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至上相關作文20篇

感性至上 篇1

國三作文 ,786字

歷史長河滾滾,萬事萬物都在變,唯有一樣東西從未有變,人的七情六慾。為什麼人類始終能站在生物鏈的頂峰,因為人有感知世界的能力,從而形成價值觀。隨著閱歷的豐富,它的標準也有無窮變數。從“一切景語皆情語”一說就不難看出萬物之源皆為情。

在我看來,計算機不過是人類凝聚理性思維的終極產物,它的價值僅止於幫助我們理性判斷的工具,這樣沒有“心臟”的機械如何有能力操控世間真情。

只有麻木的人類沒有感性的機械。“冷漠”是我們共同的軟肋。

試想身處一個冷漠的世界,人們始終抱著事不關己的姿態活著。沒有噓寒問暖的關照,沒有雪中送炭的溫情,沒有人間自有真情在的信仰,也不再有歇斯底里的深情吶喊。所有人都活在理性的小世界裡,活到深處我只想用一個詞形容這樣的滋味—寂寥。我們永遠不會用計算機演示人生,因為打心底裡就明白,生命的長度和寬度從來都是被無限拓寬的,感性的我們總是相信未來的不可遇見。

為什麼說計算機是一具冰冷的軀殼,因為答案活在心裡,計算機沒有心,無心就不存在信仰。每個人都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世上永遠沒有相同的人。其根本應該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它由心而生,我更願把這種東西叫做“信仰”。我們不得不承認,信仰總是能左右我們的決定,因為這是我們窮極一生都想牢牢抓住的東西,所以人的一切判斷都是感性的,計算機永遠活不成自己,甚至可以說,它們不曾活過。

現下的我們好像都活得太名利了。信仰被太多功利的事物捆綁。薄情的人大多功利,不得不承認,這樣的人大多表面光鮮亮麗,可我們都不太希望自己活成那樣的人,因為我們都想做一個多情的人,人生的結局大抵相同,我希望活著的時候牽絆多一點,溫度多一點,終端的念想多留點。

人應該以怎樣的姿態活著,渾渾噩噩過一生,賺得名利賠掉真情,還是堅守信仰,多點情懷。在這個感性至上的世界,人工智慧永遠無法改變填補情感的空白,需要改變的始終只是麻木的人!

當感性碰上理性 篇2

國三作文 ,1081字

打電話不必再按號碼盤,一聲“嘿,Siri”就可以和對方聊天;出門不必再雙手緊握方向盤,自動駕駛為你保駕護航;在家裡不必再花費大半天時間打掃地板,一臺智慧掃地機就足以讓地板“重獲新生”。隨著時代的進步,一條又一條由“0”和“1”構成的程式碼,慢慢的侵蝕了我們的生活。

人工智慧,顧名思義,即指以人制機,以機代人,用現代化資訊科技來模擬人工狀態,是資訊化時代的產物。

無疑,人工智慧帶給我們許多的便利。原本需要十到十五分鐘的事情在人工智慧的幫助下,可能最多隻需要五分鐘。近期,在許多大型商場都可以看見自動榨汁機,體積約為一個冰箱那麼大,前窗為玻璃,使用者只需掃描窗邊的二維碼,就可以購買果汁。從掃碼到出杯,三分鐘左右就完成了,相較於普通的果汁店,快了將近五倍,同時人工智慧避免了人力資源的浪費,一家果汁店一般需要四到六人同時工作,而自動榨汁機只需要插電就足以。隨著資訊化時代的發展,人工智慧讓理性的計算機擁有了人類的思維。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人工智慧也有明顯的弊端。今年八九月,馬雲在杭州開設了中國第一家無人超市。進門後掃描二維碼即可開始採購,從拿取到支付,一切都由人工智慧取代。這樣的購物方式確實讓消費者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採購的整個過程,但卻失去了購物最初的模樣。猶記得在電視上看到的70年代的雜貨鋪,“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門面,商品的種類並不繁多,但那卻是我童年最嚮往的地方。”那時候的商店充滿了溫情和希望,鄰里間的賒賬,孩子們爭搶著去買泡泡糖,老闆娘時而吝嗇又時而大方的樣子……這些溫暖的東西留在了過去。而令我們面對的只有一個冰冷而又悄無聲息的大房間,沒有歡聲笑語,沒有人與人的交流,只有一臺又一臺只能用固定資料說話的機器。當人工智慧完全覆蓋生活,我們將無處可逃,我們將被“0”“1”程式碼所牽制,失去價值觀和同情心。我們會開始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有清晰的思路卻失去了人的本性——感性的一面。

在這個進步飛速的時代,我們無法阻止人工智慧的發展,唯有適應它,不失自我的與它融合。多走出去看看世界,多與人交流溝通,理性並適當地使用人工智慧,將你的感性與它的理性結合,你的世界會更美好。

現在,掏出手機說一聲“嘿,Siri”,給久違的親人們打個電話吧。

“喂,媽媽……”

感性在前理性跟上 篇3

國三作文 ,811字

常常覺得自己過於感性,總愛憑著一時的感覺做事,內心的脆弱不得不讓自己生活在脫離現實的象牙塔中。我渴望開朗,卻害怕放任;渴望自由,卻害怕彷徨。但有時候,生活的經驗告訴我,感性不是錯。

人有笑、有淚、有悲、有喜、有恨、有愛,這是因為人有感性的一面。試問,如果人不懂得感情,不懂得愛與被愛,世界會是怎樣一番情景?因為感性,我們體驗了愛的責任和被愛的幸福;因為感性,世界才有了色彩。生活有了歡快的旋律。感性,是小鳥的一聲啁啾;感性,是山泉無聲的湧現;感性,是驚濤拍岸時的澎湃;感性,是藤蔓無休止的纏綿……

雖然一個人的頭腦是不能只裝著數理化公式,需要感性對人生的充實,但真正在成功人士,為了長遠的目標,絕不會只憑感情去謀事。一個清醒、理智的頭腦,才是謀事的關鍵。許多人往往在感性跟理性之間躑躅,而又往往在不經意間傾向感性的一面。他們常常情不自禁間失去了自制力,只憑著一時的衝動與好奇放任自己,做了一些明知不該卻太想去做的事。這時,他們應該對自己說,感性已走遠,理性快跟上。

人知於世,必須要理性地去接受或放棄一些不該擁有或太想擁有的榮譽或地位。就拿情竇初開的青少年來說,我們叛逆,我們渴望自由,追逐時尚是我們的熱衷。但為了對得起青春,對得起歲月,對得起自己短暫的花樣年華,我們必須沉下這顆躁動的心,在如夢似幻的年華里努力去拼,去搏!生活中,誰沒有為他或她心中一顫的瞬間,但理性告訴我們,未熟的蘋果雖然長得好看,味道卻又酸又澀。也許你會說,哪個少男少女的心不會在春光中蠢蠢欲動?的確,這是青春必然,誰也無法將它抹殺。但是,請你理智地在無奈中放棄,日後,你一定感激那份所謂的“無奈”。放棄,因為它給予了豐富的經驗,使你在人生旅途中走得又平又穩。

讓我們不時向前方看一看,感性是否已走遠,理性是否已跟上。只有這樣的人才,才會擁有永恆的幸福、亙古的愛……

十五歲我多了份感性 篇4

國三作文 ,462字

鐘錶在轉,人在成長。

十五歲,這個本該充滿激情充滿活力的年齡,但對我卻夾雜著一些多愁善感,我無法避免這波溫柔的殺戮,慢慢變得感性起來。

當我走在路上,瑟瑟的秋風吹透了我的毛衣,我會想到是否有可憐的乞丐穿著單薄,衣服破舊,正遭遇著這秋風無情地吹進他的身體,吹進他的骨頭縫裡,我會記得遇到乞丐時,把身上的零錢全給他們,這是我的感性化作了同情,溫暖了乞丐早已凍結的心靈。

當生活中一次一次遭遇挫折,我也常會像陳後主一樣的感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我會為一件不愉快的事,眉頭不展,一度沉默,幾天茶飯不香,儘管心中的憂愁無法釋懷,可我還是嚮往著:車到山前必有路,這又讓我學會坦然地面對生活,理性地看待問題的得失,“因禍得福”這個道理大概也是感性的表現吧?

十五歲,我懂得了家人的疼愛,父母的牽掛,在感性中我漸漸地理解了他們。

我很感謝十五年人生對我的磨礪,寂寞和傷痛不再屬於我,感動和理解與我拉短了距離,它們讓我得到重生。

歲月的流逝,可能會帶走一些東西,人心靈也永遠不可能一塵不染,可我真心的希望十五歲永駐人心!

尊重演出,誠意至上 篇5

高三作文 ,808字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相信世上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就算是大師級的人物也會有失誤的時候。著名鋼琴家李雲迪在韓國首爾藝術中心擔任客座鋼琴師的時候,忘記要彈什麼只好重彈,還被指出演奏後急著走回後臺,也沒有出來謝幕。即使後來李雲迪在微博中道歉,也有一些網友指責他荒廢鋼琴事業,但也有網友表示理解。對此,我認為,李雲迪應該在演奏前要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做好自己該做的工作,尊重這一場演出。

我覺得,李雲迪失誤後在微博道歉說是因為舟車勞頓,很顯然這個理由並不充分。作為一位專業的鋼琴演奏家,難道不知道在演奏前要保障自己有充分的睡眠時間?作為一位專業的鋼琴大師,難道就不知道要尊重每一場演出?難道因為舟車勞頓就無法出來謝幕?

臺灣歌手周杰倫曾在舞臺上唱歌走調,然而在觀眾的鼓勵和支援下繼續演唱,並且大方地跟觀眾互動起來。在這一點上,顯然周杰倫做的更好。林峰,香港樂壇最具號召力歌手之一,他曾在演唱會眼瞼被舞蹈員的衣飾弄傷,然而他忍住痛楚不動聲色地完成整場演出。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所以我們要善於發現自身不足,想辦法做到更好。李雲迪在演出前,應該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個人時間,對演出負責。

李雲迪在藝術中心演出中的失誤,完全不是因為他技術不到位,這在他作為中國鋼琴家能夠跨國到韓國擔任客座鋼琴家不攻自破。誠然,他是一位大師級的鋼琴演奏家,經常出國演出,多次獲得國際大獎,還上過春晚,年紀輕輕就取得如此優異成績,但作為專業人士,就更加應該尊重每一場演出。

李雲迪在擔任肖邦鋼琴大賽評委期間請假參加黃曉明大婚,隨後又隨黃曉明參加湖南衛視的兩檔真人秀節目。我認為,作為一個音樂家,李雲迪不應該把大量時間用在娛樂圈的應酬和真人秀上,年輕人有追求是可以理解的,但他應該要更加專業地面對自己的事業,把他對鋼琴的熱愛發揮到極致。

對於李雲迪失誤這件事,我覺得他自己應該思考為什麼失誤,合理安排時間,全心全意投入鋼琴事業,力爭為觀眾帶來更加完美的演出。

感人至深的故事 篇6

高二作文 ,1121字

這下完了,課代表下午就要收作文了,可是現在我連一點思路都沒有,現在再列提綱,找草稿,肯定是來不及了,這回算是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什麼叫做熱鍋上的螞蟻了。被逼無奈,還是利用一下高科技的便利,在網上調一篇得了,這也算是事出有因,說幹就幹,麻利的開機,開啟百度網,輸入:感人至深的故事,點選:百度一下,一切都是那麼的順理成章。哇噻!才一兩秒種的工夫,各式各樣感人題材的文章堪稱琳琅滿目。心裡美滋滋的,真可謂是“心花怒放”。找了半天,終於找到了一個推薦人數最多的,雙擊,正當我感受坐收漁利的甜頭,高歌高科技的方便與快捷時,網頁上的內容就像是迎面而來的巴掌,絲毫不留情而地落下來,臉上頓時火辣辣的,那網頁上只有一句話:從出生到現在父母為你付出了多少?

父母,這兩個字就是兩塊燒紅的鉻鐵,重重地落了下來,讓我羞得無地自容。這個熟悉到不能熟悉的字眼,這個幾乎我們每天都掛在嘴邊的字眼,這讓我們像白眼狼一般殘食他們的血肉卻仍笑著撫摸我們的人,每天每時每分每秋都在為我們付出他們所能付出的一切。而就在此時此刻,在他們愛的海洋中長大的我卻已將這愛的恩賜看作是理所當然。

於是,我陷入了沉沉的思考,往日的一切像放幻燈片一般一幕幕地從眼前劃過……

六歲那年,一場意外的車禍險些讓我失去左臂和左腿。當好心的叔叔把我送到醫院時,正是媽媽值夜班,當叔叔把鮮血淋淋的我抱到媽媽的面前時,我不知道她是怎樣面對這一切的。我只知道在我的面前,媽媽從未掉過一滴眼淚,當我用無辜的眼神望著他們時,他們只是微笑地望著我,不說一句話。甚至在上手術檯時,當鋥亮的白熾燈照得我無處逃藏,伸出雙手向媽媽求助時,在朦朧的水汽中,我看到了媽媽的微笑,那是我有生以來見過的最溫柔的笑……

剛上小學的時候,得了平生第一張獎狀,欣喜萬分,恨不得馬上回家向父母邀功,可當回到家時,卻發現竟有比自己還要高興的人。爸爸樂得非得找個框子給掛起來,剛走到門口,由於有點得意忘形,手中的獎狀被風吹走了,正巧落在路過的一位叔叔的腳下。於是,一雙大腳便無情的落在了我心愛的獎狀上,一股空前的委屈感油然而生,眼淚在眼眶中直打轉,可老爸急了,二話不說,衝上去就想給那人點顏色看看,幸虧讓周圍的人給拉開了,驚謊之後,心裡卻是美滋滋的。

進入青春期後,父母對我的管教開始“變本加厲”時不時的提醒我,青果是若澀的,花兒應開在收穫的季節!但有時,偷翻手機,檢視聊天記錄的行為也會讓我很惱火,於是,青春期小妞大戰更年期老媽的戰火硝煙常常瀰漫在家庭的上空。不過過後再想一想,可憐天下父母心,時間會證明一切的,也就釋然了。

也許,我的父母並不是最富有的一個,也不是權力最大的一個,更不是最靚麗的一個,但我的父母絕對是最愛我的,這,就足夠了……

道德至上 篇7

國二作文 ,1065字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中國的語文真是博大精深,短短數十個字,就包括了數層含義。表面上看是說一個人能以尊敬賢人之心替換慾望之心,竭盡全力地侍奉父母,不顧生命危險為國家效力,和朋友交往時誠實守信,那麼這個人就已經真正學有所成了。而在我看來,這句話其實是想說,實踐倫理道德才是為學的真正目的,也就說,我們應該以德行為本,以學識為未,學以成德。

但中國現在的口號是“知識改變命運”,我們只能為學而學,以學識為本,以德行為未,這難道不是典型的“本未倒置”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國內現在只有考試成績與獎狀才能證明一個人的價值。為什麼只有成績?在這個現代化的社會裡,有所謂的“時間就是金錢”,而既要花很多時間修養,也要花很長時間才能被人所發現的道德素養,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又直觀又省力的考試成績的裝飾品,只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了。

這是一個多麼恐怖的事情呀!子曰:“如有周公之美,使驕吝,其餘不足觀也。”一個才大於德的人,對於這個世界有百害而無一利。最近新浪開了一個名叫“擲出窗外”的網站,裡面列舉了全國上下目前已知的所有劣質有害物品。僅江蘇一個省,就生產了77種不同用途的劣質品,有劇毒韭菜,火紅火雞等等,真是觸目驚心。而這些食品、日用品的生產人才,我想無一例外都是在這一領域有一定造詣的人,但因道德低劣而害了全國人。

子曰:“文勝質則史”。和坤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傢伙才華與紀曉嵐相當,但內心充滿慾望。在乾隆面前如史官一般見聞寬廣,外表文雅,本質上卻是一肚子壞水,這樣的人如果一多,天下必亂。

縱觀古今,唯德為先,才為次乃正道也。當週公的大哥將他未成年的繼承人託付給周公時,周公毫無怨言,一心地意的輔佐幼帝。當有人懷疑他想謀權篡位時,他沒有為自己的利益順勢而反,也沒有將緋議者發配邊疆,只是默默地將自己的居所遷出宮外,直到幼帝確認無誤後才親自將周公召回宮中。周公就這樣一直輔佐幼帝至成年,然後舉行隆重的登基大典,將此事公佈於天下。有周公如此之德,天下何人不為之感動?故周公在世時,國家百廢俱興,欣欣向榮。

謙卑、誠實、憐憫、英勇、公正、犧牲、榮譽、執著、仁愛、正義,此乃騎士十大準則,但這難道不也是做人的十大準則嗎?這十大準則即是德之表現。但請注意,在這十大準則中並沒有智慧一則,理由很簡單:十大準則考驗心靈,鍛鍊心靈,強大心靈,一個一切皆可把握心靈力量的人,完全可以無視一切困難,這難道不就是所謂的大智慧嗎?

德才兼備,德才德才,先有德而後有才,方能成材。

理性與感性 篇8

國二作文 ,1333字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總是有新鮮血液源源不斷地灌入那個既光鮮靚麗又深不可測的圈子,而吸引著他們的應該是那個人的虛榮心。

娛樂,娛樂,就是娛樂大眾。那些明星在熒幕上的表演娛樂了大眾,也成功圈了不少粉絲。什麼是‘粉絲’?粉絲是英文“fans”的趣譯。但同時,粉絲還是一種立場,一種態度,一種對偶像的“一往情深”和不計成本的付出。總有一些粉絲被衝動迷昏了頭腦,感性地愛著偶像,但也還是有一些粉絲保持著清醒,理性的愛著自己的偶像。

如今,總有些粉絲為自己所愛的明星而瘋狂,甚至做出很多過分的事情,這些粉絲俗稱“腦殘粉”。他們是世界上的一群平凡人,他們愛偶像勝過愛親人、愛自己,他們為心中喜愛的明星而瘋狂,花費金錢、精力,甚至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

近年來,粉絲的不少行為過於瘋狂,導致不少悲慘事故的發生。2005年,17歲的偏袒少年周楓,因周杰倫宣佈在兩年之內取消演唱會,而在看臺上一口氣服下30粒安眠藥自殺;2007年的“楊麗娟事件”,16歲的楊麗娟因為瘋狂迷上劉德華而導致父親跳海自殺;2009年6月,音樂之王邁克爾?傑克遜的去世,讓全世界支援他的歌迷都非常悲痛,有12名粉絲聽到這個悲慘訊息後,受不了打擊而選擇了自殺;2013年雅安地震當日,正值EXO成員鹿晗生日,粉絲們為他慶生,引來網友語言性攻擊“EXO全死,粉絲陪葬”,不料有EXO粉絲將此話當真,竟去割腕自殺,稱要替鹿晗謝罪;2016年TFBOYS王俊凱粉絲與易烊千璽粉絲在三週年紀念會上因搶位置而打了起來……

然而,粉絲的偏激行為還不僅僅是這些。某些粉絲為滿足自己偷窺欲而去窺視偶像私生活,甚至去打擾偶像,插足他們生活。他們運用一些手段,得到偶像的電話號碼,時常打電話去騷擾,甚至複製他們的電話卡,影響到了偶像周圍的人。而對於現在正在讀書的明星來說,也很煩惱,有的粉絲偷作業本、賄賂周圍的同學、堵在學校門口、放學被尾隨、上課下課被偷拍……時時刻刻被盯著的,監視著。有些粉絲因為別的明星一句開玩笑的話,而對他進行語言攻擊,造謠,汙衊,甚至人身攻擊。

而有的粉絲,他們理智地愛著自己的偶像。不會像那些腦殘粉那樣感性,他們給予偶像默默的關懷與愛護。他們也會在自己的偶像被汙衊時站出來幫自家偶像說話,但不會一昧地護著偶像,會以一種公平的眼光看待整件事情,保持著清醒。他們也不會因為別人的幾句惡意話語就對他大打出手。不會因為別的明星幾句玩笑話就去黑,去辱罵他,因為他們知道,要做一名有素質的粉絲,他們知道,粉絲行為,偶像買單。

他們設身處地地為偶像著想,為的只是讓偶像感到幸福,知道再大的困難都不用怕,因為有他們,他們就是偶像最堅強的後盾。

他們對偶像的喜愛不是用金錢堆積起來的,而是用那一顆真誠的心與永久不變的喜愛。然而金錢堆積起來的喜愛是過幾天就會換一個偶像與跟隨時代的潮流。這就是建立在精神的基礎上與物質的基礎上最大的不同。

理性的粉絲看的是偶像身上的精神,並學習這種良好的精神,將偶像當成榜樣;而感性的粉絲看的是偶像的臉、衣著……他們將偶像當做一種消費,瘋狂的採購一切關於偶像的東西。

時代在進步,粉絲團體也在不斷壯大,偶像應該是一種良好信仰,身為一名粉絲,需要理性的去愛著偶像,成為他們在脆弱時最好的心靈慰藉。

心存感激,至此不忘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533字

人在一生遇到很多事情,會讓自己至今難忘,刻骨銘心的。想起來從內心就對她有種很感激的情懷。這就是我對王阿姨的情懷。雖然我們已經搬家,再也不曾看見她。但是她會永遠在我心中留下一片痕跡。我對她是感激加感動的感情。事情是這樣的,

八歲的那年,爸爸媽媽把我一個人留在家裡。他們去外面上班還沒回來,我一個人靜靜的待在屋子裡寫作業。不知道怎麼頭是那麼暈,但總以為自己是幻覺。所以依然寫著作業,但我不知道什麼時候趴在桌子上睡著了。隱約聽到鄰居王阿姨敲門,但沒有理她。感覺自己就像做夢一樣,恍恍惚惚的。只知道王阿姨說了句發燒了。就把我抱起,走上了去診所的路上。那時的條件不像現在一樣,交通不是很方便。最可惡的是,居然還下起了大雨。王阿姨為了不讓我淋雨,一直緊緊的把我抱在她懷裡,可是她的頭上已經全部都是雨水了。就這樣走著,向前走著。不知道什麼時候,我睜開了眼睛。看見了爸爸媽媽,但就是沒有見到她的身影。她到底去了哪裡?最後媽媽告訴我,王阿姨淋雨過多也感冒的躺在了醫院。這時的我不知道怎麼就想哭,心裡很愧疚,但是又非常感激。

自此以後,我們家和王阿姨家的感情也增加了不少,經常互相有什麼事情相照應。但自從搬家後,她也不知道去了哪裡。無論她去了哪裡,她也永遠在我的心裡。不曾忘記,謝謝你。

感性與成長 篇10

國一作文 ,560字

“從前的日子很慢,車、馬、郵件都慢,一個問候要等上好幾天……”聆聽著歌聲,或說是一首詩,我重新將記憶的年輪搬回咿呀學語之時……

那時的日子真的很慢,我活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裡,充斥著啟蒙的書籍與幼稚的玩具,我還不甚感謝,不會擁有真實的情感,只有父母陪伴時朦朧的快樂與苦楚的感覺。

到了小學一二年級時,不知怎的,我的情感世界忽地變得豐富了許多。我在書房裡讀書,讀到魯濱遜的故事,彷彿真的置身於茫茫大海中的一座孤島上,與泥濘的環境和稠密的森林盤桓。我能看到太陽的炙烤,在沙灘上竭絕地走著,我的身上真的就冒出了潮熱的汗。

我能為一株植物傷悲,我為它遮風擋雨,它的莖枯萎了,我去幫它修剪,去除它莖上的枯葉,拔掉它盆裡的雜草。

慢慢地,我又長大了。我再也不會因一草一葉而感到失落了。我感到友情的力量,當與知心朋友交談時,我感到歡樂,我們從校園小徑步到花圃裡,又從花圃裡走到操場上,我們談論天空與大地,談人與自然,談時事與歷史,談校園與家,好像一切悲傷的歷史都黯然地退去了。

“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我能感到一幅山水的畫卷正徐徐展開,恬靜質樸的生活韻味,不禁使心扉填滿,我真正從詩中感受到生活,從生活中感到美。

愈生活,愈安詳;愈成長,愈感性。我的成長,是一部情感的小說,我能感到成長的書籍中的每一個字都充斥著美好的韻味。

寬容至上 篇11

高二作文 ,765字

“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這是南懷瑾先生對人生的看法。而我從中汲取到的則是“大度”,也就是人需要有寬容之心。

過去總是形容他人有寬容之心的一句俗話:“宰相肚裡能撐船”。的確比喻的很恰當,盡顯中華傳統美德。而這也是自古以來人們所推崇的。

最為經典的就是“負荊請罪”中廉頗揹著荊條赤著臂膀向藺相如請罪,結果則皆大歡喜,一顆寬容之心接納了一顆內疚誠懇的心,讓人感動。一份禮儀接納另一份禮儀,也可以這樣說。

我想,一顆寬容至上的心必定是一個懂得禮儀的心。這是前提。

據說,在康德離開人世前一個星期,他的身體極為虛弱。一位醫生來探望他,他不但努力起身相迎,用已經不太清楚的口齒表達對一聲抽空前來的感謝,還堅持要醫生先坐下,他才坐下。等大家都落座,康德才用盡全身力氣非常吃力地說了一句話,竟然是:“對人的尊重還沒有離我而去。”

這種禮貌等同於人性,讓聞者動容,這也是寬容的一部分,處處動人。

但禮儀只是最基本的姿態,而善念才是寬容之心所最需具備的。

曾見過一個令人感動的鏡頭。美國網球公開賽,比賽即將開始,運動員躍躍欲試,而裁判員遲遲不開球……觀眾席躁動,運動員不解,而他則指向觀眾席,這時候大家才發現,有位老大媽正步履蹣跚地走向她的座位。

賽場一下子安靜下來,大家的目光轉瞬間變得很溫柔,時間似乎變慢了……

那一刻的空氣我認為是最溫暖最溫馨的,每顆複雜的,混亂的,躁動的心,都轉變成了善意,進而就是一顆寬容理解至上的心了。

禮儀與善意融為一體,灌入人溫潤的心,既暖了自己,又暖了他人。廉頗、藺相如當然也是這樣,構造了一個溫暖的畫面。

反過來,如果沒有起碼的禮儀,那麼我們得回到“野蠻人”時代了,如果沒有善意,街上“搶打殺”,就是一種“生活鏡頭”了,大到引發戰爭,帶來苦難,這都是有聯絡的。

所以,我們都需懷一顆寬容至上的心。

我渴望幾分感性 篇12

國一作文 ,851字

如果把人的思維比作一個雞蛋,那麼感性就是蛋清,理性就是蛋黃。蛋清包裹著蛋黃,理性為中心,讓人保持客觀冷靜,感性在外接觸世界,讓人發現和接受大自然的訊息。

漸漸長大,我發現自己思維的這個“雞蛋”產生了變化,它的蛋黃在擴大,而蛋清在逐漸縮小。沒錯,我變得越來越理性,理性地對待父母、老師和同學,理性地面對生活中的問題,理性地對待學習與成績。我的態度越來越客觀,而感性在心中,卻缺少了應有的地位。

蛋黃太多,雞蛋要出問題,理性太多,我的生活就出了問題。平時同學們偶爾開個玩笑,別人都笑得很燦爛,我卻開心不起來,好像它讓我感覺不到一丁點兒快樂似的。我失去了應有的樂趣,因為我過於冷靜。成長磨練我,使我很理性,卻也淡化了我對身邊快樂和愉悅的感知。

表弟在家裡上躥下跳,時而做一些搞怪的鬼臉,時而提出一些異想天開的問題,又叫我陪他一起玩玩具,我卻認為他很無聊,我想,我已經是一名中學生了,才不能那麼“瘋”呢。我站在一旁冷眼看著他自己玩得其樂無窮,心裡不禁有些羨慕。有時候表弟去公園喂鴿子,捉昆蟲,還津津有味地抱著樹木搖動,一個人玩得十分愜意,我卻不覺得那有什麼樂趣。我也有像他那麼小的時候,那些快樂都曾經親身體驗過,可是現在,怎麼就感覺不到了呢?難道,這是成長的必然?

母親也經常對我說,理性固然重要,可如果什麼事情都只用理性去衡量,還有什麼樂趣呢?人類的探索和創新大多數都歸功於我們具有的感性,感效能幫助人們更好地接觸自然,享受生活的美妙和快樂,感性是開啟未知世界的“鑰匙”。

我恍然回憶起童年的那些片段,在操場和同學們追逐打鬧;聯歡會上扮演小丑時的投入和滑稽;在日記本上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傾訴;在走廊上無所顧忌地嘶吼“走四方,路迢迢,水長長”……這些感性的真實體驗難道不是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嗎?我為什麼要拋棄呢?

是的,我完全明白了,我應該讓自己感性一點,感知身邊的點點滴滴,無論它是什麼,是喜悅,是悲傷,都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也想更好地體驗生活,我渴望多幾分感性。感性,本來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無可替代的重要部分。

“感性”重於“理性” 篇13

國二作文 ,1049字

從阿爾法狗戰勝柯潔這一家喻戶曉的新聞開始,“人工智慧究竟有多大的潛能”這一問題開始逐漸出現在公眾的視野當中。如果說“終結者”系列電影虛構了計算機給人類帶來的深重災難,那麼在這個AI逐漸由“弱”進化至“強”的過程中,我們是否真的有必要擔心計算機將人類取代?

這樣一個看似有著無窮前景並需要無限假設的問題,我卻想用感性的思維去解釋:倘若“人機大戰”的一天真的來臨,人工智慧不可能戰勝人類—他們沒有延續千年、無法割捨的文明,也沒有同仇敵愾、一致對外的團結,更不會有迎難而上、百折不撓的勇氣。

在我看來,人類最有利的武器,便是積極的、正面的情感。“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蘋果公司總裁庫克如是說。

我們不能否認的是,人類的感情中也有負面的一類:自私、冷酷、貪婪也同樣是感情。但這樣的感情,多數是出於為自己考慮的理性思維,真正的感性便如上文中—價值觀和同情心。在我看來,理性永遠戰勝不了感性。

舉一個最生動的例子:“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一部抗爭的歷史。”這一句話想必無數人聽過。從古,勞動人民受皇權欺壓,進行如機械般苦不堪言、毫無意義的勞動,讓百姓的生活失去了原本的意義,違背了人們對生活的自我的價值觀,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到今。二戰中反法西斯聯盟的團結一心,到抗美援朝中我國伸出的高尚的援手,更是對弱小者的同情激發出的力量的見證—縱觀歷史,價值觀和同情心代表的感性,面對以自私和冷酷所代表的理性時,總能取得來之不易的勝利。

又或許,放到當下的社會來看,冷酷無情的惡終究只是少數中的少數—人們自然會對那些出於理性為自我犯下的罪過致以譴責,但作為人,永遠是理性和感性的結合體—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利益永遠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我想這兩者並不矛盾,一個人自然可以竭盡所能地為自己謀求贏得的利益,但與此同時,我們會為一個張開雙臂接住從天橋掉落的小女孩的行為點贊;會在內心給每一個幸運的人以祝福,不幸的人以安慰;甚至,僅僅為一隻可愛的網紅貓的去世而默哀一分鐘…感性並不是一定要勝過理性,但它永遠重於理性。

希臘神話中,宙斯為了懲罰人類,派使潘多拉下界。她所捧的盒子裡,有災禍、有疾病、有惡,而盒底的希望,在我看來就是那難能可貴的感性—也許世界永遠是理性的世界,社會永遠是理性的社會,但只要有感性的火種在,我們永遠,心懷希望。

感性與理性 篇14

國二作文 ,882字

在暗黑的河床裡摸索向前,理性像是兩岸佇立的路標,而感性卻像是照亮河床的一盞燈。因著這盞燈的存在,暗黑的河床便會有金子般的波光。

我們時常會想我們應該做什麼,而忽略了我們想要做什麼。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寫下《歸去來兮辭》,彰顯了自身高尚清正的節操,不願為功名利祿所累;蘇格拉底寧願飲下毒鴆,屈死獄中,也要堅持自身的真理;魯迅於社會的動盪中,毅然棄醫從文。

感性是人類情感不可或缺的要素。人之所以為人,是因著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感情,同情心,價值觀,生命力諸如此類。正是如此,我們便是我們自己,不會成為人工智慧亦或是其它生靈。《語言的魅力》中有一個乞丐,在木牌上寫著“我什麼也看不見”,沒有人願意駐足停留。一位詩人路過,改寫為“春天到了,可是我什麼也看不見”,人們便容易為之觸動。“我什麼也看不見”就如同一杯白開水,是理性的闡述。我們明白應該多喝開水,卻會因為喝到一杯糖水而擁有一整天的甜蜜心情,這正源於語言中包含著真摯而又熱切的情感,觸動了人們心中感性的那一面,人們才會願意留在蕭瑟的冷風中,俯下身,用他們的溫柔去溫暖他人。

而正是因為感性,生命才會顯得絢麗多姿。感性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可以將理性的不具生命力的生命賦予鮮活。張岱言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殘雪,彷彿帶我們走進靜謐的林子下,看森林的月光,像殘雪一樣溫柔,語言就這樣鮮活起來;荒木經惟在東京日和裡說“風吹過的時候,我看見你哭了,我只是想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快樂”,這是他寫給逝去的妻子的一句話,在綠葉浮動的日本扳道上,在櫻花飛舞的狹小視線中,這份溫情讓他的攝影也愈加鮮活;或者是牽牛班的春天裡耐心而擁有愛的老師與孩子們,即使存在著殘缺,可擁有了感性的偉大,音樂也變得鮮活,變得可以拯救。

人們說要收餘恨,免痴嗔。我要問為什麼。當我們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時,我們便失去了為人的資格。人生需要路標,更不能失去那盞燈。那是一盞河床旁的燈,更是一盞心上的燈。就如同織田信長對阿江所說的話“要按照自己的意願活下去”

感性和理性同蝴蝶的破蛹,我們以理性作繭,讓自己自律地活在世上。而我們以感性破繭成蝶,給生命以色彩,給世界以絢麗。

請保留不完美的感性 篇15

國小六年級作文 ,923字

當科技進步,當人工智慧越來越發達,關於“人工智慧是否會取代人類”的話題愈發火熱。然而我所擔心的卻和蘋果公司總裁庫克一致,未來的人類是否會像計算機一樣?我認為,那才是真正可怖且悲哀的“取代”。

周國平先生的《精神的故鄉》中講到,人是天性追求美的。而在我看來,計算機“追求”的卻是“完美”。人類若如計算機一般思考,便喪失了人性中不完美的感性部分,缺乏人道主義的人,還能算得上是“人”嗎?曾有科學研究表明,人類自幼便具社會集體意識,並且從2歲起就有了主動施善、協助他人的潛意識。一個幼童都會在看到有成人懷抱紙箱而無法開門時選擇前去幫忙,然而,再強大的計算機也不具備“舉手之勞”、順道行善的意識,它們所做的只是公式化地完成任務以達到既定結果。這也就是人們總習慣用“冰冷”來形容機器的原因—它們,是絕對的“理性”。

身處成熟的社會體系之中,人們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套人道主義的標準。例如,惡意殺害動物會遭到譴責,但當生命受到猛獸的嚴重威脅時,擊斃猛獸是合理合法的。顯然,我們在判斷一件事正確與否時總會習慣將它放入“前因後果”中進行衡量,我們因此而能夠較為輕易地產生情感共鳴,做到換位思考、互相理解包容。然而當人類像計算機一般思考,人道主義的標準便不再適用。我們不再帶感情地去看一件事,而將事情的結果單獨截出,沒有同情,更沒有“價值觀”這類感性構成的觀念的約束—這樣的人類是真正可怕的怪物,他們將把這個本該色彩斑斕的世界變成無聲的黑白存檔。

讓我們想想計算機是如何工作的—輸入、處理、輸出。這樣看來,計算機只會做“有結果”的事,可促進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恰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孔子明知無法使天下皆仁,卻仍不辭辛苦地四海為家以傳播“仁”的思想。難道他這樣的聖人一輩子都在做的是一件“傻事”?不!我稱之為“理性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感性”。人必須要有追求,那是靈魂的求索,是生命的價值所在—但顯而易見的是,計算機不具備這種精神。沒有生命價值的人還能算是人嗎?我不由再次發問。

這樣想來,“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反而不顯得可怕了,因為像計算機一樣思考的人,才將會是真正的洪水猛獸。

身而為人,請保留你不完美的感性!

人類:感性的計算機 篇16

國二作文 ,1167字

庫克似乎並不擔心人工智慧研究者所說的“奇點”之到來。對於創造新物種的企願畢竟是刻入基因序列中的,潘多拉魔盒遲早會開,而經由人類這並不完美的造物之手誕生的、可機會趨近完美的人工智慧,是否會超越人的思維極限,或擁有與人相近的思維模式,如今的我們並不知曉。

在對於可能成為“弒父者”的計算機面前,人類抱持的感情除了期待、恐懼以外,或許還有一股優越感。他們堅信,即使意識這個最後的大關在未來也被攻破,感性贈與人的價值觀、共情能力依然獨一無二。

作為銀河系第二旋臂某行星上唯一已知的智慧物種,人類的本質說到底不過是不斷精確複製、時有錯誤發生的一團資訊流。在有機生命這個載體上,無論具體程式碼風格和使用演算法有何種差異,究極的目的只有一個,即“人類”及其基因組的永恆存續。四十億年的重奏中,似乎很難想象,意識這樣複雜的東西是如何在簡單而機械的自發化學反應中誕生的…從海底熱泉口聚聚散散的核酸到自由穿行漫步整個星球的複雜生命體,或者說從簡單易懂的幾行程式碼跨越至精巧龐雜的大型程式,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類與計算機,本質是相同的。

在人自身的認知裡,區分人與計算機的重要判定條件,是“感性”的存在。感性從屬於意識,可以被解構為眾多概念的集合體,包括理性、共情、審美等。之所以現存人工智慧仍不可稱完美,除了缺少自我意識以外,沒有感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沒有意識,人在進化層面不如高速繁殖的細菌成功;如果沒有感性,人和其他擁有簡單智力的動物沒有區別;如果沒有創造力,人無法在諸多社會性高智動物中脫穎而出,成為唯一創造“文明”的物種。

儘管很殘酷的是,利他主義行為也不過源於基因突變,偶然成分很大,但毫無疑問,人類文明的霸權也正來源於這小小的意外。我們製造計算機最初是為了簡化工作提高效率,現在它卻成了人通往成為“創世神”之路的捷徑。路上是福是禍,不得而知。人類如果要與這不可觀測的未來抗爭,創造力是矛,而感性是盾。創造給人存續的動力,感性給人以存續的可能。創造力缺乏,文明止步不前;感性消亡。文明土崩瓦解。而創造力在失去感性的情況下,則會變成使用“貪心演算法”追求最優解的簡單程式,在可視範圍內奪取最大利益,但不可持續,終將引來融毀式的滅亡。

回到本質來說,人到底是什麼?

薛定諤認為人是負熵集合體。道金斯認為人是基因操作的生存機器。林奈對人科人屬智人種的唯一描述是一句拉丁文:“人,認識你自己!”

人類,感性的計算機,今日我如此定義。同樣是資訊的載體和處理中樞,同樣使用大量演算法抵達追求的最優解。但人擁有了感性,於是開始探求與基因程式碼不同的解法。人抵抗了“命運”,人便有了自我,人於是要創造。

在某個偶然的複製錯誤後,他從矇昧中甦醒,他的眼直視未來。他不再囿於基因單調瘋狂的複製、轉錄,他不再是蛋白質與核酸搭築的漂亮模型。

他是人類。

他是我們。

留下你的感性 篇17

國二作文 ,883字

計算機—機器,所代表的是精確,絕對的理性;它們的創造者—我們人類,所代表的是自認的正確。這是因為我們不完全,除去理性,我們同時也依附於感性。

現代社會總是在議論“人工智慧”,說它們將取代我們也好,說是便利生活也罷,都有一個公共的認知:機器沒有感情。這也是人類與他們不同的地方。可悲的是如今人性的部分愈發冷淡,有些拋下感性的趨勢。

“感性使人弱小!”人們喊著。可正是這弱小的感性,讓人走到了今天。

感性是什麼?於我,是感情,是思考,是精神,少了它,我們甚至比不上野獸。

感性樹立起我們對美的欣賞,培養了人的價值觀。中今使人誦月贊星,給予這些天文景觀意義,於是我們有“中秋“,於是神話流傳。戲劇歌唱愛情,讓人去珍惜這寶貴的情感。《向日葵》的溫暖燦爛,也使人們去了解那一位落魄而還有理想的畫家……

可以說,沒有感性,就失掉了大半的藝術,失去人類輝煌的文明。如果一切只是黑白,那還有什麼意思呢?

感性建立起我們對善良的認知,建立起人的同情心,這同情心使一種理解,一種尊重。扶貧、援救,都是同情的體現,我仍記得曾經的大地震,那段時間家裡每個人都在關注救援動態,物資足足捐了兩箱,也因為那些海外的救援而感到溫暖。一句“五湖四海皆兄弟“貼遍了城市。

此外,這同情不足發生在“人“之間,還有動物保護,生態保護……這都是因感性而自發的行為,何不偉大呢?

感性維繫起我們對真的追求,保持了與自然的平衡。因為我們感恩,因為我們明白,人與自然無法分開。那些藝術由自然而生,那些文明由自然而起。我們朝未來看,那裡由我們的子孫。感性使人們自發地保護環境,善待他物,因為這之後還有更廣的明日。若是不顧後果的一味開發,那這個星球早已荒無一人了,而如今此處依舊有鳥鳴聲。

可我所寫的如今已淡薄,寫下它們實施我們擁有對感性本應是驕傲的、卻有了猶豫,因為這美好的東西散得很快。我們消費著藝術,不相信同情,開始過度得索取。這些,可能就是如今得淡漠吧。或許幾百,不,幾十年後,就是鋼鐵身軀與機器頭腦得對話了吧。

可那鋼鐵得身軀會因為相擊而碎,血肉的心靈卻因感性而包容、相融,越發強大。

人啊,感性而理性的人類 篇18

國二作文 ,1028字

“機器人的詩文情懷微軟小冰學寫詩”,這是我之前閱讀過的一篇文章的標題,初看不免和大多數人一樣驚喜地感嘆黑科技的發展是迅速,可後來細細品味,不免覺得荒謬至極。高曉鬆曾經說過:“詩歌與文學史人類最後的堡壘,若連這也被機器人攻佔了,那麼人類將變得一無所有。”文學的真諦史無用之心和自由的靈魂,可機器人本就是人類創造出來提高效率、賺取利益的產品。在高呼遏制人工智慧開發的同時,人類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這樣一種在靈魂上顯得如此渺小的“生物”,能夠觸及著高無上的文學寶殿呢?究竟是他們在奮力攻破了城門,還是我們自願投降?是機器人變得越來越像人類,還是人類變得越來越像機器人?

人之所以為人,自由它的道理。可是在今天,我們正消無聲息地丟失著這些人類都有的勳章。

人是有情感的動物。更確切地說,人是有衝動與激情的動物。正是著曾經被上帝列為罪行之一的東西,彰顯著人類的特點。有人曾經說過:“人終要從剛性慢慢走向理性。”可我卻認為人是要從理性走向感性的。這裡所說的“感性”,不是意氣用事,而是追隨內心的一種勇氣。就如同孔子所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那是對自己穩定的核心的肯定,是內心情感積蓄後的迸發,那是說不出原因的衝動,可恰恰又是最不容反駁的理由,知識因為今天的陽光很好,微風裡摻雜著桂花的清香,在樓梯轉角處邂逅了仰慕已久的人。

這其實已經達到了馬斯洛需求論的最高層次自我實現。而當今社會的許多人,生活質量早已達到了中產階級,克思想覺悟還停留在“溫飽”那個層面。辜負成河周冬雨在某部電影中曾有一段很經典的對白:

“—你身價有三百五十個億了吧?那為什麼還這麼辛苦啊?

—等你有了三百五十個億,你就會明白:你想的不是去享受,二十怎麼去賺下一個三百五十億。”

這便是典型的“為了賺錢而賺錢”的例子。金錢不但沒有幫助我們實現自己的價值,反而成為了追逐夢想道路上的攔路虎。人類和機器變得越來越像,掌握極精密的利弊分析技巧,卻丟失了“痛痛快快走一遭”的瀟灑與及時行樂的勇氣。王小波說過:“二十歲時最美好的年紀,我想愛,想體驗,想在粉紅色的雲朵上跳舞。”而對於今日的青年,則更像是:“我想讀碩士,想讀博士,想找份好工作,想趕緊結婚…”

人類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存在。曾經就是,現在也是,未來會是。他們敢愛、敢恨,敢也有能力挑戰命運和改變未來。他們出自上帝之手,卻一而再地挑戰上帝的權威。願將來的我們也能帶著這份豪情,昂首挺胸地走下去。

效率至上的世界,我們需要什麼 篇19

國三作文 ,1216字

最近有一種說法頗為流行—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這個詞出自某教授的一次演講:一位學生為了得到該教授的留學推薦信,在他的選修課上,積極主動,下課與他討論學術問題,卻在出國後不再聯絡,使教授感到被人利用了。其實,我們心知肚明,世上不乏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人們漸漸有走向效率至上的道路的趨勢。何為效率?在最短的時間中取得最大的收益,若無收益則不付出。就像那位學生,用盡辦法取得老師的推薦,在目標達成後一走了之。就像人們只用手機去處理需要解決的問題,手機怎樣執行並不被關心。的確,效率作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讓我們完成了許多工,可是在效率之外,我們生活還有什麼其它的呢?

曾有人問哲學大師羅素,生命的意義在於什麼。羅素回答: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同情,作為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美德,是指對他人的處境感同身受,痛苦他人的痛苦,憐憫別人的不幸,同情顯然是出於人道而非效率。同樣一塊麵包,自己吃了可以果腹,但是送給比自己更飢餓的人,就有了同情,有了善意和感激。而喪失同情心,再高的效益和效率都只是慾望。

我特別欣賞畢飛宇先生說的一句話:人就是這樣,一旦有了信仰,他就有決心和毅力浪費時光。其中“浪費”一詞尤其說得好。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明知難以成功也要義無反顧地去費時費力,這又是與效率背道而馳的做法。人類之所以這樣不顧一切,是因為信仰。伽利略用近十年計算思考,提出日心說,絕非為了人們的敬佩與崇拜,而是他相信科學;達芬奇用了三年只為畫好蒙娜麗莎的嘴脣,絕非單單為了完成一幅畫,更是他對於藝術的追求。還有許許多多的普通人,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去踐行信仰,或成功或失敗。我相信,無論如何,他們的生活一定是充實而幸福。

前文提到,效率是為了讓我們更快更多地完成任務,但是,我們是否想過,人這一生完成這些任務是為了什麼?如果只是為了名次而學習,大概永遠也無法有所突破;如果只是為了利益而奮鬥,你收穫的利益如何安放?面對這麼多利益,你又選擇哪一條?事實上,一開始人們就是先有信仰來明確方向,再用努力和奮鬥去實現它。這個過程中,人們爆發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是驚人的,於是人們獲得了許多成果。而後來迷茫而倦于思考的人,他們看見了這些成果,便盲目追求。或許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這樣追求是為了什麼,也正因為他們的盲目與茫然,終難以成就大業。

蘋果公司總裁說,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我想,若把人生比作一條漫漫長路,是同情心讓我們的旅途不再孤獨,讓我們的交往,不再都是利益權衡;又是信仰,為我們撥雲見日,像明燈一樣為我們指引方向。當我們擁有這兩樣,我們不被利益左右,我們成了利益的主人,這也正是人與機器的不同之處。

在這個效率至上的世界裡,或許漸漸被人們遺忘的東西才真正左右人類的結局。我們需要同情與信仰,有了它們,上帝也會為我們讓路。

人文至上 篇20

國一作文 ,946字

蘋果公司總裁庫克曾對人類未來表達如此擔憂:“人類將會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計算機的思考方式,即是程式化的思維方式,精細而又冷漠,不含任何情感,不計任何代價得出結果。

這種思維方式乍看清晰明瞭,但細思甚恐,當人的情感消失殆盡,維繫社會關係的人文紐帶自然也不復存在,所有人將會迷失在喧囂人海,脆弱得像一片紙追逐著每一陣風。

人類的人文關懷是超越一切程式化思維的東西,它自發於人類的情感,又流淌於人類的品性中。作家樑曉聲有一次外出到法國遊歷。一天大雨磅沱,前面的車輛濺起的泥點不時的打在他的車窗上,使他一直想超車,沒料到不一會那輛車就主動為他讓開了道路,車上的老人對他道:“一路上我們的車一直行駛在前面,這不公平,何況我的兩個女兒還在車上,不能讓她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人文是立國之本”,若徒有如計算機一樣精準的思維,以達成慾望為目標,怕是最終一片混亂了吧。

在如今物慾橫流的時代裡,計算機思維顯得尤為廣泛而常見,人們往往趨向於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為達目的,不帶情感,不留餘地。但正是這樣思維卻使他們妄圖佔有世間好物而得不償失。二戰時,雖然德國民不聊生,百姓依舊心繫日後發展,只砍伐枯枝敗藤來取暖,若無百姓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德國必成荒山野嶺;而蘇軾“為官一處造福一方”的信念成就了西湖邊上美麗的“蘇堤”,若他只顧自身升遷,杭州如何才能富足長泰……無論是韓愈“窮年憂黎元”的嘆息,還是範純仁的“著作桑林”以及俞敏洪以為的“中國新精英應是有家國抱負的人”,都源於他們的錚錚熱情,無關自我,更遠超於程式化思維的冷漠,以及不計代價達成目的的自私與貪婪。

但是,如同計算機那樣思考卻又未嘗皆是弊病。只有避免罔顧細節與過程,孜孜不倦以求得答案,才能將複雜事物背後的道理思考清楚,防止思維簡單。許多政治極端主義的事件背後無不因為非黑即白的政治立場,由於缺乏清楚的思維方式,往往容易以偏概全,全將其解釋為“陰謀論”,而導致極端政治衝突:ISIS集團的恐怖氣息籠罩全球帶來無數的悲痛與流血;美國拉斯維加斯槍擊案,傷亡數百……無不令人痛心。

隨著人工智慧日漸成熟,所有人都應該深刻思考,雖然計算機的思維方式固有可取之處,但人類切莫顧此失彼—人文與情感始終是我們最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