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家鄉相關作文20篇
印象家鄉 篇1
國二作文 ,511字有這樣一杯茶,初嘗令人滿心回憶,再呷令人身臨其境,品完令人流連忘返。我稱這茶為—家鄉。
我的家鄉被青山染綠,被碧水洗淨,被桃花綴紅,被油菜鑲金。啊,她是如此的美麗動人,每一縷空氣都承載著我對她的回憶,我對她的感情。
記憶裡的家鄉流淌這勞動人的汗水,我的外公便是將他這一生都寄予了這片土地。記得小時候,他常常扛著鋤頭,一年四季都奔波在家與田地之間。那田埂上處處都留有他的身影,不管頭頂著太陽有多大,不管是天吹著多冷的風,他總是騎著那輛破舊的自行車,在田間一待就是一天,中午啃著早已備好的饅頭,就著水又是一頓。他習慣了起早貪黑,每每日落炊煙裊裊時才會歸家,他愛著這片土地,對他而言是這片土地養育了他,給了他豐收的喜悅,無盡的快樂。
這座小城佈滿了文化氣息。媽媽是一位老師,她把全部的精力花在我與學生上,她是熱愛這片土地的,她很快樂,他從學校中汲取知識,於是,家鄉也充滿了知識。有一首詩,它叫《鄉愁》。是啊,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是一灣淺淺的海峽;鄉愁是一張船票,是一方墳墓。鄉愁何止那麼簡單?家鄉的回憶是樹的年輪,每一圈都那麼深刻;家鄉的回憶是海的波紋,每一圈都那麼悠長。
若家鄉是根短笛,我願做那牧童,將她頌揚。
家鄉印象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787字我的家鄉在公莊,要問公莊什麼讓你印象深刻,我相信,只要你是公莊人,你一定會在第一時間想到:“好吃的!”為此,我給了公莊一個美譽:“舌尖上的家鄉。”
在我眼裡,每個季節的家鄉,味道是不一樣的。當然,我這裡的“味道”不僅指食物。
春天
初入公莊的芹塘村,你總能聞到一絲飄忽在空中的花香。跟隨著花香,穿過林間小道,你會發現,香味是從我家的院子裡那棵桂花樹傳出來的。我的伯母愛種花,心靈手巧的她將院子用花點綴得有模有樣。每次春季回到家鄉,我們總會聚在桂花樹下,吃著桂花做的桂花糕,品著清新的桂花茶,一聊便聊到晚上。晚風伴隨著花香拂過臉頰,好不美妙。
夏天
夏天的味道比春天更濃,但不是清新的花香,而是濃郁的果香—大伯果園裡的果樹結果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果子張燈結綵般的“掛”在樹上,三三兩兩地擠在一起,好歡樂!你這時候要是回去,總能看到一幫果農在園子裡忙得不亦樂乎,果樹粗壯的枝幹和茂盛的葉子成了一把把巨大的傘,帶給果農一片陰涼。看著這又大又甜的果子,果農的笑容,不禁嘴角上揚,果然是生機勃勃的夏天!
秋天
秋天的味道是純天然的幽幽的麥香,它不如春天清新,不如夏天濃郁,但它更多的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韻味,像茶一般,只有你慢慢地品,味道才會出來。我最喜歡外婆給我泡的大麥茶,暖暖的,香香的,喝一口,感覺渾身都溫暖起來,我也總是跟媽媽開玩笑說:“我剛剛喝下了一杯秋天!”媽媽也總是配合著我說:“我剛剛喝下了一杯愛。”媽媽和我隔著兩杯大麥茶裊裊上升的溫氣,笑了。
冬天
對我而言,冬天無疑是誘人的臘香。臘腸是我家鄉的名菜,每逢冬季,大娘總會準備好香噴噴的臘腸等我們回來,一陣陣誘人的臘香從家裡飄出小村,引來一些路人駐足痴望。爸爸也總是笑我看著臘腸口水流“三千尺”的樣子,沒辦法,太香了嘛!
無論哪個季節的家鄉,在我眼中、心裡,無一不是我不愛的。我愛我那“舌尖上的家鄉”。
家鄉印象 篇3
寫景作文 ,511字我的老家在海灣城市青島,這裡有山有水有樹林,沒有枇杷院也有小草房。
從小到大生活在這裡,也見證了它的發展變遷。如今高樓林立,地鐵通行,在這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是家鄉人民不懈的努力和先天的優勢。
春天,萬物復甦,春回大地。很多人會來到五四廣場駐足觀賞,一些小孩會在這裡放風箏,跑跑跳跳也很是熱鬧,給這嚴肅的建築增添了許多生氣。偶爾看到旁邊綠叢中有一家三口在那裡野炊,鋪好了乾淨的餐布,擺出了各式各樣的吃喝的東西,爸爸在拿著單反各個角度拍照,小朋友圍著一棵大樹在捉蜻蜓,媽媽在這邊忙碌著,一會抬頭看看父子倆的情形,然後低頭抿笑,一家三口真是其樂融融幸福極了呢。
夏天,金沙灘上聚集滿了遊客,各色面板,各種語言,來自世界各地,卻同樣的熱愛這片大海。真美啊,這景象,這海上泛起的粼粼波光。
秋天是個充滿詩意的季節,許多文藝青年喜歡揹著雙肩包,手拿單反,在各處栽滿楓樹的街上走過,落葉散落身上,一陣秋風吹過,頭髮吹起的角度剛好是美好的樣子。
到了冬天,萬籟俱寂,青島也開始進入了冬眠期,街上已經很少人出沒,可還是會看到在棧橋邊上有人在訴說著生活永珍。
這就是我的家鄉,啤酒蛤蜊還有各種大蝦,如果你來,一定也會愛上這裡。
家鄉印象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571字我的老家在江蘇泰州,雖說那裡是農村,但是它在我的印象中可不比城市差。下面就讓我為你一一介紹吧!
我的老家有一望無際的稻田,稻田裡有農民們用稻草做的稻草人,是用來趕走那些偷吃稻穀的小鳥的。雖然那些稻草人外表不是很好看,但是當我一看到它,腦海裡就浮現出農民伯伯日日夜夜在稻田裡耕耘的樣子,它們的一滴汗水就是一粒米,是他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了現在的幸福生活。
泰州人住的幾乎都是二層“別墅”,我爺爺家也不例外。爺爺家有一個大四合院,內有雞窩、廚房、別墅和水井。水井是爺爺家的主要水源,出水口就像一個泵,用手壓著一邊,另一邊就會有水出來,井水甘甜解渴。井的後面是一條通往自家菜園的小路,是爺爺一點一點開出來的。爺爺家的菜園裡有瓜、小白菜、茄子、辣椒……我最喜歡吃爺爺菜園裡種的黃瓜,因為爺爺家的黃瓜又綠又嫩,咬一口,那清香的味道使我回味無窮。
吃下午飯,是我最興奮、最期待的,因為每天的下午飯,奶奶都會做粘糕給我吃。奶奶做的粘糕非常筋道,甜絲絲的,很好吃。
在我的眼中,泰州是那麼美好。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我忘不了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就像夢中仙境;忘不了爺爺的菜園,奶奶的粘糕,那回味無窮的鄉情;更忘不了那濃郁吳音的農民,把我的家鄉建設得那麼富饒,美麗。
霄鄉印象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532字在鶴山市的龍口鎮有一個美麗的小鄉村—霄鄉,我外婆家就在那裡,我的暑假寒假幾乎都在那裡度過。
霄鄉給我的印象很深,那裡有一個連著一個的池塘,還有許多古色古香的祠堂。在這些池塘和祠堂的一旁,是一座座的青磚瓦房。那裡的古建築群儲存完好,錯落有致,佈局唯美,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古村。一眼望去,那彎彎曲曲的鄉間小道,石板路和石街,石巷,乃至那有著細緻精美雕花門簷的古老的大門,無一不透露著古舊的純樸的氣息。
霄鄉人都姓源,這姓氏是中國的稀姓,人數不多,在百家姓上連隊都排不上。我記得媽媽每次告訴人家她姓源,然後會多說一句:是世外桃源的源。村裡近湖源公祠有一副石刻的對聯:發源由北魏,晉爵紀西平概括了源姓的歷史。原來霄鄉源氏是鮮卑族的後裔,他們的祖先700年前不遠萬里由遙遠的東北一路遷徙而來,最後選擇了這個寧靜的小鄉村定居。他們的祖祖輩輩見證著一個北方民族漢化融合的過程。
現在的霄鄉正蓬勃發展著,前幾個月還舉辦了美麗鄉村霄南籃球賽,中秋火供,慢生活慢騎比賽,古典傳統的小學生開筆禮,“追月夜鮮卑情”民俗篝火晚會等妙趣橫生而又充滿民族特色的活動。這一切無一不顯示著霄鄉人欣欣向榮的生活現狀。
相信你去過一次之後,就會被打動,從而沉醉在那濃郁的鄉土氣息和人情味當中。
古村鄉韻,霄南印象 篇6
國一作文 ,681字霄南,位於廣東鶴山市龍口鎮東部這裡是中國最傳奇的民族之一—鮮卑族後裔源氏的聚居之地。今天,我做了一番小記者,來到了霄南這“人間仙境”的地方參觀。
一踏入霄南村,你便會問:一個在鶴山人數並不算多的姓氏,一座古老的村莊,為什麼能夠引起各界人士的關注?哦,原來,這裡的源氏蘊含著有千年的歷史。
我們走向一位老伯伯訪問了他,據說,有一間大祠堂門上寫著一副對聯“發源由北魏,進爵紀西平”,它講的是鶴山源氏老祖宗源賀受北魏太武帝賜名“源賀”,並進爵四平王的故事,所以,他們的姓氏—源,正是古鮮卑姓氏之一。
霄鄉源氏雖然以鮮卑後人自居,但是,蜚聲國外的源吉林萬應和茶也是一很好的例證,源吉林家族的始祖是源吉華,但它的創達始人卻是他的後人源吉蓀。據當地人所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他們這個民族有許多人因一種怪病而離開人世,於是,有兩位名醫確定研製一種藥材—源吉林,經過反覆的研製,成功創制配方,製成的要藥茶味甘,藥性純和,故名甘和茶,寓意子孫後代吉祥如意,家族生蒸蒸日上,他們把“源吉林”三字作為甘和茶的牌子,後來,人們服用了它後,百病全部醫治好,人們把它稱為“靈藥”,由於源甘林茶藥效好,最後發展得很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啊!霄南村每年中秋節都舉行燒關塔祭祀習俗。當晚全村人集中吃團圓飯,飯後村民們圍著關塔載歌載舞,隨後開始燒關塔。霄南中秋“火供”祭祀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據說這樣做,寓意是把保護家人平安、幸福……
啊!霄南的風俗真美麗,真特別,它使我有些依依不捨,不過,經過這一天的“旅行”,我的收穫可真大,讓我更進一步去了解霄南。
故鄉的印象 篇7
高一作文 ,935字我幸福地成長在一片美麗的紅土地上,那裡人口四萬多,地勢平坦,氣候溫潤,一年四季的風景簡直就是一幅永遠也看不夠的山水畫,令人陶醉。
這片紅土地儲存了我許多天真爛漫的故事,這些故事穿過城市喧囂的天空,穿過功利紛爭溫暖著我的童年和回憶,那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是我最好的朋友。走向廣闊的田野,放眼望去,綠油油的稻田,其間穿過一條小河,河水清澈無比,袒露在陽光下,遠遠望去,像一條發光的銀項鍊。不管是綠肥色清新的春天,火紅熱鬧的夏天,金黃豐收的秋天,還是純潔晶瑩的冬天,它都是那麼美,那麼美。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朵朵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無聲無息地飄著,田野裡的小草露出了嫩綠的小腦袋,給大地披上了一條綠色的新衣。河邊的柳樹長出了嫩芽,一陣風吹來,它像一位美麗的姑娘玩弄著自己輕盈的長髮。剛從北方飛回的小燕子被她的美麗給吸引,在柳枝上唧唧喳喳叫,彷彿在說:“春天美,春天好……”
天氣漸漸地熱了起來,村口老槐樹上的知了在不停地叫著,好不聒噪。老人們在樹下襬開棋局,或扇扇子,或喝涼茶,不時發出歡樂的笑聲;小孩子們嘴裡叼著冰棍兒,穿著短褲和小背心兒在樹下玩耍,一隻家狗在他們周圍跑著,不時地吐出紅紅的舌頭,看來它也耐不住炎熱。就在這樣簡單的午後,大人們的歡笑聲,孩子們的打鬧聲,深巷傳來的狗吠聲交織成一片,好不和諧……
秋天,一個豐收的季節,秋高氣爽,景色迷人,處處是一片豐收的景象,沉甸甸的稻穗,謙遜地彎著腰,金黃色的稻穗在秋風的推動下,捲起了一層層金碧的波濤,好不迷人。遼闊的田野不時傳來割禾人們的歡聲笑語,傳載著豐收的喜悅。
故鄉的冬天雖沒有那如花針似鵝毛的雪漫天飛舞的景象,但也別有一番情調。每當冬邁著輕盈的步伐悄悄降臨時,夏季的綠,秋季的黃就悄然隱去,隨即呈現的是褪色的灰白,房屋上,大樹上,到處都蒙上了一層冷色。樹枝上的幾片孤零零的葉子已經冷黃折皺了,在不經意間悄然飄落,只剩下光禿禿的枝幹在寒風中戰慄。過了一會,太陽升起了,散發著柔和嫵媚的光芒,為在寒風中戰慄的樹枝鍍上了一層金,那優美的勁兒,讓人難以用語言來表達。
在這美麗的紅土地上,不管是美麗的春天、炎熱的夏天、涼爽的秋天,還是寒冷的冬天,都是溫暖和回憶同時氾濫的季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愛你,我的故鄉。
家鄉的北象山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451字我的家鄉隆德是一個美麗而又寧靜的小縣城。這裡有許多美麗的景色:有鬱鬱蔥蔥的六盤山大森林、有復古風範的老巷子、有神祕色彩的百聯池……這麼說吧,如果那些大城市是“大家閨秀”,那我們的隆德就是“小家碧玉”。當然,我們的“小家碧玉”身上也有最閃耀的一處,那就是北象山了。
北象山位於隆德縣的北面,雖然她沒有泰山的雄偉、沒有黃山的險峻。但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早晨,太陽剛跳出地平線,山上的花草樹木就醒了,伸著懶腰,打著哈欠,迎接新的一天。老人、小孩、年輕的叔叔阿姨們迎著晨曦去爬北象山,此時的北象山充滿了活力。
中午,豔陽高照。山上的樹木在太陽的照耀下,顯得更精神了。彷彿在說:“我們可不怕熱!”這時的北象山猶如一位巨人守衛在北邊。幾個調皮的孩子頂著豔陽在山下的健身場地玩的不亦樂乎,全然不顧家長此起彼伏的呼喚……
晚上,皓月當空。這時的北象山在月光下盡情展示它迷人的美,山上的花草樹木都睡覺了,月亮輕輕地給它們蓋上星星被。山上的霓虹燈不時變幻著它特有的色調,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
啊,我愛你,家鄉的北象山!
家鄉的印記 篇9
國三作文 ,935字我的家鄉,在鹽城,外婆家就是我腦海中家鄉的印記。那兒的一方一畝,一針一線,一粒米,一塊土,都帶有家鄉的味道,但這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那家鄉的麥芽糖。
聽母親說,小的時候,只要一聽到敲擊鐵塊的那種清脆的、歡快悅耳的聲音,一群孩子就會迅速地拿出早已藏在門旁的舊衣服鞋子,或者有時什麼也不拿,緊緊握著手裡的1毛錢,飛快地衝出門去換糖吃,那換糖的老爺爺,總會笑眯眯的給大家每人敲下一塊大大小小的淡黃色的麥芽糖,捧在手裡香氣四溢,陽光下稜角分明,再細看時,卻又怕它化了,於是理所當然掰一塊的塞進嘴裡,頓時脣齒留香,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哈哈一笑又一鬨而散去草垛邊做遊戲。也不知是不是這樣的,但母親每次講到這兒時眼睛都會發光。字典上說,麥芽糖是白色晶體,但這點我倒不贊同,每一次吃的麥芽糖都是淡淡的黃色的不透明的糖塊。
頭一回吃麥芽糖應該是在剛會記事那年。一個老爺爺用老家土話叫賣著麥芽糖,媽媽很熱情地和他打招呼,叫他爺爺,後來才知道媽媽兒時總去他們家換糖吃。老爺爺敲了一塊給我,握在手裡硬硬的,拿一小塊含在嘴裡,不一會兒就軟了,用牙齒嚼一嚼,還會黏在牙上;甜味就不用說了,可與平常的糖不同的是麥芽糖裡多了一份泥土的幽香與淡淡的很樸實的味道,它的裡面有麥子這種農作物裡獨特的綿柔。它不被咬時是硬的,厚實的,含在嘴裡時又似乎被這溫熱打動,多了幾份酥柔。
老師們小的時候一定吃過麥芽糖吧!這糖我在四川旅遊時也吃過,可總是覺得沒有家鄉的麥芽糖正宗,心裡多了一份歸鄉的心。
麥芽糖以一種樸實的、低調的身份出現在我們的世界裡,也不知是何時何人發明了他,讓它流傳千古,糖中有一股淳樸的民風融入其中,也不知該如何表達,似乎沒有一個詞語可以襯托出它的美,它的質感,它的形態,它的品質,無與倫比。我實在找不到一個詞語,能夠表達出我對麥芽糖的感受。它與麥子無比完美的融合了,以一種常見的形態結合了。它並不如費列羅那樣包裝的那麼奢華,也不如悠哈奶糖那麼小巧可愛,但它在許多人看來,是家鄉的印記,是兒時的甜蜜啊!它是人、天、地三者完美合作而幻化成的一種經過汗水心血融匯成的物體,而我的文筆又是多麼的淺顯而蒼白啊。
我家鄉的印記,就是這一塊塊、淡黃色的、不透明的麥芽糖,那承載著許多人兒時回憶的麥芽糖……
家鄉印記 篇10
國二作文 ,853字這是一個美麗清靜的地方,在她的懷抱裡,我感到很踏實很溫暖。我深愛她透明的天空。眷戀她肥沃豐美的土地。她的人民勤勞樸實又不失熱情。她的莊稼茁壯青翠。他的水甘甜可口,沁人心脾。她的空氣漾汐著醉人的醇香。
記得小時候她並沒有現在這麼迷人,那時候,每天被奶奶從暖和的被窩中拎起,無精打采的跟著她去晨練,也許每天早晨都是迷迷糊糊的,也許是因為畏懼晨練,它在我兒時的印象中就像奶奶床底下積滿灰塵的大木箱,是那樣的蒼老,那樣的孤寂,離我又是那樣的遙遠,讓我記憶猶新的只有晨練後的一個雞蛋餅,一碗豆漿,亦或一碗餛燉。
有條河,橫跨這座城市—通揚河。
涓涓流水,悠悠千載,碧色的通揚河半跨半圍的流過,她的河畔,是我可愛的故鄉,那裡有美麗動人的傳說,有漁歌唱晚的溫馨,有黃髮垂髻的恬然。
站在橋上,佇立凝神,柔柔碧波,幽幽小鎮,這一切勾成了一種極其和諧的家園氛圍,一派欣欣向榮的祥和景象,一種安謐恬靜的幸福生活。我並不急於離開,總覺得有個聲音在召喚我,那條河流好像有很多話還未訴盡,有很多故事還沒有講完。它雖沒有長江‘江間波浪兼天湧’的浩瀚壯闊,也無黃河‘咆哮萬里觸龍門’的磅礴氣勢,然而她卻用她甘甜的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用母親般的柔情造福河畔兒女。
河的那頭是繁華的市區,那裡矗立著一座座新崛起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錯落有致;街上車水馬龍,行人穿梭如織,是一個典型的現代化城市。那裡的人沒有扭捏作態的風騷,也不存在故弄玄虛的斯文,故鄉的人啊,永遠是那樣淳樸善良,和藹可親。
風,柔和了許多,它帶來了雨水,滋潤著乾燥的城市,城市貪婪地吮吸著,哼著悠揚的小曲兒,不論是正在建設中的高樓,還是古樸小巷裡的叫賣聲,亦或是城市與環境的協調,它們都共同演奏著城市的變奏曲,有激進,有舒暢,有優美,有低沉,當然也不乏出人意料的一個小插曲,它就像爺爺手中常握的那杯茶,不是大口嚥下就能品出味來的,它就像奶奶的大木箱,不是塵封多年後一剎那開啟就能明白的。沒有人不留戀,也沒有人能夠真正讀懂……
這就是泰州的魅力,也是我愛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