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談古今相關作文20篇

孝談古今 篇1

高一作文 ,72字
以孝為話題的作文800字https://wWw.ZuoWen8.com/a/248885.html

談古論今說文化 篇2

國二作文 ,845字

站在歷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歷史溝渠:楚大夫吟澤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揚鞭東指,壯心不已;陶淵明悠然南山飲酒採菊……他們選擇了永恆,縱然謅媚蔑視,也不隨揚其波,這是執著的選擇,縱然馬革裹屍,魂日狼煙,只是豪壯的選擇;縱然一身清苦,終日難飽,也願意怡然自樂,購耕隴畝,這是高雅的選擇。在一番選擇中,帝王將相成其蓋世偉業,賢士成其千古文章。

中華民族逾越了五千年的征程,同時也鑄造了五千年的傳統文化。跨越古今,牢牢刻在下一輩的骨子裡。孔孟,老子的思想延續了幾千年,薰陶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百家爭鳴的熱烈,唐詩宋詞元曲的燦爛與明清小說的輝煌,統統讓中華文化的繼承人和發揚這門沉浸其中。

中國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古代偉人興朝文言文,唐詩,宋詞,元曲……都印在歷史的潮流中。然而中國文化是“扁”平的,可以一塊塊的堆積起來的。唐朝是一個文化處在鼎盛時期的朝代,而盛唐詩壇中也出現了為後代文化奠定基礎的詩人。在盛唐時代的背景,令人流連忘返;“詩聖”杜甫的詩氣魄雄渾,沉鬱悲愴,為大唐文化添加了色彩。

繪畫和書法使隋唐在文化歷史上燦爛奪目。“顏筋柳骨”應該不陌生吧!顏真卿與柳公權在中國文化史上做出了貢獻,他們的字方折俊麗,雄渾敦厚,骨力勁健,這就是古代文化的特點。

文化與藝術是不可分的。坐落在今天甘肅敦煌的莫高窟引起巨大反響。莫高窟裡有大量精美的壁畫和無數形象生動的彩色,而且窟內儲存的大量佛經,文書等也是極為珍貴的。莫高窟的藝術價值是很高的,同時也存在著極高的文化價值。

古人們用文言文交流,但自從發生一次性文化運動時,都開始學用白話文。有人說,白話文,語言精練,交談方便,更通俗易懂。他說的並沒有錯,但是文言文也是祖先們的語言,現在很多年輕人往往也忘記了,中國的語言文化,也有“精魂”之所在。文言文是一種文化,我們應該傳承下去。讓子孫們瞭解文言文也是一種獨特的文化,是不能用任何物質而衡量的。

時代會留下許多永恆的印記,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與其捧著石碑研究,倒不如坐下來,去品讀古今的文化帶給我們的不朽。

古今文談 篇3

國二作文 ,911字

在神州大地上,江河倆岸生活著擁有五千年文化的古民族华夏族。我們的仙人,以他們智慧的頭腦以及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渴望創就了那一頁頁文壇璀璨光輝的篇章。

現如今21世紀的我們,通過學習語文課程來普及普通話。中國,是一個悠悠古國,他有著千年的文化。從三千年前的甲骨文到西周金文、秦皇小篆再至繁體中文到現在的簡體中文,單單是這一小小的方塊字就歷經千年的滄桑變換。就更不用提我國聞名於世的華夏文明。

從《離騷》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山下而求索。”到《道德經》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到《將進酒》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從《破陣子》的“夜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到《自嘲》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在這滄桑的文化變換之時,也反映了當時的歷史文化,

古代文化雖有差異,但同屬一脈。普通話與漢字的普及也對更好的研究博大精深的華夏文化,有著重要作用。時代的腳步變徙的十分迅速,中國雖然從落伍已經跟上了時代的步伐,但是我們是需要走到世界的先列,領導時代的變化。

回望中國古代史,一項是其他國家中的天朝,中國的文化、科技、藝術都是當時其他國家所不能相比的。但是自1840年,中國走向屈辱。從那一刻至今也有百餘年了,這使中國開始落伍了。為了使中國重新走向富強,再次成為“天朝”。我們要團結,而且普通話與漢字就是我們團結的橋樑。但並不意味著漠落杉樹民族的文字與文化。他們同是中華一員,他們的文化也是當時我國的光輝篇章。

現如今,好多人崇洋媚外。對西方的文化追尚不已,而幾乎忘記了自己是什麼人,忘記了自己身體中流的是什麼血!他們認為中國傳統文化迂腐,現代文學枯燥。而說話時還帶有漢語加英語。這種人,根本不配做中國人。先人們以他們智慧的結晶鞭策我們“為中華之振興而讀書”而那些人詆譭我們的國家,即使有經天緯地之才,有胸懷天下的抱負也沒有對國家懷有一顆赤心的文盲偉大。這也正是為什麼中國的經濟為什麼發展不起來,文化不能廣泛傳播的原因。

民族文化略見之差,但國家的語言文字通用,民族也將加促融合。國金文華雖略看差之巨大,而事實,古今相同。只看你是否以一顆對中華文化熱真的心去看。

跨越古今之價值 篇4

國三作文 ,924字

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隨處可以看見人工智慧的影子。雖然這項技術還不發達,但它們遲早會像人類一樣學習思考。但人類的思維也在日漸變得機械化,甚至如蘋果公司總裁庫克所擔心的那些,失去價值觀和同情心。

價值觀是人類在接觸世界,與他人交流中不斷獲取資訊而形成的行動準則,同情心是人類對於別種事物所產生的主觀想法,是建立於價值觀上的。庫克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而是現在的人們沉溺於網路與假想現實,對現實世界的注意越來越少,對於現實的價值觀遲早會扭曲,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能實現任何願望的假想世界的準則,這明顯是不適用於現實的。

既然價值觀是人的行動標準,那麼人就離不開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價值觀,而不同的價值觀互相碰撞、激勵,此起彼伏的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那個時代之所以會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也是因為價值觀的大爆發,其中也是許多思想被流傳到了後世,孔子的儒家學派是對現代影響最深刻、最久遠的。他的“仁愛”思想正是同情心的體現。價值觀的重要性,想必看春秋戰國後的歷史也能明白不少—唐、宋之所以繁盛,歸功於那時的文化造詣,而文化則是價值觀的一種體現。

如果說,古人的價值觀是河流,那麼現代的價值觀就是它的分支,經歷史時間的影響分出了不同的想法,但其本源還是相同的,畢竟我們所受到的教育就是那樣的,有人敢說自己沒有受過一丁點兒古人思維的教育嗎?想必是沒有的。這些思想一點一滴地滲入現代人的生活中,使我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讓我們相信,“君子愛竹”,乃至於社會,法律也是基於如此價值觀。

那假如人類真的在某一天忘記了自己的價值觀,古人流傳下來的價值觀,成為了沒有價值觀、同情心的,法律會變得毫無意義,社會分崩離析,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戰爭肆起,不顧自然只為己,世界滅亡也是在所難免的。就算科技再發達,人類得以苟延殘喘,只要還沒有價值觀,人類文明滅亡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而這些,作為人是極力要避免的,而其方法,非常的簡單,只要維持我們的現狀,科技發達了也不忘初心,傳承好老祖宗所遺留下的價值觀,自己不忘、後世不斷,那就沒問題了,如果能在其基礎上再次精進是再好不過了。

科技是必要的,但人之本是不能忘的。人之本便是價值觀,是古人所奠定,令人所傳承的準則。

古今物心 篇5

國三作文 ,810字

撫一琴兮,飲一觴兮,乘一騎兮,享一物兮,共與心知,古之共享也。鍾期既遇而奏流水,管鮑相交而情益深,暢歡酒飲,悅顏為詩,生死相印,二人同心,方得知音。

今如馮虛御風,共享驟然至之,未料及,未設防,忽覺共享單車,街市之霸主;滴答拼車,人言之姐妹。風乍停,闌珊鋪地,雨傘充電之物,如雨後春筍,繁華綠藤,雜亂交錯,不可勝數也。

人皆喜之,奔走相告,家喻戶曉,如漁火明而江水亮,街燈點而市集鬧,於是掃碼樂甚,讚美之聲斥耳,顏色多端,滑稽多變。

一日有仕曰:“共享之物當發揚光大。”頃之,賈人造勢,布衣揮金,有如明明日出之色,隆隆浪潮之聲,舉世譁然,媒體爭相報道,電臺餘音不斷。

期數月,賈人缽滿,遠推海外,空前鼎盛,國人奇之,皆以為豪,信可樂也。

曰共享之物美至極,發展至速,使人心愉,使人情暖,然是耶,非耶?餘見人之便,然心寒之。“不以一眚掩大德”吾之知也,其利已知,其弊匿矣。常有小人損之,物未尋得,此之為弊,但未達致命,然曰人之心也。

共享,何意也?其物之共享耶?其心之相知也!

餘見共享單車於一人立市,行色匆匆,走矣。而後人至焉,滿面愁容,曾不知用之者誰,騎而去也。

噫!古之一騎於二人騎,此二人為至交也,今之一騎於二人騎,此二人不相識也。物享新,人依舊,科技新,意未改,此之所謂“發展”乎?

共享一物曾物之用也,時代更迭,速行而短交,見多而言少,共享一物而心各分,千里之遙而若比鄰,以一物兮而素未謀,古今之異也。琴瑟蕭蕭,與汝為友,顧而笑兮,漸為知音;月色清清,揮手闊別,共作一曲,柳樹泠泠;萬里天涯,再難相覓,異琴同曲,心歡仍明。故曰共享一物,何其有幸哉!

嗚呼!吾心悽悽,今物享已至,而心享去焉,古之人苦求知音,今之人形同陌路。吾寄心於輕微之風,願人皆聞之而抬眸相笑,於共享之物,願人皆用而惜時之情。

共享之時,物廣而心雜,願鐘磬陣陣,繞於人心,使物之共享,心之常交,若古之人歡飲達旦,知音互樂,共享一物,兩心盈盈!

古今碰撞破亦合 篇6

高一作文 ,704字

窗外,雨來;耳畔,風過。李老四坐在破舊的舞臺旁,妝還未卸下,眼神遙望著遠方,似有一些茫然。再看看舞臺下雜亂擺放的長凳和手中寥寥無幾的硬幣,李老四的背更彎了,心裡也愈發煩躁起來。佇立在路旁的枯柳,已幻化為怪影,遙想著幾年前的熱鬧。

那時的李老四還沒有出演,他所做的只有跟在師傅後面,不斷地練習,他渴望成為像師傅這樣的京劇大師。舞臺當年是設立在一座美麗的小村莊裡,村裡屋舍儼然,一波三折,如蜿蜒的巨龍,又似美麗的樂章,小河碧綠的水波上,一串串細長的小船滿載魚蝦,沉甸甸貼水而行,悠悠遠去。

多麼美麗的景色呀,李老四記憶猶新。他還記得每當師傅出場時的熱鬧場面。晚上燈火通明,師傅登場時,臺下已人山人海,搶到長凳的都是一些早來的。師傅演到高潮時,坐在長凳上的人就會拍手叫好,那些肩上坐著孩子的漢子亦會騰出手來情不自禁地鼓掌,險些釀成事故。那些擠不進人群,只能像獼猴一樣盤在樹上的孩子們亦會大呼小叫,臉上露出陶醉的神情。每當這時,李老四的心裡就特別滿足,如抹了蜜一般。

可不知怎地,鄉里的百姓來看戲的越來越少,最後只剩下幾個老人。李老四的笑容漸漸凝固,忍不住嘆息。“小四,又嘆氣了?”李老四回頭一看,驚奇道:“師傅,您怎麼來了?”師傅摸著李老四的手,緩緩說道:“師傅只想告訴你,做人要懂得變通。”李老四腦內如驚雷一般巨響,是的,即使傳統與科技碰撞,但在他們碰撞時將他們融合,豈不是更好嗎?

窗外,雨止;耳畔,風息。幾天後,鄉里人在電視裡看見了李老四,只見他揮舞水袖,音樂如滾珠,從他的水袖落下,撞到地面,濺在空中,衝進觀眾的心裡,引起一絲波瀾。一曲方休,電視機前的觀眾不禁拍案叫絕。

碰撞,是破裂還是融合,來源於自己。

走進書中,遍覽古今精神 篇7

高一作文 ,782字

古人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一說,確有道理,因為古代讀書人通過科舉考試便可擺脫平民身份,享受人世間的富貴。

然而,我想說的卻是“書中自有好精神”!

翻開一本本散發著沁人心脾的油墨香味的書本,一幅幅古今聖人賢士的英姿印入眼簾,一篇篇仁人志士的動人篇章震撼著我們的靈魂。完成中國歷史第一部個人詩集《離騷》的作者屈原;“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為匡扶漢室而嘔心瀝血的諸葛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龔自珍;以及願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偉大詩人杜甫;還有領導中國人民取得自由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一聲“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震顫了天地,開闢了新的天地……

這些人中,有的人是為了國家,慷慨赴難,有的則為大仁大義之人,為歷代人所敬仰,有的則是拯救民族和國家於水火之中。他們雖然生活在不同時代,身處不同階層,但是有一種共通的東西在他們身上熠熠閃光,那就是一種以天下事為已任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這是一種充滿愛與關懷的奉獻精神,它凝聚了人類身上優秀的品質。這不禁讓我想到了近代愛國人士譚嗣同臨刑前的壯語:“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愛國之心灼灼如紅日,為了民族和國家的未來他笑對生死。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我們不禁肅然起敬。雖然這只不過是歷史書上短短的幾行字,但這樣的幾行字卻充滿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壯志豪情。

不厚的書本之間藏著怎樣的情感啊!古人的豪情,不得志的沉悶,還有那或細膩的,或悲痛的情感。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切切”是南宋女詩人李清照,喪夫後困頓生活的寫照。讀之,讓我們不禁感到戰爭的醜惡,它使得妻離子散,家人不得聚。

書本是我們成長路上的導師,從書本那裡,我們學會了奉獻,陪同人物體會他們的情感,學習他們的人生經歷。

讓我們走進課本,去體味那不盡相同的情感,去尋覓書中的好精神。

縱觀古今的蘭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36字

蘭,花之君子者也。自古以來,無數文人墨客之最愛,以蘭喻志,以蘭抒情,以蘭賦墨,有德之人可悟出人生哲理之妙諦。

回眸萬古,蘭亭前,蘭叢中,文人雅士眾聚一處,曲水流觴,直抒胸臆,著名鉅作《蘭亭集序》便出世在此處。蘭,君子悟道之物。縱觀宇宙之大,悲嘆歲月之流逝。

蘭,禪性之絕妙闡述。一花一菩提,一佛一蘭花。一朵花,可包含天下萬物,可容下四極之道。佛家六度精神,僅一朵蘭,即可完美闡述:佈施,蘭花隨時可以向他人展現自我之美;持戒,蘭花雖美,卻不去侵犯他人,並守時守信,總在一定的時節與地域開放;忍辱,每朵蘭花都將忍受長時間的黑暗、潮溼和寂寞才能抽出稚嫩的細苗;精進,蘭花無論開花的時間長短,總是在展現他的美,努力散發清香,即便是凋零也要"化作春泥更護花";禪定,蘭花靜靜的開,寧靜、祥和、安忍;般若,蘭花有各種顏色,大小,香味,千變萬化,奇妙不已。蘭花就像大千世界,蘊含無限智慧。

孔子於蘭花也有特殊的情分,他周遊列國時,如喪家之犬。一次,孔子斷糧七日,飢寒交加,心灰意冷。但一朵蘭點亮了孔子的眼界:蘭附在山中岩石凹處的泥土中,終日立於背陰和潮溼之地,不見陽光卻仍舊不屈不撓的昂揚向上。這不正與孔子一樣嗎?不因逆境和貧窮而動搖自己的志向,也不因失榮辱而改變信念。

無人嗅其芬芳,蘭則孤芳自賞;無人細心照料捧於心上,仍舊挺直腰版清高自在;壓迫於惡劣環境,依舊生生不息,撼動歲月。這不就是蘭的傲嗎?

蘭,就如時間長河中的擺渡人,扶搖橫渡,斑駁了流水般的歲月,屹立不倒,綿長而悠久……

跨越古今的旅行 篇9

國二作文 ,802字

初到蘇堤,是在流火的七月。

在一個少見的沒有陰天的下午,從擁擠的巴士下來,跟隨人潮來到蘇堤。天氣本是燥熱難堪,陽光毒辣地抽打著地面上的一切,一股股暑氣從乾燥的柏油馬路里向上襲來。但這份燥熱,一進入蘇堤,就消失的無影無蹤,蘇堤與外面彷彿是兩個世界。垂柳低下身子為遊人拂去燥熱,篩出一絲絲晶瑩靈動的細碎的光,灑在地面上。看向西湖,在陽光的點綴下西湖如此典雅,安靜,卻又活潑而靈動,既像房中獨自輕撫秀髮的大家閨秀,又如機靈活潑的小家碧玉。

即使是夏天,在如此燥熱的環境中,蘇堤仍能流露出這樣的美,那假如在春天呢?在本屬於西湖和垂柳的春天呢?想到那翠綠的柳樹,波光粼粼的湖面,若有微風拂過,就更能使人產生安靜而優美的感受了。暢想到這,我又不禁想起蘇堤的建造者—蘇東坡。

是他當初在杭州引領二十萬勞工開田鑿渠,最後用挖出的淤泥修築了這一痕享譽古今的長堤。他走在這上面又會產生什麼不同的感受呢?會有漂泊的悵痛,還是造福一方的自豪和責任,亦或者只是像我一樣抒發對景物的美好悵想,留戀呢?蘇軾一生被貶多處,算是一個有豐富旅行經驗的人。他在那些旅行中也留下了不少作品,如《赤壁賦》,如《承天寺夜遊》。當他得知自己走過的路在千百年後也會有後生重走,自己體會過的心境,情感也會有後生揣摩品味,從而得出新的東西,不知道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想法。

再看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泰山,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岳陽樓,他們之後,也有千萬只腳踏過他們走過的路,也有千萬雙眼睛領略他們所領略的風景,也會千萬個頭腦在想著,思考著他們的遺風餘思,進而得出全新的,不同於他們的東西。這些旅行不單是跨越了地域,而且跨越了古今,無數人從這跨越古今的旅行中提煉出新的東西,帶到未來,再由後人提煉出新的東西,重複著,輪迴著。站在蘇堤,我這樣想。

終於,我走過了這道跨越古今的長堤,身後只有漸長的垂柳的影子與無盡的餘思。

船,溝通古今中外 篇10

國一作文 ,899字

自大陸漂移分裂以後,大洲與大洲間往來就十分困難,各自成為獨立的地域。就這樣,在對於其他未知領域的探索中,船出現了。

船的產生提供了工具,人們也不再侷限著,開始搗鼓環遊地球。1519年麥哲倫帶領他的五艘航船從西班牙出發,歷經三年時間回到歐洲,完成人類首次環球之旅,這次旅行為以後人類環球旅行和交流開拓了新視野。

進而,船,作為海上行駛的重要工具,在征戰中起了它重要作用。在歷史中,最著名的應當是鄭成功收復臺灣的事情。1661年鄭成功率領大軍南下,乘船渡過臺灣海峽登陸臺灣,翌年擊敗在臺灣的荷蘭殖民者,將他們驅逐出臺灣境內,收復了臺灣,立下赫赫戰功。時間回到現在,中國已經不再被殖民者所控制,已經成為科技強國,曾經熟睡的東方巨龍終於覺醒!如今,中國海上作戰的已不再是普通的船隊,而是雄偉的航空母艦,再輔以空中戰機,團隊作戰,威懾四方不敢來犯。

在飛機還沒出現時,船曾是最火熱的交通工具。到外地上大學,除了坐火車、汽車便是坐船。船雖遠不及火車快,卻是最舒服的。相比較於幾千人擠一個車廂,肩擠著肩,腳踩著腳,而空氣中還瀰漫著汗臭,不是一般的難受,船上的環境相對來說乾淨整潔得多,因此,船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儘管海上一望無際,永遠是重複無趣的碧藍,但總比“罰站”二三十個小時要來得好。

船的繁茂促成了港口城市的興盛,以前的舊上海歌聲嫋嫋,現在的新上海高樓聳立,唯一不變的就是上海的港口。作為資源豐富的沿海地區,上海港一直作為重要的運輸港口之一,上海港、廣州港作為海上交易的重要港口,它的意義不容小覷。

現在,“海上絲綢之路”雛形已成,中國與世界的海上交易已成潮流,我國豐富的物產、特色的產品都是通過船送到其他國家,船不只是船,更是連線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橋樑,國家間利用船進行物質交流、文化交流。就拿葡萄來說,葡萄起源於裡海地區和地中海沿岸,後通過人們的航海活動使葡萄傳播到更遠的地方去,以後還通過人類的友好交往,沿地中海岸向西傳播到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大約在公元7世紀時葡萄栽培已遍及歐洲。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葡萄隨著歐洲移民進入北美洲。利用航船,葡萄從地中海地區傳播到全球各地。

船,溝通古今,連線中外……

我談古典詩詞 篇11

國一作文 ,480字

詩詞,自古是一種情懷,如泉水般流過古今,灌溉每個人的心靈。

詩詞有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曾經的蘇軾以月為念想,寄託了深深的手足情;“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以月為使者,給朋友帶去美好的祝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借日月之勢,表現了自己的平生壯志……月在,詩詞在。這輪明月總牽動無數情思,從“月上柳梢頭”到“天涯共此時”,彷彿人間情感,皆可以月表達。

詩詞有花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花開花落,一個永恆的主題,或許它攜幾多傷感,或許幾多振奮。“零落成泥碾作塵”是哀中情;“一日看盡長安花”是樂中情;“採菊東籬下”是豁達;“人比黃花瘦”是思念……

詩詞有人

自古詩詞始終不乏人的蹤跡,每一篇詩中的人都是作者的寫照,都是時代的見證。“孤舟蓑笠翁”的窘迫;“青箬笠,綠蓑衣”的閒適;“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美好。有人,有遇見,每一次相逢,都是感動,杜子美“落花時節又逢君”,李義山“相見時難別亦難”,摩詰的“願君多采擷”……

詩詞,不僅是情懷,更是意境,給人在黑暗中鼓舞,一句句神來之筆扣動心絃。人生自有詩意,註定邂逅你。

品詩詞,賞古今 篇12

國三作文 ,72字
品詩詞賞古今作文600字https://wWw.ZuoWen8.com/a/570700.html

學古今名人做圓夢棟樑 篇13

國小四年級作文 ,646字

我們古代和現代都有一些我們知道的偉大名人吧。他們的聰明,他們的智慧,他們的勤奮都值得我們學習。如唐代大詩人李白,現代生物學家童第周,中國著名的大畫家徐悲鴻。我們每個人都會喜歡古代、現代的大名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名人們也有。我們要學習他們的優點,這樣才會進步,長大後才會為我們的祖國爭光,立功勞。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沒有事是解決不了的,只要勤奮,再大的困難也能被打敗。有一些名人,他們的理想就是要當上畫家、醫生、詩人還有其他身份。後來,他們成功了。這正是他們認真努力的結果,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名人故事》中就有許多這樣的名人,唐代詩人李白就是其中的一位。

李白之所以能成為大詩人,是有一個故事的。

李白小時候很貪玩,經常逃學出去玩耍。有一天,他看見一位老奶奶在用一根鐵棒不停的在磨刀石上一上一下地磨著。李白不知道她在幹什麼,老奶奶就告訴他她在磨針。李白就更好奇了,老奶奶告訴他磨針是件很困難的事,只要每天堅持磨下去,再粗的鐵棒也能磨成細小的針。只要不放棄,就可以了。李白就想讀書也應該是這樣的,只要認真讀,就能讀好。想完,他就立刻跑回家認真地看起書來。最後,他真的就成為了唐代著名的大詩人。

李白成為大詩人,就是因為他每天認真努力學習,才會這樣的。所以我們要向他學習。

我很崇拜那些名人,我為他們感到驕傲和自豪。雖然時代進步了,科學發達了。但我們還是要像他們一樣,刻苦努力、勤奮好學,讓一切都變得更加美好。

我們要學古今名人,做圓夢棟樑。

古今漫漫和諧之路 篇14

國三作文 ,1249字

風沙吹走了百年來的繁榮昌盛,遮蔽了美侖美奐的亭臺樓閣,覆蓋了商女婉轉淒涼的亡國之音,淹沒了讀書人壯志未酬的巨集偉志向。但我執著地相信:世事滄桑,物轉星移,在時過境遷中,總有一些不變的東西,如——古今和諧之美。

古代有“琴之聲,瑟之韻,如出一轍,若合一契。其合而為一,繞樑三日,不絕如縷,琴瑟共鳴,其音相和,和諧也。”的琴瑟和諧相融的美感。而道家也始終存有“天地與我共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世間萬物和諧相處的信仰。

可見古人們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愉悅、自然與人的和諧之美。

千年前的盛世唐朝,某片通翠的竹林深處,漫天的綠色斜斜密密地交織出一張張簾幕,輕輕籠罩著下面的生靈,陽光透過間隙,在地上投下斑斑駁駁的影子,竹葉搖曳,清泉緩流,靜謐美妙,謂之“靄靄深竹林,林深修澗”。而“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中動與靜的結合又是如此的統一,如此的和諧。水從石縫中滲進去,又從石縫裡淌出來。細細諦聽,水聲重重疊疊,如訴如泣,彷彿幽遠脫俗的江南絲竹,在嫋嫋地迴旋上升,月光也把它無限的溫柔細細捻碎在流水中,融靜於動,化作一縷永恆不滅的美。

月光下,身著青衫的隱士高傲地挺直著背脊,輕輕地撫弄著手下的琴,吟誦出“獨坐幽簧裡,彈琴復長嘯”的千古名句,排遣出內心的孤寂。須臾,枝頭不眠的小鳥靜靜地飛落在他的肩頭,沒有絲毫怯退,卻有一絲知音之意。那個夜晚,凝重的墨線、粗獷的筆鋒、優美的潑墨畫定格下了千年間流傳的人與自然不滅的和諧之美……

或許正因為如此,盛唐才會成為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百姓安居樂業、君臣恪守其責、文學一度鼎盛的時期吧。

而常建又何曾知曉,他的“曲徑通幽處”通出了一條由古至今的和諧之路,由悠遠深邃的人與自然的和諧,潛移默化至文明簡約的人與社會的和諧。

如今,21世紀的數字化時代,也許偶爾會出現打破和諧樂章的小音符,但誰又能說人的腦中只有金錢、利益與學業呢?在銀白色的摩天大樓下,在灰冷色的淅瀝小雨下,是否能找到一把豔紅的傘為兩個素不相識的人撐起一片晴天呢?在擁擠的人群裡,焦急的心情中,是否能看到一抹莞爾微笑和善意的點頭,打破了因小磕碰而引起的小矛盾?在潔淨的街道上,一小步的距離中,是否能看到一角鮮紅的紅領巾,彎下腰撿起這破壞城市美的一張紙屑呢?在文明釋放的熱情中,在善良友好的眼神裡,在億萬人的心裡,人與社會的和諧之花是永不凋謝的,它綻放在社會的每個角落。

每個人,若都能愛護環境,守衛綠色,誠待動物,也就可以真正領略到我們與自然和諧相融的美好真諦;每個人若都謙和禮讓,嚴於律已,寬以待人,也就可以真正感受到那份送人玫瑰駐留滿手的餘香了。

在明媚的春光下,在由古至今直通未來的路上,社會的發展期待和諧的音符譜出更優美的華音。讓我們用愛的名義,用和諧的心聲,秉持著前人的優良作風,更堅定更勇敢地走下去。

談當今中國的男子漢 篇15

國二作文 ,1162字

“中國的男子退化了!”這是一位署名方竹的姑娘,在《中國青年》雜誌上發表的《到哪兒去找高倉健》一文中的一句話。方竹姑娘從自己尋找意中人沒有成功的經歷中,感到當今中國男子不是感情脆弱,就是憨厚老實;不是白面書生,就是油腔滑調。她十分崇拜日本影星高倉健塑造的硬漢形象,因而發出了“到哪兒去找高倉健”的感嘆。

“中國男子退化了”這句話我大為震驚,作為一箇中國男孩兒,我感受到了莫大的恥辱。同時,我也不得不深入思考一番,我們和我們的父輩果然退化了嗎?

古代的屈原、岳飛、文天祥自然不必說,現代的林祥謙、吉鴻昌、魯迅更為人們所熟知,像他們這樣的鬚眉男子,有案可查的何止千千萬萬!誠然,在當代,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由於多次的政治運動,有些中國男子害怕了,平庸了,變得婆婆媽媽了。又由於對外開放,資本主義方式的影響,有些中國男子留起了女人的般的頭髮,穿上了女人般的高跟皮鞋,忸怩作態,萎靡頹唐,但這兩種人決不是當今中國男子漢的代表,只不過是時代的畸形兒罷了。

那麼,什麼樣的人可稱得上當今中國的男子漢呢?他們人數眾多,曲嘯就是一位佼佼者。眾所周知,1957年,他大學畢業剛八天,就被錯劃為“右派”,不久又被“勞動改造”。1961年,摘帽後被分配到新開闢的農場,成為“牧馬人”。“文革”期間他又被打成“現行反革命”判刑二十年,坐牢十餘載。二十二年間,他蒙受了莫大的冤屈,遭到了難以想象的摧殘。但是他始終如一堅信共產主義理想,堅信真理和正義一定會得到伸張。他像巨石下的一株小草,頑強地生存並且努力向上挺立。他的信仰,他的氣魄,他的堅韌,哪一點不象硬梆梆的男子漢呢?

當前,在改革的洪流中,湧現了一大批有膽有識,堅定機敏的男子漢。在今年全國評選的優秀廠長、經理中,男子漢就有九名。他們當中不少人是在“爛攤子”中起步的,失敗挫折,他們頂得住;勝利成功,他們不轉向。他們把一個死氣沉沉的工廠,變得有聲有色,產值利潤不斷增長。他們開闊的胸襟,敏銳的目光,非凡的氣魄,哪一點不象響噹噹的男子漢,哪一點不象高倉健塑造的形象?

“好男子自當‘馬革裹屍’”,沙場上的男子漢更是歷來人們所景仰的。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英勇殺敵,榮立戰功,無私無畏,為國捐軀的既有趙蒙生那樣的高幹子弟,也有放棄了享福的普通新兵。誰能不為他們的英雄氣概所折服?誰能說他們不是當今中國男子漢的傑出代表?

我想告訴方竹姑娘,丟棄你的觀點吧,把你的目光從井中移到神州大地的現實中來,你就會看到許多鋼筋鐵骨的當今中國的男子漢。

夢遊古今 篇16

國三作文 ,576字

仙蹤跡,士言辭,千古有佳句,國都有良臣。

道漫人跡多重數,詩粲學者無盡深。

天下豪傑,古今賢人。

天地精華人未取,上古遺學今無痕。

欲與太白談詩賦,還來孟芳開瓊筵。

……

吾曩聞城陽之國學園,今乘興而至。恝看,高築成片,古樸典雅,簷牙高啄,高構叢立,孔子之像夔立湖邊。趨小徑,長軒通幽,流水蜿蜒。落座亭邊,?看木林。牡丹孽芽,雖尚未開放,尤可見其姿色。

園內來往行人鮮罕。吾喜國學,推門而入,見其樓多扃也。於仄樓入之,斯樓空曠,瘳無內涵,無讀書者亦無傳教者也。吾?d惜之,?I於草地,賦而嘆曰:仙蹤跡,士言辭,千古有佳句,國都有良臣……天地精華人未取,上古遺學今無痕。欲與太白談詩賦,還來孟芳開瓊筵。

我本?興而至,卻觖興而返。何歟?惟憐此空雍一園花木高?冢??薜?胖?椋??緩兌玻渴廊誦q重其表而略其內蘊。吾曾遊於孔廟、孔府等國學遺址,雖院內具典雅之風,園外則世風不佳,人互無??,惜哉。是古學者,曷人學之歟?當今之大學博士,亦錯讀古文,千古佳學,曷人賡習?霧霾蔽日,黃黍??耍?嘶ノ??,中國何固?倘人無信兮,盜宄橫溢,世人所造之江山危於一旦,古聖所作之聖卷,功虧一簣。

文非絕??,聖非不纘,今吾勖眾,莫廢故學。上古佳學,人可?之亦可?局??Ф?┯諦校?嘶リ?浚?ゴ嫘牛?尚艘病?/p>

古今 篇17

高三作文 ,913字

記憶,悠然一境,不許塵侵。歷史煙雲籠罩,無聲無息。清涼、寂寞且盛大,盈盈然,給心憩息。

記憶與現實相互碰撞,那感覺像讀一首詩。文字之外是意境的張力。心中起伏鼓盪,偏又形容不到一個恰到好處,甚微甚妙,只餘嘆息,於此深味。

害怕脫離現實而選擇完全忘記歷史,這是痛苦的。為了逃避現實而一味去懷舊,這是可怕的。畢竟現實是真實的,而享受回憶才是悅納自己。要做到“坐銷歲月於幽憂困菀之下”,生趣未失,儘可能保留精緻的記憶。

故宮,一個需要攜帶激情走進的宮殿,用大氣輝煌鑄就了顯赫與威望。跨過宮門,喧囂被拋在腦後。故宮的記憶似冰河破裂,剎那間在歷史的河道奔騰翻滾。

故宮深處的辦公區內,有幾個安靜的小院子,這裡隱居著一群身懷絕技的文物修復大師,《清明上河圖》、《馬踏飛燕》等絕世珍寶,在他們佈滿歲月痕跡的手中日復一日地摩挲。他們撫摸的不僅是靜怡滄桑的精品,更是豐盈如水的記憶。現代許多博物館利用最先進的技術手段,延續著文物的生命,然而在故宮,很多修復手法已經延續了上千年。用豬血、做漿糊、晾制樹漆,用最古老的記憶成全了最古老傑作的重生。略顯陳舊但熟悉的陳列和工具,不正是幾代人共同的記憶嗎?

文物的修復使故宮做到了在文明的疆界坐擁河山。宮內與宮外,神祕又日常,古老又鮮活。文物有無窮的生命,修理他們的人卻是換了一代又一代。但只有人的製作,人的欣賞,人的讚歎,人的傳承,才讓他們擁有了靈魂。

春秋數載,亂雲飛渡。故宮經歷過萬種天風狂驟,黃塵湮沒古道;經歷過英雄欄杆拍遍,紅顏鏗鏘嘆怨。華美的廢墟、熱忱的血液和明澈的清瀾,都只不過是她記憶中的一角。這讓她能夠在浮華中擁有亙古的肅穆,奔騰的血液在寂靜中漸漸舒緩平和。這深邃甚至讓記憶中紛揚飄灑的塵灰都找到了歸宿。當過往在星空宛轉,美麗便如潮水徜徉。

生命有常態,我們都會老去。給自己一個希望,在現實中堅持一片純潔的念想而不是無助的虛妄,不要害怕在記憶中迷失自己,因為:水可以熄滅火,但水不可以改變火,神聖的東西不會被改變,如果可以,僅因他不夠神聖。

翻閱歷史彌醇的往事,熟悉的溫暖撲面而來。回望被歲月侵染的記憶,卻又迷戀於新萌出的驚喜,時光將年華打磨,記憶卻不曾老去。

韓國旅行之古今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1415字

都說要認識一個民族就要從它的歷史進行了解。而我的韓國行程彷彿就是跟隨著歷史腳步的一場民族探祕。隨著那一個個景點的遊覽,韓國人文歷史的卷軸在我的眼前緩緩展開。

第一站皇宮:韓國的皇宮位於首都首爾,與繁華的街道僅隔了一個大大的公園——無窮花公園。走在公園的小徑上,在如煙似霞的國花無窮花—木槿花的相伴下,城市的喧譁被漸漸拋在了身後。沒過多久就來到了一道白牆青瓦的圍牆前。走進大門放眼望去,金碧輝煌的宮殿屋頂在眼前蜿蜒。我們走馬看花的看了幾個宮殿,感覺這些宮殿造型跟我們國內的宮殿並沒有什麼區別,連宮殿的名字和文字也一樣,彷彿走進了古裝劇的拍攝現場。疑問一:古時候的韓國是我們的附庸國還是他們沒有自己的文字所以沿用了中華的文字呢?來到了大殿,那是上朝的地方,走上幾十個臺階後來到大殿的門口。往裡張望,裡面空曠曠的,正中間放了一張很是氣派的龍椅,感覺沒有電視劇裡拍攝的那麼氣派。站在高高的臺階上放眼望去,所有的地面都是用細細的砂石鋪成。疑問二:古時候的韓國平民到連青石板都不鋪嗎?原來那是和它們的環境有關。韓國是個多雨的國家,很容易被淹,而那砂石是該國的特產,具有很強的吸水和滲水功能,用它鋪的地面不會有積水。聽著導遊的講解我們走下臺階,眼尖的我再一次看到地面上的那個粗粗的鐵環。疑問三:這宮殿四角的鐵環是幹嘛用的?有人說是拴馬用的,有人說是栓升起的旗幟上的繩子用的。原來,它是用來搭帳篷給上朝的官員遮陽用的。你猜對了嗎?原來韓國的皇宮還是有它不同的特色,比如皇宮細看下明顯比我們的宮殿矮,還有它們的四角都有一個三四十公分左右的帶鎖的小門。疑問四:那是幹什麼用的呢?它的功能呀還是跟當地的氣候有關。原來韓國到了冬天就會變得很冷,這小門裡面就是燒火的地方,是古時候的地暖喔。看來,韓國的宮殿雖然不及我們國家的宮殿那麼氣勢恢巨集,但是還是有它的獨到之處的呀。

第二站鄉村博物館:這是大邱的地方博物館,共分四層。第一層是生活街,裡面是仿造近代人們生活的場景。在那裡我看到了那時的各種店鋪和生活用品,有些現在都看不到了。那些小食鋪,雜貨鋪,燒水鋪,五金鋪,打鐵鋪等等的店鋪內蠟像做的人們栩栩如生。小食鋪裡桌子上的菜跟真的一樣,看的我肚子都餓了。通過那些擺放的菜我發現那時的人們當真喜歡泡菜呀!一桌子的菜里居然就有六七種泡菜。走上第二層,那裡是文化的展示區。從古時候的地契,書信,證書,簽到等等到近現代的書籍,詩文手抄只要涉及生活的都能看到。第三層就是近代到現代的生活發展的物品展示,從黑膠唱片到耳脈聽音樂及各種的光影構成的多層模型建築應有盡有,讓人看了目不暇接。第四層是現代圖書館,裡面安靜整齊,各式各樣的書籍等著人們去細細翻閱。我最喜歡的是第一層,在那裡我彷彿走進了時光隧道,哈哈,真有意思!

第三站愛情牆:愛情牆是現代造的景點,在一座小山上。沿途你可以看到遠處兩座造型各異的塔,非常漂亮。盡頭是一道大U型的牆,上面掛滿了五顏六色的鎖,鎖上還寫著來這裡的人們各種心願。有的鎖上滿是斑斑的時間痕跡,有的還是新的,讓人看了眼花繚亂。我細細的翻看著上面的內容,尋找有意思的名字和心願呼喚著小夥伴一起來看。歡度童年的我可沒有什麼壓力,山頂留下了我們輕快的笑聲。

韓國,一個有意思的國家,大韓名族,一群有著自己的民族情懷的人們。這六天是我記憶樹上一朵美麗的花,成為我美好記憶的一部分。韓國之旅,真是一場愉快的旅行。

談孝 篇19

高一作文 ,794字

俗話說的好,慈鴉尚還哺,羔羊猶跪足。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古訓。

近來,一些不孝的行為被曝光:父母含辛茹苦地將他撫養成人,可他成家立業後,卻斷然地將他們拋棄,讓他們孤苦伶仃地生活;對妻子兒女悉心照料,卻對父母不聞不問,甚至覺得他們做的不好而大打出手,這些現象在現今的生活中並不少見。當看到這些時,你是感到寒心而深深地反省,還是一瞥而過?

我相信大多數人看到這些是會有所觸動的。悠悠五千年,滾滾長江,滔滔黃河,二十四孝的故事流傳至今,被人們人所傳頌。從西漢的董永賣身葬父到東漢的黃香溫席,再到現代的孟佩傑,他們身上的故事都告訴我們一個字—孝。

回眸我們的人生,是誰用甘甜的乳汁哺育我們,是誰教會了我們吖吖學語,是誰教會了我們繫鞋帶,穿衣服?答案當然是父母!每一次的問題都有他們解答,每一次的勇敢都有他們鼓勵,每一次的失敗都有他們安慰…他們從未離開過我們,總是在背後守護,傾盡一切把最好的給我們。在他們眼裡,我們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但是總有一天,我們還是會長大,那柔弱的翅膀總有一天會變硬,會飛翔在高高的湛藍的天空。在飛行的途中,我們要知道也要相信,那個遠方總有一個溫暖的棲息地,那裡有我們最親最愛的人。

也許有人會問,“孝是什麼?”是金錢?是房子是車嗎?當然不是,孝就是一句簡單的問候,一次普通的晚餐,一次無言的陪伴……對於孝,很多人認為父母需要的只是一個可遮風擋雨的房子,一個物質充足的晚年,但是他們都錯了,父母需要的是精神上的,而不是那所謂的物質上的東西!他們需要的回報是如同他們對我們這樣用心用愛!在有空時打個電話,給父母報個平安,詢問一下他們的健康以及說一句簡單的“我愛你”,這對他們來說就足矣了。

一個不懂孝的人又何談什麼頂天立地?他們連最基本的都沒有,人生就已缺乏了應有的意義!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小事做起,做一個孝敬父母的人。

以古論今 篇20

高一作文 ,709字

美者,至善至美,醜者,至惡至毒,美醜相對,美醜相映。

陶潛隱居,無聞世事,自樂於三畝宅田,不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潔身自好,獨自清高,寧可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糧。這便是美,一股正直的美,一種清高的美。

司馬遷不畏強權,甘受宮刑之苦,牢獄之災,終成萬古名著;勾踐忍於胯下,臥薪嚐膽,三千越甲終吞吳。這便是美,堅韌之美,強勁之美。

孫康囊螢映雪,匡衡鑿壁偷光,這也是美,奮起之美,博學之美。

孟母三遷,終成一世之才,嘔心瀝血,誨誨教子;孟子仁政,兼受非攻,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論昭示了一種美,博愛之美,仁愛之美。

屈原投身汨羅江,以死謝國,結束了未完成的求索之路,這是剛毅之美,高尚之美。

這些人,至美至善,同樣地,當今社會不乏此類“美人”:錢學森、閔恩澤、陳曉蘭、洪戰輝,羅映珍,方永剛……這些感動中國的人物用行動詮釋了當代社會的真善美。

與此相對,醜者也不乏於歷史。

殷紂王慘無人道,以人祭天,酒池肉林,荒淫無道;秦始皇焚書坑儒,奴役世人,無數百姓壓死於長城之下。這是醜,暴戾之醜,惡毒之醜。

趙括紙上談兵,大敗而歸;馬謖妄自菲薄,片甲不留。這是無知之醜,荒誕之醜。

當今社會,應以美為榮,以醜為恥,美者自榮,醜者人恥。

學生時代,當以勤奮為榮,當以懶惰為恥;當以守紀為榮,當以違紀為恥。

美醜相映,只有在唯美思想的淨化下,不斷改進,才可能成就真美。玉是經過反覆雕琢才可無暇,鋼要千錘百煉才能成器,以古為鑑,以人為鑑,重美棄醜,方可成就大事,方可無悔人生。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驕奢淫逸是為人所不愛的,人應知美醜,人美則國美,人醜則社會醜。人生之美,當由自己親手打造,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就是一個人當以具備的智慧和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