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君子相關作文20篇

我心目中的君子 篇1

寫人作文 ,1101字

“滴答”、““滴答”,外面不知什麼時候又下起雨來,雨聲入耳的同時,我的思緒也由此蔓延開來,我又想到那天與她相遇的情景,那場微雨和那個背影一直留在我的心中,不曾忘懷。

也是一個下著小雨的日子,我與家人來到平江路遊玩,也許是因為假期,這兒遊人如織,人頭攢動,可這絲毫也不影響我遊玩的心情,濛濛細雨中的江南別有一番韻味,我很快便沉浸在美景中:雨細細密密的下著,讓遠處的白牆黑瓦有種朦朧的美感,烏篷船輕輕劃過,穿過略顯滄桑的石板橋……一切都是那麼靜謐美好,讓人不禁想起那句“白牆黑瓦雨如煙,古意石橋月半彎”。

我慢慢陶醉其中,忘了身邊的家人。由於想看看小橋對面的風景,我便獨自穿過人群,到別的地方去玩了。當我發現自己已走遠想找回去的路的時候,我傻眼了:眼前人流如織,巷陌之間看起來似乎都是一樣的。這不由得慌張起來。

這時,雨越下越大,它似乎沒有了剛才的輕盈可愛,只是讓我覺得刺骨地寒冷。面對這陌生的地方和這茫茫的人群,我感到無助,也開始後悔,但我盡力抑制內心的難過,在雨中努力搜尋家人的身影。就在我著急慌忙時,感覺到有人碰了我一下。回頭一看,是一位陌生的姐姐,她正用自己的傘為我遮住了紛飛的雨。通過簡單的溝通和交流,她便得知我是迷路了。於是借給我電話,我與家人取得聯絡後,她撐起傘陪著我去找家人。“滴答”、““滴答”,雨依舊下著,一把小傘自然是遮不到兩個人的,那位姐姐便把傘撐在我這邊,而她自己一半的肩膀卻被淋溼了。在這位陌生姐姐身旁,我早已經不再感到寒冷,心中的無助、焦急也早煙消雲散,有的只是溫暖和感激。不知在雨中走了多久,我終於看到了小河對面的家人,便高興地說了聲“找到了!我找到家人啦”那位姐姐也露出了開心的笑容。轉身離去之際,順手把傘留給了我。當我接過傘時,才發現她的手是那樣冰冷,我向她道了謝,隨後,她便向遠處走去,她在雨中姍姍遠去的背影,仿如《雨巷》中那個丁香般美麗。我想追上去把傘還給她,可沒等過去,她就已經消失在茫茫人海中。那把傘,是她自己唯一的一把傘,可是她卻給了我,自己走進了江南微雨之中。她就這樣悄悄地走遠了,一如她剛才輕輕地到我身邊。

我與她的相遇,是那麼偶然,但她留給我的背影卻那麼難以忘懷。她不僅幫我擺脫迷路困境,更是點亮了我心中的明燈。她那美好的言行似雨後彩虹,散發出動人的光彩。

微雨中偶遇的這個陌生姐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她,是我心目中當之無愧的君子!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2

寫人作文 ,3672字

【篇一: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春秋末期,有一位聖人。他有著"仁"的思想、"儒"學的精華。他的一言一行,更是通向幸福的指標。雖然離我們有2000多年的距離,但是,這個名字我們終生不忘—孔子。

我心中的孔子有志向。那是一個亂世,亂世就是天子失德、諸侯爭霸、禮壞樂崩、民不聊生的世界,所有讀書人都在尋找一個救國復興的方法;就在這時—孔子誕生了。子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雖然只是一介平民,他十五歲時立志求學,三十歲時學有所成,他在母親的悉心關愛下,逐漸成長為一個志向遠大、勤奮好學的青年。由此可見,志向對一個人是多麼重要啊!這樣的例子實在是不勝列舉。

我心中的孔子有才能。他在五十一歲的時候正式出來做官,官職越做越高,做到了"代理總理",幫助魯定公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序,齊國侵佔魯國的幾塊地還給魯國就是孔子的貢獻。司馬遷用八個字形容:"路不拾遺,男女分途。"這樣的管理才能卓越的人,不正是當今社會真正需要的麼?

我心中的孔子堅韌不拔。孔子晚年周遊列國傳播自己的思想,希望君主能施以仁政,不要戰爭,可是春秋時期,天下大亂,正是各國以大欺小,奪取天下的良機,誰肯採納孔子"不要戰爭的思想"呢?可是孔子他不卑不亢,繼續周遊推薦自己的思想。如果換成咱們中的一個,肯定是早就退縮啦!

在我眼裡孔子更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推行的教育政策"有教無類",讓平民也能上得起學,促進了社會的發展;他提出教育在社會發展和個體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強調要重視教育;正是因為孔子的思想,獨創私學,創立了儒家學派,有了後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才有了今天我們能在學校裡開心的生活!

一本《論語》道不盡孔子對我們的教誨,孔子帶給我們的還有很多很多,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孔子這一偉大的形象都會永恆不變地烙在我的心上。

【篇二: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歷史長河淵源深遠,那傳承的千古的精神彷彿是長河中的鵝卵石,在時光聖水的洗禮下越發深邃越加完美。時光可能會帶走一些東西,但有些東西只會在它的磨礪下越發越閃耀。

學無止境!

學習沒有盡頭,一直學習才是真理。"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這番言語寫出了孔子對"學無止境"的看法,孔子一生都在求知,從未停息,人生的每一階段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和與發展方向,只有完成了人生目標。才能領悟這一階段的精華。以開啟下一階段的學習,學習沒有界限與年齡的限制,只有領悟"學無止境"這個境界的人,才能夠體會人生的充實與美滿!

虛心好學,學思結合

孔子好學是人人皆知,但很少有人能領悟精華,要想學識淵博,必須要虛心請教,自我努力,孔子向各種人請教,大則大哲學家老子,小則六七歲的孩童,它不分地位貧賤,只要別人比他懂得多,他就虛心請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虛心拜師,擇善從之,不善改之的精神超越了時空的禁制,古今中外,仍然先進。學習的方法,至關重要"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和思考是相結合的,如果缺少任何一方,則學習就沒有效果,只是一具空殼,沒有靈魂,學思結合是重要的學習方法,值得我們去學習。

寬容待人

孔子的品行與學問並重,孔子與人主要學習兩類,一種是學問,一種是品行,孔子教學生有一個原則,就是教人知識前必須要讓他學會做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告訴我們對待事物要寬容理解,學會換位思考,這種思想在當今的社會非常重要,孔子的思想在哪裡都是通用的。常言道:"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是孔子思想重要性和必要性。

再見孔夫子,那滄桑的歲月感被厚重的親切感取而代之。那先進的思想千古傳承。

【篇三: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日月星辰,滄海桑田。回望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瞻仰中華大國五千年的先人,哲思與智慧孕育了一批批偉大的人才。他們用辛勞與智慧凝成的結晶,在現代化的今天依然如鑽石般熠熠發光。而這些偉人中,對當時的時代和現在的中國影響深遠的,當屬萬世師表-孔子了。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賢人。

孔子一生信奉仁義禮智信,更為了國家,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孔子雖出身貧賤,但他一直十分勤奮,孜孜不倦,拜老子為師。中年被魯軍驅逐出境,一生顛沛流離,直至晚年才又回到他的故鄉魯國,終年73歲。

他有許多很著名的格言,十分發人深省。例如:芝蘭生於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意思是蘭花生長在冷清偏遠的山谷之中,卻不因缺少他人的觀賞而停止芬芳開放,品德高尚的人修生立人,不會因窮苦的境遇而改變自己高尚的品節。說明了君子應如蘭花,保持高尚情操,即使面對窮困也不會動搖自我的崇高品性。告誡人們要堅持潔身自好,不應隨波逐流,丟了氣節。孔子在他的一生中也經常以此要求自己。無論生活條件多麼艱苦,他都一直保持高尚的情操,從未丟了氣節。

孔子還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幾個人一起,要取他們身上的優點,來學習從而提高自己,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以完善自己。其實,每個人都有長處,我們應該學習別人的長處,別人的短處來激勵、要求自己。

讓我們走近孔子,去傾聽梅花在風雪中傲放的氣息,去聆聽水滴在歲月中滴穿石頭的聲音。讓我們向孔子學習,學習他那虛心、好問的品質和始終保持崇高氣節的秉性!

【篇四: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人們常說時間會淡化一切,是的,事物難經得住時間的考驗,但孔子的學說卻可以突破時間的捆鎖而獨立存在,想必其中定有其"永恆"的東西存在,這永恆歸其於有孔子的智慧,亦有孔子仁義禮智信的說學。

說到孔子的智慧,我想首先是他學識上的淵博,面對他高深的學問,顏淵曾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當然,孔子作為一位老師,他的智慧也體現在他的教育之中,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現代人教於貫徹的啟發式教育。讀罷孔孟論學習,你不難發現,孔子對學習方法的研究是如此透徹。

縱觀他的名言警句,在我所領略的警句中他的這句話讓我感悟極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從小便熟知這一句話,每次讀都會有心得體會,這又不難免想起孔子那句溫故而知新,可以從師矣。

孔子可唯是真正的大師,他打破了"學在官府"的舊傳統,首創私人講學的風氣,他提出了"有教無類"的口號,一改過去只有貴族子弟才能上學的局面。相傳孔子的學生有三千人,出了名好的便是那七十二人。有人說事蹟說明不了什麼,那你就讀讀他的格言,他的名句,句句是精言,道道是哲理。

文化是民族的根傳承著一個民族的精神血脈凝聚著這個民族對世界和生命的歷史認知、現實感受。文化是民族的魂守護著一個民族的心靈家園積澱著這個民族最深層的理想追求和行為準則。孔子留下來的文化財富,是我們永遠也攝取不完的,學之精通,用之精通,方可成天下事矣。

【篇五: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陶醉在古文的世界中,領略古代語言的魅力;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裡,體會聖人思想的開明。通過這單元的學習。我在領略到古漢語魅力的同時,也對孔子這位大哲學家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中國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享年七十三歲。儒學思想滲入中國人的生活文化領域中,同時還影響了世界上其他地區的一大部分人近兩千年。如今,記錄了孔子與其弟子言行的著作《論語》已經成為中國人在生活學習修身方面的不朽經典。

我認為孔子是一個好學的人。他三歲喪父隨母親顏徵在移居闕里,並授其教。少時家境貧寒,十五歲立志於學。長大後,常學無師,誰有學問,有長與他的地方他都會虛心請教,特別好學。在三十歲時就已經博學多才,成為當時較有名氣的一位學者。

其次,他是一個見多識廣,知識淵博的人。他的許多格言警句都是具有極強的正確的先進道理的觀點。這些道理,在我們現代還依然沿用,常被用來做我們的座右銘。由此可見,孔子關於學習與教育理念的先進性。

孔子對於人生的道理領悟的太深刻了,我想,這與他的一生坎坷經歷有關。意志在少年時期得到磨練,從此勤奮好學,才成為了一代儒學宗師。

再者,他是一個懂得教育的人。他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對待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他生平教過三千多弟子,最著名的有子鹿、子夏、子貢、子有、子我等七十二人。他們都對推動我國文化發展和發展入學思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見孔子是一個大教育家,學而不倦,誨人不厭。他對弟子們的悉心教導,讓我很敬佩。孔子死後,弟子們以對父親之禮對待孔子,為其服喪三年。子貢在孔子的墳前蓋了一間小屋,為孔子守墳了六年。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教育家,在他死後得到了弟子們的衷心尊敬。

我從孔子身上也學到了很多,我也會像他一樣,像他所說的名言一樣,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無愧於心的人。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3

寫人作文 ,3982字

【篇一: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孔子,一個多麼熟悉卻又遙遠的偉人,雖然他早已離我們遠去,雖然他不處在我們這個資訊化的年代,但是他的思想仍深深的影響著我們。

前幾日,我們在學校裡接觸了這位老人儒雅的思想。我們跟著語文石老師背誦著: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當時我就對孔聖人有了一種神聖的感覺。他的許多教育思想,在我的學習中還是很有用的。

另外他講述的許多做人的道理,至今還是需要大家借鑑的。例如: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就是做人擇友的標準之一。其實,我們之所以把他稱為聖人,是因為他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但是他在做人上確實達到了人生的很高境界。

孔子不光是位偉大的教育家,他也是我們身邊生活的指路人。每當我們在生活上遇到困難的時候,我總會想到孔子失意的時候,仍然認認真真的對待每一件事,最後在不起眼的事情上取得了成功,這激勵著我把精力投入到自己的目標上,有了前進的動力。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並不是一個神,而是一個和藹可親的老人。他甘願屈身向路邊的孩童請教問題,絲毫沒有失去學者的風度。

孔子,這個名字的背後,也暗含著一種文化,這種延續了兩千多年的文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直至現在還在影響著我們。沒有了他的文化,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沒有禮道,我們的生活也失去了色彩……。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為中華民族的教育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偉人。

【篇二: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早晨,推開窗,一縷陽光射了進來,我不禁想起"朝聞道,夕可死矣"這句名言。啊!孔子,你給予了我生命的動力!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據說弟子有三千多人,著名的有七十二人,故稱"七十二賢人"。他主張仁義,主張以德服人,反對殘暴統治,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就出於他之口,他把"仁"和"禮"視為道德的最高原則,對中國的思想有巨大影響,被尊為"聖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在兩千多年前,孔子便提出了"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看法,這在當時是多麼具有進步性啊!當時戰火連綿,百姓疾苦,受教育就是空談,有權有勢之人才可以上學,但孔子主張教學沒有等級、類別,他在全國各地收徒,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並且不主張死板的教學,而應"學思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育弟子們要活學活用,學與思並重。"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人人皆知的名言,就是孔子所說。他提出溫習的重要性,教育人們要時常複習學過的知識,"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應該是我們對待學習的一種態度。

"君子"一直是孔子的最高追求,重在強調一種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個不平凡的人。為此,他提出了君子的言行和道德修養要求:其一,君子不器;其二,君子要重視自我修養;其三,君子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其四,君子要重義避利,追求道義;其五,君子群而不黨。

孔子幼年喪父,中年喪妻,晚年喪子,經受了多次打擊,但他並沒有因此消沉,而是始終在追求自己的目標,把黎民百姓看作天,不忘自己的道德標準。偉大的光輝在他身上處處閃映。他還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這正反應了孔子偉大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修養。

或許,孔子的字典裡永遠沒有退縮一詞吧!

【篇三: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孔子,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三歲是父親離世,十七歲時母親又離開人間,但他沒有失去信心,而是努力造就自己,憑著他受到的教育,開辦私塾,把自己學到的和積累的知識教給他的學生,被他所教育過的學生大多都是平民家,而他免費教育他們,讓他們也能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我心中的孔子,不是神也不是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字或者膜拜的木牌,反而是一個靜靜聆聽人的內心與漠漠觀察世界的智慧老人。

首先,我認為孔子是一個安貧樂道的人。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第二,我認為孔子是一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人。孔子以好學著稱,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三,我認為孔子是一個與人為善的人。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準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

不朽的思想總是與時俱進,孔子,這位為教育的實施,為正氣的傳播,為治國方略的發展而努力奮鬥的偉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煥發著耀眼的光芒,被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含義。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

【篇四: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我的印象中,孔夫子就是這樣一位實事求是的人。

在初一時,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夏令營活動,有幸去到了南京的夫子廟,夜遊夫子廟果真是一次極大的享受。夫子廟位於秦淮河畔,始建於東晉成帝司馬衍鹹康三年,是一組規模巨集大的古建築群,中國四大文廟之一。每走一步,心中對孔夫子的尊敬就更重一分。孔子出身魯國的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為社會的混亂情形而憂心重重,希望以他超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拯救自己的國家。我心目中的他不是神,也不是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字或膜拜的木牌,而是一個真真切切的聆聽人的內心的默默觀察世界的老人。說他是老人,是因為,兩千年後的今天,無論是哪方面,他都足以教我們去領悟這個民族的根。

他創造了以仁為本的思想,卻要應對爾虞我詐的世事,年少時的貧困並沒有抹滅他遠大的志向,中年時的挫折也未曾動搖他堅定的心,晚年的離喪沒能阻斷他思想的昇華!

孔子作為一名老師,他的智慧也體現在他的教育之中,"性相近,習相遠。"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孔子早就已經指出了後天學習的重要性,孔子是誨人不倦的,但是"不倦"卻是建立在學生痴於學習卻百思不得其解的基礎上的。細想一下,如果一個學生他自身就不想學,那麼硬逼著他又能有什麼大的效果呢?都說言教重於身教,孔子用它自身良好的品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

處於那樣的亂世,孔夫子以笑面對,樂觀地在思考中漂泊。因此不會在銅鏡前流連,不會看到頭上的銀絲,不會在意何時離去,智慧的光輝洗去了一切,生活因知識而富足。並非什麼也沒有,而是什麼都知足。看開人生,絕非悲觀。他知道歷史的滾滾洪流留下的永遠不是那些凶殘的統治者,不是那些只知道衝鋒陷陣的武夫,而是那些智者,那些真正的胸懷天下,那些關懷黎民蒼生的先哲。他做到了,雖然他沒有看到。但是歷史銘記了他。一個堅定的儒學聖人,一個關懷天下的人!他記掛著人們,世代的人們也紀念著他。

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

【篇五: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早晨,朗朗的讀書聲迴盪在耳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石老師領讀後,我們也開始聲情並茂地讀起來,體會這位精神的巨人—孔夫子流芳百世的思想。

千百年前,有這樣一位令人敬佩的聖人—孔子,他是春秋時期的一個偉大的驚魂,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弟子有三千,被後人尊稱為"聖人"。其弟子將他的言行和思想記載在《論語》中。通過《論語》,我知曉了關於他的很多不朽的名言,經過時間的流逝和洗禮,卻仍然儲存,流傳至今,家喻戶曉,膾炙人口。孔子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孔子一生信奉仁義禮智信,這是他治學,治國的基本觀念。此外,他始終把"學到老,活到老"當作自己的目標,孔子把一生中的百分之八十都傾注在做學問上。他嚴於律己的同時,也竭盡心力地教誨自己的弟子,可謂是"桃李滿天下"。

然而,在這麼偉大的偉人背後,也有許多說不出的艱辛。他少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飽經人生苦難,在他人生的道路上,經歷了太多的風風雨雨,但他有著一種高尚的品德,那就是樂觀。"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所有人生的苦難都如同烈火淬鋼般催熟他年輕博大的思想,但他在這座"困難"的高山上不斷攀登,不知疲倦地周遊列國,傳道授業,渴望種子能夠在未知的土壤里長成參天大樹。

孔子的很多名言都很讓人受益匪淺。《論語》中,記載了這樣一篇對話: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慄,吾得而食諸?"大意是,齊景公問孔子怎樣治理國家,孔子答道,"國君的行為要符合國君的要求,臣子的行為要符合臣子的要求,父親的行為要符合父親的要求,兒子的行為要符合兒子的要求。"齊景公說,"說得好啊!要是真的國君的行為不符合國君的要求,臣子的行為不符合臣子的要求,父親的行為不符合父親的要求,兒子的行為不符合兒子的要求,即使有糧餉俸祿,我能來享用它嗎?"也就是要求君臣父子各自按照應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規範。

雖然孔子已經仙逝,但他的思想永垂不朽,他改變了我的觀念,讓我懂得在困難中保持樂觀的心態,努力進取,叩開成功的大門,讓我們在孔子精神的滋潤中成長!

這就是東方聖人—孔夫子。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4

寫人作文 ,3098字

【篇一: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孔子是春秋時代人,名丘,字仲尼,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號稱弟子三千,關於他的故事可太多太多!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談一談:我心中的孔子!

首先,我認為他是一個不恥下問、終身求索的人。我們知道孔子有很多的導師,大到道家創始人。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從十五歲到七十歲,孔子一共活了七十三歲,孔子一生中百分之八十的時間都在學習!"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在孔子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第二,我認為孔子是一個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孔子從四十多歲開始講學,一生弘揚仁、義、禮、智、信。孔子的一生無疑是一次人世間的苦行。他出身於曾經的貴族,卻必須面對家族沒落的現實,他創造了"以仁為本"的思想,卻要應對爾虞我詐的世事,年少的困難並未泯滅他遠大的志向。中年的挫折未曾動搖過他那堅持下去的鬥志。晚年的離喪也沒能阻擋住他思想的昇華!是他讓中華民族成為了"全民有知"的民族,為中華若干年後各個盛世的騰飛積蓄了雄厚的知識力量。

孔子是每個人都瞭解的,我們學過他的名言警句也不少,但是真正能夠知其意的缺很少很少,包括我自己,我目前也只能懂得他的幾句而已。

如今想想,孔子被稱為聖人可一點都沒有錯,他的每句話都含有巨大的哲理,每當我理解了其中的一句時,我只會認為我自己要學的知識還多著呢!

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子,這也就是孔子愛人、愛己,正像他的先師子產大夫說的那樣:"苟利國家生死以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孔子不愧為真君子!他的弟子遍天下,也把仁、義、禮、智、信,傳遍了天下!

我心中的孔子:東方聖賢!

【篇二: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孔子,不只是指孔聖人,也暗含了一種文化。這種文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沒有他的文化,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沒有禮道,我們也會變得不那麼精彩。是他時時刻刻教育著我們中華兒女,是他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是他讓中國的文化變得格外燦爛。

在我看來,堅強是孔子的化身。孔子年少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飽經人生的苦難,始終堅強樂道。他任然開開興興地過著每一天,這就是堅強樂觀的表現。

孔子的一言一行教育著我,每一次做一件事的時候,我都會想起孔子的某一句話,這才會指引我正確的方向,是我做好每一件事。孔子的一言一行教育著我,是我一步步向前走,並且逐漸懂得了世界。孔子的品行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孔子的鉅作是值得我們欣賞的,孔子這個人是值得我們去探討的。這就還是我心中的孔子,這就是我喜歡他的理由,這也會社我要學習他的地方。

孔子出身貧賤,身份卑微,是那時候社會的最底層。但孔子性情開朗,是一個充滿人情的人。

我們心目孔聖人已經不在了,他已經永遠離開我們,但他依然存在,他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你能夠想象沒有這位失去色彩的哲人的世界。

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

【篇三: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從古至今,東西方都有層出不窮的思想家,教育家。但在許多教育家中,令我心生敬佩的是東方聖人—孔子。

孔子是春秋時代人,名丘,字仲尼。是我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有三千多弟子,72人成才。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看一看我心中的孔夫子。

我覺得孔子是一位富有智慧的人,面對他高深的學問,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試想這是怎樣的一種學問能讓這位孔子最欣賞,最器重的學生髮出如此深刻的感嘆。當然,孔子作為一位老師,他的智慧也體現他的教育中,"信相近,習相遠"原來2500年前的孔子早已提出了後天學習的重要性,縱然孔子是是誨人不倦的,但這一份"不倦"卻是建立在一個學生對學問痴心向往卻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誠然,細想一下,如果一個學生他自身就不想學,那麼硬逼著他又能有什麼大的效果呢?都說言教重於身教,孔子用它自身良好的品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在觀看《孔子》這部影片的時候,我們都能注意到一個細節:每次孔子面見君上,他都要在殿外行一個大禮,這時一旁的太監就會告訴他那是周禮,現在不需要了,但孔子照做不誤……就是這樣一位極力推行周禮的"固執"的老師教育出了一批批懂禮知禮守禮的學生。

這位慈祥的老人,不僅告訴他的學生以及他身後千千萬萬的華夏兒女,學習知識的目的,同時也交給了世人學習的方法。大的方面能夠治國經世,小的方面可以淨口修身,他教化世人用"義"和"禮"來闡述"仁"的思想,用"智"和"信"來傳播"仁"的觀念。學習方法上要"溫故知新",要"舉一反三",在細微處體現出偉人不朽的智慧光輝!

不朽的思想總是與時俱進,孔子,這位為教育的實施,為正氣的傳播,為治國方略的發展而努力奮鬥的偉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煥發著耀眼的光芒,被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含義。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

【篇四: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從古至今,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西方的哲學家都層出不窮,但在眾多的聖傑之中,最令我敬佩的依然是我們的東方聖人:孔子。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了孔子的故事,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個不同的孔子。我心中的孔子是一個好學,謙虛的人。

這說到好學,孔子曾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為學也已。〃孔子自身也做到了發憤忘食的境界。的確,孔子這一生是勤奮好學的一生,孔子曾向魯國的音樂大師師襄學琴,一連學了十幾天,師襄滿意地說:"彈得不錯。"讓孔子另學一首新曲,孔子卻搖頭說,曲調雖然掌握了,但技巧應用很不嫻熟,又過了幾日,孔子已彈的行雲流水般動聽,卻仍不滿意,因為曲子的蘊含道理還沒有領會,直到有一天,孔子領會到曲子的作者是誰,他是一個怎樣的人時,他才興高采烈地認為自己學好了一首曲子。

當他站在黃河岸邊的時候,有感而發出:"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他知道歷史的滾滾洪流留下的永遠不是那些凶殘的統治者,不是那些只知道衝鋒陷陣的武夫,而是那些智者。那些真正的胸懷天下,那些關心黎民蒼生的先哲。事實也是如此,孔子做到了,他沒有做到的後人也幫他做到了,雖然他沒有等到,但是歷史銘記著他。

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子。一個好學謙虛,一個堅定的關懷天下的聖人!

【篇五: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我心中的那位孔聖人,離我們已經有兩千多年了,雖然他已經不在我的這個高度文明的時代。但他的思想人活在我們身邊。

我心中的孔夫子,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72人,被後人尊稱為‘聖人’,他的著作有許多,如《春秋》等,其言行和思想,主要即在於《論語》中,紅子多年來,一直深受我們的仰慕。

而這種心態,在遇到孔子的時候發生了轉變。我開始相信有那麼一種人,境遇比我差的多,卻還在用自己的心,為這個日漸不堪的社會做的奉獻,還在為類似‘挾泰山以超北海。’的夢想堅持著。我突然想到了我自己,我從來沒有一個人用那樣犀利的語言抨擊我的夢想,因為我沒有夢想,確切的,說是沒有擁有靈魂的夢想。

我認為孔子,還是一個很有戰略思想的人才的時候有一部電影很火,叫作《孔子》,其中有一個片段,是這樣的:齊想借用會盟來刺殺,魯國君上,以為孔子,早就料到這一招,出動了,五百乘車兵,但在實施過程中,卻出現了問題兵車並未出動,不過孔子早有準備,會盟開始,齊國動用五百乘戰車。齊國見此情形,只好收兵。

不朽的思想,總是與時俱進,孔子,這位為教育的實施,為正氣的傳播,魏治國方略的發展,而努力奮鬥的偉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煥發著耀眼的光芒,被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含義。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夫子。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5

寫人作文 ,2767字

【篇一: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孔子是我們都敬重的偉人,他知識淵博,意氣風發,是我們敬仰、敬佩的著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地魯國陬邑(今屬山東省曲阜市)。孔子出生於沒落的魯國貴族家庭,幼年喪父,家道中落,飽經人生苦難。但他奮發向上,努力進取,尊師重道,被後人尊稱為"聖人"。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多人,著名的有七十二人,歷史上有"七十二賢人"之說。

在這段時間對孔子的瞭解和認識中,我更深的走近了孔子,走近了這位聖人的思想。

在那個群雄爭霸的時期,孔子主張各國君主以德治國,觸犯了很多人的權利,因而才能一直沒能得以發揮。在他五十五歲時,帶領他的一批學生開始了周遊列國的生涯。在各國的民眾中贏得了好評,創立了儒家學派。他把"仁"和"禮"視為道德的最高原則,主張有教無類,曉得後天學習的重要性,即為中國的現代教育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也說明了孔子思想的先進性,不朽的思想總是與時俱進。孔子這位魯國的老人,這位為教育的實施,為正氣的傳播,為治國的方略施展而奮鬥的偉大先賢,他的思想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散發著耀眼的光芒,同時被時代賦予了新的含義。二千五百年的時光彈指一揮,孔子的思想卻永遠東立,並已走向世界!

作為現代人的我們一定要信守孔子的思想,把孔子的精神發揚光大。

【篇二: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他經常被認為是一種宗教的創始人,但這是不正確的。他極少討論神,拒絕討論來世。他對人生的關係深刻了解,他的學說並不是他所創立的,嚴格來說,他只是及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是一位重視個人倫理道德和行為的現實哲學家。他就是—孔子。今天我就談談我心中的孔夫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漢族,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先祖為宋國貴族。

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之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稱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列子汤問》中有過一個兩小二辯日,當兩個小孩兒問到孔子太陽的大小時,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竟然"不能決也",可見孔子對待事物的實事求是和謙虛。他在當時就是享有"聖人"的名號,完全可以對兩個懵懂無知的孩子所說的話置之不理,可他沒有,因為他是孔子,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孔子。

他教世人要用"義"和"禮"來闡述"仁",用"智"和"信"來傳播"仁"。而在學習上我們要"溫故知新"也要"舉一反三",他就在細微處體現了偉人不可磨滅的智慧光輝。

我心中的孔夫子,當你走近他時,你會發現你所面對的不是一個偶像,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只不過他有著超人的智慧、勇氣和人格魅力。

【篇三: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戰國時期魯國陬邑人。還是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在《論語》中有這樣的一個故事:"孔子學識淵博,人稱孔聖人,但孔子依然虛心好學,不恥下問。有一回,跟隨當時魯國的樂管師囊古琴,學的是《文王操》。孔子專心學了一段時間後,師囊說可以了。孔子覺得不夠,又繼續學。一段時間後,師囊說可以了。可孔子仍覺得不夠。又過了一段時間,師囊認為真的可以了。可孔子仍覺得不夠。直到孔子能夠再樂曲中表現文王的形象,孔子才覺得真的可以了。"

在跟師囊學古琴,彈奏《文王操》時,師囊曾三次對孔子說:"可以了。"但孔子始終覺得自己還得再學,直到能夠在樂曲中表現文王的形象,孔子才罷休。又有一回,孔子去太廟祭祖,見到新奇的事物就向人問這問那。有人笑著說:"孔子學富五車,懂得禮儀,怎麼還要問別人?"孔子聽了後回答說:"對於不明白的事,每事必問,有什麼不好?"

通過這兩個故事,我們知道了孔子是一個虛心好學,不恥下問的人!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夫子。

【篇四: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在孔子心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孔子以好學著稱,對各種知識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卻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聖則吾不能,吾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孔子誰他那裡有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到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與人為善,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面,薄責於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他讓我們懂得他"安貧樂道","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直道而行"的精神品質。

同孔子的仁說和禮說聯絡,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於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界限。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體現了孔子德治主張的政治思想。

通過以上的資料,我對孔子的精神品質和政治思想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孔子的弟子遍天下,也把仁,義,禮,智,信,傳遍了天下,是我心中的偉人。

【篇五: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從古至今,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西方的哲學家都層出不窮。但在眾多的聖傑之中,最令我們敬佩的依然是我們的東方聖人: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號稱弟子三千。"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有《論語》一書。《論語》,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

首先,我認為孔子是一個不恥下問的人。我們也知道,孔子有許多的"導師"。有的導師小到《兩小兒辯日》中的孩童。從兩個孩童的辯論中,孔子也明白了許多道理,甚至向兩個孩童請教。從此點我們可以看出孔子不恥下問的特點。

其次,我認為孔子是一個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孔子從四十歲開始講學,一生弘揚仁、義、禮、智、信,以禮治國。為國,他可"毀三都",為國,他可親自率兵,可魯國君上為了自己的利益,將孔夫子趕出魯國。不過幸而孔夫子並未放棄,並和弟子在漂泊途中,依舊努力宣傳。有許多次差點因此丟去性命。可這並不會阻擋孔子宣傳仁、義、禮、智、信。也許,這才是真正的為國堪憂,強大無畏。

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也是孔子愛人,愛己,為國分憂,無私無畏的特點。就像古人說的"士不可弘毅,任重而道遠"。孔子不愧為真君子,而他的弟子也將仁、義、禮、智、信,傳遍了天下!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東方聖賢!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6

寫人作文 ,3069字

【篇一: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孔子,名丘,字仲尼,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論語裡記錄的孔夫子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等經典語錄,相信大家每個人都耳熟能詳。

他的教育方式是每個人支援和一直在學習的。孔子在教學方法上要求老師"有教無類"的教育觀,"因材施教"、"啟發式""注重請教"的教育和學習方法,至今適合所用人去使用。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時常複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新知識引申拓寬、深入,"舉一而反三"。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禮"和"仁"。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也是現在人們所崇尚的。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

正因為有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才有了現在中國人的高素質,讓我們知道了學習應該實事求是,"知之為知之"絕不能不懂裝懂,還應該"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我們還要適當的去溫習舊的知識,所謂"溫故而知新",知道了"誦《詩》讀《書》,與古人居;讀《書》誦《詩》,與古人謀。"這只是論語中的一部分,卻讓我們懂得了如此之多,可見孔子對我們的思想和教育的影響力之大。

孔子的每一個言行舉止都值得我們去探究琢磨和學習,他的話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由此可見,中國五千年古老文化博大精深。

孔夫子,我們雖然沒有見過他,但他帶給我們每個的深刻道理就以足以證明他的影響力。我們對孔夫子最好的回報就是深刻學習他的教育方式和思想,並把他的教育和思想傳承給後代。

【篇二: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兩千多年前,在社會大變動的春秋末期,出現了一個偉大的精魂,其弟子三千,成才的七十有餘,可以說,他的思想至今還主導著現代文化的發展。這無非是個智者,封建的年代裡,被稱為聖人、賢哲的他提出了改變歷史的論斷,"仁""禮""知""學""思""政""義""修身""為君子",這就是孔子,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也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集中體現孔子的政治主張,理論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這部書在四書中成為重要一部,可見孔子所帶給我們的巨大收穫,他的言行都已成為中國文化瑰寶。

學習與思考是相輔相成的,我們應該充分體會到這一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味的讀書,而不思考,只能被書本牽著鼻子走,就會被書本所迷惑而無所得,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茫;只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有用的知識。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孔子所強調的是,人應該寬恕待人,同時也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對於我們的心靈是一次淨化,讓我們無私。真誠的對待別人。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孔子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的成功與失敗,無不與他的品格相關。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

"仁者愛人",不管怎樣,孔夫子的人格魅力是不容忽視和貶低的,這就是中華民族最早的"仁政"支柱,亙古不變。

【篇三: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陬邑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賢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為各國高官棟樑,又為儒家學派延續了輝煌。

宋朝開國宰相趙普曾今說過自己是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由此可見"論語"一書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與社會中起著相當大的一個作用,作為治國之本的"論語"被世人所推崇,而它的作者—孔夫子,在數千年之後的現在依然是萬人敬仰的至聖偉人,因為他的經典儒家思想陶冶了整個中國的核心。簡而言之,中國的文化極大地受到了孔聖人的影響。

我最敬重他的人品,比如說:好學—由於孔子自幼聰明好學,二十歲被人稱為"博學好禮",別人把他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他卻不認為,說:"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從這句話反映了孔子"學無止境"的精神,使我深受啟發。在道德教育思想方面,孔子的學說以"仁"為核心的最高道德標準。"仁"的含義包括"克己"、"愛人"兩方面,而以"禮"為準則。他是中國古代倫理學和道德教育理論的奠基者。

孔夫子用仁義禮智信的犁鏵躬耕了民族的荒蠻意識,讓我們走近孔子,走近《論語》,走進中國燦爛的春秋。

【篇四: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鋒"。是當時社會上的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先師,大成至聖。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同時,他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者。被尊為儒教始祖。

面對這樣一個受世人敬仰的人,我不得不談一談他了。

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這一思想在現實仍被沿用,可見其影響度。而他的名言"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更是讓我感觸頗深。

我是一個愛面子的人,所以,經常不主動向別人請教特別簡單的題,更不願意向一些平時不如我的人請教。這就讓我在不知不覺中留下很多問題,考試成績直線下降。而孔子,身為一代宗師,在參加魯國國君的祭祖典禮時,竟有一大堆不懂之處。孔子便虛心向他人請教。即使有人嘲笑他,他也可以坦然面對。這一點值得我學習。正因如此,我努力改變自己,雖然有的時候還是很難為情,但一想起孔子,我也就釋然了。畢竟孔子這樣的大思想家都可以放下身段,我為什麼不行呢?

孔子一生提出了很多名言,這些名言都值得我們深思。他學習了一生也感悟了一生。即使在幾千年前他就已經沉睡,但多年後他的思想仍在流傳,也算是對得起當年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了。

我不知我應該用何種語言去形容孔子,或許我並不完全瞭解他,但它所傳授的知識,讓今天的我們受益非淺。

【篇五: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世上的所有真理都是經歷時間的磨礪才站穩腳跟的,正如孔子的儒派思想;並且所有的真理都不張揚,它是慢慢潛入人們的思想之中,所以樸素的也只有是真理了。最主要的,真理其實很普通,正如春耕,秋收,日起月落它不會披上羊皮,迷惑人們,它只是支援著事物最根本的本質,而沒有半點虛假。孔子之所以比凡人更高一層次,因為他是安貧樂道之人且早已領悟天地人之道,應該說這就是君子的表現,所注重的是心靈世界,而凡人為名利操勞,圖的是物質世界,簡而言之:凡人的眼睛看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由此一想,要是沒了孔子,這個世界將會怎樣?正是有了孔子的真理,世界變得靚麗了起來。

我心中的孔子,不是神也不是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字或者膜拜的木牌,反而是一個靜靜聆聽人的內心與漠漠觀察世界的智慧老人。說是老人,那是從我這個兩千年後的人類眼裡追溯回去的結果,不管從哪方面,他都足以教我、育我去領略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與根。

如今想想,孔子被稱為聖人可一點都沒有錯,他的每句話都含有巨大的哲理,每當我理解了其中的一句時,我只會認為我只是看到了冰山的一角,自己只把自己當成浩瀚的宇宙中一顆沒有光亮的小行星,自己要學的知識還多著呢。

不朽的思想總是與時俱進,孔子,這位為教育的實施,為正氣的傳播,為治國方略的發展而努力奮鬥的偉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煥發著耀眼的光芒,被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含義。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7

寫人作文 ,2255字

【篇一: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這樣一位人—他的一生坎坷而偉大,他是偉大的哲學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就是德高望重的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被古人稱為"天縱之聖""地之木繹"是當時最博學者之一,又被後人稱為孔聖人。這也是我崇拜他的原因之一。孔子的弟子有3000人,其七十二賢人,在他50歲的時候帶著眾多弟子周遊列國,希望自己的理想可以得到施展,但在他72歲時,他倒下了。

當每次跟著語文老師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智也。"時,我的心中對孔夫子就有一種神聖的感覺。從他的言語中我可以學到很多道理,比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從這句話告訴了我們學習要實事求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告訴了我們學習的方法。他的名言有時候也會鼓勵我,每當遇到令我頭疼的困難時,讀一讀他的名言就可以從中找到自信,從而戰勝困難。

我認為孔子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而這種文化可以經受2000年的洗禮。它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雖然孔子的身體已經老去,但他的靈魂永存於世。

【篇二: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說起孔子,大家一定耳熟能詳;說起孔子,大家一定為之敬重;說起孔子,大家一定激動不己。

從古至今,湧出無數的哲理家、思想家,但令我最敬佩的還是我們的孔子,他的思想,他的人格,他的言行,都可以令我們學習。

我認為他是一個愛好學習,不恥下問,終身求索的人他可以向任何人請教,學習別人身上的優點,甚至不到十歲的孩子都可以成為他的老師,這完全體現了孔子謙虛,勤學好問的精神。孔子說過"五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這句話是孔子對自己的評價,是一個從十五到七十的人生歷程,它體現了學習的重要性,體現了孔子學到老活到老的品質,同時也告訴了我們要努力學習,學習對人的一生都有著重要意義的道理。

孔子開創了儒家學派,提出仁與禮的學說,主張在從自覺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禮樂文明的社會,開創了中國古代私人講學之風,打敗了奴隸主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對中華民族的文化教育作出了巨大貢獻。其中《論語》就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在《論語》中,孔子的弟子們還讚美了孔子的德行,把孔子的思想品德比做日月光照天下,可見孔子的人格魅力。

孔子的思想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讓我們把孔子的精神永遠留在心中,學習孔子身上的精神和態度,讓我們一起走近孔子吧!

【篇三: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孔子,一個耳熟能詳的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被後人尊稱為"聖人"。他的著作有很多,如《春秋》,《詩》,《書》等。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他一直以來深受人們的敬仰!

孔子曾經說過:"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五十有無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由此可見,孔夫子是一個不恥下問,終身求索的人。孔夫子一生中百分之八十都在學習,"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在孔子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孔子的品質也很高尚,他說過:"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他還說過:"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這句話的意思是,要以平常心對待,不能強求,更不能不義的手段去獲得富貴,即使清貧的生活也要樂在其中,可以通過任何正當的途徑追求富貴,這是孔子教給我們的富貴之道。

孔子,不只是孔聖人,也暗含了一種文化,這種文化是兩千多年的文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他的思想已經紮根於我們的心中,讓我們更有選擇的去繼承他的儒家的文化。

【篇四: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孔子是人人都知道的名人,我們也知道不少關於他的名言,但是能夠知其意的人卻很少很少,我也是同樣,我只知道書本上學過的一些名言。

縱觀他的名言警句,在我所領略的警句中他的這句活讓我感悟極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光學習但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思考但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這告訴我們要學思結合,不能只學習,還要善於用腦子去思考,在念書的時候也要反覆思考,思考作者為什麼這樣寫,它的好處是什麼,告訴我們什麼道理,當然只思考但不學習也不行,也要講自己的思考融入課本當中反覆地推敲之後,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

自從學過《論語》中的其中一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一句,我懂得了學習的三種境界,也知道了自己成績總提高不上去的原因。原來我只是停留在第一重境界—知之者。光是知道學問是沒有用的,學習的要點在於以學習為樂趣,快樂、愉快地去學習,這樣的學習才有效率。我們要主動地去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快樂的遨遊在知識地海洋。才能在學習中悟得更多的道理,學到人生的哲理。

現在想想孔子那麼偉大,如果當時沒有孔子,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會不會更加得腐敗?孔子是多麼偉大啊!

《論語》是一本好書,裡面記錄了很多關於孔子的名言警句,記錄了許多學習方法與人生哲理,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探索,去發現,學習孔子的學習方法,探索孔子的人生哲理,發現更多的知識。

我心目中的孔夫子 篇8

國三作文 ,899字

透過歷史的長河,站在歲月的肩膀上回望,我看見在絲綢之路上,中國人民勇往直前;我看到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這四大發明,使古老的中國異彩紛呈;我還看到一位和藹可親的老者坐在石頭上,為弟子傳道,授業,解惑,他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夫子!

今晚,坐在窗邊的我望著寧靜悠遠的夜空,凝視著夜空的顆顆明星,尋找那顆最亮的星星,這使我不禁想到了他---歷史長河中那顆最亮的星星—孔子

孔子,他生活在春秋時期,距今,已是兩千多年的歲月。他,在歷史的長河裡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效,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

記得在小學時,就曾接觸過孔子那儒雅的思想。但也許因為年齡的原因,那時的我只是跟著老師背誦: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卻沒有什麼深入的概念。以至於那時,我心目中的孔夫子只是一個神聖卻又無比神祕的身軀。直到今天,作為初中生的我再一次接觸到孔子那仁義的思想,這時的我,才真正地瞭解到一代偉人--孔夫子,我心目中孔夫子才成為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先哲形象。

他作為先哲,真的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的思想將引領我前進,他的精神將為我指明前進的方向。

他是正直的化身,正如弟子陳亢所言:“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對自己的孩子和弟子一視同仁,不正是正直無私嗎?

他是堅定的代表,"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淡,則不復也。"正是這樣的"啟發式",堅定無比的教學,使他桃李滿天下。

他是善良的楷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正是對他最真實的寫照。正是善良的他,為人間播撒真,善,美的種子。

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飽經世事滄桑,卻從不忘初心,高潔之至,出淤泥而不染……這時的我,彷彿已置身春秋時期……

一陣涼風襲來,思緒回到現實,坐在窗邊的我再一次望著夜空,望著那數不盡的星星出神。它們將溫暖的星光灑向大地,也折射到我的臉上。看!那顆最亮的星星,一定是我心目中的孔夫子,他的思想和話語一定會激勵我不斷成長,成為更優秀的人!

啊!歷史長河中那顆最亮的星星,我心目中的偉大先哲—孔夫子,可否用您那最明亮又溫暖的星光照亮我前進的路?我知道你的回答是肯定的,對嗎?

我心目中的孔夫子 篇9

國二作文 ,659字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清晨,當我們漫步在綠樹林蔭的校園中時,總能聽到這般的朗朗讀書聲。每當此時,我的眼前總會浮現出你的身影---孔聖人。從我見到你的第一眼起,我便仰慕於你。你雖沒有高大的身材,但寬厚的肩膀為你平添一份穩重之感。"語音往往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思想。"正是如此,你的話往往發人深省,暗藏玄機。

畫一條時間軸,縱觀你的生平。公元前544年,你出生了。如同一顆明星升上夜空,這帶給你的父親莫大的歡樂。可不幸的是,你三歲卻又喪父,十七歲繼而喪母。我想,沉重的打擊會給予你更多的磨鍊。在你20多歲時,你便關心於天下。你聰敏善思,常常會發表自己的觀點,我欽佩你。你的遠大抱負使得你有了明確的奮鬥目標,並引此前進。

30歲左右的你,已經小有名氣。你開辦私塾,與齊國君王共論天下大事,正所謂"機會不但會造出小偷,還會造出偉人。"我想,定是你的慷慨激昂與能言善辯,打動了國君,從此重用於你。

公元前496年,你周遊列國,積極宣傳仁政。但身處亂世的你,沒有在政治上施展才能的空間,於是便把精力投身到教育事業中去,成就了"七十二賢人"。正因你的堅定,才有桃李滿天下之說;正因你的執著,才有西漢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局面。你的善良與大公無私,常常在生活中無言地激勵著我,使我勇敢地一次又一次攀登知識的高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下,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你很準確地對你的一生做出了評價。你是人類文化先河中一座不朽的豐碑,孔夫子。

我心目中的孔夫子 篇10

國二作文 ,625字

目前,全球共有140個國家開設了500家左右孔子學院,學員人數約為200萬人。孔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然而現在孔子的思想依然能在世界上廣泛傳播,這充分體現了孔子思想對後人的影響之大。

孔子是博大的、講仁義的。他說過: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雲。他十分坦誠,他將愛送給整個世界。在當今社會,利益、地位、金錢使人們喪失了原本的最真摯的心靈,取而代之的是自私自利、仇恨焦慮,在這樣的社會裡,孔子的思想就顯得更加光輝燦爛了。

孔子是一個堅強的人。他少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他經歷了許多人生的苦難,在當時的社會,君主不願意接受實施他的主張,但他依然堅持不懈,毫不氣餒,周遊各地去宣傳自己的思想。

孔子懂得教育。在思想上,他用仁愛禮儀統治了古老的中華文明;在教育上,他開了我國曆史上私人講學的先河,他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以德為教。在此之前,學習文化知識是貴族們才可以享受的,是孔子將知識移植到民間,讓知識廣泛傳播,。孔子使人民受教育的權利平等,他注重溫習,勤學善問,真誠,他曾教過三千多名學生,其中有七十二人十分有成就,真不愧是孔聖人啊!

以前我不瞭解孔子,總覺得《論語》是過時的東西,我們應該與時俱進,摒棄以前的舊思想。然而,在對孔子有了略微的瞭解後,我才知道,孔子才是走在時代最前沿的偉人,是指導我們前進的動力。孔子其實也就是一個普通人,他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寬容大度,勤奮好學,他就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孔夫子將在我心中永存!

我心目中的孔夫子 篇11

國二作文 ,625字

學了孔子的課文,再加上查閱資料,不敢說對他了解有多深,但總歸是知道了些。

閉上眼,我的腦海中會不自覺的浮現出這樣一幅景象,一個兩鬢白髮卻和藹可親的老伯坐在樹下,一顆桃樹、一顆李樹,周圍是一群渴望知識的學生,其樂融融!是了,哪位老伯就是我心目中的孔聖人,周圍就是他的七十二弟子。

老伯長得並不突出,有著最普通的面貌,再不過,就是腦袋大點罷了,但是,出奇的是,只需一眼,他就能使你躁動的心趨於平靜,可能是因為他有一雙最具智慧的眼睛,他的眼睛裡藏著大海,十分平靜,使人心存畏懼,也可能是與他悲慘的經歷有關,經歷過太多,也看破了許多,令人敬畏!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為他自己做了一個評價,但我覺得還不夠,太簡單,他只寫出了關於學習,關於儒家的一生,那他自己呢?要我評價孔子,我會說他"幸、樂、學、苦"。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是孔子這位智慧的老人說過的話,他以身作則,溫故知新,成為兩千多位弟子的老師。他謹記自己的言語,時刻都在踐行自己的言語。

我說孔子活得很苦很累,但他自己可能不覺得,在一件自己認為對的、是為了天下人的事上堅持十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會覺得累!這點我該向他學習!

孔聖人是一位偉人,同時,他也是一位不平凡的普通人,是什麼使他成為名留史冊的普通人呢?我猜是他堅持授教,為人民著想的偉大情懷吧!

教書育人、堅持不懈以及為民著想,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夫子!

我心目中的孔夫子 篇12

國二作文 ,575字

英國學者邁克爾哈特在撰寫《歷史上最有影響的100個人》時,曾把他列名第五!因為他主張讓人們知道他們每個人的義務,而不是他們的權利。他就是中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孔子提倡以"仁"為核心,以"禮"為形式,重點在於修身養性。"仁"字決不單純地指"仁義道德",更為重要的是指一種高尚的精神道德境界和對每個人的價值的要求。因此,"仁"成為孔子心目中最理想的一種政治模式,即"以德為政,以德服人,取信於人"等等。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曾說:強調人的道德修養是儒家學派的重要組成部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從這句名言中孔子就向我們表達出了一種胸懷寬廣,寬恕待人的精神。再例如"孔子的一個學生曾問孔子,有沒有一個字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原則呢?而孔子卻回答:‘大概就只有一個恕字吧!’"而"恕"字在今日來說就是寬容的意思。而孔子的這位弟子便是子貢了。

孔子也比較注重於教育,有句話叫做"有教無類"。他主張不分貴族與平民,不分華夏與蒙滿,都是平等的,都可以接受教育。這點就無疑的表現了他的革命勇氣與魄力。

在《論語学而》中也曾說過,孔子主張"禮以用,和為貴"的說法,這在一些程度上體現的正是一種追求和和諧的目的。這包含了調節社會等關係鼓勵人向上、向善的諸多社會治理之學。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夫子,這就是他所謂的"仁政","禮"的思想。

我心目中的孔夫子 篇13

國二作文 ,732字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朗朗的讀書聲迴盪耳邊,孔子的話意義深遠,細品慢嚼,回味無窮,如同上品陳年佳釀,脣齒留香。再細細閱讀,孔子的形象便躍然紙上,如同《屍子》中所述:"讀《書》誦《詩》,與古人居,誦《詩》讀《書》,與古人謀。"四千年的時間如流星,一閃而過,漫漫的時間長河,磨去了讓他的面貌,但他那可貴的精神、高亢的聲音,漫過了天際。轉目向東,一位白髮老者屹立在東方之巔,雙目緊閉,緩慢而又悠長的訴說著中華文明的精華,問其老者名曰"孔夫子"。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人們對時間的探索,從未停息。有人可能會認為"時間是比黃金還珍貴的東西,一定要珍惜",這種觀點不錯,時間就是要珍惜。而孔夫子則是以平穩的眼光看待時間,他既不重視也不輕視,只是持放手的態度,自然的發展。這種"放手"的態度在孔子的身上也許極為平常,但"放手"也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為緊缺的態度,人們總是把一切看的太重,把自己壓垮。心靜下來,學會"放手"去體會那份深遠而又從容的寧靜。

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短短几句,看似微小,其實蘊涵無數哲理,像一塊巨大的石頭撞擊著我的心靈,提煉出那顆"君子之心",這使我心靈明靜,果真"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讓我領悟到君子之道,君子,乃大丈夫也,做事光明磊落,不拘小節;君子,乃信者也,外信於人,內誠於親;君子,乃智者也,非莽夫也,做事前三思,做人更要三思,想的更周密、完善一點。

電光火石之間,孔子與我的交談也到了尾聲,他慢慢迴歸與書本,回到字裡行間,孔子已駕馭著他的文明方舟,去保護人性的純真。默默的在心裡給他說聲"再見",待轉眼看向書本,努力感悟他的語言,也是對他的一種敬仰吧!

我心目中的孔夫子 篇14

國二作文 ,635字

孔夫子聖人也,這是我一直以來對他的印象,但我從來沒有主動了解過他。這次放假我打算了解中國聖人,孔夫子。

孔子距離我們這個時代已經兩千多年了,但是他的思想仍然在我們的心裡,不能忘去。

孔子生而七漏,頭頂凹陷,他的母親曾祈禱於尼丘山,所以他名丘。

活到老,學到老,是他的終身追求。他說,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他似乎把一生的精力都置於學業身上。

他說的話總是很精煉,卻能給人意味深長的感覺。不會一下子把一個事物的道理告訴別人,而是讓別人悉心揣摩,有些人可以解讀出很多意思,無心人則不會懂,當人們揣摩出他這句話告訴我們的深刻哲理時,總會恍然大悟般拍拍自己的腦袋。

他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著,從不言棄。君不見,他周遊列國,只為了傳播自己的思想。君不見,他對人和善友好,只為了告訴別人"仁德"。君不見,他以身作則,舍小為大。他的事蹟我們怎麼說也說不完,他的影響是無法言表的。

我敬佩他,他向我們展現了兩千多年前中華民族的思想,是它讓我們學會了謙恭有禮,讓我們學會了勤學好問,"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那是他對我們的諄諄教誨;"吾日三省吾身。"那是他告訴我們的習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那是他讓我們學會了謙虛。

孔子啊,我多麼多麼希望瞭解你的所有事情,你是人類歷史文明的鼻祖,讓我開啟那扇古老的大門,仔細地聆聽你的教誨,好嗎?

我心目中的孔夫子 篇15

國一作文 ,718字

孔子,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出生在魯國陬邑,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人們都說時間會淡化一切,但孔子的學說卻可以突破時間的捆鎖,而獨立存在,這永恆,歸其原因有孔子的智慧,也有孔子永不言棄的精神,他願意將一生都消耗在宣揚一項沒有一個君王認可的學說之上,就是因為他學識的淵博和他那堅持不懈的精神,他的學問才可以經受2500年的歷史洗滌,非但沒有消沉而日漸彌新。

說到孔子的智慧,我想首先是他知識上的淵博。面對他高深的學位,顏淵曾蔚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試想這是怎樣一種學問,能讓作為孔子最欣賞、最器重的學生髮出如此深刻的感嘆。當然孔子作為一位老師,他的智慧也體現在他的教育中,他竟然在2500年前,就提了,"性相近,習相遠也"這種後天學習的重要性。

孔子雖然學識淵博,但他的身世悲慘程度比腦袋被電梯門夾了還要悲,孔子三歲時,他的父親就去世了,之後就一直與母親相依為命,在他朝氣蓬勃的青春期時,母親也與世長辭,這種武俠小說中才會有的劇情就這樣落到一個窮苦的孩子身上,連我都不禁想為他流淚。

其實恍惚間,我覺得孔夫子離我們並不遙遠,他的思想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生活中,但我所得知的只是孔子的冰山一角,他更多的故事與思想還需要,人們去探索呢!

孔子對於學習的態度是絕對不馬虎的,就單說孔子學習[文王操]時,我也感受到了孔子如此專心致志,刻苦鑽研的學習態度與鍥而不捨的求學精神。

我覺得孔子是一個實事求是,學無止境的人,不是不懂裝懂的人,用一句名言來形容他:"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我們要向孔子學習,學習他學無止境,實事求是的探究精神。

我心目中的孔夫子 篇16

國一作文 ,951字

談及中國傳統的思想代表人物,同學們會想到誰?沒錯,是孔子。孔子出生時,額頭前凸,那大概是他智慧的來源與所在。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在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又被後世尊稱為"孔聖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被錄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博聞強識,胸懷丘壑,滿腹經綸,即使在當時已是社會上極為淵博的人,被當時的人們尊為無所不知的聖人。但他卻認為苦海無涯,覺得"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他"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取長補短。"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他雖被尊為聖人,遇到不懂的還是請教他人,虛心好學,不恥下問。他終身學習,故才能悟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番道理。他開創私塾教育的先河,對於教育自己也有思想與認知。他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平等受教,而不能因貴賤分別,有教無類,對待學生一視同仁。"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教學生學習要學思結合。"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教會學生學習要舉一反三。

孔子又提出"禮"與"仁"的思想,在治國方略上,它主張,"以政為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這也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較"德治"和"理智"。以仁德治民,以仁德治國,實際又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傳統理念。他的"禮"說又體現了人道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而這兩項,又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所在。

孔子的思想、著作、成就,都是中國不可多得的寶貴文化遺產,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我們身為炎黃子孫,應該對這種文化進行傳承、延續、發展。他給中華文明創造了無比光輝的篇章,所創的儒家思想就是永恆的經典。孔子給我們,給中華民族所烙下的印記,永不磨滅。

我心目中的孔夫子 篇17

國一作文 ,595字

孔子名丘,字仲尼。我最初接觸孔子是來源於小學課本上的《兩小兒辯日》,那時,我認為孔子一點也不博學,不聰明,連兩個小孩都不如。到了再次接觸孔子,是初中學習的《論語十二則》。

我漸漸地開始對孔子有興趣。孔子三歲的時候,父親病逝,他的家境相當貧寒,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可見他從小就很懂事,很聰明。孔子極為聰明好學,二十歲的時候,知識非常淵博,被當時的人稱讚為"博學好禮"。孔子在青年時代曾做過一些小官,因為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將很大一部分的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著作《詩》、《書》、《禮》、《樂》、《易》、《春秋》。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正是孔子一生學習道德修養的寫照。

瞭解了孔子,現在想起小學時學的《兩小兒辯日》,不正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具體體現嗎?

美國詩人,哲學家,愛默生認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英國的歷史學家,哲學家湯恩比博士說,拯救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的只有中國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孔子的教育理念至今仍然運用,是當之無愧的"聖人"。

這就是我眼中的孔子,他不因自己的才智,而藐視別人,他不因自己的名聲,而驕傲自滿,他實事求是,教書有方。

我心目中的孔夫子 篇18

國一作文 ,690字

孔子,名丘字仲尼。戰國時期魯國人,是我國古代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他的仁禮以及儒家思想,被歷代君王使用,是他們一統國家的思想工具。

在我的印象中,從小到大雖聽過不少的孔子事蹟,但孔子在我心中一直是一個乾癟的形象,腦海中也沒有什麼太具體的形容詞來描述。好像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永遠是一個老頭,其貌不揚。臉上再寫上一個"孔子"這便是我心目中的孔子形象了。

前幾天,我在課本上又一次認識了他。在課上,經老師的補充和講解,他的形象不知怎地,在我面前變得鮮活了起來。我彷彿是在現場傾聽著孔子的教誨,感受著儒家思想的薰陶和思想上的碰撞,靈魂上擦出的火花。

我翻閱了各種資料,才把孔子這個複雜的人物形象復原在了我腦海中。

孔子作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一生並不是一帆風順。他雖出生在宋國貴族,但因其家族的沒落和世道的變遷,從小就受了不少磨難和困苦,十五歲了才致力於研究學問,但因其過人的悟性,不就便有了不少的學問,他也一生多次易主,屢不得志。後便回鄉辦校,教書育人。說到這可以說他可是我們現代私立學校的鼻祖呢!在辦校中,他總結初一系列的教育手段和學習計劃,以及教學方針,培育出了曾子,顏回,子貢等多位優秀學生,後來帶領他們周遊列國,傳學受道。在72歲時,他自覺命不久矣,便將弟子叫到身邊,說完最後一句話,便得道成仙,駕鶴西歸。

在瞭解了這麼多的資料後,我眼前的孔子形象不在乾癟,相反眼前浮現出一個,樂善好施,和藹可親面色紅潤的老者形象以及一個走遍列國,仍不得志,但卻又面色堅定的年輕人形象。孔子早已不僅僅是一個人名,更是我們民族的思想象徵。

越千年時空,聽先人教導。

我心目中的孔夫子 篇19

國一作文 ,592字

人死後,會有人記得你嗎?人們死後,會被埋葬在冷冰冰的棺材中,多年之後,在這世上留下的不過是幾綹髮絲和幾顆牙齒,給有誰記得你呢?

春秋末期,在仲尼山中生下了一位偉人,他的思想至今被任用。他一生兢兢業業從事於教育事業。中途也有過步入仕途的經歷,但在這混亂的時代中,沒有人認可他的政治主張,這也只能怪他生錯了時代。但他也因此收穫了許多,成為了一位優秀教師,他與弟子一起成長,互相學習,從而培養了七十二賢。晚年,他的弟子離他而去,他在這時提出了大同的觀念,與現在習近平總理所提出的小康社會理念相似。若他生活在全國統一的時代中,他定能還天下人民一個盛世吧!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句話就是孔子一生心理經歷的寫真。他不是巨人,亦不雄偉,但他卻開啟了中華民族私塾教育的漫漫長路。他仁禮義的思想至今都仍被人們學習。他的大同思想正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小康。他的思想先進開明卻不失規矩………他正是我們所敬愛的"天之鐸木"一孔子。

當我明白人死後不會留下什麼,甚至不會有人知道你曾在這世上存在過,我就有了一個夢想,我希望我可以留芳千古至少有人知道曾經有一個叫王曉琪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停留過。而孔子,就成為了我的學習榜樣,做一個仁禮儀卻又不失傲骨的人。

我心目中的孔夫子 篇20

國一作文 ,802字

在滾滾流淌的歷史長河中,有著無數的偉人,正當它流經公元前552年10月9日的那一天時,儒學大家孔子出生了。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些都是我們世世代代口口相傳的經典,而它們的作者——孔子,自然也是歷代炎黃子孫心中的一位聖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我國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孔聖人,在我心中,他和藹,滿腹經論,卻又不失風度。他就像我人生的引路人。他的一言一行都無不透著哲理之"光"。在我對學習無比厭煩,覺得"活到老學到老"荒謬至極時,他告訴我"吾十有五而至於學",當我覺得時間太多想去消磨時,他提醒我"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在我礙於面子不好意思向同學請教時,他幫助我"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那些看似在古代才適用的哲理,放在現代也同是如此。

在那個時代,也許他並不出名,但他能說出如此哲理,並非是因為他異於常人,他也曾因為窮困迫於生計而做過工作,但之所以他的思想言論受後人的青睞,那是因為他所經歷的生活磨礪讓他擁有了一種理性,從三歲喪父到晚年喪子,由"十有五而至於學"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都是他沒有常師,在生活的磨礪下所造就的。他被後人列入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就連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漢內斯阿爾文博士都說"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至25世紀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這難道不是孔子磨礪的最大成就嗎?

孔子就正是這麼一位令人尊敬的偉人,他不僅用"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教會了我要胸懷大志;也用"仁、義、禮、智、信"告訴我們做人的準則。他的思想,將會被後人永遠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