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和孝相關作文20篇

家風和孝 篇1

國三作文 ,1175字

說起孝,腦海中的思緒便混入血液,匯聚到指尖上但卻不知如何下筆。如果說生命和歲月並肩而走摩擦迸發出的是幸福,那麼在短暫的生命和如梭的歲月中佔大部分的都是親情帶來的幸福,而孝就是幸福的源泉。

記得那時我剛上初中吧,一個蟬鳴連綿的午後,我和媽媽去探望久病纏身的外婆。外婆的雙腿很不利索,這是老病根。以前外婆怕難看倔強地不肯拄柺杖,現在卻不得不依賴柺杖了。我的視線飄向遠方,外婆拄著拐站在門口,頭昂得老高,好像在期待著什麼,一隻手反手放在駝得不成樣的背上。我邁開雙腿趕緊衝向外婆,抬起提著蘋果的手向她揮著。外婆好像看到我們來了,露出了笑容。皺紋早已爬滿她的面龐,這一笑,猶如是在微風中搖曳的秋菊。

外婆招呼我和媽媽到院子裡。她彎曲的雙腿在走路時顫抖著,瘦弱的背影看上去是那麼無力,那麼孤獨。“都說不用來了,我這是老病不打緊。”說完她用柺杖指了指香樟樹下的長椅,“去那兒坐吧,我去給你們倒點水。”話音剛落,媽媽就忙去攙扶外婆讓她坐在長椅上,“媽,你好好休息,讓您孫女去就行了。”媽媽吩咐我去倒水,洗蘋果。洗乾淨的紅嫩的外皮上有點點點晶瑩剔透的水珠,水靈靈的樣子讓我不禁抿了抿嘴。“等下媽媽肯定把最大的一個給外婆,我不如先吃一個。”這想法在心中潛滋暗長著。於是,我挑了一個最大的,狼吞虎嚥起來……

吃完後,我端著蘋果到外婆面前。果然不出所料,媽媽削了一個最大的蘋果。纖細卻不白皙的手握著水果刀在蘋果表皮上重複來回削著,動作嫻熟,蘋果皮形成好看的連貫的一整圈。外婆看著母親認真的樣子,柔和的目光像是一潭深邃的泉水,彷彿跨過亙古,穿過那些在空氣中氤氳著的陽光和浮塵。香樟樹撐開了巨大茂密的葉傘,陽光透過間隙陰翳,在媽媽的側臉上打了一層光影泯滅的圓圈。媽媽把蘋果遞給了外婆。但是外婆卻把它遞給了我,看著白裡透紅的果肉,我的臉上飄上了輕薄的紅霞,一時竟無語哽咽。

“吃吧。”外婆熱情地對我說道,臉上深陷的雙頰似乎盛滿了濃濃的愛。我食不知味,小口小口地啃著蘋果。一種懊悔和羞愧之情油然而生,順著我心房的小徑,循跡到我內心的幽谷。在這期間,媽媽又削好了一個蘋果親自送到外婆的口中。媽媽一手拿著蘋果,一手捻著紙巾,拭去外婆嘴角流出的汁水。我愣住了,望著這樸實而又震撼心靈的畫面,心中掀起了波瀾,久久不能平靜。我的腦海出現了一個字——孝。

她們母女倆相視而笑,空氣中瀰漫著幸福的味道。那種模樣怎麼說呢,像是一股涓涓細流淌過母親柔和的眉梢、外婆銀白的髮絲,也淌過我幼稚的心。或許是空氣中香樟樹迷濛的香氣使我感覺心醉,又亦是這股親情和孝道教我學會去傳承媽媽一言一行譜寫的家風……

我家的家風和家事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1100字

我們中國人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事。我們家的家風是:勤儉、好學,祖輩們都遵守這個家風。現在,讓我來給大家講講我們家家風的來歷。

我的姥爺姓孟,是孟子的後代,祖輩生活在山東渚城市孟家莊,那裡有很多孟子的後人,從家族的族譜也能查到是從山東鄒縣遷居到渚城的。但到姥爺的爺爺,也就是我的曾曾外祖父時,由於連年戰亂,民不聊生,在山東老家實在生活不下去了,曾曾外祖父就帶著全家老小,忍飢挨餓,闖關東來到遼寧撫順市落腳。一家人沒有什麼生計,只能男人下礦井挖煤,過著暗無天日、十分危險的日子。在這種環境下,太姥爺養成了艱苦耐勞、不怕困難的品格。1942年,喪心病狂的日本侵略者,發動了萬惡的細菌戰,在撫順城投放了大量的鼠疫、霍亂等細菌,害得撫順城老百姓屍橫遍野,經常出現送葬的人死在半路上。姥爺的爺爺、大伯父、三叔都被日本鬼子的細菌感染、失去了生命,我的家人和全中國老百姓一樣恨死日本鬼子了。1943年在撫順生活不下去了,姥爺的奶奶帶著姥爺的父親和姑姑逃難到了吉林省輝南縣,在那裡,姥爺的父親和母親成親,生下了姥爺五兄妹。

太姥爺是高小畢業,40年代在農村就是有文化的人了。他深知要想孩子長大有出息,必需供他們上學讀書。太姥爺和太姥姥他們起早貪黑,省吃儉用,歷盡千難萬苦,通過養豬、養雞掙錢,供子女上學。一些親屬不理解他們這種行為,對他們說“孩子都那麼大了,還讓他們上學!趕快回家種地吧!”太姥爺和太姥姥堅決不同意,就是累斷腰身也要把孩子供養成人!在這種精神感染下,姥爺五兄妹學習非常刻苦,姥爺在1962年考大學時,全縣只考上12人,就有姥爺。姥爺覺得,如果考不上大學,就對不起父母。60年代,全國大饑荒,姥爺吃不飽,晚上看書的時候,經常餓得肚子咕咕叫,但他仍然堅持學習。只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姥爺五兄妹都大學畢業或中專畢業,這在當時的農村簡直就是奇蹟!

在太姥爺太姥姥的影響下,姥爺五兄妹都很勤儉努力並且十分孝順。孩子們每天放學後,放下書包大的帶著小的幫大人幹活;上中學,每次放假都參加生產隊勞動,掙工分來減輕太姥爺他們的負擔。現在姥爺還十分勤儉,不願意浪費,他說他們幾個兄妹都是按照“艱苦奮鬥,克勤克儉,努力學習,好好做人”的家風去做人,做事。

聽姥爺講以前的事,我明白了以前的生活有多麼艱難、困苦。姥爺他們在那麼不好的環境下還堅持學習真是讓人佩服!我現在擁有的條件不知道比姥爺小時候好了多少倍,怪不得姥爺總說我這一代人是生活在蜜罐裡的,不知道什麼是困苦。聽了這些故事,我覺得必須認真努力地學習,向姥爺他們一樣遵守家風,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我的家風和家事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1125字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的家風和家事,我家也不例外,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我家的往事,我的訪問物件是姥姥,姥姥給我講的是她爸爸的故事,雖然姥姥已經年近七十,但講起這些陳年往事卻歷歷在目,一會兒緊鎖著眉頭,一會兒又展開笑容,可見太姥爺在她心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姥姥的老家是吉林省榆樹縣,在我的心目當中一直以為姥姥是山東人,因為大多數的東北人都是山東人逃荒到東北的,這一次我才知道,姥姥竟然是滿族人,那我的身上也有滿族的血統了?

在太姥爺小的時候正趕上日本侵略中國,因為日本侵略者需要勞工,就到處抓壯丁,太姥爺就是其中的一個,可能也是比較小的一個了。日本人視這些勞工如草芥,每天干很重的活,有時還不給他們飯吃,如果死了就拿去喂狗,也有一些有同情心的日本人,看他小,額外給過他一些糖和餅乾之類的。

隨著日本侵略者被趕出中國,太姥爺也逐漸長大,變成了一個能吃苦,有膽量,敢拼敢闖的人,他也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去常山鐵礦當礦工。在當勞工的時候,他學會了很多隨機應變的本領,由於半夜起來還要餵豬,所以晚上都睡不著覺,他很有眼光,認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睡不著覺的時間就用來看字典學習認字,後來逐漸練習寫作。因為他能吃苦、肯幹、有才華,大家都推選他當隊長,他還是繼續努力的工作著,後來他有當上了礦長,這時發生了一件天大的事,差一點讓他們失去所有的財產,因為他的妻子生了重病,得了肺癌,隨時可能命喪黃泉。天天都要往醫院裡跑,並且需要大量的醫藥費,而家裡的4個孩子也需要上學、吃飯,他變得更加拼命工作,好有足夠的錢來維持生計,由於業績突出,工作拼命,部裡又任命他為廠長!這時每個月能賺100多元錢了,想一想在毛主席那個年代,100元錢相當於現在1萬元都不止,當時常山的縣長才掙80元。但家裡有生病的妻子,有嗷嗷待哺的孩子,生活並沒有寬裕多少。當時有很多人為了有更高的官職,都來送錢或土特產,可他一分錢也沒要,一點兒東西也沒收,大家都很佩服他,都很尊敬他,所以他所下達的命令大家都會毫不猶豫的執行。

太姥爺非常熱情好客,經常與礦工喝酒、吃飯,這讓他練出了很好的酒量,他家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礦工俱樂部,誰有什麼難事都喜歡找他傾訴,因為不但能解決事情,還能喝頓酒,吃頓飯。記得還有一次,正趕上鬧饑荒,大家都沒飯吃,很多人都開始吃樹皮和樹葉,他把家裡僅有的120元錢和一袋麵粉拿出來送給那些礦工,所以大家都對他很感激。後來生活變得逐漸好起來,可還是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艱苦樸素,吃苦耐勞,不炫耀。

憑窗而立,任聽春的腳步漸行漸遠,習習的夏風撲面而來,想起太姥爺的故事,內心變得溫暖,全身都充滿了力量,我也要繼承他那種艱苦樸素、拼命肯幹、樂於助人的精神!這就是我的家風和家事!

守紀·孝順·勤儉——優良的家風 篇4

國一作文 ,668字

家風猶如一壺茶,醇厚芬芳;家風猶如一朵花,馨香撲鼻;家風猶如一首歌,美妙動聽。家風傳承著祖祖輩輩對我們的希望,而在我家,始終將“守紀,孝順,勤儉”永記心頭。

守紀之風

聽爸爸講,爺爺是一名共產黨,他一直用行動詮釋著“守紀”的真諦。在部隊裡,爺爺就一直遵守紀律,退伍後,他仍然在踐行著黨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與人交談,態度良好;愛護莊稼,珍惜勞動成果;找人借東西,有借有還……在爺爺的帶領下,我們家便掀起了一股守紀之風。在生活中我遵守各項規則,爭當好公民;在學習中,我奮進拼搏,用紀律束縛自己,爭當好榜樣。

孝順之風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我們一家人始終堅持“孝”為先。爸爸媽媽孝順爺爺奶奶,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始終用陪伴驅散他們內心的孤獨寂寞,讓笑顏常駐,歡笑長存。爸爸媽媽的行動讓我明白了“愛”的真諦,讓我知道了“孝”的意義。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下,我也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他們每天都在疲憊之後感受到女兒的關心。在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我會製作一張充滿愛的卡片,並對母親真誠地道一聲“我愛您”。雖然這微不足道,但是背後卻是濃濃的親情和無盡的溫暖。

勤儉之風

“該花的絕對不少花一分,不該花的一分都不能多花”,這便是我家的勤儉節約的宗旨。在我的學習方面,可以說是有“求”必應,父母絕對不含糊。但是如果把錢用來攀比,那麼爸爸媽媽毫無疑問會嚴厲斥責我。除此之外,父母還教我要節約糧食,珍惜勞動成果,因為這些都是用汗水換來的。在這樣的教育下,我從小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優良的家風隨春風一般潛入我的心靈,讓我茁壯成長。

家風孝順伴我成長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649字

“百善孝為先”人們從古至今一直認為“孝”為百善之首。由此可見一個有“孝”是多麼的重要。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家風是一家禮儀素質,家風是一家尊老愛幼的大家庭。我們家的家風主要是“孝”。

“孝”要從4年前說起,奶奶因為得了子宮癌晚期。經過了4年的醫療治療,病情還沒有好轉,反而更加糟糕了。從那時候起,家裡人都亂成了一鍋粥。由於爸爸常年在外省打工,媽媽要上班。所以爺爺承擔起照顧奶奶的責任,幫奶奶擦臉、翻身、洗腳、按摩,生怕奶奶哪裡不舒服。後來爸爸趕回來了,為了減輕爺爺服侍奶奶的負擔。爸爸每天精心為奶奶準備有營養的早、中、晚餐,媽媽每天下班回來,替奶奶洗衣服。家裡人每天都吃不好飯,睡不好覺,每天都為奶奶忙裡忙外。每一個月到了化療時間,爸爸和媽媽都會帶奶奶開車來到杭州腫瘤醫院為她做化療,雖然不能再看好這病了,但家裡還是不惜一切代價,三番五次往醫院跑,只為了奶奶能在我們身邊待得久一點,再久一點。每當這些,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我不能為奶奶做點什麼,但我心裡感到很難過,有時我也會替奶奶送點切好的水果在她身旁,喂她吃,可她沒有力氣吃下去。但奶奶看到我的這一舉動,她開心的笑了笑。

可是歲月無情,最終奶奶還是離開了我們,可她只有60歲還不到,太年輕了,那時我們一家人都哭得很傷心,我也哇哇大哭了。這件事是我親身經歷,親眼所見,我看到了家人他們用自己的行動默默感染著我,教育著我,要懂得尊老愛幼,孝敬長輩。現在的我雖然年幼,不能為家裡付出什麼,但我一定要聽話,努力學習,不讓爸媽生氣。爭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百善孝為先——我的家風家訓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3字

俗話說得好。無論大家、小家都有一定的家風家訓。家有家規、國有國法,也是人們常掛在嘴邊說的一句話。那家風家訓是什麼呢?下面就來聊一聊,我家的家風家訓吧!

媽媽經常對我說。要尊老愛幼,有孝心,做個勤儉節約的人。她自己一向都以身作則。我們家是個大家庭,爺爺奶奶和我們一起同住,十幾年來我們一直相親相愛、和睦相處。爸爸是個大老粗,雖然脾氣有點暴躁。但人還是很善良的。對奶奶做的菜從不挑剔,總是吃得津津有味,有一次奶奶做了湯圓放了好多糖,爸爸小聲說:白糖不要錢呀,放那麼多。但爸爸沒有當著奶奶面多說,還是咬著牙吃完了,從不頂撞奶奶。

在我十歲那年,吃飯時,不小心有幾個小米粒掉到桌子上,奶奶看見後,立馬就說把飯桌上的小米粒撿起來吃了。孩子,你一定要珍惜糧食啊!這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呀。聽奶奶這麼一說,我突然想起書中學到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下子明白了農民伯伯種糧食的艱辛。從那以後,我每次吃多少盛多少,記住了奶奶的話。每次家裡有事,總要開家庭會議。各自發表意見,如果實在不能統一,最後肯定是聽奶奶的,用媽媽的話說,百善孝為先,對長輩,首先要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太大的問題,就由他們來決定。媽媽還常說:“對大人盡孝道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這些家風家訓,其實每個人都懂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寥寥無幾。我會用行動來規範家風家訓,努力去做,同時也會帶動其他人,讓他們也做到,我現在還能主動地向長輩們問好,同學之間搞好團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完作業才有玩的時間,知道今日事今日畢,不能拖拖拉拉,每天堅持運動,養成良好的習慣,一個好的家風家訓能讓我更加懂得珍惜家的溫暖,社會的進步。讓我長大後,為國家做貢獻。

家風——孝字當頭 篇7

國一作文 ,771字

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我懂事起媽媽就告訴我:“百善孝為先”“孝順孝順,所謂孝就是要順著老人”,“要有孝心”,而媽媽自己也在身體力行著這一切。

媽媽總會記得姥姥的生日,給姥姥買她愛吃的東西,愛穿的漂亮衣服,姥姥需要什麼,媽媽也會馬上買給她,工作再忙也會抽時間帶姥姥出去旅遊。

小時候我和媽媽、姥姥一起生活。媽媽工作一直很忙,每次上班前都會跟我說:“媽媽上班去了,你在家要聽姥姥的話”,後來媽媽到杭州工作,走的時候告訴我:“媽媽走了,你要在家好好聽姥姥話,不要惹姥姥生氣,要幫媽媽孝順姥姥”。在我幼小懵懂的心裡記住了孝順的意義。

媽媽雖然不常在家,但每次回家都會買很多好吃的,饞嘴的我總是趕忙拿個最大的,這時候媽媽總要教育我,“好吃的要給姥姥先吃,忘了媽媽說過的話了嗎?”“孔融讓梨怎麼學的來著”我羞愧的拿給姥姥,看著姥姥高興的吃東西,我的心裡也感到甜蜜蜜的,從此以後我都會謹記,孝順長輩,要謙讓。

姥姥年紀大了,總是愛嘮叨,但媽媽總不反駁姥姥說的話,總是順著姥姥,也不頂撞姥姥,即使有時候姥姥說的很沒有道理,媽媽也不會責怪姥姥,媽媽總說,“孝順孝順,孝就是順著”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儘可以由著他們來。

媽媽還說“風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姥爺去世的早,媽媽沒有能好好的孝順姥爺,很遺憾,在姥姥有生之年要好好孝順姥姥,要珍惜現在的每一天,在還能夠在一起的時候,還能夠盡我們的所能去讓他們開心的時候,一定要做到,不要等到失去了親人以後再去嘆息,去遺憾,去懊悔,沒能做的更多。

“百善孝為先”,做人先要學會孝,孝心無價。我會牢牢記住的,把它作為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告訴其他同學,讓他們和我一樣,孝敬長輩,大家共同做一名優秀的好學生。

好家訓,好家風,讓我們一起傳承和培育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491字

12月15日下午,“我們的家風家訓”—2017年蕭山區未成年人表彰大會在蕭山圖書館世紀劇場如期舉行。

天空下著濛濛細雨,陰沉沉的。但這絲毫沒有影響我們的心情,依舊興致勃勃地來參加此次活動。穿上了紅馬甲,我們已儼然是一名合格的記者了。掛著記者證,拿著本子和筆,衝向以各種不同身份來參加此次活動的人。

放眼望去,紅馬甲在上百個人裡忙碌的穿梭。“即將上臺了,你緊張嗎?”我開始向一位小演員採訪。“哪有人不緊張呀!對了,我們這次要表演的是《勞動最光榮》。我們準備了有幾個月了,每天早、中、晚都得去訓練,每次都是大汗淋漓地回家,很累很累,但一切都是值得的。”小演員從容地說。

為了能從不同的方面對此次活動進行一定的瞭解和認識,我又對老師及獲獎學生進行了採訪。老師們紛紛流露出對自己學生的驕傲和自豪。當採訪到獲獎者時,一位大姐姐的敘述讓我深有感觸。“好家風就應該要傳承下去,我參加的家風家訓夏令營也是為了這點,我很激動,因為我也在傳承。”

未成年人表彰大會在觀眾們的一片讚揚聲和經久不息的掌聲中閉幕了。我相信這次表彰大會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好看有趣的節目,更是給我們帶來了前進的動力。

家風孝道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994字

“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家風如一朵飄散著文明氣息的花兒;家風如一杯醇香的茶;家風如一幅賦有書香之氣、價值連城的畫。一個好家風就是一位好老師,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我們家的家風是—孝道。

當曾祖母老了走不動了,拿不起湯勺了,奶奶衣不解帶地侍奉在曾祖母床邊。有時曾祖母大小便失禁,整個床上臭烘烘的,我見了連忙躲得遠遠的,捂著鼻子,皺著眉頭,喊著:“太臭啦!太臭啦!”但是奶奶既不會嫌棄,而且還二話不說就忙活起來,即使這樣奶奶也會常常問候曾祖母一些關心的話語,為曾祖母煮上香噴噴的飯菜,奶奶看著曾祖母吃得津津有味,臉上也樂開了花。每當我在家時總能望見奶奶忙碌的身影,以及溼透、變形的後背,不時看到那厚重的黑眼圈。奶奶也沒有任何怨言,我想這就是孝道吧。

父親不忍心看奶奶這樣沒日沒夜地侍奉曾祖母,也加入到行列中。父親一個大男人竟然做起一些細活也毫不遜色。為曾祖母穿衣服一絲不苟、無微不至;喂曾祖母吃飯,專心致志,小心翼翼,生怕曾祖母嗆到。隨後,母親也來幫忙。一家人其樂融融。父親頭上那幾撮若隱若現的銀髮和奶奶臉上歲月的痕跡撩動我的心絃。我問:“奶奶你為什麼要這麼辛苦服侍曾祖母呢?”“我不能辜負你曾祖母之前對我的愛,你曾祖母含辛茹苦把她的兩個孫子拉扯大,撐起這個家,難道就這麼一點辛苦都不願付出嗎?”這句話讓我的心中浮出一個念頭:等父母親老了我也一定要盡孝道,並且我們家的家風—孝道一定要世世代代相傳下去!

曾祖母每天和父母親訴說想出門散散步,可曾祖母腿腳不便下不了樓。為了完成曾祖母的心願,父母親和奶奶想盡辦法,最終決定買一個輪椅。可是那時我們家資金缺乏,無奈地向居委會求助。居委會幫我們登上報紙,向社會愛心人士請求幫忙。沒過幾日,輪椅有了著落,愛心人士還寫了一句話:你們的家風值得稱讚!我們一家笑了,曾祖母也露出久違的笑容。

接下來的一件事情如同晴天霹靂。輪椅到的第二天,曾祖母安詳地走了。父母親和奶奶痛哭流涕,我也十分難過,一想到自己小時候曾祖母那麼地關心、疼愛我,而我卻沒有為曾祖母做任何事,哪怕是揉揉肩也好,我內疚的眼淚頓時奪眶而出。但我覺得父母親以及奶奶不會有遺憾,因為他們已經盡了子女的孝道,傳承我們家的家風了。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一個良好的家風培育出一個良好的家庭。家風是一個家庭的基礎。我們家的家風—孝道會代代相傳直到永遠!

孝傳家風 篇10

國三作文 ,646字

盡孝道,講傳承,一輩做給一輩看,一輩講給一輩聽,一輩跟著一輩學,一輩一輩傳家風。

是否覺得爺爺奶奶在家總是很孤獨?父母要上班,我們要上學,似乎我們一走,家就變得冷清了許多。自爺爺去世後,奶奶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她很少出門,也不怎麼說話。我害怕這樣她會變得消極,便總勸她:“奶奶要是無聊,去廣場上跳舞,散散心吧。”奶奶卻不搭理我,被我說煩了就會小聲說:“我這個年紀身子骨跳不動了。”我也只得悻悻作罷。

我以為奶奶是自身性格就較內向,便只在日常做些小事來幫她,然後再投身學習。但去年過年時,我的思想與行為立刻轉變。我們小輩的孩子都拿著手機打著遊戲,“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想打遊戲”。操縱的人物“死”後,我百無聊賴地抬起頭,卻看見奶奶靠在沙發上,似乎想要與我們說說話,又怕沒人搭理她。我的心裡突然湧起心疼的感覺,忙放下手機,轉去問奶奶一些家常事,希望她開心起來。果然,奶奶似乎活力許多,興致勃勃地講起很多事。

奶奶講的話迴圈往復,問的問題也是些平淡、不招人喜歡的問題。但這一個個問題、一件件往事,都包含著對晚輩的關心和愛護,都是對晚輩的諄諄教誨。我一旦有不耐煩的心思,總是告誡自己—奶奶是把她一天積攢的話同我道來,她的聲音或許不那麼好聽,可這些全都是愛你的“甜言蜜語”。自此之後,我基本上每天都要抽時間陪家人聊天。時間不長,但家庭的氣氛會變得十分和諧。我也會刻意“引導”奶奶多說些話,將她的煩憂傾倒。有孝才是家。“以孝為本而立人”,應該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知道、要記牢並付諸行動的一句話。

我家的好家風——孝 篇11

國小四年級作文 ,875字

小時候,媽媽教我背《三字經》,裡面說:“首孝悌,次見聞”。媽媽告訴我:“一個人首先要懂得孝敬長輩、兄弟有愛,這是很重要的品質,然後才是學習各種知識。”長大後,爸爸帶我看史家的祠堂,讀史家的家訓,在我家的家訓中,“孝”是排第一位的,族譜上寫著“孝為百行之原”。聽爸爸講著各種故事,我彷彿有點明白了。

爺爺很孝順,不論平時多忙,長輩們需要照顧時總是隨叫隨到。我的太爺爺有個願望,就是葉落歸根—回到老家養老。所以爺爺在忙碌的工作之餘,還是抽出時間操辦買地造房的事情。可惜去年因為一次意外,太爺爺去世了。在他彌留之際,爺爺把他帶回了剛造好不久的新家,讓他圓了夢。

後來,爺爺常提起這件事,總是長吁短嘆,責怪自己沒有儘早去造房,完成太爺爺的願望。每當這時,平時大咧咧喜歡玩笑的爺爺總是心情沉重的樣子,這大概就是書上說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吧!

我爸爸對爺爺奶奶也非常孝順,我和媽媽常笑他是“江南大孝子”!每次回爺爺家,我就找不到他了,不是在廠房幫忙,就是去採買食物、操持家務。剛開始,我總是埋怨他不陪我玩,爸爸說:“爸爸平時不在家,回來了就要多幫爺爺奶奶幹活,多陪陪他們!”奶奶年紀大了,總是喜歡嘮嘮叨叨,爸爸就回答“好好好”、“是是是”。有時候,我都不耐煩了,爸爸說:“孝順孝順,最主要要‘順’。爺爺奶奶年紀大了,要多體諒他們,讓他們高興。”

媽媽說我也是個孝順的好孩子,爸爸媽媽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舉動都影響著我,我也十分關心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是他們的開心果。現在我長大了,學習越來越忙碌,只能抽時間去看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爸爸教我每週起碼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打一次電話,跟他們聊聊天。每次爺爺奶奶用他們蹩腳的普通話跟我聊天時,我都耐心地聽著,一一回答他們,還經常把我新學的本領表演給他們看,逗他們樂……

媽媽說,我們的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幸福的家庭組成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每個人都認真做到自己的家風家訓,這個社會就會更加和諧、穩定。我似懂非懂,但我記住了我們史家“孝順”的家訓,“孝為百行之原”,我一定會把它傳承下去!

孝順的家風永駐我心 篇12

高一作文 ,996字

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有規矩的社會是一個自由散漫的社會,沒有規矩的家庭就像一團亂麻,混亂衰敗。我家的規矩是兒女必須孝順,這也成了我家的家風,代代流傳。

從小爸爸就教育我,做人最不能忘本。對於父母的養育之恩要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報答,要時時刻刻做到“孝順”這兩個字。而這兩個字雖然說起來簡單,但是真正用心做到是很難的。

我將爸爸的話銘記於心,也以爸爸作為我學習的榜樣。因爺爺去世得早,奶奶獨自一人撫養三個孩子長大,在當年那樣艱苦的環境下,奶奶每天起早貪黑,辛勤勞動,給予了孩子們最好的生活。所以每當我聽爸爸回憶起過去,都會看到他眼裡閃爍著淚光。爸爸很少落淚,但這深沉的母愛總令他紅了眼眶。爸爸不僅用言語教育我,而且用行動來詮釋孝順。他堅持每天給奶奶打一個電話,經常去看奶奶;因為奶奶的牙齒不好,所以他總是買柿子和香蕉給奶奶;吃螃蟹時爸爸會提前把蟹黃蟹肉剔出來訪在碗裡,方便奶奶吃;爸爸還會帶奶奶去很多地方走走,讓奶奶開心。爸爸的行為都讓我敬佩,也使我受到薰陶。

慢慢長大,很多話都羞於啟齒,很多事也變得扭扭捏捏,不好意思再去做。小的時候,放學回家就喜歡衝進媽媽的懷裡撒嬌,跟奶奶要冬瓜糖吃。那時候經常對長輩們說我愛你,根本不會害羞。當老師佈置一些孝敬父母的作業時,我也總是毫不猶豫地給爸爸捶背,幫媽媽洗腳。這些以前能大大方方做的事現在卻那麼難做到。難道長大了的我就忘記了我們家的家風——孝順了嗎?

初三時老師又佈置了孝敬父母的作業,我卻在心裡扭捏了起來,肯定不好意思做,還是不做吧。但老師的一句話卻點醒了我:“父母能夠陪伴在你身邊的日子其實真的不長,所以趁現在你有能力去做這件事,那就去做吧。”是啊,我現在能孝順父母的就是生活中的這些點滴之事。回到家裡,我吞吞吐吐地表達了自己的意思。而媽媽一怔,顯得難以置信。但還是坐在沙發上等待著我。我有些緊張和尷尬,笨拙地搬來了水,小心地蹲下,輕輕地將媽媽的腳放進水盆裡,為媽媽輕輕地按壓著。我想打破這尷尬的局面,便試圖用輕鬆的語氣和媽媽聊天,但我抬起頭時,看到了媽媽已經紅了的眼眶。我的內心也在翻滾著,這明明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我何必要害羞呢?我也在心裡暗下決心,我要將以前很輕鬆做出來的事一直輕鬆地做下去。

我的家風是孝順,而這家風將永駐我心。

我和我的家風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4字

人皆有家,有家就有家風。也許,家風就是寬容忍讓,家風就是吃虧是福,家風就是老實做人,家風就是尊老愛幼……我們家的家風就是文明禮貌、行為高雅、勇對挫折、笑對人生。

文明禮貌,行為高雅是我們的好習慣。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出去踏青遊玩,走了一段路後,找了個長椅坐下來休息一會兒。我嘴巴發饞,拆了一個鮮花餅嚐了嚐,隨手就把包裝袋扔向草地,爸爸看見了,說:“王姿涵,你看草地多綠啊,可惜就被你扔的一個包裝袋給汙染了。”我回頭一看,綠茵茵的草地上赫然放著一個鮮豔的包裝袋,就是我扔的,那麼刺眼。我不好意思地撿起來,扔進了垃圾桶。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隨手扔垃圾了。

而且如果看到別人隨手扔垃圾,我也會盡我所能進行勸阻或者乾脆身體力行,撿起垃圾,還草地一片綠色。

勇對挫折,笑對人生是我們的人生哲理。

有一次,我數學成績考得不理想,老師卻讓回家後讓家長簽字。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家,把試卷給媽媽,試卷上那一個紅豔豔的“90”分和底下好多紅叉首先映入媽媽的眼簾。我看著媽媽慢慢皺起的眉頭,心想:哎呀!完蛋了,肯定要捱罵。我低下頭,正準備迎接這場“暴風雨”時,突然聽見媽媽說:“寶貝,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次你考得不理想,我們下次再努力!”我點了點頭。媽媽又仔細地給我分析了錯題的主要原因,又讓我鞏固複習了書上的內容。我這才發現,原來是我複習的不夠。

後來,我養成了課後複習的好習慣,成績果然提高了。

家風就是一種無言的教育,家風就是“榜樣效應”,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的心靈,塑造著我的人格。

畫家鄉和諧之風 篇14

國三作文 ,744字

對於陌生人的問候,我總是如此在意,對方是誰?跟我什麼關係?我並不瞭解,但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放學途中,如果不是同學,老師或家人,大多數人都是從我們身邊擦肩而過,不帶來一絲溫暖,也不留下片點關心,回家的路顯得漫長而又孤寂。就是在如此的風景裡,卻曾有陌生人和我肩並肩地一起騎著自行車,共同談論著同一話題,也許是出於青春時期的性格開放,或是同校學生的安全感,兩人交談的很順利,吧寂寞送下了墓地,仍而,匆匆一別後,再也無法找出人海中的他了。

回想起自己的家鄉,遠比這可愛的多了,家鄉是我們的聚集地,一路放學回家收穫的都是滿滿的關愛。

同時,家門前的草地上會有各種人經過,但土地上空飛揚的不是塵土。而是蜻蜓,小溪也不用哀痛沉吟,歡樂的唱著兒歌,向遠方奔去。

打柴人從山路里趕來,坐在清涼的石階上休息,他們滿臉汗水,如同狂風暴雨傾瀉而下,此時此刻,他們是最知道水的滋味的人,待數杯水下肚,或是打聲招呼儘快回家,或是繼續做下閒聊歇息,牧人則不敢懈怠,匆匆打完招呼過後便專心趕路,唯恐牛羊失足跌入水中,只有從城鎮邊回來的人最為悠閒,一會兒坐在石階旁談論著逸聞趣事,一會兒進屋看看是否需要幫忙、

如此和諧的畫面在夕陽的餘暉下上映,在大家談笑的眨眼間裡,留下了一個個溫暖人心的笑容,在休息足夠後,他們又重新沿著小路走去,泥濘的土地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腳印,通往各自家裡的那縷青煙。

在我成長過的家鄉里,為勞累的過路人遞上一杯清涼的水,這是家鄉長期已久的風俗,不因是否得罪人而有例外,不因血緣親疏而有區別,至於那個夕陽西下時的和諧美好的畫面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成功的解釋了世間的淳樸自然與和諧。

和諧一直以來都是家鄉的座右銘,早已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播下種子,如今已成為了我隨時可以回顧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傳承家風孝道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770字

你認為“海絲文化,家風孝道”指的是什麼呢?我想,那一定就是媽媽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認真做事好好做人,百善孝為先!

在家裡,媽媽是最勤勞的,她整天到晚忙個不停。當我和爸爸各自外出學習和工作時,她從不停歇,左擦擦、右洗洗,忙得不亦樂乎。每天早晨,她都起得非常早,撐著疲憊的身體幫我們做可口的早餐。她還非常細心,每次在拖地、掃地時,聲音都控制得很輕,生怕驚醒熟睡中的我們。

媽媽也很尊敬長輩。一年除夕夜,媽媽正在廚房裡為我們做飯,廚房的鍋碗瓢盆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響,彷彿是一曲美妙的伴奏曲,而我們分別找好位置,等著媽媽上菜。不久後,媽媽端上了第一盤菜,可是,她沒有馬上轉身走進廚房,而是走到坐在角落的奶奶身旁,牽著她到自己的位置上坐著,然後再進廚房忙自己的活。媽媽的一舉一動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她用行動深深地教育了我,讓我明白什麼叫認真做事、好好做人。

記得有一次週末,老師佈置的作業非常少,語數作業加起來才兩張卷子、一篇作文,我非常認真地對待著這些作業。當媽媽在批改我的作業時,為我豎起了大拇指:“效率百分百,真棒!”

看著媽媽微揚的嘴角,我的心也跟著盪漾起來。我的這篇作文,雖然用了兩個小時才寫完,但是寫了四頁多,老師還在班上說我的這篇作文寫得很好,既生動、又詳細,那時,我明白了:認真做事是多麼重要!

有了媽媽的言傳身教,我慚慚變得懂事了,有一次,爺爺奶奶來家裡了,我趕緊把他們請到沙發上坐下,倒了兩杯水給他們喝,並且幫他們捶捶背,爺爺奶奶看我這樣,連忙摸摸我的頭說:“你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我想,家風孝道已經滲進了我的心裡,對我來說,它其實就是吹到心裡的那縷希望,在海絲文化濃厚的泉州,希望我們都能將這縷希望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我的孝敬家風 篇16

國小四年級作文 ,1147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灰“”

從古至今,孝敬一直是人類最美好的家風之一,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孕育了無數的優秀傳統美德,我們也學了很多關於孝敬的詩詞,和歌頌孝敬品德的故事。古語說的好“百善孝為先”,可見孝敬是美好品德中佔據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個家庭都應該首先傳承的家風。

我的家風寬中有嚴,看是平凡,實則規矩很多。爸爸常說,他小時候,每次開飯了都必須幫爺爺奶奶先盛好飯才可以吃,8歲上山砍柴,自己上學放學,在爺爺去世後每天搶著幫奶奶做家務,說奶奶一人拉扯他跟大伯很辛苦,學習成績還不拉下,總是優秀。然後在一次次嘮叨中也給我立下了很多規矩,那時候,我並不懂這些,總覺得他太??攏??櫸常?煥斫饉??裁醋芨?宜嫡廡?N也懷畛圓懷畲??杪枳蓯欽展說夢尬⒉恢粒?芫醯謎廡┦露祭胛液靡T叮?鋇轎?歲那年,我才知道,看似平凡無奇的小事,也蘊含著生活中的大道理。

那是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因為期中考試考砸了,回到家我難過的吃不下飯,把自己關在房間發呆,媽媽很是擔心,怕我餓著,就端著剛泡的熱牛奶進來,溫柔著鼓勵我說這次找出問題所在,下次努力就是了,我心裡煩躁的很,想也不想一把打掉媽媽手上的牛奶,滾燙的牛奶瞬間撒在了媽媽手上,頓時通紅的雙手好幾個泡,媽媽紅著眼眶,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默默的收拾了地上的牛奶就走了。我像一個刺蝟一樣,扎傷了媽媽的柔軟的心,我很後悔這麼對媽媽,但是已經於事無補。過後,客廳裡安靜的出奇,我悄悄躲在門後卻看到媽媽坐在沙發上落淚,我心裡一下子內疚到不行,媽媽每天不管多累,晚上都要幫我泡一杯牛奶,說這樣身體會更健康,會長個子,而我呢,不但不感激,還把她當成了理所當然。我越想越慚愧,越想越不安,我想打破這尷尬的局面,安慰一下媽媽,於是,我笨拙的搬來一盤冷水,因為我書裡有看到燙傷的手馬上浸入冷水會消痛,我要彌補我的過失。我邊說著對不起,邊把媽媽的手放進冷水裡,媽媽楞了一下,隨後會心的笑起來摸摸我的頭說沒事了。看到媽媽那開心的一笑,我瞬間明白了,平時都是爸爸媽媽在為我做這做那,我坐著享受不知感恩,但是他們也非常需要我的回報,哪怕是一點小事,只要為他們做了,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很大的驕傲。我也終於明白,爸爸小時候為什麼總是先幫爺爺奶奶盛好飯在吃,看著父母吃著自己幫忙盛的飯,應該比自己吃飯還香吧。

孝敬,應從平時的小事做起,慢慢你會發現,孝敬是滿足,付出是快樂。從我們力所能及的事做起,選擇孝敬父母吧!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你的人,最包容你的人,最捨得花時間陪你的人一定是你的父母。行動就是證明!孝敬老人,孝敬父母……行動起來吧!

尊老孝親好家風 篇17

國小三年級作文 ,413字

家風是一首無詞美妙旋律的歌,在我成長的路上,不斷指引著我,給我無言的教育,無聲的力量。

有一次,我和小夥伴在院子裡玩耍,忽然看見一個老人雙手捂住胸口,臉上漲得血紅,嘴角不停地抽搐著,痛苦難受的神情很讓我害怕。我遲疑了片刻,忽然記起了媽媽對我說的話“做人要懷著一顆尊老孝親的心”。我一個箭步跑到老人身邊,拉著他問:“您怎麼了?”老人有氣無力道:“我心口悶!”我趕緊使出渾身的力量,攙扶著老人在路邊坐下。然後撥打急救電話。短短几分鐘,救護車疾馳而來,那些穿著白大褂的阿姨把老人放到擔架上,我才放心離開。

我記起奶奶住院,媽媽不停地換著花樣做好吃的送來醫院,一口一口餵給奶奶吃。我切身感受到了媽媽對奶奶的孝敬與關愛,也深深地觸動了我幼小的心靈——要尊老孝親。

從那以後,我就把媽媽作為我學習的榜樣。而且我也要把這種好家風一直傳下去。

家風志 篇18

高一作文 ,24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