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立德而後學習相關作文20篇

先立德而後學習 篇1

高考作文 ,842字

路邊的樹,總是先抽出翠綠的枝葉為行人遮蔭,而後冒出鮮嫩的花,展示自己的美麗;

河中的水,總是先淌在地面上為人們所用,而後升騰至藍天,變成雲朵雪白自己的肌顏。

學習不是第一,教育的第一步是道德的啟蒙,若無德,學何用?

回望歷史,在萬古長廊中鐫刻著的名字,那樣清晰,寫下他們名字的工具,不僅僅是文采、學識,更是他們的人格力量。文采、知識只不過是用筆墨來記載,而人格力量,是用鑿子在打刻一頁頁光輝的歷史。

杜甫的“詩聖”之名,不僅由於他的詩,更緣於他的“聖”,不只因為他“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文采與壯志,更因他“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的憂國憂民之情。文天祥的萬古流芳,不因他留下了多少佳作,而因他的骨氣,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便足以震撼人心,何須千言萬語、佳篇連連?詩的好,不僅好在詞藻、文采,更體現在詩人的品格上。若一首詩僅是詞藻華麗,描繪生動,而無絲毫內在感情,那他只是一首豔詩而非好詩,同樣,一個人縱使有謝公之才氣,李杜之靈氣,若無品德立世,則只是一個文人,而非聖人,只會隨著歷史的推移而埋葬在時間的角落裡。

孫臏與龐涓同為鬼谷傳人,而龐涓卻處處排擠孫臏,陷害自己的同門是滴,最終還是敗在孫臏手上,自刎而亡。龐涓和孫臏,無論誰知識更淵博,用兵更神準,龐涓都會敗於孫臏,因為他品格低下,低品格下的知識,就像網中的沙,知識再多,而品格低下,再多的知識也毫無用處。

周總理亦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而我們讀書,也不是為了讀書而讀書。我們在讀書之前,要建起道德起跑線,然後奔向學習的道路,為了人民,為了國家,為了社會,而努力讀書。

道德與知識是一個分式,道德是分母,知識是分子,分子再大,若分母為零,則分式毫無意義。

當今的我們,常常太看重學習,而忽視了太多,孝親敬長、誠實守信等品格,也是我們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

先成長而後成功 篇2

高一作文 ,691字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只有在成長中才能追求到成功,所以我們應當先成長而後成功。

歌德說過:“每個人都想成功,但沒想到成長。”可實際上成長比成功更加重要。成長像幼苗,成功像果實。沒有幼苗何來果實,沒有成長也別談成功。我們所謂要為我們的人生樹立遠大目標: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要堅持理想,拼搏奮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些不都是在使我們成長嗎?但它們也確實造就了我們的成功。不過那也終究是先成長了而後成功。

海倫凱勒,一位偉大的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在她童年時期也因為是盲人而有過抱怨,發過脾氣,也曾在身體和心靈兩方面都處於過黑暗中,但她最終也克服了重重困難。她在黑暗中摸索過,她在黑暗中學習過,她在黑暗中成長過,所以她能夠創下鉅作,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如果她沒有努力的過程沒有堅持的過程沒有堅強的過程,那麼可想而知她只會和眾多盲人一樣過著怨天尤人的生活,沒有後來的成功。所以,我們應先成長而後成功。

在古時候有個宋人為了使自己的禾苗長的快,便將禾苗往上拔,結果禾苗反而枯萎了。這說明了這個宋人沒有遵照自然發展規律,就是沒有使禾苗自身有成長的過程,所以導致了更壞的結果。沒有自身的變化沒有自身的成長所得到的成功都是假象,這是無法得到真正的成功的。

雨果曾說:“藝術大道上荊棘叢生這也是件好事,常人望而卻步,只有意志堅強的人例外。”在通向成功大門的過程中總會有一天佈滿荊棘的小路。走過去了,使我們成長,而後獲得成功;走不過去,就永遠無法成長,無法抵達成功的大門。所以我們要在荊棘小路中學會成長變得成熟然後輕釦成功的大門。

人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長。所以我們必須先成長而後成功!

聽黨話從小學習立志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514字

我們要從小學習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標。一個人要做出一番成就,就要有自己的志向。一個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應該同祖國和人民聯絡在一起,這是人們各種具體志向的地盤,也是人生的脊樑。

讀了《聽黨話,從小學習立志》後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如:女排精神讓我感悟到了無私奉獻精神、團結協作精神、艱苦創業精神、自強不息精神……還有龔子傑不怕艱苦地爬上川藏線的海拔,就是為了拍到更好看的東西,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

說到龔子傑我也不禁想到了我的夢想——做一名白衣天使。我學過一篇關於醫生的文章,那名醫生是醫生界的榜樣——白求恩。白求恩為了保住傷員的性命把自己的鮮血輸給了中國戰士。他還拿出自己帶來的荷蘭純牛乳,親自到廚房煮牛奶,烤饅頭片,端到重傷員面前。看著他們貪婪地吃下去,微笑浮在白求恩的臉上。白求恩的救死扶傷的精神值得我學習,以後我也要向白求恩醫生學習。

我們要注意培養追求真理,報效祖國的志向,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時刻把祖國和人民放在心中,從小聽黨的話,跟著黨走,努力做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做祖國和人民事業發展的接班人。

《立德樹人》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1244字

“立德樹人”,顧名思義,就是用自己美好的品德樹立給別人一個好的榜樣,在我們《立德樹人》的讀本中,有著許多關於我們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的故事:浩然正氣、捨生取義、尊老愛幼、踐行至孝……但讓我深受感觸的是“踐行至孝”。

古語有云:“百善孝為先”,這說得一點都沒錯。孝,也是一種美,但這種美和外表的美可是天壤之別。如果一個人不孝,不管他(她)的外表有多美,也永遠比不上那些平凡而有孝心的人。那麼,什麼是孝?孔子認為,孝順就是贍養父母、尊敬父母。大家都知道,烏鴉雖然外表醜陋,但在養老、敬老方面堪稱動物中的楷模。當烏鴉年老不能覓食的時候,它的子女就四處尋找可口的食物,銜回來嘴對嘴餵給老烏鴉吃,從不感到厭煩,一直到老烏鴉臨終,再也吃不下東西為止。而孟子告訴我們,繼承父母的志向,完成父母的遺願也是孝的一種。

文中的蔡文姬,自幼好學,博學多才,最難得的,是她的孝順。父親蔡邕也同樣是學識淵博的學士,後因依附董卓而被關進監獄,死於獄中。臨死前希望女兒能整理自己生平的著作。父親平時寫字,她就站在一旁幫父親研墨;父親平時生病,她就親自前熬湯藥,日夜侍奉。蔡文姬長大後,又經歷了不少磨難。在這種艱難的環境中,她依然不動搖為父續書的心。後來,又得到曹操先後兩次幫助,答謝曹操時,曹操只需家父的著作,這促使了蔡文姬能夠更快地完成父親的遺願,踐行了孝道。

力行孝道是每一個人都應該盡的責任。對父母的愛,遲了就無法再來,走了就無法最溯、孝順,有的人會用金錢來代替,正如一些現在比較有錢的人。父母渴望的是子女在自己生病時照顧一下,溫暖他們的心。可是,有許多父母都會失望,應為自己的子女並沒有來,而是用金錢來僱人照看,這讓他們的心更冷了。所以,孝,用金錢是難以衡量的。

烏鴉的反哺,蔡文姬為父續書,都是孝的典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為人子女,孝是應該做的。人生天地間,孝字最為先。但,還是有人不孝的,經常向父母伸手就要錢,從不替父母著想,這是孝的行為嗎?孝,只不過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字,只要在平時多關心父母,幫助父母完成意願就可以了。烏鴉能反哺,蔡文姬在困境中仍為父續書,更何況我們是人,現在我們的生活那麼好!

合上讀本,我被蔡文姬那份孝心深深打動了。是啊,孝是我們每個人應做的。即使不能夠好好的贍養父母,幫助父母完成意願也是一種孝。我們應像蔡文姬那樣,繼承發揚父母的優良傳統,努力完成父母的意願,父母會以此為榮的。我虔誠地向各位說一句:孝,其實很簡單,而且只要用心,這種美會掩飾掉你外表的缺點。我們有自己的意願,父母同樣有自己的意願。或許,父母的意願比我們的簡單得多,就是希望自己的兒女懂事聽話,健康地成長。既然如此,我們完成父母的意願又何樂而不為?

如果我們現在不孝順父母,為將來自己的兒女做榜樣,那我們又如何得到子女的孝順呢?我們想得到子女的孝順,父母又何嘗不是?既然是這樣,我們就應該先做個榜樣,孝順父母,完成父母的意願,以身作則才對啊!我衷心祝願天下的父母都能得到子女的孝順,為人子女的也能踐行至孝!

漫漫古絲路、錚錚英雄行——山東省德育優質課《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學習心得 篇5

《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1275字

11月21日,入冬以來的第一場小雪陪伴著我走進了XX中學,聆聽山東省各地優秀教師的精彩授課,天氣是寒冷的,學習的熱情是沸騰的,漫漫古絲路感受絲路開通的不易、錚錚英雄行感受榜樣的力量、悠悠駝鈴聲感受一帶一路新魅力。各位教師精彩的設計使原本枯燥的歷史課堂充滿了文學氣息,課堂也靈動起來。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曾提出教師成長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學習歸來,收穫了很多,反思如下:

一、精準把握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課程標準是教學設計的基礎,也是設定教學目標的依據,觀摩的這幾節課學生不僅僅是形式上踴躍參與的課,而是內容豐滿、充滿思辯的課,是學生學有所獲的課。教師利用“形式”最終將知識轉化為思想的滲透和道德情感上的提升。以思想引領課堂,課堂蘊涵深刻、回味無窮。

課堂上原本枯燥的歷史在授課教師的設計下也鮮活起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均被充分體現和調動了起來,使我覺得有一種從未踏足的全新的感覺。讓我學到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每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老師們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富有親和力的語言以及學習過程中的多種評價方式都非常值得我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現實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二、創設教學情景,閃耀人本精神。

若想長久地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一定要精心設計教法,歷史課教師要把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和良好的情感態度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創設歷史情境,讓學生在歷史情境中走入歷史,感受歷史,產生興趣。

這些授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十分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目的明確,教材運用靈活富有創造性。尤其是一些資訊的蒐集和利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們非常樂意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比如角色扮演,古路商人如何利用思路開展貿易,討論自己的生意經,這種活動的創設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慾望,提高了參與度,使整個教學都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度過,教學效果明顯。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

三、德育滲透,潤物無聲

這次優質課最大的特點是授課教師在傳授歷史知識、培養學生學科能力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歷史是一門主要以史實為基礎的學科,其具有獨特的知識結構與德育結構。通過對歷史人物張騫極其事蹟的講授,對學生進行說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完善其人格,使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史育德,讓學生去感受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以及淳厚民風和崇高的氣節等,主動地去探究一些時代精神的先進典範,把優秀的民族精神轉化為青少年們的思想素質和優秀的精神品格。

孔子說:“學然後知不足”,在本次的學習之旅中,我確實發現我的不足之處太多了,作為教師,想讓學生學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必須勤思、勤想、勤做、勤悟,以生為本,為了學生的一切,尊重學生的生命權和自主發展權,讓生命因尊重而美麗,讓學生開啟絢麗多彩的歷程。

破而後立 篇6

高二作文 ,807字

一個生命誕生的背後,往往是汗水的澆灌與奮力的拼搏,而若是藉助外力,便會弱不禁風。李嘉誠說過:“雞蛋,從內打破是生命,從外打破是食物。”若是靠自己的力量奮力掙扎,承受痛苦磨鍊,那才能經得起風吹雨打。因而用自己的力量去重生的人才能破而後立,才能贏得屬於自己的燦爛人生。

在草叢或葉片上,有著一種令人敬佩的生命—毛毛蟲當它們處在成蟲後期時,生命中最大的挑戰也悄然而至。它們會將自己包裹在一個蛹裡,沒有陽光,沒有舒適的環境,惟有一種堅韌的毅力在頑強地抗爭著巨大的痛苦,生命的意志就承載在這艱難痛苦而令人震撼的過程中。風雨之後見彩虹,它們終於迎來了陽光,掙脫了重重束縛,成為了一個美麗的生靈—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點綴著這個美麗的世界。

在這種令人折服的勇氣與毅力下,蘊含的是一種無畏的生命哲學,化繭成蝶,破而後立,詮釋了生命的美與意義之所在。而若是有一丁點外界的力量的幫助,它便只能淪為昔日的蟲,無法展開擁抱藍天的翅膀。

而黃山絕壁之上,同樣有著一種令人肅然起敬的生命。幾度春秋,幾度寒暑。沒有充足的養分,沒有適宜的土壤,在懸崖峭壁的石縫之間應運而生。將巨石擠裂開來,歷經風雨,終於成長為一棵蒼勁挺拔的青松。這道美麗的風景線被人們稱做迎客鬆—荒山上一道獨特的靚麗風景線。它們紮根於石縫之間卻傲立於山林,破石而後立,巍峨聳立在世間……這是生命的風景線,一個美麗生命的高度。而蟲與樹尚且如此,人更應直面挑戰,做人生的贏家……

破而後立,是蘇軾仕途失意卻仍有“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是李白懷才不遇卻仍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壯志;是王安石“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迎難直上。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免不了遇到挫折與坎坷,每一次超越,都是新的重生,生命的意義與境界也蘊含在其中。迎著風雨開放的花兒往更豔麗。戰勝苦難磨鍊才能破而後立,贏得自己的人生與未來,讓生命綻放光芒……

學習雷鋒好榜樣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1272字

我在老師的指導下讀完了《學習雷鋒好榜樣》這本書。這本書記述了雷鋒叔叔的一生。

雷鋒叔叔把黨比作慈祥的母親,他對黨有說不盡的話,有感不盡的恩。雷鋒曾說過:“為了黨,我願意灑盡鮮血,永不變心”“當黨和人民需要我的時候,我願意獻出自己的一切……”每一句話都是雷鋒的肺腑之言,每一句話無不充滿著雷鋒對黨的無限深情。

雷鋒在日記中這樣寫道“為了忠於黨的事業……今後,我一定要更好地聽從黨的教導,黨叫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絕不講價錢……”雷鋒從來都是把黨和國家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

雷鋒是個樂於助人的好人,有一次,他在火車站見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大娘。這位老大娘是到撫順來看兒子的。雷鋒見老大娘與自己同路,便攙扶著老大娘上了車。老大娘從口袋中掏出一個信封,上面有一個地址,雖然雷鋒不知道在哪兒,卻不停的找,終於找到了老大娘的兒子。雷鋒還在冰水中救過落水的同學,在一個下雨天背同學過橋……當別人遇到困難時,雷鋒總是會義無反顧的伸出援助之手。為別人解決困難,是他人快樂,是雷鋒最快樂、最幸福的事情。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像雷鋒一樣無私奉獻的人們。比如說:老人的守護神—林秀貞。在河北省衡水市南臣贊村,有一位樸實而又平凡的大姐。三十年來,她一直義務贍養與自己無親無故的老人。當時林秀貞的生活並不寬裕,為了讓老人過個溫暖的冬天,貞姐借錢為老人生煤爐;老人身體不好,貞姐就買補品給老人補身子……她像親生女兒一樣盡心盡力地照顧著他們,把能做的都做到了。林秀貞從未後悔過,讓老人安享晚年,是她最大的心願。

勤儉節約、艱苦奮鬥,雷鋒一直遵從這種優良作風。一次,天快暖了,連隊發放夏裝,每人兩套單軍裝,兩套襯衣,兩雙鞋。當司務長把這些東西發給雷鋒的時候,他說:“我只要一套單軍裝,一套襯衣,一雙鞋就夠了。”司務長奇怪的問道:“為什麼只要一套呢?”有一套就夠穿了”雷鋒說,“我現在穿的這套帶補丁的衣服,也比我小時候穿的不知道強多少倍呢!剩下的一套給國家節約了。”

雷鋒精神,代代相傳。歷經風雪,冰凌花開—袁存泉:1974年,出生在遼寧撫順市清原自治縣南山城鎮黑瞎子溝村一個普通家庭。他22歲幫別人拉柴火時,發生意外,神經損壞,導致高位截癱,生活也不能自理。為此,老父親患病死去,妻子也離他而去,剩下老母親,襁褓中的女兒和他。他發憤寫作,在刊物上發表了40餘篇文章,還自費建立了“冰凌花開網”網站。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鼓舞身處困境的人們,以頑強的態度面對生活的困難,揚起生命風帆,激勵人們。如今的袁存泉生活的充實,快樂,身殘志堅,靠著頑強的生命力和自強不息的精神,他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這些寶貴的精神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啊!

我們小學生要學習雷鋒的這種精神:從平凡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在點滴中感悟人生。

雷鋒精神告訴我們責任與擔當的重要性。一個不能擔當的人是永遠不會成功的。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黨和人民對我們寄予了無限的希望。我們要響應號召,努力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在為共同理想的奮鬥中做出自己的貢獻。

國無法而不興人無德而不立 篇8

高二作文 ,1298字

站在歷史的長河邊,我凝視著,在這裡,有著多少人事的變遷、歲月的更替,又有著多少朝代的興衰啊;我思考著,在這裡,又是怎樣一種力量主宰著這一切的呢?法,一種盛世之法,屹立在民族之巔的法則,它,是國家振興的基礎、民族精神的依託、人類文明的搖籃。

法律是國家振興的基礎。所謂“國無法而不興,人無德而不立”,意味著法律對一個國家崛起的重要性。十八世紀八十年代,在北美大陸上興起了一個國家,它是由一些被英國列強壓迫的人民組成的。在這裡,他們創立了自己的法律—美國聯邦憲法,這是一部真正屬於人民的法律,開文明之先河、列世界之先例。它的到來,使人民得到了真正的民主,使一個弱小的國家在僅僅兩百年的時間裡一躍成為超級大國。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力量在支撐著這個美麗而和平的國度呢?是“法”,一種處於世界之巔的法律,一種適應了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法度,一種可以給人民帶來幸福的法律。有了法律,國家才會振興。

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依託。西漢建國者劉邦,本是沛縣小吏,因誤期而私放勞役,加之天下苦秦久矣的現實,他揭竿而起,手下重要謀臣蕭何可謂是鐵律丞相,在十幾年的征戰中,蕭何一直堅持以法治軍,從不徇私枉法,使漢軍成為一支精悍的部隊。西漢王朝建立之後,蕭何仍堅持法度,安邦治國,為西漢王朝達到頂峰打下了基礎。法律,對一個國家來說是極其重要的。用之得當,則國強民富;用之不當,則國破家亡,週末代帝王周幽王便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周王取悅於美人,竟以軍國大事為兒戲,上演了一出“烽火戲諸侯”的“好戲”。面對著這樣的一個國度,我們是該譴責這位驕奢淫逸的君王?還是為這些忠誠的諸侯而感到可惜呢?這樣的國度,滅亡是必然的結果,是歷史發展的趨勢,是歲月留下的印跡,它將被永遠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訴說著一代又一代的歷史。有了法律,民族精神才會有所依託!

法律是人類文明的搖籃。雅典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梭倫便印證了這一點,公元前594年,面對著雅典日益衰敗的社會現象,梭倫先後對政治、經濟、文化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雅典為迎接黃金時代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明朝以來,清皇的一系列法律穩定了大清江山數百年,這就需要我們去思考,到底是什麼使這樣的民族得以振興?是法,一種永不衰敗的法律。時代在變遷,歲月在更替,一段又一段的歷史告訴我們,法是無懈可擊的,法是安身立命根本;人類文明,是無可比擬的,人類若是沒有了文明,那麼該是一種怎樣的局面啊?有了法律,人類便有了文明。

老子是中國道家的始祖,他的觀點強調了順勢而就,認為世間萬物自有法度,然而在這21世紀中,這個充滿誘惑的年代裡,人們往往只知道尊法,卻不知學法懂法用法的重要性,在這裡,人們的思想得不到解放,人們的靈魂得不到自由,那麼就如同行屍走肉一般,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

面對法律,我們更加註意的是用法學會以法律的手段維護自身的利益,如何做到這一點的關鍵還在於是否學會懂法用法,一個沒有法律的國家是無法得以繁榮的,一個對法律一無所知的人是不健全的。作為中學生,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年代裡,更應該有所作為,去譜寫這一段段歷史,去維護這盛世之法,它將印證法是國家振興的基礎、民族精神的依託、人類文明的搖籃。

緬懷先烈努力學習 篇9

高二作文 ,629字

歷史的長河記載了多少英雄的事蹟,革命先烈們,把對勞苦大眾的愛化為戰鬥時同敵人搏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起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革命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巨大危險的時候,以自己鋼鐵般的身體擋住了外來入侵者;革命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候,拋去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奉獻給祖國和人民。

我們今天享有的這一切,和平、溫馨都必須感恩他們。今天我們必須紀念他們,有這一句話這樣說:“你所虛度的今天,正是昨天雲甚至人奮鬥的明天。”憶往昔,訴不盡我們對先烈的無限懷念;看今朝,唱不完我們對明天無限的憧憬;展未來,我們信心百倍、壯志豪情。不管我們將來從事什麼職業,我們祖國的兒女,肩負著先烈們沒有完成的事業,肩負著建設經濟發達、文明富強,巍然屹立於世界東為祖國的歷史重任,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呼喚文明春風,告慰烈士忠魂。讓我們以良好的姿態告慰青松下長眠的烈士和祖先的同時,也願中華民族孝敬長輩的春風盪漾著每一個人的心田。

同學們,我們都是幸運的,我們生長在新時代,擁有富足的生活。當年先烈們浴血奮戰的每一寸土地,今天以鮮花朵朵、綠草如茵。當年硝煙瀰漫的天空早已碧空如洗、紅旗飄飄。和平年代,我們不需要像先烈們那樣拼死戰場,不需要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外來侵略者,但我們肩負著實現中國夢的歷史重任。

同學們,我們不能只在“清明節”,才想到革命先烈,而應該時時刻刻繼承他們的意志,刻苦學習、發憤圖強,共同創造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明天!

《而立24》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1247字

我會疲憊,但不會膽怯;我會失敗,但不會退縮。—題記

在別人眼裡,他或許是一個光芒四射的明星;在別人眼裡,他的成功或許來得很容易;在別人眼裡,他或許生活得很舒適……但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為了自己的夢想付出了多少,很少有人理解他的成功來之不易,而這本《而立24》則詮釋了他在這些年為自己的夢想所承受的一切。

17歲那年,張藝興去了韓國SM公司當練習生。練習生的生涯並非那麼容易,何況是在異國當練習生,每天不僅要練舞,還要練韓語。因為大幅度的練習,張藝興的腰受傷了,整個人躺在床上一個月起不來。當他的母親哭著求他放棄時,他特別理解母親的心情,但他不放棄,仍然用最大膽的心向前飛。他說:“就算全世界只剩下自己,也不要丟了夢想。”

剛開始,對張藝興並沒有什麼特別喜歡。但漸漸的,我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偶像,以他為榜樣,面對生活。

步入初中後,難免會遇到許多道坎,而這些坎阻擋著自己向前。

初三的時候,特別認真的學習,真的很想要讀好書。因為心中的信念和每天努力的學習,成績快速上升。但卻免不了許多“閒言閒語”,我的心裡很不是滋味,但卻又毫無辦法。只能每天很不甘心的生悶氣,不停地思索為什麼他們要這樣說別人努力的成果,成績也下降了不少。偶然有一天,逛書店的時候看到了張藝興的這本《而立24》,當我看完這本書時,我明白了許多。

其實和張藝興相比,我所經歷的又算得了什麼呢?在這本書裡,他在不被理解的時候,在自己的努力成果被質疑被嘲諷的時候,他都選擇咬牙堅持了下來。我開始學習張藝興,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不在意他人的“閒話”。終於,考上了自己心儀的高中。

步入了高中,發現高中生活和初中生活真的很不一樣,早上起的更早了,晚上夜自修也放得更晚了。上課的內容也難了許多,剛開始學化學的時候,一頭霧水,一點也不懂,作業基本上是錯的。白天上化學課的時候,因為聽不懂,無法融入,昏昏欲睡的。夜自修做化學的時候,感覺整個人身心疲憊。對化學都絕望了。一次週末回到家裡,看到書架放的那本《而立24》,沉思了一會,心想:我會不會放棄的太早了?還沒有努力就嫌累想放棄,那我的夢想不就變得很可笑?我的偶像是張藝興,他經歷的比我多得多,也比我更累,他都可以堅持下來,我又有何不可?我開始努力的學化學,把做錯的每一題弄明白,我努力使自己能夠漸漸地融入化學課,堅持了一兩週,我學化學也輕鬆了起來,對化學也不再絕望。

沒有嘗試怎麼知道自己不行,沒有努力又怎麼會成功?

他寫這本書不是為了炫耀他的才能,只是希望大家能夠明白:等你慢慢長大後,會有自己的天空,現在要努力奮鬥,將來做出大成就。不管別人怎麼說你怎麼嘲笑你,你都要向著夢想走過去。

是啊!不管怎麼樣,都要用大膽的心向前飛,堅定自己的夢想,不管大家怎麼看待你,你都要做你內心認為正確的事。或許在別人眼裡,你的夢想很可笑,不值一提。但只要努力過,就會有不一樣的效果。每個人的對手只有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不要讓自己的夢想永遠只是一個夢。

努力努力再努力,堅持堅持再堅持。

向向美而行的你們學習 篇11

高一作文 ,1022字

餘秋雨有一本書叫做《文化苦旅》,對文化的追尋是一次苦旅,對美的追求又何嘗不是呢?尋美如登山,懵懂的我們從山腳出發,艱難的向上前行以尋山頂的美,有的人半途而廢,尋一條下山的小徑,在日復一日的奔跑中,愈覺人心不古,世態炎涼;有的人畏難而停,他們所見之美甚淺;只有逆流上溯,不斷攀登,才能真正發現和體會美的真諦。

古人常誦詩詞以抒情懷,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是蘇東坡感時懷親,在疏疏朗朗瀉入窗前的月光中吟出的美;“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是辛棄疾憂國憂民,在悲婉悽切間擊中丹心的鳥鳴中悟出的美;“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是柳宗元悲涼孤寂,在紛紛揚揚灑進心間的飛雪中品出的美。瀟灑磊落的詩人們早已選擇了向美而行,雖然坡度漸陡,越行越慢,但他們自得其樂,在美中享受,這讓他們得以平視甚至俯視美,在俗人以為至悲至傷至寂的心境中,煉出了流傳千古的美,這種至真至純的美足以打動千萬個同為天涯淪落人的靈魂。

不禁讓我憶起了《紅樓夢》中幾個嬤嬤嘲笑寶玉痴情之語:“看見魚與魚對話,看見花對花嘆氣,下雨叫別人避雨自己卻淋個溼透。”嬤嬤們既然沒有向美而行,抵不住世俗誘惑,情不自禁地向下走,而越走越快,越走越貪。慣於出入鮑魚之肆的他們乍見美的幻影,豈不如食了“迷魂藥”一般以美以香為醜惡之物,終不能解?又怎能明白青埂峰下頑石對絳珠草的一片痴情,右怎能看透這個多情公子痴言中哀婉的美?羅馬的普洛丁曾評價這類人“心靈本身如果不美,就看不到美。”

看到美,感受美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少而品美,如隙中窺月;壯而品美,如庭前望月;老而品美,如臺前玩月。人們在追求美的過程中,也許腳下荊棘叢生,道路險惡山重水複,步履蹣跚難免柳暗花明,然而心中自有鳥語花香,溪水潺潺,細品人之甘苦,方悟美之真諦。

楚國士大夫屈原堅持“眾人皆醉我獨醒”希望以一己之力喚醒沉寐的國家。雖受到陷害,志不得舒,在向美而行的路上途經無數崎嶇坎坷,但那高潔至美的心卻在汨羅江永存。波蘭的居里夫人自小聰明伶俐,遭受失敗的打擊和丈夫猝逝後,她沒有以淚洗面,她的雙手在化學物質中褪去美麗的顏色,而心血凝成鐳的華美卻震驚了全世界,與美同行的道路也許艱難,但浩瀚的美之銀河卻永遠在遠方閃耀。

而今,我們如日出之陽,朝氣蓬勃,青春洋溢,此時不妨邁出向上的腳步,在蔚藍天空下抬頭仰望,循著那些向美而行你們的足跡……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在青蔥歲月時堅定的邁出向美而行的步伐。

為了什麼而學習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422字

坐在窗前,望著頭頂上無邊無際的蒼穹,想著,為了什麼而學習?就像老師說的,為了將來有更多選擇,選擇你所喜歡的工作,在社會上努力的生存。

現在的努力不就是為了將來有更多的選擇嗎?讀好小學再讀好初中,讀好初中再讀好高中,讀好高中再讀好大學,讀好大學再努力工作,難道不就是這樣嗎?迴圈著,一代一代……躺在床上,望著伸手不見五指的四周,想著,為什麼而學習?可能是為了長大以後能夠更好地孝敬父母吧。

為我們付出而不求回報,好好學習考一個好大學不就是給父母最好的回報嗎?父母給了我們好的環境,好的鼓勵,好的支援。難道我們就不應該孝敬他們嗎?

坐在書桌旁,望著眼前的作業,想著,為什麼而學習?可能就像語文書上說的吧,努力學習,回報祖國。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我們當然應該努力學習。這偉大而又和平的祖國來之不易,是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而換來的。

我們好好讀書,長大以後成為祖國的棟樑,不就是回報祖國嗎?但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學習?答案有很多種,我不知道,但也沒人知道……

學習也可以很快樂讀後感 篇13

讀後感 ,586字

《論語》有云:“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在歷史長河中,有的人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有的人碌碌無為,一事無成。這是為什麼呢?

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有的同學成績如果下降了,他們就會奮勇直追。下課,如果遇到學習上什麼疑惑就會主動去問老師,問同學。我相信這樣就會取得好成績,一旦有了好成績,就可以讓自己更自信、更快樂。正如《學習也可以很快樂》的主人公—江金珠,她是個非常懶散的人,但是她有一個夢想—當宇航員。可是她不做作業,不聽老師講課,在課堂上老是想:“當宇航員需要做什麼呢?”

直到有一天,爺爺改變了她。爺爺說:“金珠,你有夢想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可光有夢想是不夠的,你要腳踏實地,為了你的夢想而拼搏、努力。”接下來的時間,江金珠按時完成作業,上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踴躍參加班裡的活動,不久,她的成績提高了二十三分。她自豪地對爸爸媽媽說:“太好了,我做到了,是金子總會發光,只要我堅持了,就一定能當上宇航員。”她的爸爸媽媽也欣慰地笑了。

俗話說得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是啊!只要努力了、堅持了,你在學習上就會更輕鬆、更自信、更快樂!吃得了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凡事都是先苦後甜的,學習也不例外。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讀了《學習也可以很快樂》之後,我決定培養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快樂地學習,並給自己定個目標,這對自己的夢想揚帆啟航尤為重要。

為學習而活 篇1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52字

夜晚,像一泓湖水那麼寧靜。窗外,蟬在歌唱。我像一個只為學習而活的孩子,被禁錮在牢中。我正在那佈滿縫隙的木桌上,做著堆積如山的作業。

“呼—”我大釋一聲,伸了寒酸的手,大聲說,“我寫完了。”我又在收拾書包,正想看會兒電視,放鬆自己。可沒想法,半路殺出了個程咬金—媽媽,我緊張且小心翼翼的問:“媽媽,我作業寫完了,能否看會兒電視?”媽媽放下手機,冷酷地手:“想看電視,沒門。”

我嘟起小嘴,像只黏人蟲,貼在媽媽身上,央求:“媽媽,通融通融唄。”媽媽嘴角勾起一絲狡黠的笑,說:“如果要看,先必須讀半小時英語,寫一張試卷……”我心裡實在難受,想:看個電視也這麼難,便和媽媽理論了起來:“媽媽,您向來慈悲,《冰雪奇緣》是我已經期待很久的電影,同學都看過,就我沒看過,媽媽你真壞!”

媽媽這下可沒好說了,就據理力爭:“幸虧你還是我的女兒,媽媽都大發慈悲了,你還想和媽媽爭吵。”我可不滿了,說:“作業是沒完沒了的,今天做明天做,有什麼不一樣?”

“不行,絕對不行,電視是放不完的,今天你就別看了。”我的心拔涼拔涼,眼淚不爭氣的流下來,我把試卷扔給媽媽,說:“要寫你寫,我不是你的機器!”

夜晚,那一泓湖水被那幾聲爭吵,一下子波光粼粼,蟬也停止了歌唱,我坐在那木桌上,只得拾起筆,含淚寫下文章……

為自己而學習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441字

小時候,因為爸爸媽媽忙,我是在爺爺奶奶的身邊長大的。到了上學的年齡,我就來到了蘇州,與爸爸、媽媽在一起生活。

那時,我很頑皮,不懂事,每天晚上寫作業都拖拖拉拉的,因為這個,捱過不少罵,可我卻依舊不改。直到有一天,爸爸說了一句話,讓我改變了自己。

這天放學回到家,我還是像以前一樣,磨磨跳蹭蹭地做著作業。爸爸見了,催促我寫字速度快一些。我不耐煩的說:“作業太多了,怎麼可以寫完呢?”爸爸聽了,火氣上來了,大聲地說:“活著為的是自己,你是為自己而學習的!如果你以為是為我學習,你不做作業好了!”說完這句話,爸爸轉身而去。我聽了呆若木雞,過了好久過反應過來,是啊,學習不是為別人學的,是為了自己啊!我有什麼理由再這樣子呢?再這樣子,既傷心了爸爸媽媽的心,也會害了自己啊。想到這裡,我暗暗下了決心,從今以後,再也不能這樣了,學習是為了自己!

從那時起,我努力地改變著自己,慢慢地,做什麼事都不再拖拖拉拉了。那晚的情景一直記在我的腦海裡,爸爸說的話也一直迴盪在我的耳邊,時刻激勵著我勤奮學習。

德國交換學習感悟 篇16

國三作文 ,823字

德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文理學校位於法蘭克福市的邁因塔爾小鎮。剛下車,映入眼簾的便是五彩的氣球,然後就是德國同學們真誠燦爛的笑容,讓身處異鄉的我們倍感溫暖。

我們互相打著招呼,親切地問好,就像昨日依舊的老朋友一般。隨後,我們各自回到了交換生的家中。接待我的交換生,是一個身材高高壯壯,卻隨時帶著微笑的Susi。她的母親雖英語水平不佳,卻對我特別慈祥親切,讓我感到家的溫馨。而她父親臉上友善的笑容,也跨越了語言的障礙。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他們的學校—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中學。一進校門,就是鋪天蓋地的笑臉和歡迎的話語,給予了我們身體與心靈的安慰。簡短的歡迎儀式後,他們帶著我們參觀了校園。他們的教學樓分兩棟,中間由一道隔空長廊連線。兩棟教學樓分別為初中部與高中部。與中國不同的是,我們是坐在教室等各科老師來上課,而他們則是走班制,自己到不同教室上課。也因為他們沒有固定的教室,所以他們的書包等物品都會鎖在屬於自己的鎖櫃裡。我們漫步在校園間,隨處可見同學們的小報、論文、藝術作品等張貼在牆上,文化氣息靜靜漫延。

上課鈴響了,我們要開始上我們的第一節課了,大家緊張又興奮。第一節是生物課,來到教室,同學與老師都表達了對我們的熱烈歡迎。但是,一個問題出現了。他們是用德語教學,但我們卻只聽得懂英文。於是生物老師向同學們宣佈這節課用英文教學,這種寬容讓我們非常感動。在這堂課上,老師寫出了三種物質,讓同學討論說哪些東西含有這三種物質,從而引出三種物質的特性及概念,這樣的教學方式讓我們都感到新奇。德國的課堂十分活躍,並且老師注重探索,讓同學們自己尋找答案,這對同學的獨立能力和創新能力有很大幫和提升。

德國交換學習的收穫也是巨大的,我們體驗了不一樣的生活,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學習了不一樣的文化,不一樣的傳統。

一週很快過去了,我們要離開了,離別充滿了不捨。分離之時,許多同學都不捨地落下眼淚,但我相信,未來我們還有可能再見面,願我們的友誼地久天長!

緬懷先烈努力學習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783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到這個季節,大街小巷都能聽到念這首詩的聲音。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隨著春風悄悄到來了。4月1日,我們四年級的全體同學,在老師們的帶領下,身穿漂亮的校服,胸前佩戴著鮮豔的紅領巾,排著整齊的隊伍,邁著沉重的步伐,懷著沉痛的心情來到了墨江烈士陵園,來到永垂不朽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前。

很快我們就到了陵園,我們按每班四列縱隊站好,在墓前默哀一分鐘,向先烈們鞠躬敬禮。我們沉痛著,因為烈士們遠離了我們;我們感謝著,因為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是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如果沒有烈士們的英勇奮戰、沒有烈士們的流血保家,捨命為國,就沒有我們現在美麗的校園,就沒有我們良好的學習環境,就沒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默哀敬禮結束,同學們紛紛把自己手中的白菊花莊重地獻給了先烈們。此刻,烈士們彷彿像蒼松一樣,一排排地站在我們眼前,高聲叫著“同志們,衝啊!為了我們的祖國,為了我們的人民,衝啊!”這時我的眼淚禁不住流了下來,深深感受到,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每天,我們都能在花園式的學校裡讀書習字,放學回家就能吃上香甜可口的飯菜,週末我們能穿著漂亮的衣服到郊外踏青,假期爸爸媽媽可以開著霸氣的自家車到處旅遊……這些美好的生活都是先烈們用生命換來的,如果我們不好好學習,豈不是辜負了烈士們了嗎?我決心努力學習,做一個積極向上、身體健康、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熱血少年。獻花結束,學生代表們紛紛進行了演講,表達了對先烈們的崇敬之情。先烈叔叔們、阿姨們,我們會常常想起您們的,謝謝你們用自己寶貴的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我們一定要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才對得起您們寶貴的生命。

從陵園返回的途中,我的心情久久未能平靜。我暗暗地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爭做一個才華橫溢的中國人,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絕不給先烈們丟臉。

學習其實很快樂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591字

我是一名愛讀書的小學生,看書時的我就像一條快樂的小魚在知識的海洋裡暢遊。我有自己的小書屋,放暑假了,炎熱的酷暑中,只有書屋能給我帶來一絲清涼。我有很多的課外書,最喜歡《學習其實很快樂》這本,它裡面有很多的名人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華佗的故事。

華佗字元化,三國時期著名的醫學家。他小時候很好學,每當他看到一個個病人痛苦地死去,就決心當個好醫生。華佗那崇高的醫德和精益求精的求醫精神令人肅然起敬。他潛心學習醫術,刻苦鑽研,從不偷懶。雖然在學醫的道路上困難重重,但由於他的不懈努力,終於成為了千古神醫。這也正應了那句俗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我看了他的故事深受啟發,我也有自己的夢想,就是長大後當一名科學家,能夠發明很多實用的高科技產品,給人們生活帶來便捷和無盡的快樂。從現在開始,我也要像華佗那樣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華佗除了醫術高明,他也喜歡發明創造,“麻沸散”就是他首創的,可以讓病人在施行外科手術時不會感覺到痛苦,比歐洲發明的麻醉劑整整早了一千六百多年呢。他的第二項發明就是“五禽戲”,是人們鍛鍊身體的好方法,是醫學界的寶貴遺產。我想,華佗在他短暫的一生中有這麼多的發明創造,與他在醫學研究方面精益求精,勇於創新是分不開的。

如果有朝一日,我的夢想也能成真的話,我也要像華佗那樣開拓創新,開啟一片新的科學領域,讓祖國不斷強大,人民感受著輕鬆便捷的科技生活!

不咆哮讓孩子愛上學習讀後感 篇19

讀後感 ,607字

《不咆哮讓孩子愛上學習》這本書是一本偏教育類的書籍。可以教育小孩,也可以教會大人如何教育小孩。

在書中,作者十分詳細地描述了一些家長遇到孩子不乖的困擾的事例。並且也十分詳細地記錄瞭如何應對這些家長的困擾。作者說過,“用對方法,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有些家長在陪孩子學習的時候,耗費了大量精力,卻沒有得到滿意的成果,於是便大發雷霆,對孩子發火。孩子成績不見提高,親子衝突還越來越激烈;才上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有些家長就已經管不住,隨著孩子的任性,也讓孩子養成了不好的習慣。每個晚上陪孩子寫作業,簡直就是一場鬥智鬥勇的戰爭,常常會弄得“雞飛狗跳”;家長對孩子發火時,孩子也會反過來頂撞。這些事情搞的家長頭痛不已。

這本書就可以給那些有很多困擾的家長看,懂得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以及對於孩子有些做法的應對方法,不再用老套的打罵的方法來教育孩子,使親子矛盾降到最小化。也可以讓孩子減少書中的錯誤,甚至不會犯和書中同樣的錯誤,也用於理解和接納家長的教育方法。如果不用這些方法的話。小孩一不乖,家長就會大發雷霆,又罵又打,這樣會傷害小孩的心靈,對大人的身體也不好。這種方法很不可取。而用這本書當中的解決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親子矛盾。讓家長和孩子都可以不發脾氣解決問題。

總的來說,這本書是可以教育家長和孩子的,是十分好的一本書籍。讓大人和孩子過得和和睦睦,不再天天吵架。

博士後的學習經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1350字

“快看,那個穿粉色連衣裙的是誰呀?她看起來可真有親和力!”“哦,那是張博士。”……咦,這是誰在說話呢?原來是正在採訪張博士的小記者們在說話呢!

我們在座位上坐好後,只見一位和藹可親的女士對我們微笑:“大家好,我是張博士,今天,我來是為了跟你們講我學習的經歷和方法的。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我上大學前,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考上985、211大學,可是後來沒有考上,但是,老師通過後期的努力,考上了南航的博士。所以,我們要給自己定目標。”

“哦,我明白了,原來張博士是在通過自身經歷,給我們講方法呀!”我恍然大悟。

這時,張博士嘴角微微揚起:“那同學們,你們的目標是什麼呀?”這時,下面像亂開了鍋:“清華、北大、哈佛、麻省理工、北航……”

張博士又笑了,表示對我們的肯定與鼓勵。過了一會兒,張博士認真地說:“同學們,你們的目標確實很遠大,所以,你們不僅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

接著,張博士又給我們講學習態度的問題。

終於,到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提問環節,張博士幽默風趣地說:“同學們,你們在學習上有什麼困難,讓我來一一為你們解答。”

這時,一個高瘦的男生說:“請問我們應該怎樣學習語文、數學、英語呢?”

張博士依舊微笑:“這很簡單,在學數學時,我們講究邏輯思維,遇到不懂的問題先自行思考,再去問老師,而且要主動去學,不要被動。而學習語文和英語呢,講究的是平常的閱讀和積累,同時,我們要嘗試去讀各種型別的書,聽各種報道,我們還要去多讀多背多寫,這樣做會對你的將來大有好處的。”

“老師,我沒聽明白?”那位同學又問。“沒聽懂?沒關係,就是要像你那樣遇到不懂的就問,好,我給你說簡單點,學數學就是鍛鍊思維能力,要多思考,更要學會舉一反三,而語文英語呢,就是要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多背!”

“哦,謝謝老師。”那位同學欣喜若狂地坐下。

我想了想學習上的問題,好像除了粗心,就沒有其他了。於是,我大膽舉手並站起來:“張博士,您是怎樣克服粗心這類問題的呢?”

張博士上下打量了一下我問:“你應該是六年級的學生吧?”我感到驚訝:“對,沒錯。”張博士笑著說:“通常,遇到粗心這類問題一般是基礎沒打牢,再接著是注意力沒集中,為了克服這個毛病,我們應該控制並提醒自己,還有讓自己的行為和思維統一,自控和自律也很重要。”聽了張博士的話,我後悔不已,上課時,我總是分心,注意力老是轉移到其它事物上,總是不太認真……唉,聽了張博士的話,我可真是羞愧無比呀!

我從這次講座中學到了許多知識,並下定決心,以後上課要認真聽講,不再分心,並時刻提醒自己加油,也要學會控制和利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