文課本上的《望廬山瀑布》、《將進酒》、《行路難》,李白一直在我們的視線裡遊蕩,他的詩永遠是中國歷史上璀璨的明珠!

李白雖然天生聰慧,但在他小時候,也並不比我們乖巧多少。他總是逃學,後來,被一個老奶奶用鐵杵磨針的精神感化了,從那以後,李白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再也沒有逃過學,每天都勤奮地讀書,幾乎手不釋卷,這就是成語“鐵杵磨成針”的故事。讀到這裡,我不禁暗歎:看看人家李白,逃學都能逃出一個成語故事來,真不愧是太白金星下凡啊!

不知不覺間,李白讀書讀到了青年,業餘時間還堅持練劍。他認為自己的知識儲備已經足夠,但缺乏見識,所以到四川各地遊歷,途中,李白被兩個劫匪攔了下來,他沒有一絲恐懼,而是迅速拔出寶劍和他們打鬥,不多時,兩個劫匪就被李白結果了,之後,他說了一句“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便像一陣風一樣跑路了。可見,李白的劍術也是高超的。至少對付兩個小蟊賊還是綽綽有餘的。我不由得暗暗讚歎:人家李白不但詩寫得好,劍術還那麼高超,能文能武,簡直就是一個全才啊!

後來,李白認為自己滿腹經綸、見識廣博,應該弄一個官噹噹,於是起身就往大唐的首都長安進發。到了長安以後,他又不想去參加科舉考試,他覺得考試太簡單了,帶著一臉不屑他決定走另一條當官的路—權貴推薦。可他又沒有長安的名流朋友,只好去長安街頭轉悠,結果,大詩人賀知章在人群中一眼就看中了李白,他覺得李白氣宇非凡,風度翩然若仙,直呼李白是“謫仙人”,兩人此後成了朋友。

在老賀的引薦下,李白順利地當上了官,可是他卻並不高興,因為這個官就是在皇帝身邊幫皇帝寫詩助興的閒職,而李白的夢想是當上宰相,因此,他常常不好好上班,偷偷地跑到小酒館裡喝酒。後來,玄宗皇帝給他他一大坨金子,給李白放了一個長假,美其名曰:賜金放還。

李白從皇宮出來後,決定遊歷四方。十年中,他把大半個中國都走遍了,也結交了不少朋友。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跑到了四川,而唐朝的版圖U兵敗被殺,李白也被流放夜郎。幸運的是當李白走到白帝城的時候,新皇帝李亨大赦天下,李白也在赦免之列,他當然非常開心,寫下了《早發白帝城》這首詩。但這顆明亮的文壇金星最終在762年墜落……

李白一生留下了九百多首詩,他是中國詩歌史上最重要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是永恆的。

我眼中的李白 篇4

國三作文 ,841字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聽,是誰在歷史中吟誦?是誰有如此胸襟,這般豪情?

答案自然是李白。

你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而正是道教的莊子哲學思想給了你衝開一切束縛的膽識,使你敢於昂頭去觀察宇宙,把視野擴張到最大程度,所以你有著那種天上地下獨來獨往的氣概,才永遠都是那個“黃河之水天上來”不可一世的李白。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你也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施展出自己的抱負,為國家效力可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你也感到仕路的艱難了嗎?你就要因此而放棄嗎?可是你卻又筆鋒一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在失意中仍懷有希望,這才是你,自信的李白有著積極的人生追求和頑強地堅持理想的李白。

後來,你在詩壇的名氣越來越大,不但驚動了許多達官貴人,甚至是驚動了對藝術有著深厚造詣的唐玄宗。於是,皇帝召你入宮,等待的機會終於來了,自以為是超一流的政治家而其實根本不懂政治的詩人,栩栩然得意,高唱著“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你一廂情願地以為,這回真的能大展巨集圖了。唐玄宗這位明君,就要把你召到身邊,請教你該如何治理天下,如何使天下太平,然而你錯了,你是完全生活在夢想的詩人,夢一旦醒來,留下的就只有失望。

於是,你以詩人的身份,昂首挺胸地走進了皇宮,從普通百姓一躍成為翰林學士。貴妃為你磨墨,為士對你來說,陪著皇帝尋歡作樂,幹這種御用文人乾的事,那是卑屈的。於是,你用時代的最強音,驚天地,泣鬼神地吼出來一聲“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一聲吶喊,使你在無可奈何中聊以自慰,找到一點心理平衡。

你舉杯消愁,為何而愁?愁仕途的不得意?愁世事的不稱心?你的酒彷彿是你最好的消愁物,“舉杯邀明月,”酒帶走你的愁,明月帶走你的愁。酩酊大醉,“對影成三人”醒後,“相期邈雲漢”仕途沒有接納你,明而接納了你,因為你,千古的月色增添了更多的明麗和嫵媚。

歷史的長河永遠都不會湮沒你—一代詩仙李白。

我眼中的李白 篇5

寫人作文 ,822字

猶記得小時候,背得最朗朗上口的詩句,便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時,何知鄉愁為何物,只似懂非懂是一種寂寞之感罷了,從這時起,李白便出現在了我的生命裡。

隨著年紀的增長,漸漸地,李白的身影頻繁地出現在我的眼前。《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渡荊門送別》……他的名字,在我的心中根深蒂固,若說以前對他,只不過是有大致的瞭解而已。可是現在,我對李白的詩與人,都有著極大程度的敬佩與喜愛。

他是詩人,是個驚世之才,那卓絕而又超脫世俗束縛的詩才,將整個盛唐的繁榮與自己所想與所見描述得淋漓盡致。他雖懷有大才卻無人賞識,但卻從不會在別人面前道出自己的無奈。他的孤獨只在自己的詩中流露,對月飲酒,舞劍吟詩。

盛唐之際,朝廷之中也不會缺少那些奸佞之臣,自古一賢臣難出,佞臣卻不計其數。既是如此,李白又怎會與那些逞口舌之快而無真心之人同流合汙。他揚袖一揮,毅然轉過身,諷刺高力士不成,但絕對不會與楊賊共侍一君,自此,他便棄了官,踏山尋水,做個悠然自得的居士。

他還是個劍士,我們可能都只知曉李白的詩如何之妙,卻不得而知他的劍術高超。偶然得知,他的劍術在盛唐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唯有出神入化才能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他之劍術—白衣飄,長劍嘯,飲壺酒,賞皎月。

李白之詩,萬丈豪情—“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之心,奔放無羈—“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其人,自由樂觀—“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傳奇坎坷的一生,詮釋了他那宛若謫仙般的性子。李白的一切,皆使我佩服至極,民間傳說,李白泛舟至湖中心,飲酒後酒性大發,便投入湖中逐月而亡,這在我看來,這確實符合他的性格。

十分幸運,在我的青春正好時,遇到了李白,遇到了他那絕美的詩句,遇到了他那傳奇的一生,相見方恨識時晚。

幸會,李白!

我眼中的李煜 篇6

國二作文 ,1035字

在上學期末的“國學經典”社團展示課上,我榮幸地成為“百家小講師”中的一員。許多種想法在我腦中做“鬥爭”:我應該講人世間的真理《道德經》,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或是唐朝時期詩人不同的命運?幾種想法在我腦海中閃過,我確定了最終答案—鍾峰白蓮居士李煜。

從李煜的命運來看,他曾經公子變皇孫,老六變長子,酣睡臥榻旁,雙嬌配才子。但他也是悲劇的,他做過被俘虜的國主,被侮辱的丈夫,被毒死的降王。於是詞史上的一代天王,在他降臨“俗世”的同月同日魂歸“天上”,以一種最痛苦的方式,永恆地解脫了他靈魂的痛苦……他最終把祖宗打下的江山拱手讓給他人,成了亡國君、階下囚,也因此被世人瞧不起,而我卻不以為然。

有人說“他是才子、是詞人、是帝王。作為詞人,他是成功的;作為帝王,卻是失敗者。”作為皇帝,李煜是個失敗者,且敗得一塌糊塗。李煜原名李從嘉,繼位後改名為煜,煜是光明照耀的意思,說明李煜在繼位初期對自己和國家的未來很有遠大抱負。但李煜命中註定不是當皇帝的料—他是天生的才子,人長得英俊瀟灑,史書上這樣描述“神骨秀異,目有重瞳”,生性聰穎,喜好讀書。他工書法,善繪畫,能詩善詞,精通音樂。與歷史上明君比起來,李煜治理國家確實有很大差距: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他們都是勤於政務、有魄力的好皇帝。南唐的大臣們見李煜將一腔熱情全都傾注在文學上,個個擔憂不已,長江對岸的後周越來越強盛,南唐卻越來越衰弱。臣子們天天跑到李煜面前苦口婆心地勸說,可李煜一概充耳不聞。

於是在公元971年,北宋皇帝趙匡胤滅了南漢以後就盯上了南唐,由於天塹長江,北宋不敢輕易出兵。幾年後,南唐有個屢試不進的書生樊若水給趙匡胤獻上《長江沿岸水勢圖》。公元975年,宋軍入金陵,俘南唐後主李煜,南唐亡。

其實,公元956年,南唐遭後周攻打,主力被殲滅,使南唐再也無力與別國抗衡。我認為,這便是李煜在宋軍討伐時投降的原因。實際上,李煜這樣做完全是為了百姓著想—若堅持與宋軍對抗,損失最大的是百姓。而李煜選擇了投降路,委屈了自己,保全了百姓。從這點講,李煜的確是一名愛護百姓的好皇帝。

歷史課上,我們學到了統一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李煜的悲慘命運似乎天註定。然而正是失敗的帝王,成全了詞人的成就。如果他沒有經歷從帝王到俘虜的人生鉅變,他的詞作就不可能有那種深沉的人生體驗。

當我們在背誦《虞美人》《烏夜啼》《臨江仙》時,有多少人想到過,在公元978年,41歲的李煜含淚飛向另一個世界…

我眼中的李白 篇7

國一作文 ,839字

“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一首現代風十足的《李白》勾起了我對李白的嚮往!

從古至今,我國湧現出許多著名詩人,尤其到了唐代,詩歌成為主要文學形式,更是成就了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柳宗元等傑出的詩人,而李白則是處於盛唐詩潮的頂峰,因此有“詩仙”的美譽!

初識李白是在我五歲左右的時候。那時候的我跟著媽媽學了好多詞,認了不少字,媽媽教我的第一首古詩就是李白的《靜夜思》。可能是年齡太小的緣故吧,我當時雖然把詩背得滾瓜爛熟,但這首詩的含義我卻一知半解。不過呢,那時候的我還是沾沾自喜,畢竟我背會一個大詩人寫的詩!“李白”這個名字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中!

後來我上了小學,與李白也就漸漸熟識了。李白,別稱青蓮居士,作為我國曆史上數一數二的優秀詩人,他的詩作從古流傳至今,詩歌風格豪放不羈,內容充滿了極具個人特色的浪漫主義,想象豐富內容飽滿,用詞斟酌巧妙,同時音律自然多轉。不僅如此,李白還是個創作天才,他善於從生活中找尋靈感,一切的民間作品都可以作為他的素材來源,那些民間廣為傳頌的民謠、神話故事等都是他最好的養料。他的才華以及時代背景共同造就了這個詩歌天才,也是屈原之後浪漫主義的帶領者。李白性格豪放、灑脫,所以寫下了許多讓人讚歎的詩,從他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就能看出來了。如果沒有李白,我不會知道桃花潭有多深,不知道蜀道有多難。白帝城,敬亭山這些地方的美景,怕是要減少許多精彩。峨眉山的月亮也失去了光彩。所以對於李白我越來越著迷了!

現在的我,已經是個初中生了,走近李白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了。語文課上我依舊可以近距離地感受李白詩詞的魅力;更可貴的是歷史課上,通過老師出色的講解,我對李白生活的那個朝代,以及李白一生的境遇都有了更全面的瞭解。我更加欣賞他的豪放灑脫、不懼權貴,同時也心疼他的懷才不遇,含恨而終。

不朽的佳作、傳奇的人生註定李白成為盛唐詩壇的一朵青蓮!這朵青蓮也將一直在我的心田綻放!如果能重來,我還是要選李白。亦師亦友的李白,你將為我指引人生的方向!

我眼中的李白 篇8

寫人作文 ,749字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大家知道這是誰寫的詩嗎?對,就是詩仙李白,字太白,唐朝偉大詩人,被後人稱為“詩仙。”他寫了很多很多的詩,相信同學們,和我一樣,都會背李白的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在我的心中,是一個博學多才,充滿智慧的大詩人,我也想像李白一樣,寫出美好的詩篇,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

我聽過李白的一個故事,“鐵杵磨成針。”今天,我分享給大家。李白小時候不愛學習,總喜歡在外面玩。他父親就不讓他出去玩,讓他在家裡學習。李白讀了一會兒書,就偷偷地溜出去玩了。他跑到小溪邊,看見魚兒在水裡游來游去,好羨慕啊!

這時候,他看見一位老奶奶在磨一根很粗的鐵杵(chu),李白很奇怪,就上前去問老奶奶:“老奶奶,您為什麼要磨這麼粗的鐵杵呢?”老奶奶說:“我這是在磨繡花針呢!”李白說:“老奶奶!你可真會騙人!”老奶奶說:“你可別看這個鐵杵粗,只要我每天磨,肯定會磨成繡花針的!”聽了老奶奶的話,李白想:“是啊,只要我每天努力讀書,以後肯定會成為一代文學大師!”從此以後,李白髮奮讀書,最後李白成了一個大詩人。我們也要學習李白的那種精神,好好學習,將來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李白在我的心中,是一個傳奇人物。他的詩,是一把智慧的鑰匙,引領我走進知識的海洋;他的詩,是一本山水畫,帶我遊覽名勝古蹟;他的詩,是一本意味深長的書,教給我胸懷遠大。

李白對中國的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在文學史上寫下最燦爛輝煌的一頁,留下了豐富的文學瑰寶。

我眼中的李白 篇9

國一作文 ,726字

唐代的大詩人李白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呀!不僅僅是他那豪情令人們所敬仰,更是他那詩詞中,那千古名言令後人為之嚮往!他那“詩仙”的稱號也不是白得的,那可是他這一生的心血呀!要想當年他31歲時,還是自暴自棄呢!在開元二十年之時,李白也真正走上了詩詞之路!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為之豪邁,祖國河山,他無一不所愛。遊覽遍及南北各地,寫出了大量讚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即豪邁奔放,又不失清新飄逸,並且想象十分的豐富,人們稱他為“詩仙”。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題材選擇和各種藝術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的特徵。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並且,他還與杜甫並稱為“大李杜”。也正是他那好奔放豪邁,主意清晰、語言奇妙,清新飄逸的性情與他的性格才那麼深受別人的歡迎,尤其是他那流傳千古的名詩——《將進酒》、《子夜秋歌》以及大人小孩都會背的《靜夜思》,將現實與夢境、仙境,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交織在一起,再現客觀現實。他筆下的形象不是客觀現實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內心主觀世界的外化,藝術的真實。

……

李白終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謳歌理想的人生,無論何時何地,總以滿腔熱情去擁抱整個世界,把握現實而又不滿足於現實,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難的憂患,在高揚亢奮的精神狀態去實現自身的價值,李白的一生,既平凡而又不平凡,他,將會在每個人的心底永垂不朽!他的詩詞,人們也會永遠記在心中,流傳千古!

我眼中的李白 篇10

國二作文 ,592字

他,青衫長袖,持劍把酒,豪放超邁,風流倜儻。報國無門時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前往奉命時高歌“仰天大笑出門去”。初到長安,便被賀知章所驚歎“此天上謫仙也”,他便是李白。

少年李白豪放不拘禮法,不僅好詩賦而且酷愛劍術。後來,他仗劍離鄉,辭親遠遊,直欲“奮起智慧,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但十年定居湖北,雖譽滿京華,卻仍壯志難酬。後因道士吳筠推薦受到召見,欣喜若狂,卻因一身傲骨又上書歸山——其遭遇利用,被流放夜郎,幸得天下大赦才被釋放。

一生的跌宕起伏,並未改變他仍是那個桀驁不馴、放蕩不羈的李白。有著“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細膩惆悵,也有著“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狂放傲然。流放歸來時,仍懷有“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樂觀心態。

他重情重義,與杜甫結下了終生不渝的友誼。兩人飲酒論詩,遊歷萬水千山。李杜二人在藝術上的造詣各有獨到之處,唐以後的詩人學杜多,學李少,我認為是因為後世詩人缺乏李白那種灑脫不羈的精神及樂觀無畏、志存高遠的心態。

李白的奇情逸採、瀟灑自如、樂觀灑脫雖使他的一生磕磕絆絆,卻也造就了他浪漫主義文風,使他的一生坦蕩光明。

我眼中的李煜 篇11

國二作文 ,700字

他應是個閒雲野鶴的詞人,一襲布衣,逍遙恣意,不顧什麼家國興亡、龍圖帝業。然而他偏偏是這南唐的君主,偏偏要坐在這搖搖欲墜的龍椅上,用這一雙揮毫撫琴的手,去撐起這個飄搖的江山。

曾幾何時,集一身傲氣的大皇子,在華麗的深宮中享盡了一切繁華。他精於琴棋,工於書畫,在明爭暗鬥的宮廷裡,超然於世俗的氣質隱隱發亮。可當歷史的車輪滾到他腳下,厚重的龍袍披到他肩上,他卻收斂不了文人的自在與風流,醉影朦朧,絲竹喧囂,共鳴琴瑟,在紙醉金迷裡粉飾著太平篇章。

宋軍的鳴金將他愕然驚醒,故國門扉上最後一抹硃紅還未消盡,他已成為敵人階下卑賤的囚徒。於是那個羅衾不耐五更寒的悲涼身影,成了夜色裡化不開的一抹哀愁。我想數千年前一定有一個月如鉤的夜晚,寂寞的梧桐樹搖曳著清冷的秋,那個南唐的罪人沉默地爬上西樓,眼裡凝著的是什麼?是昨夜繁華的夢?是朱顏未改的玉徹雕欄?還是三千里冷落的河山?

錯為君主,蒼天貽誤!

所以當鴆酒遞到他身前時,他飲得想必義無反顧,早已厭倦了這春花秋月,終在異國的幽欄下結束了精緻又蒼涼的一生。那衣袂飄然的身影漸漸消失在風塵裡,只剩哀傷絕豔的詞盈繞在月色裡:“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他的人生多像一場豪華淒涼的夢,在命運的桎梏裡輾轉掙扎,只餘下昏庸無能的罵名和逾越千年的長嘆。那些國破家亡的悔恨與不甘,倒釀成了哀婉的絕唱:“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李煜,終究是去了。也許去了故國江南一場明明滅滅的煙雨裡,成了一株敏感纖細的草。而我眼裡的他,不是帝王,是風流而寂寞的詞人,帶著不可掩蓋的才氣,帶著不曾泯滅的天真,融入江南的月色。

我眼中的李白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688字

他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被後人譽為“詩仙”;他是住在青蓮鄉的“青蓮居士”;當時有的人稱他為“謫仙人”;他一生有三大愛好:讀書、舞劍、旅遊。他就是——李白。

我眼中的李白是一個矛盾的人。他既有報效國家的偉大情懷,又有飄然若仙的風骨氣概,而他竟將這兩種矛盾的特點融於一身,令人敬佩。

我眼中的李白是一個愛旅遊的人。在旅遊中,他曾寫道:“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讀完,讓人彷彿神遊了一次天門山。

我眼中的李白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他少年時期家中富足,讀了不少詩書,“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由於他從小接受儒家學派的教導,從小就立志做官。二十六歲時去漫遊求仕,經過十六年的求仕。四十二歲時終得皇上賞識,在宮裡做了一個“文人",但李白一心想報效祖國,不甘在這裡為皇上取樂,便辭官回鄉,回家之後李白開始“修仙”整天遊山玩水但也不法消去他的憂愁,他曾在詩中寫到“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名朝散發弄偏舟。”李白藉此來表達他已無心求仕,不如放下束縛,好好享受生活。公元755年爆發了安史之亂,李白認為自己應該報效祖國,於是他便去參軍,卻因他的政治團體倒臺被下了大獄,後被髮配夜郎。

李白是我最敬重的人。在他的一生中,我彷彿看到了我的身影:一個愛旅遊的人;一個愛讀書的人;一個矛盾的人。

我眼中的李白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638字

是誰字李白,號青蓮居士?是誰使賀知章送他謫仙人的稱號?是誰有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的頭銜?又是誰與杜甫並稱“李杜”?只有他——李白。

我眼中的李白,是路見不平就拔刀相助的俠客。他在《俠客行》裡說過“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我眼中的李白,是豪情滿懷壯志凌雲的開拓者。他一生中作詩近萬,保留下來的一千多首中有最多的還是豪情壯志詩,如《將進酒》中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還有《行路難》中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寄滄海。”寫出了李白對理想的執著追求。

我眼中的李白,是不畏強權真實自我的人,當高力士因脫靴對李白看不順懷恨在心之時,便聯合別人針對李白。每當皇上要用李白時,楊貴妃和高力士就全力阻攔,最後唐玄宗李隆基實在沒辦法決定把李白賜金放還。

我眼中的李白,是一位灑脫的詩人,他灑脫,所以對他而言:失去算什麼,屈辱算什麼,流放又算什麼,得到算什麼,人生就應該拿得起,放得下,顧及太多隻會你拿不定主意,他看透了這一點,所以他灑脫。

我眼中的李白,是才華橫溢的人。他被很多人稱讚過,如賀知章送他“謫仙人”的稱號,杜甫說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他也被後人譽“詩仙”。

李白在我眼中是一個風一樣的傳奇,是一朵芳香四溢的花朵,還是一本意味深長的書。

我眼中的李白 篇14

高二作文 ,1022字

“繡口一吐,便是半個大唐”。余光中是這樣形容李白的。的確,李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第一無二的標誌。上下五千年,沒有哪個人在創作方面的才華可與他匹敵。用現在的話來說,李白是一個真正的偶像。無論是杜甫還是白居易,都是他的迷弟。我們讀李白,讀到是一個傳奇,看到的是一段恢弘的歷史,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人生。

小的時候,我最喜歡的詩人是李白。我學的第一首詩不是李白的詩,我背的最多的詩也不是李白的詩。但每當讀李白,總有一種不能言語的興奮與暢快。事實上,那個時候的我並不懂得鑑賞其中的精妙,只單純地憑感覺罷了。漸漸長大後,再讀李白,發現他的詩理我越來越遠了,太過浪漫與誇張,讓我一度認為他只是一個沉浸在自我世界裡的理想主義者。可今日,我重新瞭解了他的一生,也重新認識了李白這個人,我再讀李白,彷彿看到了原來不曾看到的東西,重新找回了兒時讀他的詩的那份暢快,也平添了一份感動。《紙上的李白》中說道,唐朝與李白,是互相成就。我很認同這句話。我們總說大唐盛世,正是大唐的開放與包容,海納百川的氣度,賦予了李白這樣的大胸懷,他所有的悲,喜,是大悲,大喜,是超越了世俗,凌駕於物質之上的,同時在李白的筆下,我們感受到唐朝是這樣一個散發光彩,自由與恢弘的朝代。他的灑脫,他的格局之大,是其他詩人所不能比擬的。所以他的情感,所表達的意境,只有他能寫出來。我認為後人也並沒有刻意誇大李白的文學成就和提高他的地位,因為他就是中國文學史上那麼耀眼璀璨的一顆明珠。就像《如果沒有李白》中說,如果沒有李白,像白居易這樣的一些大文豪也能提升一個級別。

除了唐朝成就了李白,還有一個成就李白成為今天的李白的,是他金子般的靈魂。其實李白的人生並沒有我們想的那樣順利,他也有飢寒交迫,走投無路的時候,他也沒有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甚至還因站錯隊被流放。但他並沒有如其他詩人一味表達自己的憤懣,發洩不滿。他總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態度,即便鬱悶了,寫下的詩裡仍舊是一派豪氣,灑脫的氣息。李白與生俱來的藝術氣質,骨子裡透出的孤獨,是註定要成為詩人,藝術家。他浪漫多情,卻不敏感多疑;他玩世不恭,成日醉酒,卻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起也好,落也好,得意也好,失意也好,一壺香醇既盡,便都是過眼雲煙。

今天的我,作為一個現代人,很是羨慕他。李白的瀟灑,李白的才華,讓我欽佩。今天再讀李白,鼻尖不知怎的泛起一陣酸意,或許是他飽滿自由的詩歌填補了我們內心的空虛,也戳中了心中的痛處。

我眼中的李白 篇15

高二作文 ,1164字

杜子美詩云:白也詩無敵。其實李白人也無敵。並非神仙金人,而在於真。他的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闊達,他的傲岸疏狂,他的消沉,他的執著,還有他因求官心切被後人指斥的庸俗和淺薄,都如此通明透亮,可以使人一覽無餘。要是能穿越重來,我想成為李白。

時代

李白青壯年時期,正是唐玄宗的開元盛世。不僅政治、經濟繁榮,文化的包容性更顯淋漓盡致。從唐朝出的書法作品字跡也可看到大唐的興盛。“莊嚴、敦厚、飽滿、圓健”是唐代沒血的真實寫照之一。且當時唐朝開放相容的政策孕育了唐代浩大明亮的文化境界,這些都可以從歷史書上尋到。讀了祝勇的《紙上的李白》,我方知原來唐代藝術之自由與浩蕩,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前朝的紛亂與當朝的安定的差距所帶來的變化。“到了唐代,曾經的悲慘和痛苦,都由負面價值神奇地轉化成了正面價值,成為鍛造大唐文化性格的大熔爐。”如此好的時代,正給予了文人一個大放異彩的舞臺,包容四海,相容幷蓄,摒棄了秦朝粗暴的思想統一,也不同於明清的思想專制,從而造就了唐代文學的時空感。大唐盛世,恢弘浩大,正是我心儀的朝代。

經歷

李白也算是位富二代,5歲隨父前往四川生活。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15歲的李白就開啟了驢友生涯。年少時的經歷使他眼界大開,此後的一生,他走遍了大江南北。看過山河川流,期間也嘗過途中之艱苦,這種經歷在諸位有盛名的詩人中已屬難得。“從千里霜雪、萬里長風中脫胎而出,所以他的生命裡,有龜茲舞、西涼樂的奔放,也有關山月、陽關雪的蒼茫。”李白並不囿於所謂寒窗,而是從走四方的流浪,一定程度上也鑄就了他愛自由、浪漫,足夠灑脫的豪性。這樣的經歷已足夠吸引我,使我心生羨慕。

品格

風流瀟灑,放蕩不羈。李白在《韓荊州書中》寫到“自幼好任俠,有四方之志,年十五而修劍術,二十而懷縱橫之策,欲遍幹諸侯。”這種獨屬於他的暴力美學在“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體現得淋漓盡致。

豪放任性,自信進取。李白曾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的一生也正是這樣做的,他更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豁達和自信。

坦蕩自然,待人真誠。當好友王昌齡被貶,其他人都避之不及,李白卻寫詩送行“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如此真摯,令人為之動容。

李白的盛唐時代,李白的浪跡經歷,李白的有趣靈魂,是他的特別之處。壯志難酬不能困住他,他有賜金放還的=瀟灑,更有乘風破浪濟滄海的排遣。李白的氣魄觸動我至極,要是能重來,我願體會李白這傳奇色彩的人生,即便有床前明月光的孤獨,但只有這樣,人生才會完整。

我眼中的李白 篇16

高二作文 ,887字

李白,是中國基因中一個偉大的名字,沒有哪個詩人像李白那樣為人熟知,併成為每個中國人印象中深刻的一部分。每個中國人像都與生俱來般在思鄉時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可以說,李白和他的詩,是中國人的天生自帶的身份證明。

可是,深入瞭解李白之後,你會發現這位詩人的人生,卻顯得傳奇而孤獨。

從25歲離家後,這位詩人就獨自仗劍遠行,一步又一步走在他的理想之路上,慢慢走成了我所熟悉的李白。他的獨特人生經歷和時代背景造就了這位旅人的縱深和寬巨集。他不像杜甫那樣憂國憂民,屋頂上那三重茅不足以牽動他的情感。他目光沉靜,他所在走的,所修行的是萬億年亙古不變的宇宙天地,就是超脫人社會性的最高理想。但這樣一位修行者,不同於經歷九九劫後的佛祖無情無念。李白,是一個有血有肉的詩人,困頓,愁苦,飢餓這些通通都可以從他的詩中找到。和同為唐代的許多大詩人相比較,李白多的是那點仙風道骨的俠氣。道家精神彌補了,也掩蓋了儒家的過分社會性。官場封閉了他的去路,他瀟灑一回頭,走向了更寬闊的路。

李白的孤獨是天生的,是形而上的。他一直在修行,找尋人的自由,拋棄掉社會的框架,一步又一步解構社會。而在這個過程,也只有他自己能體會到那種不被人理解的孤獨和痛苦。而狂妄自大的個性,也讓其在這條孤獨大道越走越遠。他不斷“吹噓”自己,朋友“吹噓”自己,粉絲“吹噓”自己,而自己也愈加成為一位狂熱修道者。也是這樣,在玄宗眼中的李白,就像永遠也只是一個偶像歌手,無論多有個性,也終究不是從政的人才。他自負狂傲,自視清高,不屑官場,也無心對抗險惡,以這樣的心態從政,只是讓矛盾激化,官場愈顯世俗,李白愈發清高罷了。

李白就是這麼一個人,矛盾而耦合。他的世界孤高遠大,身邊的朋友卻不少。他超脫放蕩,卻寫詩直言困於飢寒,他一生傳奇,最後卻以最普通的死法離開人世。現實中的李白可能遠不同於以往印象中的那個人。他終究無法擺脫人性的複雜。作為修行者,他沒有找到理想,雖才華錦繡,卻終為血肉之軀。但他的故事,遠未結束。無數人都在傳說這他的故事,他,還在修行。

我眼中的李白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861字

一天,我隨手翻閱一本名叫《少年寫作》的雜誌。忽然,一篇新穎的文章映入我的眼簾,題目是“如果沒有李白”。我想:李白不是唐朝的大詩人嗎?如果沒有他,世界會有什麼大波動呢?帶著種種疑問,我走進了這篇文章。

文章開篇說李白對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柴米油鹽,好像沒有什麼大的關係。突然話鋒一轉,道出了沒有李白中國文化會有什麼巨大的損失。正是因為有了李白的“擢倚天之劍,彎落月之弓”,“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才會有金庸筆下的《俠客行》和《倚天屠龍記》這兩部著名的武俠小說。

於是乎,我也開始浮想聯翩:沒有了李白的舉杯望明月,蘇軾未必會把酒問青天;沒有李白的請君試問東流水,李煜未必會一江春水向東流;沒有李白的大鵬一日同風起,李清照未必會九萬里風鵬正舉……後世的文豪都是讀李白的詩長大的,沒有李白,他們都將不復存在。

沒有李白,我們童年要聽三百遍的《鐵杵磨針》的故事,恐怕也不復存在。讀得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由此可以看出,李白對中國文學作出的貢獻和影響力是無比巨大的。

李白也一直伴隨著我的成長,給我的童年帶來了無盡的快樂與滿足。想起小時候,第一首會背的詩,就是李白的《靜夜思》。自從背會了之後,家中時不時就會上演屬於我的詩歌朗誦會,父母總是會在第一時間捧我的場,給予我掌聲。每當這時,我總是化身為一隻驕傲的孔雀,感受到屬於自己的小小成就感,感受到屬於自己的無法言喻的喜悅。

讀了這篇文章後,我真正瞭解了李白在中國的地位。李白——這位大詩人,已經成了中國人的靈魂。所謂“垂輝映千春”,他已經輝映了一千多年的春秋了,當然還會光輝下去……

李白是沙漠中的綠楊,是人們心中的太陽。而在我的心中,他是一朵芳香四溢的花朵,是一本意味深長的傳奇。是他,教育我做人要清白;是他,告訴我真性情自風流;是他,給我以文字的享受和大自然的薰陶。

我眼中的李白 篇18

國二作文 ,765字

平林漠漠,斷絕了你去皇宮的路;峨眉山月,照徹你掙扎的靈魂;借酒澆愁,愁卻是你命中註定的滋味……

嗅聞你穿越一千年四溢的墨香,你精神的光輝瞬間讓我的心靈閃亮。“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媽媽溫柔親切的語言,纏纏綿綿宛如天際飄來的樂章。無言的愁緒也就在那一刻,在我兒時的印象裡的氤染開來。

隨著年級越來越高,我開始體會你,品味你。你是故作曠達,賦詞飲酒,閒酹江月。文人來自靈魂的自潔自愛與清高,讓你根本與仕途、與官場無緣,這也等於你與自己的夢想無緣!滿腹的牢騷無人可說,只好積壓在心底,成為自己永久的一個心結。這時,酒就成了你與這個世界唯一的聯絡。“舉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斷水水更流”,雖然它讓你在短暫的時間內,能獲得空虛的快樂,但是夢醒之後,一切依舊,會讓你再次陷入人生的痛苦。你曾經確實是風光過,高力士為你脫靴,貴妃的哥哥也為你研墨。但這些都已經過去,你只能安慰自己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榮耀不在,光環不在,人生的意義又何在呢?

你也因此喜歡結交四方豪友:賀之章解金龜沽酒;杜甫夢裡都十分想念你這個好朋友;汪倫與你不曾相識,但其情真意切,成了史上的一段佳話……你整個人生存活於友誼之上,如果什麼時候你連友情都不曾擁有,你就成了這個世界上的棄兒。

你用心遊覽著祖國的大好河山,破舊的草屐、光輝的詩篇都在上面留下印跡。天門山外,楚江潮湧,一葉孤舟,正在潮中時隱時現;敬亭山上,鳥飛雲去,蒼涼一片;橫江邊上,浪欲吞天……

民間傳你騎鯨仙去,只留下一個衣冠冢和那眾多詩篇萬古流芳。我讀著你的詩,讀著你所生活的時代,讀著屬於那個時代的悲哀!

我眼中的李白 篇19

國二作文 ,791字

讀了《品中國文人1》,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李白了。

李白,他給我的印象就一個字,野。作者說他的野,更多在幹大事、漫遊和尋仙中體現,雖然他不高大威猛,但是卻給人一種充滿活力的印象,還說他的生命衝動是人生的極限運動,從此可見李白的野心之大。

李白,這個名字的來歷很有意思。據說李白的母親在生他的前天晚上睡覺做夢時,夢到了太白金星,所以就給他起名為李白。李白是劍客,身邊總有寶刀相伴,所以叫“劍仙”,有因為他所創作的詩太優美了,彷彿仙人下凡,所以又稱其為“詩仙”。李白還是唐朝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白此生最愛遊山玩水、尋仙。很顯然把他的詩歌藝術拋在腦後。“詩聖”杜甫把李白當作自己的偶像,一生中曾給李白寫過近一百首詩篇,可是李白給杜甫寫過的詩屈指可數,好像根本不把杜甫放在眼裡。李白四十歲時,在洞庭湖偶遇王昌齡,王昌齡當時可謂詩名滿天下,但他們卻像親兄弟一樣互相稱讚對方的詩,並背對方曾寫過的好句子,王昌齡高看李白,讓李白興奮不已。看著王昌齡,李白想到了四十出頭的自己,在官場沒有太大的威望,仕途無從說起,整天穿著道士的服裝,腰佩寶劍,雖然他在官場上沒有很大的地位,但是李白的性格豪爽奔放,崇尚自由,官員們很嚮往李白的生活,官員們很喜歡與他交往。

記得小學一年級時就開始學李白的詩篇,如《靜夜思》《望廬山瀑布》。小時候只會背詩,長大後漸漸明白詩意和情感。李白一生去過廬山多次,可見廬山的景色之美及李白熱愛祖國大好河山之情,我像李白一樣,愛遊山玩水,我也曾去過廬山,當看到廬山景色時,我彷彿就是李白,特別能感受到李白當時的心情。我也把李白作為我的偶像,如果將來有時光機,我第一個去的就是李白生活的那個時代,向他問好,並和他一同遊山玩水,是多麼快樂的一件事啊!

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

我眼中的李清照 篇20

國二作文 ,903字

“清”不禁讓人回想起清波玉珠的畫面,晶瑩剔透,就像她眸子裡閃爍的碧光。她是李清照。就像一幅古封了多年的肖像畫,佳作流傳至今,未曾褪色。

古書裡寫到她的美寫到了她從內而外的韻華氣質,如詩如歌,被後人傳頌回述。但對她的苦難總是悄然帶過,被逼瘋的痛苦與煎熬,便只有她自己知道。

她命運多舛,以前出身高貴世家身份顯赫,有名有利的大戶人家,自幼善歌能作詩。因足夠優秀而生活美好。多才多藝,嚮往自由。我相信她也深深慶幸自己少時的年代和生活。在那個相對和平的年代,這麼安逸足以讓她把頭仰起。

她喜歡收藏各種金石字畫,一有錢便忙著去換畫換寶,時不時小心翼翼的拿出來細細品味一番,這便是她和趙明誠最幸福的時光。但這一切像被命運安排好了一般,為下文被張汝舟洗劫一空做鋪墊。

這不怪她,是這個時代和人毀了她。

家園將滅,趙明誠死了,她自己沒發覺會有這麼狼狽的一天,只剩下了孤身一人,一切美好棄她而去,各色光景一鬨而散,哪裡還有什麼婉約可存,連當年典雅輕柔的小詩也無跡可尋。難過悲傷淒涼無休止的思念如潮水一般圍繞著她,芸芸眾生無人與伴。

張汝舟騙了錢還要打人,逼李清照放下了溫婉與高貴,放下了身份。他可能如罵過她是寡婦,讓一個脫離封建禮教的女性再一次受到其摧折,直將她逼的發了瘋卻忘了她曾是一個和簡一樣不屈的人。於是便有了她令人嘆惋的往事。

一個“愁”字,曲折難過被融入進去。我欣賞她憔敗的“愁”。“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在看遍往事後平曠的心境再合適不過。

我曾經羨慕過李清照,羨慕她的好,也曾羨慕過她的悲傷,正是由此她才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才不會被人貼上一個一面的標籤。她獨立變強開始不懵懂的時候,就已經贏了。她敢於用雪白的手臂去觸碰骯髒的東西,她敢於不受辱,揮手扇在張汝舟的臉上,一紙把他告上官府。我羨慕她的境界,羨慕她“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啊,一生都這樣傳奇。她的塑像,她的詩,無不宣告著這個人不可移易的存在。我咀嚼著她的詩作,感受著她的魅力,在今天與跨越時空的她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