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雪鄉相關作文20篇

憶雪鄉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338字

記憶中黑龍江的雪鄉是那樣潔白純淨,就像童話中的白雪世界。遠遠望去,整個村子都被厚厚的雪給覆蓋住了,屋頂上的雪像極了蛋糕上的奶油,樹上也掛滿積雪,松樹上的積雪像給松樹塗上了亮亮的蠟燭油。

我們向村子裡走去,每走一步,“嘎吱”一聲,雪地上就會留下一個深深的腳印,好有意思啊!空中飛舞著雪花,雪越積越厚,我想試探一下雪的厚度,一個跟頭,整個人都栽到雪坑裡了。哇!雪像粉一樣,摔到地上也不疼,而且也不會把衣服給弄溼。

爸爸租了一輛雪橇,我和弟弟立刻坐了上去。雖然沒有馴鹿,也沒有雪地犬,但是我們依然玩得不亦樂乎。爸爸在前面費力地拉著,我們在中間歡樂地叫著,媽媽在後面呵呵地笑著……我們的歡笑聲在空中迴盪,把樹上的積雪都震下來了。

回憶故鄉的黑河 篇2

國一作文 ,587字

我們這個村子裡有一條河—黑河。在黑河中有著我們無數的歡笑。

在春天,河水清澈見底,水面上有一些魚在遊,河蚌在水邊緩緩的走動,泥鰍在泥潭裡嬉戲,小蝦在水裡游來游去,多麼生機勃勃的景象啊!

我們也不閒著,我們每年一到春天都要為魚缸裡添幾條小魚小蝦和泥鰍。我們拿著網和魚餌到河邊,之後,我們就開始捕魚。我們把魚餌放在網裡,然後再把網扔進河裡。我們也都上岸玩去了。過了幾分鐘,我們都下去收網。我們把網都拉了出來。裡面有好多魚,其中有泥鰍、小草魚。還有意外收穫呢,那就是小看魚,因為小看魚養不長,我們把小看魚都放了。

有一年冬天,出奇的冷,河上都結了冰,樹枝上被包了一層冰,一陣風吹過來,樹枝便嘎吱嘎吱響了起來。就連平日經常在村子裡巡邏的小狗,也凍得回自己的窩了。

這麼冷的天,也不能阻止我們出去玩。這時,天上飄起了雪花,一個個小精靈從天而將,來陪著孤獨的大地。我們來到了橋上,看見河上都結了冰。我們就到了河邊,找來一塊石頭向冰面扔去,冰面沒有裂開,石頭一下就滑到河的中間,我們這才安心的跑到冰面上去玩。我們找來一塊木板,坐在上面,在冰面上滑。或者是一個人蹲著,另一個人用手拉。尖叫聲、笑聲在河面上迴盪。而我呢!我用磚塊在岸邊上鑿出一個洞,想要魚從這裡跳出來。我也不知道我當時是怎麼想的,大概是從電視裡看的吧!我等了大半天,也不見有一條魚跳出來。

黑河,多麼美麗的黑河啊。

讀書憶故鄉,童年吐芬芳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616字 “我家伢兒又長高了!”緊接著,她會變魔術似的拿出一串煮熟的蠶豆項鍊掛在我的脖子上,轉身回屋張羅去了。小夥伴們也聞訊趕來,大家彼此嬉笑著打招呼,然後簇擁著向田野奔去。

清晨,我們躡手躡腳地從家裡溜出來,踏著晨霧去採野花。紫色的牽牛花臉上還掛著淚珠呢,金黃的太陽花卻又朝我們樂呵呵地笑著。整個上午,我們忙得沒有歇息的時間:一會兒坐在用繩子紮成的鞦韆上飄蕩,一會兒把小土坡當成滑滑梯爭先恐後地從山上往下滑,一會兒又拿著各式各樣的瓶子去田地裡捉螞蚱,回來時還要欣賞雞寶寶們吃美味螞蚱肉的興奮勁兒。

晌午時分可也不能閒著,小夥伴們相約好揹著竹竿去捉知了,給知了繫上長長的線,感覺自己也跟著知了飛起來了!

傍晚,夕陽的餘暉中,我們會坐在河埂邊,看著魚兒在清澈的小河裡游來游去,有的小夥伴坐不住了,“撲騰”一聲跳進了小河,濺起的水花又引來歡聲一片。夜晚,我躺在院子裡的涼床上,捨不得閉上眼睛。一直熬到藍色的星星睡了,閃爍的螢火蟲也睡了,我這才在曾祖母溫柔的懷抱中,甜甜地睡去。……我童年的每一段歡樂,都是開放在故鄉田野裡的花朵。

這個暑假,我因為要學琴,就沒有回故鄉。《牽著炊煙的手》就成了故鄉的影集一樣,隨時開啟我思鄉的門。“攤開掌心,炊煙從夢裡飛出來,她款款地和天堂的奶奶對話,一起回到那段清澈明淨的童年光陰。”讀到這兒,眼淚朦朧了我的視線……故鄉的曾祖母啊,願您永遠健康平安!故鄉的小夥伴們喲,我期待著和你們重逢一起奔跑在開滿野花的田野中!

回憶故鄉 篇4

國三作文 ,748字

都說鄉愁,是一艘窄窄的小船,載著遊子無邊的思念與渴望。而我的鄉愁,卻更甚於此,就如同夜幕中的孤星一樣,仍閃爍著光芒,卻倍感寒冷與寂寞。“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每每閉上雙眼,我的故鄉,我偉大的母親,總會在思念之海的盡頭眺望,眺望。我的故鄉,你可安好?

時光荏苒,離開你,已有十載了。隨著父母在偌大的城市中生存,不曾有一次回到你的懷中。在夢裡,我依稀記得,我愛的故鄉,遠遠地隱於青山之中,那是一個小小的村莊,質樸而純真。村頭永遠屹立著一座小小的祠堂,還有那威風凜凜的石獅,那是年少時,我同其他孩子們瘋玩地“寶地”,我們在四周嬉戲、捉迷藏,甚至翻上那雄壯的石雕,高呼吶喊。當然,也不會忘記,被叔叔阿姨痛斥時的委屈與難過。那時候,故鄉,你用巨大的雙手,護住了孩子們的童真。給了我,一個純真的夢。

稍稍大些,略懂一些事的我,常在爺爺的麥田裡幫些微不足道的小忙。我喜歡那一望無際的麥田,放眼望去,遍地的金黃,盪漾著金色的波瀾。輕輕躺在麥稈上,愜意地望著四方的藍天,一碧萬頃,就連不時飛過的大鳥,也不會礙了我的雅興,因為在它們的啼鳴裡,蘊含著森羅永珍地優雅。有時,悄悄地在麥子上睡著了,讓爺爺找了半天,我們爺倆光著腳,走在厚實的土地上,呼吸著帶著麥香的空氣,感受著故鄉的恩典,有說有笑地朝家的方向歸去。

夜晚的故鄉,在我的記憶裡,永遠是熱鬧的。大大小小、男女老少吃過晚飯,便在小道上散步,你一言我一語,樂此不疲。老人們坐在樹下聊著平淡的家常,孩子們穿梭在人群之中,打鬧追逐,原本寂靜的村子一下熱鬧起來。唯有到零零的星光漸漸明亮起來,人們才意識到:夜已深了。這時,又各自返家休息。唯有故鄉,仍在人們做著美夢的時候,默默地哀求微風,除走人們一天的疲勞。

身雖在異鄉,思念卻不曾斷絕。我的故鄉,你可安好?

能不憶故鄉 篇5

敘事作文 ,3853字

故鄉,總是一個讓外出求學的遊子魂牽夢縈的地方,能不憶故鄉?

時間如雲煙,頃刻間消散,《失去記憶的北京》已在我眼中漸漸變的模糊起來,而故鄉的印跡則清晰地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歲月在悄無聲息的流淌中,改變著一部分土地的風貌,少君先生筆下的北京,就這樣在如歌歲月中改變著他的回憶。北京城市面貌及人文背景的大變遷,使離故鄉二十年的作者感傷不已。由此感觸,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故鄉,溫暖,樸實,令人感動。

大院的故事

外出求學的我,已有兩年多的時間,每每回家,抬頭遙望故鄉的藍天,覺得是那麼的親切,而環望那片生我養我的黃土地,一草一木,更令我釋懷不已。曾經我常常聽媽媽講那大院的故事,它就像少君先生講的北京四合院一樣,溫馨而親切。媽媽說,在大院裡住著許多戶人家,常常在晚飯時分互相叫著到各家去吃飯,親的跟一家人一樣,那時,我就在想,古人所說的“天下本一家”是多麼的富有預見性。

故鄉的人們,總是那樣的勤勤懇懇,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那時的爺爺外出做工,很小的媽媽則與姑媽二人待在家裡並常常在黃昏時刻盼望著爺爺的歸來,有時候,爺爺若不回來,他們姊妹二人則被叫到對門家去吃飯。媽媽還常常對我說,李家奶奶常在院子里納鞋底,因為她家兒女眾多。

我的爺爺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心善的人,記得當時有一個包姓男子,常常在爺爺飯熟之時來到爺爺家中,於是,爺爺便常常將熱騰騰的麵條端給他吃。現今,我一回到家中時,老兩口總是笑眯眯的對我說:“大學生姑娘回來了”,我則笑著向他們問好。媽媽也常常說起那個早逝的奶奶,媽媽七歲時,奶奶便去世了。媽媽告訴我,當時爺爺總是給病重的奶奶錢,讓奶奶去看病,可是,奶奶卻拿著那些錢去買各種花布料做漂亮的衣服。也許,當時的奶奶自知已經時日無多,於是,想在剩餘的日子裡美麗地走完自己的人生。

曾幾何時,我在不經意間見過奶奶留下的兩條粗黑髮亮的辮子,已經過去三十多年了,一直留在爺爺的屋裡,後來,不知怎麼就不見蹤影了。媽媽告訴我,奶奶年輕時很漂亮,奶奶逝世後,爺爺一直未娶。當時村子裡有許多漂亮的姑娘想嫁爺爺為妻,但是,在爺爺心中,奶奶一直是最漂亮的,對奶奶的愛不言而喻,那是世上最偉大的愛,也許,當時的爺爺不懂得愛情是什麼,但是,奶奶是爺爺這一生中唯一的妻子,爺爺一生未娶。然而,在2007年的一個夏日,那一天狂風驟雨從天而降,好像老天在為爺爺的離世而哭泣,爺爺走的時候很安詳,嘴角掛著微笑,就好像睡著了。

我想,爺爺與奶奶在天堂重逢,他們一定會很幸福的。

如今的大院,已在歲月的洗禮中改變著自己原有的風貌。曾幾何時,大院中的人們已陸續搬離了這裡,在我多年前的記憶裡,那些高大的院牆早已搖搖欲墜,牆上裂開了許多條縫,每到下雨天,雨水順著牆角流進那些縫隙裡,沒過幾天,那些縫隙裡就會長出許多嫩綠的雜草,若是在夏天一連幾日下個不停,你則會驚奇地發現那些粗大的牆縫裡開滿了各色小花,有粉嫩的,淡紫的,微藍的,甚是好看。而且,你若視野開闊,則會順著牆角發現一片又一片的青苔,那些鮮綠的視覺體驗,讓你不禁有一種清新與溫和之感。

這幾年,我每次十月國慶節放假期間,總會回到家中。在家門前漫步時,我看著那些當年曾矗立在那裡飽經風霜的高大院牆,不知何時已消失不見了,只剩下一?y?y黃土,好像暗示著它曾在這個世界的存在。大院的如今,只在當年原有的基礎上剩下兩間土?y房,不過房門前年年種植玉米,山藥,還有各種蔬菜,地埂上更有向日葵。於是,每次回家,恰巧碰到向日葵盛開之時,我都會覺得光明無處不在,它照耀著人間,傳遞著溫暖,向日葵不愧是光明之源的姐妹。每到此時,弟弟總會拿出相機嚷著跟我照相,那一張張笑魘如花的照片,洗脫了我風塵僕僕而歸的疲倦之氣,弟弟笑的更是合不攏嘴,這幾年的分分合合,已使我們兄妹三人的感情更加深厚。

永不滅的回憶,故鄉大院!

故鄉的遺蹟

我讀著少君先生筆下的歷史文化古蹟,紫禁城,天安門,天壇,圓明園,恭王府,那些古老而又氣勢磅礴的文化古蹟,讓人不得不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勤勞歎為觀止,然而,對於故鄉的那些遺蹟,我卻是情有獨鍾。

我們曾被外來的人們稱之為長城裡的人,沒錯,當年的土長城仍舊坐落於我們的那個小鄉村,兩千多年過去了,它仍舊屹立不倒。土長城綿延幾萬裡,訴說著當時秦始皇打造萬里長城的雄心壯志,但是,他還不知道,中華大地,長城之外也屬於我們炎黃子孫。

它作為故鄉的歷史遺蹟,是我們兒時玩耍的樂園。如果說,魯迅先生有百草園,那麼,我覺得我比魯迅先生更幸運,我是站在幾千年以前古人打造的萬里長城上玩耍的。很小的我,站在上面,遠望天際,覺得地下的一切都是那麼的渺小。也許,當時我就想,兩千年以前的人絕對想不到,兩千年後還會有後人站在他們的建築堆上遠望高空,俯瞰大地。不過,說起這萬里長城,還使我不由地想起了孟姜女的傳說,話說孟姜女一路尋夫,感動上蒼,痛聲哭泣之時長城倒了十萬八千里,其夫遺體出現。這段典故,不禁述說了當時女子的堅強意志,更述說了奴隸制度社會人民生活的疾苦。

萬里長城,千年的歷史遺蹟,永遠屹立,就像我們偉大的祖國已一樣。

在我心中,另一個古老遺蹟算是離我家不遠的一個窯洞,裡面漆黑一片,每次路過此地,我都會想起當年毛主席住過的窯洞,我還想著是不是也和這個一樣。聽母親說,曾經有一戶人家,由於家窮,當時就住在裡面,後來,生活條件改善,他們搬了出來,隨後沒幾天,一個神志不清的老人住到了這裡,據說,這個人年輕時刻薄妻子致使妻子致殘,這位年輕的女子忍受不了丈夫的辱罵打,於是告到了公社並且離了婚,而這位男子則一生無兒無女,孤老終身。

觀其這位老人,他在老年時生活貧困,臨終前的日子裡,住在另一個窯洞裡,鄉親們見其可憐,常常送去吃的直至終老被家人埋葬。我那些善良的鄉親們,真的是永遠令人懷念,我相信,我們的後人也一定會如同故鄉的先輩們一樣誠懇樸實地做人。

時間從來都是在人們的忽略中度過的,窯洞裡當然又換成了那些無家可歸之人的住所。

記得有一年,家鄉來了一個從岷縣來的討飯人,在那兒住了一段時間,後來不見了蹤影,我想,她應該回家了吧!我希望她能夠回到自己的家,並堅強努力地生活下去。

歲月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有,一生坎坷還是一路順風,它最終都會給你想要的答案。

這個曾經被稱作是流浪之人家的窯洞,如今仍舊坐落於那兒,故鄉的人們也從未想過要把它拆除,我想善良的故鄉人一定覺的世上總有一些人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無家可歸,四處漂泊。也許,一個北風呼嘯,大雪飄飛的夜裡,可以保住一條鮮活的生命,畢竟人來到這個世上是多麼的不易。寒冷的夜晚過去,一大早或許就有溫暖的陽光照射進來,使你重獲新生,擁有一個嶄新的明天。

三棵大樹,被我奉稱為故鄉的第三大遺蹟。這三課大樹位於村後一條水溝旁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這三課樹被當地的老人稱作神樹。記得小時候一個玩伴告訴過我,她奶奶在一天早晨大霧瀰漫之時,看見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在緩緩向前移動,後來,當這個女子移到樹跟前時,忽然隱身在了樹種,於是,樹神的傳說由此而來。不過,這三棵大樹除了被人們奉以敬稱之外,也為故鄉的人們提供了一個天然的娛樂場所,她枝繁葉茂,高大粗壯,在炎熱的夏日,往往是人們避暑的好地方,每到傍晚茶餘飯後之時,一堆接一堆的人們將會聚集在這裡談天說地,而孩子們則在大樹下追逐嬉鬧,自有一番情趣洋溢在炎炎夏日。

故鄉,永遠是外出的遊子一心嚮往之地,因為那兒永遠是他們的家。

天籟之音

少君先生在《懷念南昌》中寫道:“有人帶來了二胡,大夥兒圍著圈,唱的人一板一眼怡然自得,看的人也是搖頭晃腦饒有興趣”。看到這樣的描寫,我不禁想到了自己上高中時每每經過的那條街道。那是一條常常瀰漫著天籟之音的街道,因為在那條街道的中端旁邊,常常有三三兩兩的老人聚集在一起,旁若無人,搖頭晃腦地眯著眼,相互應和著拉著二胡,曲聲抑揚頓挫,纏綿悱惻,悠揚而帶著淡淡的憂傷,讓我這個正值高三衝刺的學子頓住了腳。每次一聽到那些聲音,仿若天籟之音。

此時此刻,雖然往昔的天籟之音早已消失不見,但那幅場景仍讓我難以忘懷。現今,只要我一回家,必然經過那條街道,每每回頭張望,側耳傾聽,看那一群群拉二胡的老人是否還在,聽那曾被認為的天籟之音的曲聲是否還回蕩在故鄉的天空。

人生就是這樣,我們往往在回憶中度過,卻又始終抬著頭不斷地追尋著前進的方向,因為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就是為了追尋生命的意義,而生命的意義就是有所追求。

阿冰的《二泉映月》,讓我從此愛上了那憂傷的旋律,而在曲子中透露出的那種對生命的盤桓與無助讓人甚覺人世的悲涼,阿冰在泉水的流淌中藉著皎潔的月光離開了人世,從此他與紅塵再無瓜葛,讓後在另一個世界繼續追尋他自己那份純潔靈魂所到達的地方。

也許,世界就是這樣,我們不知道它是否能夠永恆的存在,只是在時光的流淌中,一部分人來了,一部分人走了,而在每個人短暫的存留中,最終所要追尋的卻是一種讓自己靈魂迴歸最初的本源,因為一切事物的本源是最純潔的。

我帶著這樣的思考,帶著對阿炳命運的思悟,傾聽那天籟之音中生命的旋律,體味世界本源中生命的意義。然而,對於故鄉的人們來說,也許他們從未思考過這些,但是他們卻一直在最質樸的自然本源中追尋那生命的意義;也許他們從不知生命為何物,但是他們卻在一種最平靜地時光中存在著,他們內心純潔如水,他們將世界上人類生存最本質的善與愛留給了故鄉的後人,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這就是我的故鄉,讓我如此深深眷戀的故鄉,一點一滴,能不憶故鄉!

美麗的雪鄉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692字

自從在《爸爸去哪兒了》綜藝節目裡知道了雪鄉後,雪鄉就在我的心裡無法抹去,好想去親眼目睹這奇妙的童話世界。今年寒假,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小夥伴們去了哈爾濱最冷的地方—雪鄉。

我們剛下車,腳一碰到雪地,就深深地陷了進去,雪沒到了我們的膝蓋。雖然我們全副武裝:穿了雪地靴,戴了皮手套,圍上大圍巾,但還是打了個寒顫。可眼前的景色卻讓我們驚歎:高大的雪山聳立在眼前,得高高抬起頭才能看見頂端;許多家庭旅館的屋頂上覆滿白雪,一片白皚皚,這真是冰天雪地!

我們乘坐了一輛雪地摩托,向雪鄉里的深處進發。摩托車開了一會兒,終於到了童話世界。到了童話世界,有人對我們說:“常有劇組在這兒拍電影,因為這兒的景色很美。”我們一看,還真是的。所有樹木、花草都穿上了白棉襖,到處都是耐寒的植物,有松樹、臘梅……但除了白色,看不到其他顏色,只能看到樹木的輪廓。雪白得很細膩,猶如蛋糕上的奶油,白得很純淨,連一個腳印都看不到,讓你彷彿走進了童話世界。

在原始森林裡,有一棵蒼天大樹,有許多人在樹前燒香。據說這是一棵神樹。你想要什麼,只要在樹前拜一拜,你的願望就會靈驗。這棵樹枝繁葉茂,被白雪覆蓋,還有人在樹枝上掛了些紅紙條,真有幾分像鬚髮皆白的老神仙。

雪鄉的夜景更迷人!夜幕降臨了,天空中飄起了小雪花,千萬朵雪花像純潔的白蝴蝶打著旋兒飛舞著,飄飄灑灑,像頑皮的小精靈落到我的臉上,親吻著我。這時,家家戶戶門前的大紅燈籠亮起來了,天空中還不時升起美麗的禮花,五光十色,照亮了美麗的雪鄉……咬著冰糖葫蘆,漫步在飄飄悠悠的雪花之中,看著禮花映照下的雪鄉,猶如仙境一般的雪鄉,我不由得陶醉了……

啊!美麗的雪鄉!

憶雪 篇7

高一作文 ,4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