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蓬萊烈士陵園相關作文20篇

去蓬萊烈士陵園 篇1

國二作文 ,657字

在暑假中,我來到了蓬萊烈士陵園。這裡一片威嚴的景象。讓我不禁起了敬畏的心情。

蓬萊革命烈士陵園位於蓬萊城南2公里處、海拔183米的廟山北坡上。廟山山勢平緩延伸,松柏刺槐落坡,林木蔥鬱。蓬萊市革命烈士陵園始建於1954年5月,佔地約100畝,陵園大門兩側對稱矗立著具有民族風格的仿古式建築:革命烈士紀念堂和烈士事蹟展室。兩層室之間是用花崗岩砌成的29級臺階,下面是面積6000多平方米的紀念廣場。東側的革命烈士紀念堂建築面積274平方米,正面上方匾額書寫著“革命烈士紀念堂”,室內“英名錄碑”上鐫刻著3243位烈士的英名及10組著名戰例。西側的烈士事蹟展室運用翔實、生動的圖片、資料及實物,展示了當地著名烈士的英雄事蹟。一條甬道將烈士墓分為東、西兩區。墓區共分13層,臺階從山下直達山頂,568座烈士墓掩映其中。革命烈士紀念塔位於陵園最高處—廟山山巔,塔高18米,上面鐫刻著毛澤東手書“革命烈士紀念塔”,字大逾鬥,蒼勁有力。

向革命烈士敬獻花圈,在默哀中寄託對先烈的深切懷念;聽一聽膠東革命歷史和著名烈士英雄事蹟介紹,追思那段偉大的革命歲月。

在烈士陵園內,我一路緬懷、一路思考:是什麼讓他們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毫無畏懼;是什麼讓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辭。有人紛紛給出了答案:是信仰的力量使然、是黨性的力量使然;是使命的力量使然。任常倫、解玉卿、夏侯蘇民……,在這裡,每一個名字都是一段傳奇,都是一種力量,都是一種精神。

暑假要去就去蓬萊烈士陵園。那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地方,每一片土地都有著神聖的價值。

去烈士陵園掃墓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480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人行人慾斷魂。”每到清明節,我總會想起這首家喻戶曉的古詩。今年的清明節,我們還是去人民公園進行祭掃。

清風徐來,吹動我幾根髮絲,看著眼前的人民公園,想到了我們現在的生活都是烈士們用生命換來的,心情不免有些沉重。

進入人民公園,同學們收起了往日的嘻笑,都變得莊嚴肅重起來。是啊,在這個神聖而莊嚴的地方,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來破壞它原來的莊嚴呢?

在烈士墓碑前,全校師生進行了祭奠儀式。一項項的儀式,同學們始終保持沉默,眼前的烈士墓碑也變得格外高大,風也變得輕柔起來,似乎在與我們一起哀悼烈士們。

哀悼完烈士後,我們便去了紀念館。紀念館裡有我們民族過去的見證,看著那一行行的字,彷彿自己也到了那個時代,彷彿看到了烈士們用他們的血肉為我們築成的那個城牆,彷彿看到了烈士們用生命與別人作鬥爭。他們將自己的生命都給了人民,在死亡面前,他們首先想到了的不是自己,而是國家。他們的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人們學習嗎?

觀看完紀念館後,我們即將離開。在回去的路上,我想:烈士們,感謝你們的無私奉獻,你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一定會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強大的。

參觀陸房烈士陵園有感 篇3

國一作文 ,724字

正值清明時節,雖無“清明時節雨紛紛”的瀟灑,但一陣清爽的春風襲來我的臉頰,脆響我的脖頸也足以讓我清醒我們要去掃墓,一座安息著建設新中國英雄烈士的墓。

向車窗外看去,清一色的黃柳整齊的排列在路旁,柳樹吆!你難道是因為日寇無端侵略的憤恨而枯黃嗎?還是因為對英雄八路軍戰士而自豪?我不禁感慨:這一片寧靜的土地上,發生了一次多麼激烈的正義與邪惡間的戰爭陆房戰爭啊!

站在這灑滿獻血的土地上,一幕幕八路軍為保衛國家和人民而流血犧牲的畫面用現在我腦際,如今繁榮安定的中國不就是他們用血與肉類築起來的嗎?望向那碑上閃著光輝的紅星,他的光輝照耀著腳下的土地,照耀著安息的英雄,更照耀著整個九洲,又像一把利劍,深深的刺入日本法西斯的心臟。他,鼓舞著八路軍戰士們在沙場英勇殺敵鼓舞著我們去奮鬥,更鼓舞著全中國人民一起創造祖國美好的明天啊!

在一片蒼綠的松柏之下,我們的心熱血沸騰,我知道,八路軍戰士的先生精神正如這四季常青的松柏,在實踐永垂不朽,他們是人民的兒女,是真正的英雄好漢!

恍惚間,時間到了1939年5月,彷彿看到了八路軍一一五師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成功地進行了突圍並消滅了日軍一千三百多人,而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仍有三百多名八路軍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那一排排骨灰架上,我看到一個又一個的無名英雄,他們默默地為新中國的成立貢獻了巨大的力量。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青年,更要秉承他們的精神,不求名利,只求為國奉獻力量;不求安樂,只求為人民的利益而戰……

寒冷的風依然在吹,但我卻沒有了刺骨,是心中的一腔熱血,是碑上閃爍的紅星,是楊得志同志蒼勁有力的題詞,讓我不再退縮。我知道,在學校愛國教育下,一顆愛國的種子移植入心中,生根發芽……

遊大悟烈士陵園有感 篇4

國二作文 ,717字

今天是4月3日,清明掃墓的時間,每年這個時候,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去給革命烈士掃墓,寄託我們的哀思,今年也不例外。清晨,微風帶著溼潤的氣息撫過臉頰,我懷著一顆崇敬而又激動的心踏上了“大悟烈士陵園祭掃活動”的旅途。

車子緩緩地停下來,“鄂豫邊區革命烈士陵園”映入眼簾,字型上方那鮮豔的五星紅旗正迎風飄揚,那鮮紅的字型彷彿在告訴我們:烈士們雖已故,但他們那顆火熱而充滿激情的心將永留人間。

陵園整潔而又莊重,道路兩旁的松柏端正地站著,彷彿在為我們指引著前進的方向。第一站,我們要去革命烈士紀念碑,但到達之前,首先需要登上144級階梯,階梯雖說不上險,卻十分地陡,只上到一半便累得氣喘吁吁。“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義勇軍進行曲》在我耳畔響起,使我不自覺地加快了腳步,是啊,不願做奴隸,就得堅持向前啊!

來到墓碑前,我們莊嚴地站成四排,向烈士們進獻了花圈。天空陰沉沉的,沒有見到太陽的影子,風也沒有四處吹了,誰也沒有說話,一切都顯得極為寂靜。我們站在烈士墓碑前,低下頭向烈士們默哀,內心洶湧澎湃,眼前彷彿浮現了當年烈士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情形,那壯烈犧牲在祖國大地上的畫面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裡,革命烈士們為我們拋頭顱、灑熱血,用珍貴的生命換來的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們怎能不珍惜?

後來,我們參觀了“烈士紀念館”和“新四軍第五師紀念館”,在那裡,我清楚地瞭解到一些烈士的經歷。跟隨著管理員走在紀念館中,尋找著歷史的足跡,看著那一件件震撼人心的事件和物件,我的眼眶溼潤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珍惜生活呢?

一天很快就過去了,我戀戀不捨地告別了大悟,卻永遠不會將它從記憶中抹去,我們留下的是哀痛,帶走的是那引人深省的啟示。

烈士陵園掃墓有感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1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是一年之中最使人悲哀的日子。為了讓去世的人們安息,每到這天,我們都會有一個集體活動—掃墓。

今天,我光榮的參加了去烈士陵園的掃墓活動。經過長期排練,終於等到去陵園的這一天了。坐上巴士,我們向陵園前行。一路上,偶爾看見幾個人在掃墓。那神情莊嚴、悲哀,默默地,我的心裡莫名其妙的湧上一陣傷感。一到陵園,一塊大石碑矗立在園裡,十分顯眼。石碑大約有一座房子那麼高,用金色的大字寫著:沛縣革命烈士紀念碑。隨著主持人的聲音,掃墓活動開始了。

張悍華爺爺給我們說烈士們不顧生命,保衛祖國的故事。我腦海裡似乎出現了那個戰爭的場面,心海里像扔了一塊石頭,久久不能平靜。很快,少先隊隊員的兩位代表把花圈放在紀念碑前。伴隨著悲哀的樂曲,我們深深地低下了頭……

開幕式結束以後,我們便開始掃墓。一共七十二個墓碑,每個墓碑上面都有著烈士們的故事。整個掃墓過程沉重、嚴肅,還帶著一股悲哀。

之後,我們又去了烈士紀念館。看著牆壁上歷史的足跡,聽著老師的講解,讀著文字,我頓時感覺到今天的生活多麼不容易,都是用先烈們的血汗換來的。看著在戰場中,戰士們與敵人以死相拼的畫面,我感覺到我快哭了……

一陣風吹來,紅領巾飄了起來。我明白,它是用血染紅的。

看著天空,我明白,它正在默默地哭泣。望著用松樹點綴的烈士陵園,我還明白,愛國詩歌並沒有完……

遊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 篇6

國二作文 ,1567字

去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時,正是夏季一天之中最為心曠神怡的清晨,空氣裡還含著水汽,時不時地徐來一陣清風。

一下車,抬頭便看到一塊巨大的牌匾,上面刻有孫文先生手題的“浩氣長存”四字,讓人不覺肅然起敬。穿過牌匾,是一條兩旁種有柏樹的石板路。走在已被磨得光滑的石板路上,我突然有一種時空錯雜的感覺,兩邊森森翠柏,四周蒼天喬木,彷彿幻化成一個個模糊的影像混雜著歷史往事的痕跡,在我眼前不斷地晃動,我的心不禁有點緊,邁出的步伐變得小心翼翼,我怕我的腳步聲驚擾了那些模糊的影像和安睡的亡魂。

在這紛繁的思緒中,我們上了一座橋。橋的兩邊都有一個小小的水池,水池上都一個噴泉。過了橋,遠遠的看見一個西式建築,由四根柱子撐起,柱子圍成的中心是一塊稜柱狀的巨石,上面刻有七十二烈士之墓幾個遒勁的紅色大字,我猜七十二位熱血志士便長眠於此。

在它的後面,是一座“山”字形的建築,在建築的頂端站著象徵自由光明的自由女神像,在車上導遊給我們講過女神手裡所拿的物件曾變更過三次,但不管怎麼變,自由光明是人們共同的追求。建築一共有兩層。下層僅僅有一大兩小的門,左右兩邊有小樓梯上第二層。第二層從正面看是一個三角形的石牆,它由不同的牌碑組成,牌碑上刻有捐獻人的姓名。第二層的背面和正面一樣,但是從那裡看下去便能看到一塊巨大的碑,距離太遠使得碑上的字像是隱形了,還真有點像武則天的無字碑。

走近了才發現,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字。內容是關於黃花崗起義的經過和埋葬在這裡的七十二名烈士的姓名。石碑經歷上百年風雨的洗刷,留下了斑駁的雨痕,有些字字跡已經變淺甚至有些模糊,輕輕撫摸一個個名字,“廣東人:徐佩旒,徐禮明,徐日培徐茂燎,徐鬆根,徐滿凌,徐昭良,……福建人:林覺民,林西惠,林尹民,林文,……廣西人……四川人……安徽人……”重若千斤,當年那些戰士們究竟要拋下多少的親情,拋下多少大好的青春去完成這一場壯烈的革命呢?冷石無語,石碑上寥寥數語又怎能描繪當年那場驚天動地的起義呢?

旁邊有個白髮老人在喃喃說道,沒有他們,哪有廣州今天的繁榮。不禁悵然。不由想起昨天參觀廣州塔的場景,想起那座中國最高的塔,想起那部一分半鐘就能升到108層的電梯,想起那些環繞著塔的鋼化玻璃。從廣州塔鳥瞰全景真是一種又驚又喜的感受,驚的是那些大路成了羊腸小道,汽車只有米飯大小彷彿伸手可握,驚的是感覺不踏實,踩在雲上似的輕飄飄。喜的是廣州是那麼的繁華,是那麼的發達,直插雲霄的摩天大樓,臥波的長橋,飛虹似的立交橋,富有特色的城市雕塑……無不印證著城市的飛速發展。

然而過上富足生活的人們,你們是否不曾忘記今日之幸福是無數無數的革命戰士用鮮血和無數我們無法想象的代價換來的?是否已經忘記了那一段段用鮮血烙出來的慘痛歷史?是否被物慾衝昏頭腦?

今天這個烈士安睡的園陵已儼然成為了市民們休憩遊玩的公園。一大早許多老頭老太們或帶著小孫子小孫女玩耍,享受著天倫之樂,或來晨運,有獨個打太極的,有三五個在一起練唱歌吼吼幾嗓子的,有十來個聚在一起跳廣場舞的……小孩的打鬧聲,老人的歌聲笑聲,音響傳出來的舞曲聲,讓這個莊嚴靜謐的園陵很有幾分熱鬧,也許長眠在此的英烈因此而欣慰,當年你們奮力追求的不就是這樣的生活嗎?不就是想中國有今日之局面嗎?但是作為生者,我們不該淡忘他們,而是懷著感恩的心去懷念他們,因為他們,我們已經不用飽受國亂的痛苦,不用拋妻棄子的去參加革命,才有今天的生活。我們應學會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銘記他們“菊殘猶有傲霜枝”的精神,“為天下人謀永福”的品質,不浪費向子孫們借來的資源,努力為國為民造福。

我想我永遠不會忘記,曾經有那麼一群人,用生命成全過我們的幸福。

石碑雖然會被時光所腐蝕,但你們的美好品質將會一代一代的流傳下去,活在後代人的心中,正如孫文先生所說的那樣—“浩氣長存”。

美麗的烈士陵園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375字

烈士陵園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的青年路上,也就是在中牟大廈的右前方。

走進大門,正前方是毛澤東主席的雕像,兩旁是一些大樹、小草和美麗的小花,再往前走,是用來散步的,兩旁也是大樹、小草和美麗的小花,左邊還有一個小小的亭子,小亭子的作用很大,如果下雨了,就到小亭子裡躲雨,再往前走,是一些人們在烈士陵園裡說說笑笑,還有的年輕人們在這裡跑步,再往前走,就是一個用石頭一塊一塊砌成的紀念碑,紀念碑上寫的還有字,再往前走,就是一個用石頭砌成的小亭子,亭子裡也有一塊石碑,石碑上紀念著抗日英雄的名字和他們的家庭住址,用石頭砌成的小亭子的兩旁,有抗日英雄的墓碑,再往前走,就是後門了,後門的兩旁,還有一些樹,樹上有歡蹦亂跳的小鳥,這些小鳥嘰嘰喳喳的叫著,好像在說:“這是我們的地盤。”

走出烈士陵園,好像穿越過戰爭年代一樣,這就是美麗的烈士陵園,這就是壯觀的烈士陵園。

祭掃烈士陵園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533字

明天就是清明瞭,金黃的油菜花將田野裝扮得更加美麗,在這鳥語花香的時節,小主人報組織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

烈士陵園,安靜、肅穆的松柏鬱鬱蔥蔥的佇立在道路兩旁,似乎再向人們訴說著什麼。漢白玉做成的烈士英雄紀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八個大字在陽光下金光閃閃,熠熠生輝。我們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紛紛向烈士獻上手中的鮮花。然後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向在戰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默哀三分鐘。接著,我們參觀了烈士事蹟展覽館,在展廳中陳列著烈士們的一些遺物,信件和生平事蹟。在這裡有解放戰爭、抗日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烈士,其中既有六十多的老人,也有十來歲的孩子,既有男人,也有女人,在戰爭中,他們不分男女老少,為了祖國的解放,為了抵抗外來侵略者,拋頭顱、灑熱血。看著這些資料,我彷彿又回到了戰火紛飛、硝煙瀰漫的年代。

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我們的生活是幸福的,戰爭離我們是那麼的遙遠,可又是那麼的觸手可及。和平就在我們的身邊,卻又那麼容易破碎。地球上還有很多的地方仍然有流血,有戰爭,還有很多的孩子因為戰爭無家可歸,流離失所,戰爭讓他們失去了親人,失去健康。我多麼希望我能有停止戰爭的法寶,讓世界變得和平,讓地球成為一個和諧美好的大家庭。我要為了這個理想,努力,加油!

參觀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有感 篇9

觀後感 ,558字

井岡山,面積僅有二百多平方公里,在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中華大地上顯得很渺小。然而,它卻有很多響亮的稱呼—“中國革命的搖籃”,”中國革命從這裡走向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今天參觀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後,深深感受到,井岡山更是一座英雄的山、人民的山。

兩年四個月,共有超過48000的英雄犧牲在了井岡山,平均每天有60多名革命先烈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都有幾名紅軍戰士倒下,而有名可查的僅有15744個,三萬多名都是無名英雄。感謝儀式教學的羅曦老師的感情真摯講解,帶著我們走進了那一段艱苦卓絕的時空,老師的娓娓道來,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了一個個英雄鮮活的生命,他們中有知識分子,青年才俊,富家子弟,本可以過著安逸富足的生活,然而,他們為了信仰,為了中國的勞苦大眾,來到井岡山,拋頭顱灑熱血。劉仁堪、伍若蘭、吳月娥、……,羅老師的講解,讓我們感受到了栩栩如生的每一位井岡英烈、有溫度的井岡山一草一木一水一石,同時也讓每一位學員若有所思。到底什麼是共產黨員?

此時此刻,此情此景,醍醐灌頂,身先士卒,不畏艱險,不怕犧牲是共產黨員。新時期,敢為人先,不計得失、勇於奉獻是共產黨員。最後,羅老師帶著我們,面對烈士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大家聲音洪亮、渾厚、堅定,因為,井岡山,因為井岡山精神!

清明節掃烈士陵園有感 篇10

國一作文 ,497字

時令又到清明,空氣裡到處瀰漫著清明的氣息,生機和活力溢滿了大地和天空,殘冬的痕跡一掃而光,迎著清爽的晨風,我們來到了成安烈士陵園。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屹立在正前方高大肅穆的紀念碑。白色的建築,中間燙金大字,在風中蕭瑟。我看著那高聳入雲的紀念碑,固然時間會腐蝕它的輪廓,但戰士們衝鋒陷陣時的那種豪邁絲毫沒有褪去。

紀念碑前,我們獻花,我們哀悼,我們鞠躬,我們宣讀入團誓詞。這一切讓我的思緒彷彿回到了戰爭年代,看著一個個熱血兒女,為了中國的解放,為了人民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將自己寶貴的生命留在了這片土地上。

看著墓碑上一張張老舊的照片,那是烈士們年輕的遺像。透過他們堅定的目光,我彷彿看到了戰場上硝煙滾滾,聽到了號角陣陣。

聽著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爺爺那驕傲的神情,讓我不禁為我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心裡的浮塵也被一點點打掃乾淨。我明白了國家、社會、學校、父母在我們身上傾注了無限的愛,我也應當用百倍的努力去回報他們。

縷縷春風,在訴說著對革命先烈的無限深情,對烈士英魂的無盡哀思。讓我們憶往昔,訴不盡對先烈的無限懷念;看今朝,唱不完對明天的無限憧憬;展未來,我們信心百倍,鬥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