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之淨相關作文20篇

以心之淨 篇1

高一作文 ,831字

靜靜地,靜靜地,泥土中悄無聲息地拔出一根幼苗。它早已蓄勢待發了一整個冬季,即為了此刻的發芽。身處烏黑的泥土,面對蟲類的襲擊,它無所畏懼。它想做的,只是盡一株小草的職責,努力在土壤中存活,用自己的綿薄之力,淨化一方的空氣,保持堅韌的自我。

每個人的心中都應長出那麼一株小草。在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物慾橫流將整個社會充斥。而我們是否就只能隨波逐流,亦或是在逆流中不斷上升自我,淨化內心呢?顯而易見的,後者才是處世之本真。如果在人世間僅留存物慾或是貪念,人性便不復存在。

為人處世應有“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堅守。屈原生於楚國的昏庸統治,原本著報效國家、雄心壯志的屈原卻在朝廷的汙濁下認清了政治的現狀。一切的逆耳忠言只要一經奸佞不人的挑撥,便成為了赤裸裸的離經叛道的讒言。屈原一次次地向楚王諫言,帶給他的卻是一次次被放逐……屈原的赤膽忠心在這個時代無處安放,他陷入了一整個汙濁的泥潭,而他卻是那唯一的一股清流。他內心的高潔不允許他的身軀存活在如此骯髒的亂世。於是,他走上汨羅江的岸邊,縱身跳入江水中,願以滄浪之水洗淨他的身軀,更以此來淨化他的內心,留下他對楚國的炙熱的忠心。

身處國民萎靡不振的時代的魯迅,看清了人民衰敗的思想與文化,決定用自己犀利的文字,為人民被矇蔽的思想指引一條明路。於是,他拿起手中的筆,作為捍衛思想的武器,決不願屈從於侵略者的征服,而是用自己的頑強不屈,進行了一場對自我、對人民的偉大的思想革命。他是思想的先鋒者,是心靈的淨化者。他用文字獨樹一幟,保持了自我愛國的初心。他警示我們在逆境中堅持淨化自我,提升自我。

而總有一些無法淨化自我的人,被汙濁之世同化,從而失去了本真。一些貪官汙吏,禁不住物質的誘惑,他們的雙眼逐漸被利益矇蔽,他們的心靈逐漸深陷貪婪的泥潭。他們放棄了對自我的救贖,從高潔的雲間跌入汙濁的地獄。因一絲的汙濁,便毀掉了整個人生的清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即為人之心淨,只有以心之淨,才能成為人生的追求。

以愛之名洗滌心靈 篇2

國三作文 ,743字

不知何時,我們的心靈已不再純淨如初,為榮利所縛,心中佈滿塵埃。若得以愛之名,將心靈洗滌,則許於塵埃之上,開一樹花。

以真為愛,將虛偽剔出心靈。

千舸過盡,一片汪洋,採石磯孤獨地清點倒影,濁浪便是一杯煮過的酒,李白這一喝,喝醉了一部唐代編年史。仗劍天涯的李白,選擇了以真為愛,將虛偽剔出心靈,於是便讓歷史留下了青蓮居士灑脫的身影。太白見不容於“世之滋垢”時,便憤然離去了,他沒有易安居士“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憂傷,只有一句“吟詩作賦北窗裡,萬言不值一杯水”的笑嘆而已。

太白的真,讓虛偽無處遁形。

以善為愛,將惡念逐出心靈。

捨棄了歐洲溫暖寬敞的大房子,卻甘心於加爾各答寒冷逼仄的貧民窟裡救死扶傷;捨棄了愛情與家庭的幸福,卻甘心於疾病與呻吟中撫慰傷痛;捨棄了無數榮譽表彰,卻執著於默默奉獻。特蕾莎修女,選擇了以善為愛,將惡念逐出心靈,於是,她讓世人知曉:至善何須妄加藻飾?至愛何須溢於言表?至善者,當如是。

她的善,讓惡念無從發芽。

以美為愛,將醜陋掃出心靈。

才藝俱佳,膽識過人;千磨萬擊,豈遜鬚眉?林徽因,一位風華絕代的佳人,一塊完美無瑕的碧玉。友情、愛情,絕不拖泥帶水,含混不清;家事、國事,一向公私分明,秉持大義,其孱弱的雙肩卻成為民族的脊樑,柔弱中綻露出鋒芒。她選擇了以美為愛,將醜陋掃出心靈,於是,她成了世人眼中的曠世奇葩,凋謝了花身,卻浮動著暗香。

她的美,讓醜陋無處容身。

費孝通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我們不求世界大同,但求內心無垢。

欲使內心無假、惡、醜,必須在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種子,讓它們生根、發芽、開出一樹美麗的花。

讓我們以愛之名,洗去心中塵埃,攜真、善、美同行,行於世則毒蟲猛獸為之讓道,河流高山為之築橋,直達生命的最高境界。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篇3

高二作文 ,874字

“乍見的歡喜,潦草的散席,且行啊,笑說離情。”

經受天池之畔的風雨,路過茫茫戈壁,踏遍五彩的河灘,犁破碧藍的水影。錯過禾木的朝霞,卻在喀納斯的小木屋前仰視到漫天繁星。

我義無反顧地踏上新疆的土地,只是因為它是心之所向。腦海中無數次浮現爭吵的聲響,煩躁的面容,加緊的腳步,無數次問自己:“何時得安寧?”面向牧歌山川,頃刻便得到答案。心被埋向戈壁,即使荒蕪,卻染上澄明的碧綠。

天山天池帶來山水人神的共鳴,使人心境澄明;戈壁黃沙鋪天蓋地,使人意識到自身渺小;五彩灘層疊於大河之側,述說造物的奇詭;喀納斯的長吟,道出自然的奧祕。唯有置身於此地,方能褪去鉛華雜念,方能深深墜入思考。西域的疆土上,由至美之景想至深之理。

有人說,旅行只是過境,所以將其視為娛樂,輕易錯過一處處至景。可這片土地,卻收留了我浮躁的心,它以獨有的遼闊拂去心上沙塵。在這裡,荒涼反而讓我心如塵埃,輕輕落定。

我在喀納斯觀星空,那片兒時曾見過的星空已消失好久了,喀納斯那晚的璀璨,讓我欲哭無淚。

我知道星光轉瞬即逝,我明白離開後,自己便不再擁有它們。可此時它給予我震撼,似乎剝離我的身體,它的亮與寒意使人渴望永久地擁有它。恰如蘇子游赤壁時之所願“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這偶遇予人升騰的快感,又帶來倏爾抽離的虛無。到最後,只留下第一眼目睹時的觸動。猶記Ted演講中有一集名為《家在何處?》,演講者說,野火燒燬他的房屋後,他便跑到遠處的山坡上,卻無意間浸染了夕陽之輝。心竟安寧。

這是人生賜予的一場偶遇,亦無法永恆,而我至少沒有錯過它,且能從中竊取它的少許光輝,塗抹在身上。偶遇在客觀的時空中是短暫的,但它卻可以在人心中達成永恆。我亦願時時溯流而上,去尋找那記憶中的西域。

如果離別需要眼淚,它教會我懷戀;如果離別應有笑容,它教會我割捨與釋懷。

既然“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那就衝向自然,用文字繪出最美好的時光。不要太多束縛,而是向山谷長嘯。這個瞬間,“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屬於你。

安寧與躁動,永恆與短暫,淚水與微笑。新疆此行,素履所往,以足行,更以心行。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篇4

高一作文 ,977字

北方大漠——恩格貝,一直是我心馳神往的地方,她深沉又富有激情的胸膛,寬厚而詮釋自由的脊背,讓我在旅行中飽覽了無限風情。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既是我向往的地方,即便我穿著草鞋也要前往。我未曾看過沙漠,卻不見比他更富有深情與激情的景緻。這西北大漠讓我想起那一縷縷流光溢彩的綾羅綢緞,那一絲絲金光奪目的絨絲,那一顆顆璀璨絢麗的美鑽。她的脊背,有著最完美的黃金曲線,釋放著獨一無二的魅力。我想,這沙漠,我得去感受一番。

踏上沙丘,可用心感受沙的柔情。細看那無數細微的沙粒,透著絢爛的日光,數看那稀疏的草木,精神也彷彿隨著沙漠的無盡而恍惚淡然了。一棵小樹苗,主幹已有了幾個分支,殘零的枯葉拍打著自己,金色的陽光傾瀉而下,溫柔地為他鍍上了一層新衣。她在唱歌,舞蹈……沙漠的氣息如此雄厚,彷彿有著無盡的洪荒之力充塞其中,一呼一吸,荷爾蒙也隨其活躍瘋狂起來,雙腿的痠痛也瞬間不值一提了。抓起一把沙土,這不凡的觸感蹂躪著末端神經,感覺清爽、柔弱,恍惚間右手一捏,又感到深沉、堅硬。抬頭看著耀陽,凶猛拙劣的熱浪一陣陣拍打在臉上,也許是我無知吧,我無法用文字記錄其中真正的韻味。

大約也走了些路程,風、苗、沙、藍天,已經在人眼中變得乏味無比,黃、綠、藍乾枯的色調,侵蝕著頭腦。疲憊之時,扭頭之間一道道堅毅期盼的眼神投射而去,去往那聖地……漫長的隊伍走走停停,像一條江流衝入這是非之地。五彩斑斕的涼帽、五花八色的彩旗、七顏六色的短袖,投下一個個生動美麗的影子,儘管是黑的,光與影巧妙重合。刀光劍影之間我體會到了什麼。生如逆旅,一葦以航。生命猶如逆行之旅,即使一葉扁舟也要向前起航。

陽光映在沙丘上,顯得越金黃亮麗,光色泛著一波波的浪沙,一陣微風襲來,宛然間,一排排炙熱的沙浪疾馳而去,像一股股絃音擊打著人們的衣服。回頭望去,一隻只腳印印在沙上,零零散散的刻在沙漠富有激情的胸膛上。忽然腳一滑,我低頭看著沾滿泥土的髒手。抬頭間,看著遠處稀零的紅旗與攙扶的背影,心中一亮:迷霧散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這股人情味,很暖、很甜。

再難的挑戰,抵不過人性的光輝;再苦的旅程,抵不過人情的甘露。心中嚮往的大漠啊,請您引領我,幫助我,去把這時光與情誼定格在恩格貝吧!我願穿著心靈的草鞋,去朝聖你那巨集大的聖堂。

以己之力,擔己之任 篇5

高二作文 ,1824字

擔當是墨梅放棄了燦爛的夏夜,在飄雪的冬季,靜散一抹幽香;擔當是枯葉失去了春天的光彩,在豐腴的秋日,零落成詩韻;擔當,是太陽透過沉沉迷霧,閃耀著光明;擔當,是燈塔驅趕了茫茫黑夜,指引了方向。

以己之力,擔己之任。只有敢於擔當的人,才能追求自己的人生,擔起家國重任,開拓一個時代。

“大知閒閒”“大言炎炎”,自古以來,中國的文人就以其特有的擔當追求自己的人生,於詩詞文章中永垂不朽。

“以天下之憂而憂,以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不忘“憂天下”的初衷,視天下興亡為己任。他關注著朝政得失,天下興亡,與朝廷中的腐朽勢力展開鬥爭。得知劉太后獨攬大權,一手遮天后,他犯顏直諫,奏請還政。他在青螺碧水、霪雨霏霏中沉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闡述民為邦本,平靜的眼光中為人們昭示了智者的情懷。這份擔當是震撼奸臣的一聲斷喝,又如抵禦不正之風的一堵牆垛。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岳飛用中原大地般寬厚的脊背,負起母親“精忠報國”的叮嚀,而這拳拳熱忱,赤子之心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摧殘。岳飛曾在營中揮毫“還我河山”,字字鏗鏘,擲地有聲。從那大氣激揚的文字中,我們看到的是不卑不亢的民族氣節,是氣壯山河的民族擔當。

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其卓越的政治軍事才幹,建蜀國,興漢業,勵精圖治,嘔心瀝血;長驅蹈匈奴,左顧陵鮮卑的曹植“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太史公司馬遷“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盡其智,用其情,達其義;在顧炎武的一生中,以“天下為己任”而奔波於大江南北,即使在病中,還在呼籲“天生豪傑,必有所任……今日者,拯斯人於塗炭,為萬世開太平,此吾輩之任也!”詩賦憑欄漫步,惆悵憂民一朝負,軒窗琴畔絲竹,前生滋味後生顧。這便是中國文人有擔當的風骨,是一種家國情懷的昇華。

不僅是中國文人,在西方,也有為生民立命的先行者,他們擔起了開拓時代的重任。

喬爾丹諾布魯諾,科學的英雄的殉道者,為日心說辯護,在中世紀的黑暗面前,他煢煢孑立,踽踽獨行。他的思想,震動了教會的統治,觸犯了他們至高無上的權力,宗教將他處以火刑。教皇、紅衣教主、主教們站在這位被稱為“異端”的科學家面前,想聽到“異端”的懺悔,然而他們聽到的卻是這樣一句話:“火併不能把我征服,未來的世紀會了解我,知道我的價值。”正如布魯諾自己說的,他的思想,在自由的天空中翱翔,他的學說被一一證實。

是什麼給了布魯諾就火刑而無慍色的勇氣?是什麼給了布魯諾對真理的堅持?又是什麼使布魯諾志存高遠?是擔當,是擔當給了他內在優勢,讓他達到心之所向;是擔當讓他明白,中世紀的黑暗需要有人驅逐,而真理就在他手中。

“人人生而平等,”這是馬丁路德金的夢想。在種族歧視未得到解決的情況下,他勇敢的站了出來,勇於擔當起為黑人爭奪民權的鬥爭,他發表了震撼人心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如果我們錯了,拿撒勒的耶穌就只是個烏托邦的夢遊者,從來也沒到地球上來過!如果我們錯了,正義就只是一個謊言。”“我們決心在蒙哥馬利奮鬥,直到公平如浪濤滾滾,公義如江河滔滔!”為同胞而戰,為正義而戰,為國家的美好未來而戰,這是馬丁路德金的擔當。

巴赫金曾經感嘆:“這是一個眾聲喧譁的世界。”沒錯,因為喧譁,所以茫然;因為茫然,所以麻木。日趨麻木的靈魂使當今社會有太多人迷惘著而不能擔起自己的責任。看看那些因腐敗被抓的官員,在他們光鮮亮麗的外表下,有的只是私利;那些因吸毒而進入監獄的明星,沒有一個公眾人物應有的擔當;在各個旅遊勝地,華人“到此一遊”的傑作使世界“矚目”……在經濟騰飛,物質文化豐裕的時代,我們又失去了什麼?

早年的毛澤東在《心之命》中這樣寫道:“故吾輩任重而道遠,若能立此大心,聚愛成行,則此熒熒之光必點通天之亮,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勢,翻天覆地,扭轉乾坤。戒海內貪腐之國賊,懲海外漢奸之子嗣;養萬民農林之福祉,興大國工業之格局;開仁武世界之先河,滅魔盜國際之基石;創中華新紀之強國,造國民千秋之福祉;興神州萬代之盛世,開全球永久之太平!”

七堇年說過:“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理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凍路遙馬亡。”作為新世紀的中學生,中國真正崛起,需要呼喚我們的擔當意識。金錢不能成為我們的操控者、陰謀家,我們更無權無節制的開發已有的資源,滿足一時之慾而不顧自己的子孫後代:要用負責的眼光度量世界,使中國又快又好崛起。

以己之力,擔己之任,願人生無可辜負。

以身為囚以心為牢 篇6

高一作文 ,1405字

材料:有一天,主人問籠子裡的畫眉鳥:“你想回到大森林去嗎?”畫眉說:“為什麼呢?我住在籠子裡,吃喝不愁,每天還可以唱唱歌,晒晒太陽。”主人說:“可是森林裡有美麗的花草、清新的空氣,還有廣闊的天地。”於是主人打開了籠子,把畫眉放回了森林。一年以後,主人在森林裡遇見了畫眉鳥。主人問:“森林裡的生活怎麼樣?”畫眉說:“好是挺好,就是這籠子太大了,怎麼也飛不到邊兒。”

籠中有鳥,其名畫眉。畫眉之小,不知其幾數尺也。天地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屈屈畫眉,幸能掙脫人類的囚籠,卻不能突破天地之囚牢。

正如有些人能掙脫身外之囚卻終不能打破心靈之牢。有多少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因而化作了悽美神傷的結局:梁山伯與祝英臺因世俗偏見化作彩蝶比翼雙飛;羅密歐與朱麗葉成為家族仇恨的殉葬品;焦仲卿與劉蘭芝困於封建禮教之中化為孔雀東南飛;劉郎與織女亦因人仙殊途終只能在七夕重逢……

當然,不僅是這些人盡皆知的死於心牢的愛情故事,就連許多文人墨客文臣武將亦不能突破心靈之牢。

戰國之世,墨家開山鼻祖墨子出身賤民,獨自前往魯國學習儒術。習儒之間,卻發現儒家學說仍存在許多漏洞。譬如崇尚周禮,再譬如推行等級制度。於是,在逐漸的思考反省的過程中,終於有了獨屬於自己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的學說。他便在當時盛行儒學的環境下開創了自己的門派—墨家。並和儒家一同成為“世之顯學”。兼愛、非攻、尚同、尚賢、節用、節葬、非儒、非樂,這些思想主張無不彰顯著墨儒之間巨大的差異,更彰顯著墨家思想的進步。但他的“明鬼”思想卻仍舊未擺脫自商周以來的神鬼思想,沒能掙脫這個精神的囚牢。終其一生,都在這個廣闊的牢籠中奔波。

明有“異端”名李贄,著有《焚書》與《藏書》。李贄是明朝時期著名思想家,卻不為當時正統思想所接受。但他對統治階級極力推崇的程朱理學大加鞭撻,否認孔孟學說是萬世之至論,認為人人都有權作出自己的判斷,不應以“四書五經”作為統一的思考標準;他還認為人皆有私,“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追求物質享受乃“秉賦之自然”,每人都可順其“自然之性”,使個性得以自由發展;他更是在那個以父權為中心的父系社會中提出男女平等的觀點,宣稱“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兒”。由於這些先進的思想主張,李贄被稱為反封建的先驅。可就算如此,他還是沒能從根本上否定現存秩序,直到他被那些所謂的衛道士害死,仍舊未擺脫儒學的枷鎖,未掙脫精神的囚牢。

事無絕對,人亦無絕對。並非所有人都不能突破心靈的那重障礙。譬如戰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莊周,他曾在《莊子》一書中揮墨寫下寫下諸多典故:樑濠之辯、莊周夢蝶、朝三暮四、庖丁解牛……但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最佩服他的是:當時楚威王聽說他的才學很高,便派出使者帶去厚禮,請他做相國。莊子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繡,以入太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汙我!我寧遊戲汙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在那個士階層以做官為榮以避世為恥的時代,莊子能說出這樣一段話,能做出這樣一番事。說明他以身破囚以心破牢終尋得精神上的逍遙遊,終實現隱士真正的無為。

反觀當下,還看今朝。有多少人能掙脫囚牢?又有多少人能成為真正的隱士?今世之人,無不為財所利為權所馭,誰又能淡泊這些慾望呢?真正的歸隱不是身隱而是心隱。

身外之囚不可懼,真正可怕的是心靈之牢。不求身而禁心……

內心的淨土——《童年》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739字

我們的童年是什麼樣子的?在作文中我們無數次地提起童年,那段美好而天真的時光總是令我們懷念不已。但高爾基的童年卻絕不是這樣,那是一場沉重痛苦而又複雜迷離的噩夢,沉重到賦予了這二字別樣的生命,甚至可以讓你像對待哲學一樣,認真嚴肅地反覆咀嚼。

《童年》的色調絕對算不上歡快明朗,我們可以從各式各樣的人中輕易地看到他們的痛苦,是那麼的顯而易見。痛苦扭曲了靈魂,就像阿廖沙的外公,他自私、殘暴、吝嗇……,還有他的兒子—阿廖沙的舅舅們,諸如此類,彷彿到處都是施暴者和受暴者。這些陰鬱晦暗的部分,無論是人性使然,還是生存所迫,都令人感覺極度壓抑不快。

但底層的艱辛與無奈不代表著地獄,每個人在承受黑暗的同時,也會想方設法給予光明,從最溫柔的外婆開始,再到小茨岡,再到阿廖沙的母親……,甚至外公,這麼一個老頭子,年輕時吃了不少苦,也有意氣風發的時候,到老了性子就變得凶惡到難以相處。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阿廖沙被打得臥床不起的那幾天,那個老男人有些孩子氣地討好,瓦留莎私自和男人結婚是,他最後妥協的態度。他殘存的人性如星火閃爍。

也許某一日你我也會遇到這樣的困境,甚至為了生存要小心苟且而活,你會不會找神祗來信仰?祈禱它給你帶來好運,就像阿廖沙的外婆,如果真有那樣的時候,那麼就和她一樣做吧。既然生活給予不了自己溫暖,自己也要辛苦地把內心的善念維持下去,因為你可以給予別人溫暖,就像她用溫柔的語調緩緩給阿廖沙了一片美好與光明。這善念就是你心中的神靈。

這就是我從《童年》裡看到的,我相信,及時是天空被厚厚雲層遮掩的陰天,也會有光的。白別人不能給予時,自己可以咬著牙堅信—就像患了重病也會相信它可以好起來那樣—源於神祗的神祕力量—內心一片善良的淨土。

以愛之名 篇8

國一作文 ,534字

小時侯跟母親過橋,小小的手被緊握在母親溫暖的手心裡,好不容易掙脫出來,卻又馬上被抓回去。後來看到雜誌上說,母親握住孩子的手,不是為了囚禁孩子的自由,而是為了在危險的地方永不鬆手,我笑笑不以為然。

再長大一些時,突然間喜歡上了在書桌上記日記,於是自己那張寬大的寫字檯上花花綠綠,橫著、豎著、斜著,不是字就是花紋。後來不幸被母親發現,結果那張桌子被擦了又擦。但從那時起有些東西卻印在心裡怎麼也擦不掉。因為從那時起……

那是一個下雨天,與朋友約好一起去買書,走時只穿一條單薄的裙子,母親看了邊尖叫邊在衣櫃裡翻來翻去,最後拿出一件襯衣把我包裹的嚴嚴實實,才安心過去看書。殊不知,最討厭穿厚重衣服的我,臨出門前又把那件襯衣掛回了衣櫃。

雨越下越大,我舒服安逸的看了半小時書,就被母親找到了。她的褲子溼了大半截,只著拖鞋的腳被雨水泡得發白,手裡還拿著那件襯衣一點都沒溼。母親一向沒有過多的言語,送完衣服便走了。望著她離去的背影,我聽見雨淅淅瀝瀝的訴說著愛。那一次,我懂些了什麼,信了些什麼。

現在,我關注天氣預報,有大風的天給母親套一件厚外衣,有雨的天備一把傘。母親欣慰的問我怎麼這麼聽話了,我默笑不語,她不知道,我在她給我送衣服的那天晚上說,一定要好好孝敬她、關心她,以愛之名。

物之所處,心之所屬 篇9

國一作文 ,643字

感激是人們心中的橋樑,感激是人們生活的良師。感激是寒冷中的溫暖,感激是冬天中的陽光。沒有感激,或許人們看到的世界是灰色的。但我慶幸,因為我學會了感激。

那麼,朋友,你學會感激了嗎?

感激春雨,因為它不顧自己的消逝,前赴後繼地降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它滋潤了大地,喚醒了萬物。“春來遍地桃花水,不辯仙源何處尋”。不用問,這仙源是天上而來的。它擁有聞一多先生所寫的紅燭精神“將你的脂膏不急地流向人間,培出慰藉的花兒,結成快樂的果子。”因此,山坡蓋上了綠被子,樹木戴上了綠冠頭。它們都用再生的生命感謝了春雨。而我也從中學會了感激春雨。

感激陽光,因為它給予人們以希望,以活力。是成功的彼岸,是希望的象徵。它擁有人們所向往的熱情與朝氣。試問在黎明前你最希望看到的是什麼?是陽光,因為它的出現,預示著新的開始。對於過去,人們再執著,再留戀也沒用。所以,他們更注重著未來,憧憬著陽光。願用熱情的心譜寫將來,以表達對陽光的感謝。而我也從中學會了感激陽光。

當秋風掃過的時候,搖曳在樹上的葉子飄了下來。或許這時有人會感嘆:“這就是‘自古逢秋悲寂寥’的原因吧!”但他們錯了,“落紅不是無情物”它們雖是無情地下落,但為的卻是“化作春泥更護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不正是落葉一生的寫照嗎?我被它們的精神所震撼了,而我也從中學會了感激落葉。

或許,還有更多的是我學會感激的源泉,在生命的路途,是感激點綴出路途的色彩。相信吧!學會了感激,就是學會了看世界。

那麼,朋友,你學會感激了嗎?

不錯過心之所向 篇10

高二作文 ,788字

有些人的生活像一泓清泉,細水長流,有些人的生活像一身錦繡。華而不實;還有一些人,他們只知道一味地盲目奔跑,錯過了途中的一切,最終也沒能獲得自已想要的格調。

20世紀著名的好萊塢女星海蒂拉瑪,風姿綽約,美豔脫俗,男女都為之心動,但她卻在聲名鵲起時悄然隱去,潛心研究無線電。有人質疑好她,她全然不顧,心想著科研,雲淡風輕的一句“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引起軒然大波。重要的不是在別人心中你應該的樣子,而是你自己心之所存,心之所往。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艱難迎面而來,若你仍然堅持自我,努力追求那個遠方,最後的精彩也將屬於你,屬於千帆過後的赤子之心。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春賞繁櫻,夏觀夜星”他追求那種寧靜恬淡的生活,在自己的小居室中寫作,親近自然,過著自己想要的那種生活。不沉醉浮華人世,滾滾紅塵,川端康成活出了自己。從古至今,想要擺脫糜爛生活現狀的人有很多,大多數人都想通過虛空的榮耀和華服掩蓋自己精神生活的乾涸,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只是自欺欺人,讓你在渾渾噩噩中忘卻初心,迷失自我。

偵探小說家柯南道爾也說:“我的一生就是力求不要在平庸中虛度光陰”人生如此長,何不在美好的年華勇敢地追尋你的夢想,握住每一次機會向著理想進一步向前。

面對雙手雙腳的缺失,尼克胡哲用春天般的笑容相迎,不悲觀,不氣餒。他立志成為一名演說家,用已的話語敲開苦難者的心房。經歷無數困難,他成功了,他以樂觀從容的態度鑄就了人生的輝煌。出於對夢想的執著追求,他用一顆堅強的內心決不向死神妥協,他不願苟活於世,於是他書寫了自己的傳奇,擁有了精神人生。

王小波說:“我希望自己是一顆星星,如果我會發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那樣美好,那麼一切恐懼就可以煙消雲散。”是的,能把握住人生的只有你自己,能不懈追夢最終圓夢的也只有你自己。

不被困難嚇怕,不為誘惑迷失,堅持你的內心,心之所向終會得到。

以愛之名,落一箋詩語——《醉花陰》改寫 篇11

續寫改寫 ,651字

時光有些累了。

園中菊花爛漫,府裡也不似平日裡冷清,他們都在歡度重陽節,等等……重陽節?原來,又至重陽,可明誠啊明誠,你何時能歸來?

轉身回房,偌大的房間空無一人,空氣中氤氳著憂傷的氣息,瑞腦香菸縈繞在金獸爐口,心中不免有些失落,這麼久了,我還是沒能習慣沒有你的日子……

想要出去走走。

路過溪亭,忽然想起那日與你一同在這遊玩,因醉酒竟迷失了歸路,無奈卻又駛入荷花叢中,一葉小舟,舟上二人,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此時,只我一人漫步,餘暉只為我流瀉,而你,也只一人在外流浪。

請允許我這樣自私一點,因為我只想讓你的清澈,獨寵我一人。

可現如今呢,再次回到這裡,可你又在哪裡?

準備去學學陶潛,採菊東籬下,卻不知能否悠然見南山。罷了罷了,何必如此感傷呢?有美酒、菊花相伴,倒也自在。有風掠過,只覺陣陣幽香飄漾在衣袖,我很快樂,是真的快樂,只是眼淚有些不爭氣。

好吧,我承認,我一直都在自欺欺人。

秋到深處,楓自紅,情到濃處,人自醉。我原本以為,飲酒賞菊就可以解憂,可當我看到水中的倒影時,我怔了一怔,眼前的人,弱不禁風,竟比黃花還瘦。

明誠,你回來會責備我吧,會怪我沒有好好照顧自己吧!你快回家吧。

懷揣著希望之情吃過了晚飯,盼望著你回來不會責備我。

飯罷,有些累,想要睡覺,這一覺睡得很安穩,我夢到了你,夢到初見你時,我羞澀的模樣—見客入來,襪?i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夜裡有些涼了,我起身,想要為枕邊人蓋蓋被子,才發現枕頭早已涼透,被眼淚所淹沒。

原來我終騙不過自己……

善心之花向陽開放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916字

人之初,性本善—題記。

三月,花兒競相開放,如同給大地媽媽換上了美麗的衣裳。學校掀起了“誦讀國學經典,弘揚傳統文化”的浪潮。清晨,遠遠地便能聽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的琅琅讀書聲。

對於一直喜歡閱讀的我來說,能在有花兒相伴的季節裡誦讀國學經典,那種愜意真是妙不可言啊!每每誦讀,總會有心靈的收穫和成長。而最大的收穫便是心要向善。

如何向善?我從《弟子規》中找到答案:向善首先要孝敬父母—“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

從此以後,我不再放學後不跟媽媽說就去瘋玩;我不再沒完成作業就玩電腦;我不再在媽媽教育時頂撞媽媽……

雖我不知“香九齡,能溫席。”但我能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媽媽因為課多嗓子嘶啞疼痛,我會悄悄地泡一杯熱乎乎的蜂蜜水放在媽媽辦公桌上。在媽媽即將炒好菜時給媽媽盛好一碗熱騰騰的飯。吃飯時總不忘給媽媽夾她最喜歡的菜。媽媽看著這一切心裡可開心了!而我看見媽媽的微笑,就是我最幸福的時刻。

向善要樂於助人。《弟子規》如是說:“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已有能,勿自私。”就在上週,學校組織了捐壓歲錢的活動。班主任申老師接到通知後,就在班上號召我們積極參加。老師說:“捐贈壓歲錢,是一項獻愛心的活動。無論捐多少,只要你有愛心就好。你一元,我一元,一元元地聚攏起來,會變成幾十、幾百甚至更多更多,這樣就夠幫助幾百個農村的小學生。他們就能像我們一樣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學習知識、快樂成長!”

同學們聽後,異口同聲地說:“好的,我們都願意!”我想:是呀,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就可以讓世界更美好!我一定要把我所有的壓歲錢都捐上去。

第二天,同學們紛紛將手中的壓歲錢交上去—有五元、有十元、有十幾元的……我也迫不及待地走上臺,毫不猶豫地將壓歲錢鄭重地放入鮮紅的捐贈內。就在這一刻,我彷彿看到了一張張洋溢著幸福的笑臉。

三月溫暖的陽光照在我的身上,我知道我內心的那朵善愛之花早已向陽開放。

“人之初,性本善……”耳邊又傳來同學們的琅琅讀書聲,悠長,悠長……

愛在手心之間 篇13

國二作文 ,828字

在同學和我之間,盛開著純潔的友誼之花;在老師和我之間,盛開著偉大的師生之花;在媽媽和我之間,盛開著無私的母愛之花。

當我還沒學會走路的時候,媽媽總是將我抱在懷中,那種感覺十分溫暖,令我永遠不能忘懷。那些日子裡,媽媽的雙手成了我成長中的第二個搖籃。

媽媽是一名小學老師,我上小學時,她再也抱不動我了,於是就將抱我換成了牽我,拉著我的手進進出出,那時,別的小朋友都會向我投來一種目光,我知道,那是一種羨慕的目光。

上初中後,我每天都是早出晚歸,晚上回家後也是埋頭做作業,和媽媽在一起相處的時間明顯減少了。直到國慶長假時,我和媽媽爸爸坐船去沿渡河的外公外婆家玩,船與岸邊有一定的距離,連線它們的是一塊窄窄的跳板。這時,媽媽的手毫不猶豫地向我伸了過來,示意要我牽住,我心頭微微一震:“我都這麼大了,媽媽還不放心我過跳板嗎?”在不經意間,我瞧見媽媽的眼神中,夾雜著焦慮與期待。我將手迎了上去,和媽媽的手拉在了一起,突然,我感覺到媽媽的手比起以前粗糙多了,真是歲月無情啊!跳板確實不好走,上面東一塊西一塊地釘著好些木塊,我走到一半時,被腳下一塊木頭絆了一下,差點摔倒了,這時,媽媽的手握得更緊了,嘴上還一直說著要我小心之類的話。我心裡一酸,知道了媽媽在用她那歷經滄桑的手向我傳達不用修飾的母愛。

我抬起頭,只見媽媽的頭上又添了幾根白髮,那些白髮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刺眼。媽媽老了,在陪伴我走過了十三個春夏秋冬後漸漸地衰老了。我的腦海中,又浮現出了那一幕幕令我永遠不會忘記的畫面:早上六點鐘左右,媽媽就用微波爐為我熱好了麵包;晚上,媽媽親自為我放好洗澡水,陪著我做作業直到深夜……我的眼淚禁不住默默地湧了出來。

媽媽對我的愛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媽媽對我的愛猶如爽口的咖啡,細細品味才能發現其中的香甜;媽媽對我愛的猶如緩緩的神農溪水,清澈而細膩……在媽媽的手心之間,無時無刻不在傳遞著對我的濃濃的愛,於是,我也握緊了媽媽的手,享受著這短暫而又永遠的溫暖的幸福。

心之樂土 篇14

高二作文 ,1264字

時間像一陣肆虐的疾風,穿過我單薄而紛繁的思緒,捲起記憶像孤零零的黃葉在漫天飄飛,那些往事像水中的浮萍載浮載沉,載離載合,在我腦中迴盪著……

我曾經有一方樂土,在那裡,有著清新可觸的藍天,爭奇鬥豔的花草,還有沉默的高樹。藍天讓我心思飛翔,花草讓我品味紛芳,高樹讓我佇足思考。風帶來潤潤的雨,雨叫來輕輕的雲,雲中又藏著燦爛的陽光,陽光常常明媚,明媚到近乎奢侈,灑著碎銀般的斑駁。

心似一個折射五彩光芒的琉璃,堅強而脆不可擊,明亮而蘊藏著黑暗,可以折射出人生最美的圖景,但也經不起衝擊,一不小心就會幻化成飄零的碎片,難以再拼成。在快樂時,琉璃變得美麗,但我卻不知道心中已滲進了淚水,在成功時,琉璃中溢滿陽光,但我卻不知道前途有黑暗的風暴。也許我們不知道,也許是我從不曾經歷過。

突然有一天,風又來了,不是和風,而是夾雜著沙塵的囂張的風,它瘋狂地入侵著我的樂土。眼前的綠色漸漸被黃色吞噬,無情地,只剩下最後的星星點點,可憐地晃動著無奈的身影。荒原上,唯有幾個死沉的樹柱靜靜佇立著,迎接著風沙的洗禮,刻著歷史的痕跡。

難道就這樣離去,而永不回來?心靈的樂土就這樣荒蕪,心靈的歡城就這樣衰敗?

我平視著大地,回想著一地青蔥,可只是一塊死氣沉沉的黃土。我仰望天空,回想著那一灣淡藍,可只是一張陰藐的灰幕。我又伸出兩臂,想迎接那潤潤的雨,可一顆顆打在我嘴裡的,好苦好澀的,是沙。

我離不開心的顧忌,唸的偏執,意的幻想。慢慢地,那心中的琉璃變得黯淡,冷漠,變得那麼脆不可擊,突然“砰”的一聲,它破了,散成無數小塊,向無盡的遠方飄去。

或許是我不知道,或許是我不曾發覺,或許是我真的錯了。我靜靜拾起落在身邊的碎片,可還是缺好多好多……

今後的生活還是一樣過著,只是少了在草間尋覓活蹦亂跳的歡樂,而多了在天空凝望那無家可歸的憂傷;少了在風中迎接氳氤水霧朝陽,而多了在霜中送別日升日沉的夕日。而更多的時間,我是在尋覓,尋覓那早已飄散到天涯角落的碎片。

尋覓,在尋覓中,我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樂觀,我找到了“看天中雲舒雲展,看庭前花落花開”的愜意。

在尋覓中,我發現憂傷無處不生,而我們應該把它埋進深深的根底,藏進深深的心靈的角落。也許那一棵棵蒼天大樹在我們眼中只是一幅美麗的風景,但我們卻不知它,幾曾繁盛,幾曾蒼老;也許那一張張生命中只有一次的笑靨在我們眼中只是一個美好的回憶,但我們卻不知他,夜深人靜的時候悄悄哭過幾回。

此心該靜也,我們不能讓快樂衝昏了頭腦,更不能讓悲傷渾濁了心頭。快樂罷,悲傷罷,繁華罷,衰敗罷,都只是生命中匆匆的過客,不要讓他們帶走了理想,迷失了方向。人來人往,潮起潮落,也許心只是那某一個貝殼中某一顆熠熠發光的珍珠而大海淹沒了一切。

某一個清晨,燕子唧唧飛來,銜著那一顆帶來希望,帶來生機的種子,灑向這片久經渴望生機的土地。迅速生根,發芽,長成大樹,綠色又遍及了每一個曾經受傷的角落。這時,我才發現陽光很燦爛,一直都那麼燦爛,而曾經的烏雲遮掩了天空,曾經的絕望掩蓋了希望,而為何我卻從未發覺過?

仰望,陽光依然燦爛。

心之所向 篇15

高一作文 ,945字

古有孔夫子一生貧寒,周遊列國,終成萬世師表;亦有李煜居高位,貪圖享樂,終成亡國之君。今有馬雲,家境貧寒,高考屢次落榜,仍心懷理想,躍居中國首富;亦有柯達沉浸於昔日膠捲巨頭地位,沒能順應時代洪流,終致破產。人行走於這個大千世界,重要的不是身之所處,而是心之所向。

在海外工作近二十年,當國家需要他時,他放棄了優厚的工資待遇,放棄了全球最為發達的實驗室,放棄了美國國籍,毅然歸國。他正如他的姓名所言,施一公,一心為公。在這裡,他不再擁有在國外時響亮的名號,但他可以步步努力,被評為院士;在這裡,他不再有得心應手的裝置用於科研,但他可以一手打造全新的實驗室。對於他而言,無論身處何地,只要能夠投身科研,只要能夠報效祖國,他便已心滿意足。

無論是身處海外名校,在眾多專家的幫助下搞科研,還是在國內簡陋的實驗室內獨自鑽研,施一公都可以成功,只因他心之所向。倘若他一直沉浸在昔日的風光,埋怨著當下簡陋的環境,那麼到現在,我國的生命科學研究仍舊遠遠地落後在別國。在堅定的信念下,身邊的一切困難只不過是過眼雲煙。堅定的心之所向戰勝了環境的簡陋,促使他走向成功。

牧羊少年聖地亞哥,無論他是趕著羊群尋找水源草場,還是被騙得身無分文行走於異國他鄉,無論是他擦拭著水晶杯積攢著錢財,還是跟隨著商隊行走於一望無際的沙漠。他終究是應著天命一步一步走近金字塔,一步一步走向寶藏,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理想,只因他深知,作為一個牧羊人,一個探險家,他應該四海為家,身置何處不應該成為阻礙他的因素,身處何處對於他來說並不重要,心之所向才為他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他相信凡是自己想得到什麼,整個宇宙都會合力幫助他,然而能阻止他的,只有他自己。堅定的信念,強大的意志,沖淡了身邊的艱難險阻,促使他一步步走向成功。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們身置何處,而是我們將前往何處。輪椅上的霍金把思想放飛於宇宙,終成一代偉人;監獄中的安迪,心懷希望,嚮往自由,最終洗淨重生,奔向海洋;囚禁二十六年的曼德拉,沒有被牢籠所束縛,一心想著給無數同胞帶來自由,九十餘載的光輝歲月譜寫處自由讚歌。身之所處即使再艱難,在強大的希望、信念面前也是那樣的微不足道。

堅定自己的信念與目標,堅持一路走下去,你會發現我們身之所處已不再重要,強大的心之所向正將我們引向成功。

尋找內心的淨土 篇16

高一作文 ,1110字

剛進入書店,我就被《日月》深邃的封面顏色吸引了。簡單而不死板,鮮明而不奢華的封面讓我立刻就買下了它。伴著書香,我沉醉在《日月》裡。

《日月》是安意如用清麗典雅的散文語言寫成的一部長篇小說。《日月》這本書故事簡單,語言清澈。行文如汩汩泉流,華麗溫暖而清碧灼人。它講述的是天資聰穎,沉穩無私,外表漠然,而內心卻熱烈而堅定的尹長生對尹蓮的那份跨越年齡差距,超越身份的愛。在追逐的過程中,他迷失自我,卻又尋找自我,拯救自我,最後超脫自我。在他深感與生俱來的孤獨,心靈上失去了精神支柱時,他萌生擺脫世俗的束縛、內心慾念的執障之戀,已然放棄一切,尋根溯源,踏上修行之路,走回覺悟之途。通過尹長生掙脫貪念的執障,最後迴歸心靈的安靜,表述了作者多次進藏朝佛、轉經,最後皈依藏傳佛教的感悟。與其說這是一部小說,毋寧說這是一曲從心靈深處流出的清泉,沖刷著人們與生俱來的孤獨感和與日俱增的焦慮感,從而確認內心的歸宿,安意如坦言,“若說這五年來,我最大的變化,不是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女子,成為暢銷書作家,不是身份際遇的改變,而是我逐日確認了自己內心的歸宿,找到了可以信守奉行的信仰。”這不只是物理意義上的迴歸,更是精神鄉關的探尋。

人生匆匆數十載,在歲月的奔波中,一定要守住內心的自己。正如安意如所說的,那些在人世間滾打摸爬的人,是否守著心中的最後一方淨土、一絲光明?是否會在寂靜無人處獨自嘆息甚至咆哮?但至始至終沒有覺悟,自己所追求的到底是什麼,真的是那至高無上、手握大權的統領者?但這又是與別人鉤心鬥角、處處提防得來的。來世,我願做個清清淡淡的人,沒有過多的慾望,住在一個小木屋裡,捧上一本書,坐在窗前,細細品味。或許要經過各種跌宕起伏,才換來這樣的生活,看透人間冷暖,超越自我,此後長生。

現實的一切都是歷練,我們不能逃避現實,終究要明白,唯有懂得自己,才能諒解他人,唯有寬憫他人,才能解脫自己。因為,每個人的身上,都有自己陽光和陰晦的一面,如日如月。我們可以允許自己困惑,懷疑,但心中不能倦意,懈怠,依舊要真誠相信:只有領悟了真誠,才能超脫自我。告別慾望,在最接近佛的位置,尚存一方淨土,那是令所有世人心馳神往的。最難的是放下,最容易的也是放下,放下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后,得到的便是一方淨土,昔念若水如沙,隨風逝去。

或許在塵世中,就應當保持著那一顆本源之心,“在人群中有獨處的心,獨處時有人群的愛”,這也是頗有佛學見解的臺灣作家林清玄的話。在愛與寧靜中織出一支美好的樂曲,奉給心中的淨土。

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心中佛,在這個燈紅酒綠的浮躁紅塵中使內心保持清醒和柔軟,才是至真至誠的寂靜和歡喜。你是否還找得到自己內心的那一片淨土?

內心之中有真愛 篇17

國三作文 ,790字

那是,乾燥的空氣扯著思緒回到了過往站,在菜市場門口,望著那攢動的人影,回憶如潮流般湧入心頭,眼角開始模糊,思緒變得空洞…。

也是如此的一天。

我陪伴媽媽去買菜。陽光格外的刺眼,似乎想要將天地之間的水分全部蒸乾。狗兒趴在道路上,吐著長長的舌頭,空氣十分乾燥,每當有車跑過,變砂石飛揚。樹葉因受不了毒辣的太陽而蜷縮起來,葉上開始出現了黃色。如此天氣,我們出發了。

與媽媽並肩而行,媽媽正在與商販們討論價錢,而我只覺得一陣噁心,腦袋開始脹痛,我蹲下身下,希望它有所好轉,但出乎我所料,噁心一陣陣襲捲上來,我失去了知覺。在迷惘中,我彷彿看到賣菜的大媽將她墊菜用的布單鋪在了我的身下,賣肉的大爺將他的蒲扇遞了過來,給我扇風,有送水的,也有打電話幫忙叫醫生的……。每個人都盡力做著自己能做到事情,遇到如此突發情況的媽媽,這時,也一定感受到了愛的存在。

想到這裡,心裡湧起了溫暖。

如此之愛,是人與人之間最美的情感,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明日的陽光將會更加明媚。

站在簷下,眺望那用泥土製成的鳥窩,聽著巢中傳來的陣陣鳥鳴,聽出了焦急之感,望了望天色,已然傍晚,估計是巢中的雛鳥的父母還未歸來吧!聽著那一聲聲鳥鳴著實令人揪心。聞聲聲鳥鳴,眼前浮現那一副孩子在門前久久矗立,眼睛凝視著通向預防的一條小路,眼神有什麼東西閃過,說不清是愁苦還是哀傷,令人難解,但最終也只是低著頭,走向家門的情景,想必他們也在等待久未歸家的父母吧!但也只能是失望而歸。他們缺乏愛,他們有的只是面對冰冷的夜的無助與悲傷,有的只是對其他孩童幸福生活的渴望與期盼。他們的心靈脆弱無比,脆弱到需要我們去萬般呵護。而我們何不將自己的真愛奉獻給他們,讓他們也感受到愛的溫暖與熾熱,做他們的小太陽,為他們照亮一片光明的前途。因為內心之中有真愛,所以如此簡單。

世界的陽光明媚,是因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只要獻出一點愛,世界的明天就會春暖花開。

心之靈動心之舞蹈 篇18

高三作文 ,991字

展開歷史的磅礴畫卷,聒噪的心海漸漸平靜寂然,眼淚輕輕地溢溼了眼眶。如果你聽到這“嘭嘭”寂寞而頑強的心跳聲,如果你看到紙上顆顆鮮紅純淨的心靈,你就不會不瞭解這份情愫,而會和我一樣,感念於這份肅穆,生出莊嚴的敬仰,而一次次流下虔誠的淚水,淚眼朦朧地隨他的舞蹈,隨他們飛翔!

“田園將蕪胡不歸?”陶潛佇立窗前,喃喃自語。舉起手臂,凝望,掌紋縱橫交錯,刻出時光的走向—掌心什麼也沒有。可是,他記得,年輕的陶淵明跨出家門的時候,手心裡託付的不只是母親溫暖的眼淚,更有鮮活的夢想,一如新生的嬰兒般懵懂充滿希望。他記得,年輕的陶淵明帶著全部的冀盼踏上了隱在霧中的仕途。可是掌心明明什麼也沒有哇,它們被遺失哪裡?他搖了搖頭,透明的液體順著蜿蜒的皺紋流到灰白的胡碴,滴落在冰冷的泥土裡沾滿灰塵。

“歸去來兮—。”踽踽獨行的陶淵明斜挎了包袱,清晨的濃霧逐漸將他隱沒。失落的心靈飄蕩在大風裡,落滿塵埃。

達達的馬蹄踏過雪山大漠,迎面來了一袋青衣,長風灌滿寬大的衣袍。近了近了,除了他,還有誰可以這般瀟灑不羈地策馬揮鞭。這凜冽的西風與他坦蕩俊朗的氣質相遇便紛紛潰散,化做無數翩飛的彩蝶,輝映在他眩目的光芒裡。傾耳細聽,他的歌聲震撼了這土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篙人”,“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氣勢恢巨集的盛唐孕育了這位俊逸浪漫的奇才,他遊走四方,踟躅天涯,用扼腕振臂的豪情染紅了噴薄欲出的朝霞。奢華靡爛的長安容不下這顆寄遊天下、雄渾卓越的心!

路轉峰迴,瀟湘館已在眼前,斑斑湘竹剪不斷這嚶嚶啜泣。黛玉的百轉千回的情絲化作朵朵哀傷的落紅,“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今日伊死儂收葬,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黛玉拖著病體,手把花鋤,迤邐而行。花隨流水漂向天涯,寄人籬下的傷愁又襲上心頭。這華美幽靜的大觀園是否聽得到黛玉無言的訴說是否看見臉上兩行清淚,聽到一個少女淒涼的心跳嗎?

再回首,已成空,這些美麗的人兒,這些執著的心靈都隨風而去了吧?

只有我,沉浸在這一方天空—無數美好心靈舞蹈翱翔的天堂。一次次感懷,一次次喟嘆,灑下純摯的眼淚,這般虔誠!因為懂得才會哀傷,因為惋惜,才會流淚,因為景仰,才會隨他們一起飛翔,演繹心之靈動,心之舞蹈。

開啟心之窗 篇19

國一作文 ,775字

從呱呱墜地到蹣跚學步,春花秋月,雲捲雲舒,時光如流水一般消逝。在十四年的成長時光裡,我的世界裡最初只有單純的快樂,前方是一片迷茫。直到遇上你—閱讀,你那豐富的精神世界點亮了我的前路,為我的心靈打開了一扇全新的窗戶,讓我的思想也開始徜徉在一個充滿魅力的世界裡。我沉迷其中,流連忘返。

我與書初識在很多年前的一個春天,那時候的我剛識字,正是對一個又一個方塊字感興趣的時候,但也正是好玩好動的年齡。望女成鳳的媽媽僅用一本漫畫書就讓好動的我安靜了下來。我每天都依偎在媽媽的懷裡,聽她給我講書裡的故事,時而為海的女兒的悲慘而哭泣,時而為白雪公主最終找到幸福而喜笑顏開。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就此引領我走進了閱讀的世界。有人說過:“第一次的感覺是奇妙的。”的確,第一次與書的相遇便讓我領悟到了文字的魅力;第一次與書的相識便讓我愛上了讀書。

從那以後,我就被書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日常生活裡處處有了書的影子,書架上、課桌上,甚至是床上,全都擺上了我所喜愛的課外讀物。不管是何時,只要得到一本心儀的書,我就會愛不釋手,並且盡情沉浸於書中。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現在的我學習任務重了,自由閱讀的時間自然也就少了。可是不管怎樣,我都會擠出時間與書一起度過快樂的時光。每當我徜徉在書海中,總會不自主地“身臨其境”。剛剛還沉醉於《西遊記》中各種光怪陸離的故事而不可自拔,彷彿我就是那個嫉惡如仇、戰無不勝的孫悟空,接著又被《背影》中感人的父愛所吸引,想到自己的父親,不禁在心裡慚愧自己的自私,轉瞬又在《蠟燭》中體會到那沒有國界的大愛。只要有愛,世界必會充滿陽光。

在我的生活中,書就像是我的益友,陪伴我度過每一個快樂的時光,和我一起領略書中動人的情節,體會各種滋味。在我的成長中,書更像是我的良師,在每一次“交流”中“不厭其煩”地告訴我各種知識和道理,諄諄教導,受益匪淺。

心之所向助力遠航 篇20

高一作文 ,766字

吸引力是一種興趣。頭頂“清北學霸”光環的遊戲女主播石悅,一度站在輿論的風口浪頭。放棄吃香的建築行業而選擇褒貶不一的電競行為,是興趣使她無懼輿論的槍林彈寸,是那股強大的吸引力讓她一往無前、義無反顧,沒人能輕易持為她的人生下判決書。無獨有偶,北大學子陸步軒賣豬肉的決絕,劉偉在鋼琴鍵上按下的堅毅,他們興趣為槳,終駛向成功的彼岸。

吸引力是一種理想。梁啟超說:“鄭和之後,再無鄭和。”我想,正是鄭和身上獨一無二的對理想的執著造就了他傳奇似的人生。鄭和是一位虔誠的伊斯蘭教信徒,同所有的穆斯林一樣,聖城麥加是他理想的歸宿。他從小便開始學習航海知識,在其他同齡孩子還在玩耍逗樂時,他沉浸在理想的世界。而最終,在七下西洋之後,他終於來到了嚮往的麥加。與鄭和一樣的,還有“紅學痴儒”周汝昌;有音樂巨匠貝多芬,他們忠於理想,併為之踏實奮鬥。

吸引力是一種情懷。血沃中原勁草肥,寒凝大地春華髮。魯迅棄醫從文,辣手著文,引領他人生方向的,不是簡單的興趣,不是單純的理想,而是比兩者更為動人,更為高尚的情懷。舉世渾濁,唯他獨醒,他用不到一米五的個子扛起整個時代的悲哀。“吾行尚已遠,孑然失其侶。”他孤身一人,像一匹行走在荒原的狼,可關乎民族大義的吸引力,讓這位精神巨人朝著救國救民的曙光奔去。

視之當下,異化的吸引力卻大行其道,讓人們背道而馳,與高貴的靈魂南轅北轍。在興趣上,興而失恆,孩子三兩天便換一個興趣班,面面俱到的興趣讓吸引力綿軟無力,在理想上,商業的巨大利益幾近吞噬價值關懷。“替身”“摳像演出”司空見尼,而失去理想的個體,又談何情懷?

吸引力,是人生正途上的指南針,是人生少數派而堅毅的一劑強心劑。指引每個人前進的大大小小的吸引力,終將匯成一股關於國家、民族、未來的吸引力,浩浩蕩蕩,奔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