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家鄉新變化相關作文20篇

喜看家鄉新變化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496字

移民到美國的姑姑回國探親,想看看家鄉的變化,我自告奮勇當她的小導遊。

我先帶姑姑來到新城區,只見那裡道路寬闊、四通八達,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蔚為壯觀,新建小區乾淨整潔,環境優美,現代化大都市的氣息撲面而來。進入新城區規劃館,當姑姑看到徐州未來的發展藍圖時,不禁感嘆到:“徐州的發展真是日新月異,沒有你這個小嚮導帶著,我都不敢相信這是徐州了!”

接著,我打算帶姑姑去小南湖景區。姑姑說:“我知道那兒,以前那裡不是一塊塊雜草叢生的荒地水塘嗎?”我微微一笑:“姑姑,我先賣個關子,到了地方您再評價。”到了小南湖景區,只見風景如畫、遊人如織。湖邊桃紅柳綠分外美麗。遊客有放風箏的,有拍照的,還有散步的,大家都深深地陶醉在湖光山色之中。我們行走在湖心島上,看竹林颯颯,曲徑通幽,看一池碧水,溫婉秀美,感覺像遊走在畫中一樣……姑姑驚詫不已,連連說:“真是沒想到,昔日的泥水潭搖身一變,變成了勝似仙境的人間天堂啊!”

幾天下來,姑姑遊覽了徐州的風景,品嚐了徐州的美食,感受了徐州人的豪爽與熱情,她由衷地說:“徐州真是越變越美了!”聽了這話,我感到很自豪,我為我是一名徐州人而自豪,我愛我的家鄉,更愛我的祖國。

喜看家鄉新變化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647字

晚飯過後,媽媽約我去外婆家不遠處的小溪邊散步。散步?那河岸上總堆著花花綠綠的垃圾,散發著臭氣的小溪邊散步?每次往那兒過,我就被蚊子叮個大包,癢好幾天哪!不去不去。我把頭搖得像撥浪鼓。

“傻孩子,現在不會這樣了!”媽媽笑了,“你不知道啊,現在小溪大變樣了。不信我們去看看吧!”

我將信將疑地跟著媽媽走到小溪邊。果然,原先的垃圾堆放場已經灰飛煙滅了,河岸兩邊都被綠化帶覆蓋著,一棵棵大樹鬱鬱蔥蔥,一溪兩岸綠意盎然。我的心情也隨之愉悅了起來。看,溪水漲了不少,蜻蜓在水面上低飛,婦女們在水邊洗衣,不時傳來搗衣聲和談笑聲。

天色已暗,沿著老街走回來。記得外婆說過,這條路是她的媽媽出生時修好的。後來每次去外婆家,媽媽都告誡我不要去在這條路上玩!因為這裡可髒了,路面上有很髒的水!可是今天,這還是那又髒又亂的老街嗎?寧靜中透著古樸,小屋裡透出的燈光影影綽綽,地面上乾乾淨淨,兩面的店鋪里人影重重,有一種“小橋流水人家”的感覺。

還有,破破爛爛的灰牆全被漆成了白牆了。嘿,這邊還有文化牆呢,一幅幅宣傳圖畫吸引著我邁不動腳步。這裡是孫悟空正和妖怪大戰三百回合,那裡大黑臉張飛和大白臉曹操殺得正歡,一面牆就是一個故事。

家鄉變化怎麼這麼大呀?媽媽給我解惑了,這都是因為政府推進“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的功勞啊!回到外婆家,我發現家裡還有兩個垃圾桶,上面寫著“可回收”、“不可回收”,哈哈,垃圾桶都進家進戶了,難怪地面這麼幹淨啊!

看來,不僅城裡的環境變美了,老家也變美了。我希望家鄉明天更加美。不,是永遠美!

喜看家鄉新變化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643字

我的家鄉在四川省廣安市嶽池縣的中和鎮。那是爸爸出生的地方,雖然是農村,但是最近在習大大的帶領下那裡的變化可大了,可讓我高興了。

我小時候去過我的家鄉,因為那裡只是一個鎮,很小。道路一條一條坑坑窪窪的,政府也懶得管。最讓我氣不過的是,明明這裡很小,還在路口處修了一個汽車廠,每天來來往往的大客車堵的水洩不通。還有那一條條石頭拼成的小路,上面長滿了青青的苔蘚,滑滑的。據說有好多人因為踩到苔蘚滑到水中了。不過今年我回去一看,啊!路怎麼變得這麼寬了,而且是柏油路呢!難道政府開始重視小鎮,那樣的話就太好了。

這次回去我發現我的家鄉不僅路變了,房子也變了。小時候我們在中和鎮的房子是一座雙層大木房,當時是一座數一數二的“豪宅”,所以我非常的自豪,都有些看不起周圍的房子了。奶奶還跟我說,2008年5月那場8。1級大地震時,就是由於我們家的大木屋異常的堅固才沒有倒塌,可是周圍的房子不是木頭架子斷了,就是瓦全掉下來了,甚至有幾座全塌了。政府的災後重建政策讓遭受損失的人得到了安慰,建的房屋是抗震的。聽了這句話後,我的心裡除了自豪外多了一種喜悅感,因為我看到了所有的木房子變成了別墅,再地震也不會倒了,更不會有財產損失了。

在家鄉住著的那段日子,我感受到人們的生活安逸和巴適。他們唱歌、跳舞,把農家樂建設的有滋有味,前來旅遊的人越來越多。我問爸爸:為什麼人們都喜歡到這裡來。學美術的爸爸說:寶貝,因為巴蜀顏質高呀!

我相信,憑藉我們這裡是偉人鄧小平的故鄉,憑藉人們的勤勞與智慧,我們的家鄉會更美好。

喜看家鄉新變化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754字

月兒將我們的身影拉得老長老長,我們的笑聲迴盪在鄉間的小路上。

農曆八月十五這天,姨婆來我們家做客。晚飯過後,老爸提議去新壩上走走。路上,爸爸調侃姨婆:“姨,以前用大轎請你都請不動。”姨婆舒展開眉頭笑著說:“現在我是不請自來。”

我問爸爸:“為什麼姨婆不來?”爸爸摸了摸我的頭說:“以前,咱們村三面環山,那時沒有路燈,晚上七八點時,路上就沒什麼行人了。村子一片黑暗,靜極了。你姨婆膽子小了些,所以一年都來不了一次。不像現在,燈火通明的,晚上十一二點,還有人在路上走著。”姨婆聽了樂呵呵直點頭。

“還有那古厝。”爸爸意猶未盡地說道。“那時古厝,住著一大群人。每家只分得一間房,冬天還可以,人多還能取暖。可一到夏天,一群人擠在一起,就苦不堪言了。最害怕碰上雨天。一下雨,屋外是大雨,屋裡也下雨,夜不能眠啊。你看現在,家家戶戶都住在寬敞的房子裡,真是好安逸啊!”

“是啊,”姑姑接著說,“當我們像你這麼大,每天得早起,幫爸媽整理蔬菜,把蔬菜搬到推車上,推去官橋賣。那時,山路不好走。要是遇上雨天,那路就更泥濘了,一個不小心都會摔成個狗啃泥。你瞧瞧現在,家門口就是大馬路,進出有小轎車接送,真是太方便了。”

爺爺感嘆道:“這幾十年,農村變化真的太大了。咱們家門口有自己的大學、高鐵……我真幸運,活到這個年歲能見證農村的發展!”

是什麼讓落後的山村變得越來越美呢?是什麼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富裕呢?沒錯,是黨和政府,還有那些默默奉獻的工作者們。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喜看家鄉新變化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1096字

我的家鄉是河北省寧晉縣,是一座美麗的小縣城。這些年我的家鄉變化可大了,今天我就跟大家來說一說吧。

要想知道家鄉的變化,那得先了解家鄉以前的樣子。我化身為小記者採訪了我的長輩,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吧。我先採訪了爺爺奶奶,奶奶說:“我們小時候,哪像你們現在這麼好啊。我只上到小學一年級,就再也沒有上過學了。很小就得幫家裡人幹活兒。不但要做家務,還得去地裡勞動,要不然就沒有飯吃。現在多好,義務教育了,孩子們上學也不用交學費。生活條件好了,再也不愁吃不飽飯了。”

爺爺說:“我小時候家裡蓋的房子都是土坯牆,後來才變成用磚蓋房子,現在更發達了,技術越來越先進,樓也蓋的越來越高了。小時候過生日煮個雞蛋就是非常幸福的事,過八月十五中秋節全家人一起分著吃一個月餅。”

我又去問了姥姥姥爺,姥姥說:“我小時候,哪裡有商店呀?要買東西都得去別的村莊的集市或者廟會。有一年我去其他村子趕廟會,我媽媽給了一毛錢,讓我自己買點兒吃的。後來我也沒捨得花,攥著一毛錢,又回來了。

現在買東西,門口就有超市。各種各樣,吃的用的想買什麼就有什麼,也不怕花錢了。咱們縣裡還有兩個大商場。天一廣場和信和商廈。啥時候想去都行,想買什麼都能買到。現在的日子多好啊!”

姥爺說:“我小時候沒有車,連自行車都沒有,最常見的交通工具做就是牲口拉的小車,也不是家家都有。所以去哪兒都是靠走著。現在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了車,出門多方便啊!”

長輩們都是50後,他們小時候的日子真艱苦啊!那80後的爸爸媽媽小時候又是什麼樣的呢?爸爸想了想回答我:“我們小時候能吃飽飯了,就是隻有過年才能穿新衣服,衣服都是哥哥穿完我穿,我穿不了弟弟穿。有時候衣服磨破了還得打補丁。玩具也是,我們弟兄三個只能合著玩兒一個玩具。”媽媽說:“我上小學家裡才有電視,還是黑白的。而且那時候經常停電,晚上只能點蠟燭。現在電視越來越高階,手機,電腦都普及了,上網,看電視,看電影,查資料多麼方便啊!國慶假期剛剛過去,咱們縣的旅行社也非常紅火。因為現在生活質量好了,人們有時間也有錢出去玩,開始學會享受生活了”

聽了他們的描述我覺得作為00後的我們太幸福了!我們可以在乾淨明亮的學校裡上學,吃各種各樣的美食,住著漂亮的帶電梯的樓房,去大商場裡買衣服。我們的寧晉變化真大啊!這樣的變化離不開黨的領導,離不開全縣人民的辛勤勞動,我一定好好學習,長大為家鄉的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

喜看家鄉變化新,親愛的家鄉寧晉縣,你的未來將會更加美好!

我看家鄉新變化 篇6

國一作文 ,727字

哲學上有一個觀點“物質都是運動的,運送是物質的基本屬性。”我們生活的環境無時無刻不是變化的,同樣的,這些變化隨著情感的變遷,有歡笑,有感嘆,有憂傷。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我的家鄉—陝西也在日新月異,這些變化讓我欣喜非常。

家鄉的環境變得愈加美麗,過去荒廢的一片片土地,現在已經變成了一望無垠的綠色,五顏六色的花兒競相開放,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芳香。樹木更多了,草坪更綠了,花兒也更豔了。破矮的土房聳立成了漂亮的高樓大廈,泥濘的土路展成了平坦的柏油路,汙髒的街角也煥發了新生,變成了花紅柳綠一片。

人們的生活變得愈加富足,過去粗茶淡飯,能吃飽就不錯,過年時餐桌上好不容易有了幾道肉菜,我們兄妹幾個總會狼吞虎嚥,一頓風捲殘雲後,吃的一點殘渣也不剩。而現在,溫飽已經是人們最基本的保障,雞鴨魚肉隨時想吃就吃。不但如此,人們還講究葷素搭配,營養用餐。

衣服就更講究了,以前人們穿衣只管舒適,新衣得要到過年才能穿,現在呢,人們不但要舒適,還追求美感,新衣也是隨時想穿就穿。以前人們外出大多都是步行,現在條件優越,很多家庭都有了小轎車,反倒開始重新提倡綠色出行了呢。

人們的品德愈加高尚,精神愈加充實。過去自私自利、舉止粗魯等行為已經在社會上漸漸消失,現在見義勇為、樂於助人的行為隨處可見。公交車上,年輕人會主動為老年人讓座;過馬路時,會看到小朋友專心攙扶著老奶奶;有人遇難,會有善良的好心人拔刀相助。各種美好的品德正在充實著我們的生活。

從沒有一片土地讓我愛的如此不能自抑,我願像葉青詩中訴說的那樣,“腐爛了羽毛,折逝了羽翼,與泥土融為一體,永遠與這天地伴在一起。”家鄉在日愈變得美麗,而我對她的感情也愈加殷紅。要問我為何?因為我愛這片土地,我的家鄉!

我看家鄉新變化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873字

這幾年我跟父母在百色生活,如今回到家鄉,發現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短短的幾年裡,家鄉窄小的石子小路變成了寬敞的水泥大道,村民們從沒有電視變成了不僅有電視,還有電腦,房子則從舊泥屋變成了樓房。

我的家鄉在田林縣浪平鄉平山村裡梭屯。以前我們住在低矮的茅草屋裡,屋子分成兩層,上面一層住人,下面一層住著馬牛羊豬雞。有時候跳蚤的騷擾讓人睡不安寧。家裡沒有電,家家戶戶都用煤油燈照明,晚上做什麼都不方便。最不方便的就是沒有廁所,全村沒有一個公廁,家裡也不建廁所,如果想上廁所,就要到山上去解決。村裡家家戶戶都養有馬牛羊豬雞,碰到下雨天,全村上下都是豬糞、牛糞,髒兮兮的。

轉眼幾年過去了,由於黨的政策,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的茅草房不見了,家家戶戶建起了新樓房。爸爸也拿出在城裡打工掙得的錢,把奶奶家的茅草房拆了建成磚混結構的樓房,還專門設有衛生間,供洗澡和上廁所用。樓房外牆貼上了別緻的瓷磚,樓裡面裝璜得非常漂亮。如今,人們用上了電燈,家用電器也不比城裡人的差。人們在勞作之餘,渴了,可以開啟冰箱從裡面拿出飲料;累了,靠在沙發上收看電視。以前,逢年過節才吃得上的雞鴨魚肉,現在已是家常便飯。

家鄉以前的路都是泥巴路,坑坑窪窪的,開車過去非常不方便,尤其是在下雨天,車根本開不過去。現在,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公路兩旁還安上了太陽能路燈,以前漆黑的小路現在亮堂堂的,晚上去哪裡都不會害怕了。

以前因為亂砍濫伐,山上光禿禿的,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巨人把身子埋在土裡,只剩下那光頭露在外面。但是現在村民們在政府的號召下,在山上種上了八渡筍、核桃……那光禿禿的山已經變成了綠色的山峰。現在果樹林裡還有猴子、松鼠和貓頭鷹等動物。

如今,在政府的資助下,家鄉還修建了活動場所。閒暇時,村民來到這裡,有的參加跳繩、跑步、打羽毛球等體育運動,有的在下棋、打牌,有的跳廣場舞,可開心了,再沒有人擺桌賭錢了。

家鄉人民的生活富裕了,村裡煥然一新!這些變化可都是因為黨的好政策,我們一定要好好地感謝黨和政府,努力讀書,長大後把我們的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

我看家鄉新變化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44字

一說到家,總能給人以溫暖的感覺。家鄉對我來說,也很溫暖。近年來,隨著黨的富民政策的實施,我的家鄉——太平鎮,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由於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經濟落後,這裡沒有繁華美麗的街道,沒有高聳入雲的高樓大廈。每逢集市道路還經常堵塞,非常不方便。還記得,小時候的一天,我跟著奶奶去鎮上買東西,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一不小心被石頭拌了一腳,跌倒在地,弄了一身泥巴,看著自己漂亮的衣服弄成了這個樣子,我哭著撲進奶奶的懷裡。

如今進入太平鎮,廣場美了!映入眼簾的是一眼望不到邊的玫瑰花,設計新穎別緻的文化廣場,最最吸人眼球的當屬廣場中間的豎立的三塊大石頭,很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這部電視劇中的“三生石”,草地間有栩栩如生的泥人,瞧!那裡有趕驢耕地的農民,有挑石造橋的工人,有玩遊戲的小孩子,構成一幅和諧的田園生活。

農民富了!老家東平村的農家賓館像雨後的春筍,不斷從各個角落冒出來。外表裝修得很漂亮,室內的裝修就更不必說了。工作之餘,渴了,可以開啟冰箱從裡面拿出飲料;累了,靠在沙發上收看電視,雞鴨魚肉更是家常便飯。

大山綠了,近年來,政府充分挖掘老家山高、林密、石奇等資源優勢,開發建設老界嶺風景區,如今置身老界嶺,看界嶺雲海,聽犄角松濤,探幽谷深澗,賞爛漫山花。真可謂“界嶺美,惹人醉,不思歸!”

目睹家鄉的新變化,我信心百倍。我一定要努力學習,掌握真正的本領,把家鄉打扮得更美麗,讓天下的遊客都來遊覽!

喜看家鄉美變化 篇9

高二作文 ,906字

秋天,是個適合懷念的季節。

路邊的凌霄花被染上寂寥的顏色,風一吹,搖搖墜落,如同一顆飄泊的心。孤單地流浪在異鄉,街上的行人寥寥無幾,不知從哪傳來空曠而清晰的歌聲:“遠離家鄉,不勝唏噓,幻化成秋葉,而我確像落葉歸根,墜落你心間……”我的心不禁為之顫動,裹緊了衣服,秋天,似乎冷了。

我的家在鄉下,那是個處處瀰漫著泥土氣息的地方。童年時期,柏油路還未鋪到這窮鄉僻壤,到處還是軟軟的泥土路,有的地方還殘留著硌人的石子。雨天一過,空氣微涼,連帶著泥土似乎也氤氳著潮溼的水汽,踩到哪兒,哪兒便陷了下去,同時濺起一小柱黑乎乎的水,沾在腿上,便成了細細的泥巴。

在老家,灰黑的瓦稜,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清光。白色的粉牆,上面常常留著孩子們的手印、腳印和塗鴉的圖案;一條青石板街,在一塊塊青苔的點綴下蜿蜒而去,質樸如斯。走在老家的道路上,毗鄰的磚牆瓦屋,木板門的店鋪,以及腳下的青石街面,都是安安靜靜的;擦肩而過的小鎮人,也都是不慌不忙的;街面說不上整潔,可是那份寧靜與泰然,常常就能抹去我心上的浮躁與喧囂。

現在,小鎮的街道兩旁栽滿了梧桐樹,梧桐葉像一隻隻手掌,隨風輕輕搖擺,讓我想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日子就如樹葉的脈絡,安靜地延伸,平淡卻也雋永。

走在街道,水泥路上一絲灰塵都沒有,行人走路都急匆匆的,但臉上都洋溢著笑意,街道兩旁的房屋都是磚瓦水泥砌成,家家戶戶都精裝,安裝了各種各樣的家用電器,店鋪也擴大了規模,變成了一個個商場、超市。

但讓我慶幸的是那散發著芳香的泥土還在,它被家鄉人改成大棚,用它來發財致富,黑黝黝的土地用自己的乳汁將蔬菜、水果和莊稼培育得優良而又新鮮,它慷慨地用自己的身軀給予勤勞的人們果實和糧食,帶給他們幸福而又充實的未來。

是啊,政府發展新農村,農村也豎起一棟棟高樓大廈。如果沒有祖國的富裕與強大,我的家鄉怎麼會有這麼巨大的變化呢?

所以,在未來前進的道路上,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用自己的本領去建設國家,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富裕,強大,這樣我們就能夠“喜看家鄉新變化,我與祖國共美麗”了。

我看家鄉新變化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637字

我的老家在上杭縣官莊鄉,這是一個畲族鄉。群山環繞下的小山村,風景很美,但交通不太方便,生活條件也不好。五一長假到了,爸爸說:“牛牛,我們回老家看看吧?”我心裡不太樂意,因為我想起了小時候回家鄉的“遭遇”:我們睡覺的床是用幾塊木板拼成的,躺在上面一翻身就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睡覺都不舒坦,路上沒有路燈,一到晚上就黑漆漆的。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現在家鄉今非昔比了。”我暗暗地在心裡打了一個問號:真的嗎?於是我就坐著爸爸的小車回到了老家。

到了老家,我發現家鄉的變化真大呀!以前通往村子的小路凹凸不平,塵土飛揚,現在重新修了路,變得寬闊平坦。過去人們住的大都是瓦房,有些瓦房在下雨時還不斷地漏雨,房子的牆是用泥磚砌成的,屋裡的光線很差。而如今家家戶戶都蓋起了小洋房,房子裡各種家用電器配備得很齊全,生活條件不遜於城裡人。

過去老家的道路兩旁沒有路燈,晚上出門,人們只能用手電來照明。現在有了路燈,每到晚上,路燈綻放出花一樣的光束,照著夜行的人們、夜跑的車輛,與邊上人家屋裡發出的亮光連成一片,描繪出一幅亮麗祥和的山村夜景圖。

看到家鄉的這些變化,我忍不住問爸爸:“為什麼這幾年家鄉變化這麼大呢?”爸爸說:“這都得感謝政府的惠農政策,讓農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看到家鄉美麗的蛻變,我的心中也油然而生一個家鄉夢,那就是希望家鄉變得更加和諧、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