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馬之間相關作文20篇

人馬之間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483字

我走在公園裡,望見了一條長長的隊伍,好奇地走過去一看,原來是有人在騎馬。

一匹棕色馬的背上,騎著一個小孩,小孩不斷用手拍打著馬頭,大喊:“快點,怎麼這麼慢!”牽馬的老頭一刻不停地用鞭子打著馬背。馬累得氣喘吁吁,不時發出幾聲嘶鳴,但面對猛烈的抽打,又不得不加快了腳步,它低著頭,早已沒了野馬的威風。

待騎馬場門口的人散了一些,我才有機會上前細細打量這那匹棕色的馬。它正耐心地吃著馬槽中那點飼料,皮毛黯淡無光,瘦弱的身子上似乎沾滿了汗水。

老頭碰了一下它,它沒動,老頭重重打了一下它,它抬起頭,望著老頭,那雙眼睛依舊是那麼溫和,沒有一絲怒意。“看什麼?快去工作!”老漢粗暴地牽著它走了。它溫順的跟著老漢,仍沒有生氣,又一個人騎上了馬……

我心中抽動了一下,馬也是生命,它也有尊嚴。那個老頭卻只把它當成了一個掙錢的工具,隨意抽打著它,罵它,似乎它只是個沒有知覺的掙錢機器。

我把自己想象成那匹馬,如果是我面對老漢那樣的態度,只怕早已怒火中燒,但那匹馬,卻無怨無悔,它也許已經見識過人類的強大與殘忍,知道如何反抗都是沒有用的。

多希望,被馴服的馬能夠重新在草原上自由的奔跑。

人鳥之間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681字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房間的空調管道被一群小鳥佔領了。它們似乎在那兒做了窩,生活著。

起初,窩裡只有一兩隻鳥,叫聲清脆,但光用耳朵聽,也聽不出這些鳥的品種是什麼。它們每天早上都會嘰嘰喳喳地唱著歌,彷彿在叫我起床。聽著它們的歌聲,我的心情也會很愉快,它們消除了我的煩惱。

可是,沒過幾個星期,鳥窩裡似乎多出了幾隻鳥寶寶,情況發生了轉變。早晨,太陽剛升起,就會聽到嘰嘰喳喳的喧鬧聲,這種聲響替換了先前美妙的歌聲。再過一會兒,嘰嘰喳喳的叫聲越來越大,還伴隨著翅膀的撲楞聲,在我的房間迴盪。

我以為自己能漸漸習慣這種喧鬧的,但沒想到,才過了兩個星期,我就有些受不了了。每天早晨四五點,鳥兒在管道中的喧鬧聲會使我早醒,因此,我白天在學校裡也會有了睏意。我開始有些厭煩這群鳥了。於是在第二天早晨,我用力地拍擊發出聲響的空調口的牆壁,那群鳥兒似乎有些驚慌,過一會兒,響聲便輕了一些。

就這樣,我睡了好幾天的好覺。但是,後來的早上,我都沒聽到一點點的鳥叫聲了。我感到有些奇怪,去問了媽媽。結果,她對我說:“前幾天,修空調的師傅來我們家,他看見管道口有個鳥窩,就把它弄走了……”我不願再聽下去,跑回了房間。

我望著那曾經住過一家鳥兒的管道,心中又是傷感,又是不捨。不知為何,它們早晨那些煩人的聲音,現在對我來說,是多麼美妙。為什麼,為什麼要把那個鳥窩弄走?要是我當時在多好,可如果我在的話,可能也阻止不了吧。而我之前,居然那麼用力地拍了牆,驚嚇了它們,我也不應該這麼做的……這時,我的眼淚溼了臉頰。

總是要在失去後才懂得珍惜。希望那一窩未曾謀面的鳥兒,能健康地在另一處生存下去……

人貓之間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656字

我有一個奇怪的愛好,就是大叫起來把貓嚇跑,看著它們慌忙逃走的樣子,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成就感。

我天生討厭貓,總覺得它們銳利的目光裡帶著一絲“殺氣”白天還好,晚上就不行了,那眼睛對於我這種極害怕鬼(雖然我知道沒有)的人來說,和死神手裡的斧頭差不了多少,就是想把它們嚇跑。

但有一次,把我對貓的態度完全改變了。

我和老媽去菜市場買菜,那兒有一家零食店,我正好要買奶片,老媽答應了,我心情很好。路過一個公園時,我看見大門口有一隻黃色的貓,正要跺起腳嚇它,它竟朝我這走來了,停在我前面,我被嚇得不知所措,躲在老媽後面,老媽說:“怕什麼?不就是隻貓嗎?”我這才出來,俯身看了看貓的眼睛,咦?不是冷的耶!我恍然大悟,心中充滿了歉意,我剛剛嚇到它了。

為了補償一下它,我跟老媽打了個賭:等會兒如果它吃了奶片,老媽給我一塊錢;反之,我給老媽一塊錢。

回家時,路過公園,小黃(我取的名字)再次朝我走來,這時候我已經不害怕了,丟給它一塊嶄新的奶片。我看著它,眼神中充滿感激,畢竟老媽要給我一塊錢了。小黃慢條斯理地舔著奶片,好像很愛吃,在我走時,它還跟著我走了幾步,又回去舔奶片了。

從那以後,我開始對之前我嚇過的貓感到有一絲愧疚,它們什麼事情都沒幹啊,為什麼我當初要嚇唬它們呢?就因為它們的樣子可怕?那我這位驅逐者又和“怪物”有什麼區別?貓在我心中的地位似乎高了許多……

當然,每次我路過公園時,還是會看見趴在石頭椅子上的小黃向我走來,我朝它笑笑,它貌似也在朝我笑。雖然我無法收養它,但希望它能活得更久。

貓,好像沒那麼可怕了……

人龜之間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543字

爸爸在瑤溪大羅山上撿來一隻烏龜。一見到它,我的腦海裡就閃出一個念頭:反正現在無聊,要不捉弄一下烏龜,也多一個樂趣!於是,我將烏龜抓進玻璃缸裡,將澆花的工具裝滿水,噴在它的頭上。烏龜受了刺激,猛得將頭縮了進去。我見烏龜害怕極了,更加膽大妄為,讓烏龜服得五體投地。一次,我將烏龜高高舉起,忽然一鬆手,烏龜摔在了洗手盆裡,想必烏龜一定恨死我了,很多次想從玻璃缸裡逃出來,溜之大吉,但都沒成功過。

但是,一件小小的事情讓我改變了看法,改變了態度。

爸爸總覺得這隻烏龜缺少了陪伴,整天孤零零看著窗外,怪可憐的。於是,爸爸去楊府山公園買了一隻小烏龜,與它作伴。大烏龜看到同類,在玻璃缸裡歡快地爬來爬去,歡迎小烏龜的到來。

我每天看到小烏龜躺在大烏龜背上,兩隻龜和諧相處,就像家人。每次吃龜糧時,大烏龜總是先讓小烏龜吃,自己後吃。大烏龜總是慈愛地看著小烏龜。看到這幅溫馨的畫面,我不禁思考著:以前我總是看不起烏龜,每天捉弄它,討點兒樂趣。原來,烏龜也像人類一樣,懂得去關愛。以前的我,只知道去捉弄小生命,其它一概不知,這是多少愚蠢啊!如果我是那隻烏龜,被人類這樣捉弄,一定會感到厭惡、害怕。

現在的我,對這些小生命充滿了尊重。我不像以前那樣,去逗弄它們。希望人們少去打擾這些小生命的生活,多體諒它們。

人雞之間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489字

奶奶家養了許多雞,雞比我個頭小,可我卻很怕它。每次看到那雄壯的雞向我走來,我就會後退好幾步。

最近天氣有些冷,那些雞總是往屋裡跑,把我嚇得趕緊跑。不知道為什麼,我這麼大一個人,還會怕雞。

一天,我聽奶奶房間裡總是有什麼東西在叫,跑過去一看,原來是雞,它們躲在床底下,縮在那一直叫。我想把它們趕出去的,可是轉念一想,它們會不會是在生蛋啊?我心一軟就沒趕它們。把這事告訴了奶奶,奶奶激動地說:“雞終於下蛋啦!”聽奶奶說它們已經好久沒有下蛋了,就在這時我有些同情母雞們。它們這麼努力地下蛋,卻不能等到孵出可愛的小雞,就已經給人們吃了,每次吃蛋,我竟不忍心下手。自從那時候我對雞有了同情心,就沒那麼怕它們了。

一次我坐在門口吃飯,雞一隻只都圍了過來,我卻沒有要趕走它們的意思,而是靜靜地坐在那,感受與雞近距離的接觸,還時不時地把碗裡的飯菜分一點給它們吃。

就這樣,它們好像不怕我了,我也不怕它們。雞一定會想:這個小女孩人挺好的,還給我們吃的,一定不會傷害到我們。

從這以後,我看到雞就像看見自己的朋友一樣,追著它們跑。每當我離開老家時,我想這些雞一定會想:這個小女孩什麼時候還會回來呢?

人蛛之間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434字

我曾經養過一隻蜘蛛,記得那是一個秋天,我買下了它,生命只價值15元。

自從它進了我家,就等於生不如死。它剛進入那玻璃盒子時,只是靜靜地待在角落裡一動不動,除了吃我給它的麵包蟲,幾乎像死了一般。我卻不曾體會到可愛的它在牢籠裡軟禁的感覺。

剛開始,它會在角落吐絲,那是多麼原始的一張網。可它等了好久,網被織得越來越厚,可小昆蟲呢?網上的食物呢?都沒有。從此,它只會吃小碟子裡的麵包蟲,不再吐絲。我還因此慶幸它的“幸福”,不用撲食。但是誰又知道,這樣就等於鳥兒沒了翅膀,如悟空被壓在了五指山下,並不快樂。

同學來我家,看到蜘蛛,首先是大叫,居然有這等怪物,然後是疑問,為什麼會養這麼醜的東西。它的怪異外表並沒有讓人讚歎,若我是蜘蛛,知道外人的評價,我寧願自己撲食,捱餓,才不接受沒有生活與自由的軟禁。

有時,我想到它甚至都會十分愧疚,是因為我給它的生活與它的死法。它為了自由選擇逃跑,卻被我無意間踩到,“咯吱”一聲,它來到了“天藍色的彼岸”。

希望它在那一邊得到自由的生活!

人貓之間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586字

在我小學四年級時,媽媽抱回了一隻花貓。聽說它的上一任主人,覺得它太能抓人,每天都很暴躁,所以送給了我媽媽。等它被抱回來時,我看到它在睡覺,便伸手去撫摸它,可它突然伸出爪子朝我抓來,我的衣服被抓出道口子!媽媽看見了,罵了它一頓。

在那之後,它依然每天都很暴躁,還不停地撓自己的身體,我就覺得不對勁,有一次,我在它午睡時發現它身上有幾隻跳蚤,這是我才知道原來它身上有那麼多跳蚤,再加上平時主人不給它洗澡,還常常打罵它,它不暴躁就怪了!我想,這才是它對人類不友好的原因。

我和媽媽說了我的發現之後,我們決定幫它洗澡,等我想把它抱起時,它虎視眈眈地瞪著我,好像在說:“人類,你又想幹什麼?”在經過一番對視後,它才放下戒備,我和媽媽立馬開始給它洗澡。雖然在洗澡的過程中它一直在掙扎,可洗完澡後,它自然而然就溫順起來,我撫摸著它,在它知道我對它沒有敵意後,我們就成為了朋友,之後我們每天一起玩耍,一直到我弟弟生下來……

在我弟弟生下來之後,因為媽媽怕貓打擾,所以把它送給了老家姑姑的一位朋友。在我和它分別時,它還一臉疑惑,可看到我轉身離開時,它就大叫起來,好像在說:“主人,你要去哪啊?”直到我走遠後,它就不叫了,我轉頭看它最後一眼,發現它滿臉失落,而我自己含淚而去。在回家的路上我心裡想:它會想我嗎?我們還會再相見嗎?從那之後,雖然我和它分隔兩地,但是總覺得我們之間的友情依然存在。

人鳥之間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442字

我們家樓下有一片空地,種了幾棵樹,每天早晨我就可以看到一隻鳥籠,裡面有一隻綠毛的鳥。我不知道它叫什麼,不知道誰擺在那裡,更不知道擺在那裡為了什麼,大概只是為聽幾聲鳥叫吧。

可是漸漸地,那隻鳥不叫了。我每天早上都看到它,有水有食物,為什麼不叫?我想了又想才明白:如果把人關在一間屋子裡久了,肯定心煩,沒有人說話,空間如此之小。我們自由自在的,它一定覺得不自由。

近些看,紅嘴綠毛十分正常,但是它眼神似乎十分痛苦,大概是渴望外面的世界。這使我不由得想起有一群鴿子,被人困了幾年,一放生,連飛都不會飛了。人們為什麼要把鳥關起來,不給它們自由,最後不會飛了?這樣的“鳥生”,活著有什麼意義?這眼神使我想起了花鳥市場籠子裡的鳥,許多也是同樣的表情。

為什麼人要捕鳥,把鳥抓住關在籠子裡?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呢?如果人不抓鳥,與鳥和平相處,世界就是另一番和平的景象:世上少了鳥籠、捕鳥器,鳥在天上自由飛翔,可以在人的肩上停留許久不會逃跑,人們以表親切,會輕輕梳理它們的羽毛……

人要被尊重,鳥也一樣。

人狗之間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705字

小區後門,有一家洗車店,從我三年級開始,這家店就收養了三四條流浪狗,其實也不是收養吧,反正狗就待在這兒,到了飯點,洗車店裡的人就會分給它們一點吃的。每天上學經過,那幾條狗總是對我汪汪大叫,彷彿怕我傷害它們,在對我示威。而我呢,也被嚇得急忙繞道,沿著路邊快步離開。

可是有幾次經過這段路時,我也會看到一些殘忍的畫面—幾個洗車的人閒下來沒事幹,就會將幾條髒兮兮的流浪狗拴在自行車上,而拴住的是狗的兩條後腿,不讓它們自由的行動。又或者看到一兩條站在路中間,擋住他們的路了,便習慣性地將它們提到一旁去。每次看這些流浪狗,它們的眼神中透露出的無助,彷彿是向我求助的訊號,我的心都揪在一塊兒了,非常難過。但我每次總是給自己快要遲到的理由,快步離開,視而不見,可見,我還是沒有勇氣叫他們不要這麼做。

其實所有的狗都是平等的,就像所有的人一樣,這隻取決於人類對它們的態度,比如說開著豪車的大老闆的寵物狗就不一樣了,戴著酷酷的眼鏡,穿著絢麗的衣服,這身價可就大大的不同了。一路上我一直在想:所以這就是人們對動物不友好不尊重的原因嗎?同樣是存活在世的動物,為什麼卻遭受到歧視與虐待,不能得到尊重,沒有自己的生存權利呢?如果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在狗的眼裡,我們難道不是殘忍、野蠻、粗暴的怪物嗎?這不禁使我想到了,在世界上各個角落,還有許多的小狗包括其他的小動物遭到鞭打,受到虐待甚至死亡,我的心裡真不是滋味……

後來,幾條流浪狗對我也變得友善起來,我也經常在放學後給它們帶些吃的,發覺人狗之間好像可以如朋友一樣,但也同時為它們的命運擔憂,就因為如此,我更加希望,人與動物之間,能更尊重對方,給對方保留本該擁有的生存的權力。

《人生只是一念之間》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502字

最近,無意中讀到這樣一本書《人生只是一念之間》。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迪。

印象最深的是書中的這樣一句話:人的一生是莫名其妙的來到這個世界,無可奈何的活著一生,不知所以然的死去。

記得爸爸曾經對我說過:我也是無意中當了你的父親。具體他是怎麼樣當上了我的父親,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爸爸媽媽對我恩重如山。小的時候的無微不至的照顧。得病後的傷心越絕的掙扎,到現在看著我每天活蹦亂跳的上學的開心,我感受了父母對我無私的愛。我好好珍惜和他們的一世情緣。

死亡是人的正常現象。而且生與死是共存的。但是,當我的親人姥爺離開的時候,我看到媽媽悲痛欲絕的傷心,看到了親人面對生命的無奈。我才認識到原來我的親人也會離我而去。我只能痛苦的去承受,而無能為力。

當在這個灑滿陽光的世界裡,我再也看不到疼愛我的姥爺的時候,我知道,原來我家裡的人也會死亡。

我苦苦的思考:活著到底為了什麼。書中有一句話:人活著就是呼吸之間。是啊。無常和意外誰都不知道哪個什麼時候就降臨到我的身邊,我能做的只有珍惜。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當我懂得一些這樣的詞語意思的時候,我要珍惜現在的當下的每一個瞬間,做好每一件小事。不求活得精彩,只要問心無愧。

學會做人在舉手投足之間 篇11

高二作文 ,810字

觸動我們內心深處的,往往都是些小的、不經意的舉動。在舉手投足之間,我們被感動了,進而學會了做人。

—題記

一日,在寢室內自習,門外輕叩了三聲,再隔了兩三秒後一室友方推門而入,事後想起那輕叩的三聲和幾秒的等待真是妙不可言。

這輕叩和等待雖然只是幾秒,但這幾秒鐘卻飽含了一顆細緻關愛的心,這幾秒避開了一次不及的相遇,讓門內外都有了心理的準備,頓時備受感動。

那輕叩與等待也成了我生活中令我動容的瞬間,讓我銘記於心,教我學會了怎樣做人。

又一日,天冷,夜裡寒氣重,母親拿來了毛毯幫我蓋上,當時已半睡半醒,閉眼只等母親離開時輕帶房門的一聲響,許久不見有什麼聲響,睜開眼看時母親早已離去在隔壁房睡了,心中便有了不解。

這之後我便嘗試著出去時如此帶門,結果卻總是在合門的一瞬間看見鎖舌清脆的撞擊。

那無聲地帶門而去,便成了我的一個心結,一種渴望的技能。那來自母愛無微不至的關愛,便成了又一個讓我銘記永生的無聲瞬間,並無時不在念想。

這是父母對子女無聲的教導,是對己對人的一種心態,更是一種習慣。

對待他人,我們舉手投足之間流露出了太多資訊,或令人感動,觸及心靈內壁最柔弱之處,或令人心生厭惡,為人所不齒。

這些就是所謂的素質,不會有專門的課程和導師去教導你這些。這永遠都只是你知識構成的一部分只能在生活中一點點積累,在對人對己中感悟。

所謂舉手投足,指的是一言一行是一種習慣、一種下意識的行為,我們往往在舉手投足之間被人感動又感動了他人。在不斷地感動中我們學會了做人,自身素質也不斷地提高。

一句關心的話,輕輕帶上的門,遞剪刀時握著刀尖的手掌,電梯中的等待,上車時的謙讓……

很多事就在我們身邊,從小事中一點點地去發現,去養成一種習慣。在對人對己的舉手投足之間,良好的素質不斷地展現。

又一日,從已熟睡的父母房間離開,帶門時把住拉手,慢慢鬆去無聲地帶上了房門。

那感覺像完成了一個多年的夙願:在舉手投足之間我學會了做人。

人與狗之間 篇12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2字

以前家裡有一隻狗,它叫波比,在我買下它之前,它的主人對它很凶,只要它不聽話或是亂叫,就會被打。後來,我在花鳥市場買下了它。它在家裡的時候很會叫,看見了我就想咬我,也許它是怕我打它才會這樣。

一次,我出去玩了三天才回來,發現它像換了一隻狗一樣,它不像前幾天那樣對我亂叫,而是很溫順地跟著我。我與它漸漸變成了最要好的朋友,我給它起名叫波比,也經常會給它吃一些好吃的。但我與波比之間的感情很快就破裂了。

一個週末,媽媽把波比帶到了寵物醫院去做手術,媽媽說是為了防止波比一窩一窩地給家裡添小狗。那天下午波比回來了,但卻不願意理我,又開始對我亂叫了。頓時,我覺得它好可怕,我迅速跑回了自己的房間,關上門躲了起來。

回到了自己的房間之後,我慢慢冷靜了下來,如果從波比的角度來看我們人類,我們才是最可怕的怪物,因為我們人類以怕麻煩為理由,不尊重它們生命的權力,傷害了它們的生命和心理,它們不把我們當成怪物才怪。

從那時到現在已經過了有一段時間了,我不知它是否還記得我,但我一直都還記著它,心有愧疚。

人與鵝之間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954字

我老家還是比較農村化的,你會時常看見老人趕著一群羊走過,或是一隻牛大搖大擺地走過來,路上還會有些牲畜的糞便。

不過我還是很喜歡老家的,我喜歡和奶奶養的田魚聊天,喜歡和小雞們一起玩追逐遊戲……在鄉下的日子總是過得充實愉快。可是後來,奶奶家裡來了一位尊貴的客人—鵝將軍。

之所以稱其為鵝將軍,因為這大白鵝傲的很,帶著個大紅帽子,腰板挺得筆直筆直的,神氣活現地踱著方步在院子裡巡邏,見誰不順眼就咬誰。

這白鵝將軍一來,小雞仔們也不敢四處亂跑了,鴨嬸每天心神不寧,豬每天待在圈裡,不敢再豬哼哼了。

唯有奶奶最寵鵝將軍了,每次都把飯菜裝進漂亮的瓷盆裡,還把乾淨的清水放在門口。這可是大將軍的水呀,小雞們只要微微靠近,大將軍就大喝一聲,嚇得小雞們魂飛魄散。

同是家禽,為何大白鵝享受這等福分?奶奶說,鵝看家,好養,比狗還管用。

哦,原來如此,可我覺得奶奶還不如養一條狗,因為這大白鵝見誰都咬,還那麼大搖大擺的。如果換作是狗,它還衝你搖尾巴呢,這鵝,養錯了!

不過,事實證明,不是奶奶養錯了,是我看錯了。

一天晚上,我和爺爺奶奶在後院乘涼,忽然聽見前院一陣嘈雜,我向前走去,看到了一幅令人哭笑不得的情景:鵝將軍追著常來我們家做客的老伯伯,一邊叫著,還一邊咬著(咬不到)……

我跑過去,攔在將軍前面,對它說:“鵝將軍,請你放過許伯伯,許伯伯沒有惡意的。”

嘿,大白鵝還真聽懂我的話,它默默地轉過身,回到了自己的小窩。這一瞬間,我對大白鵝的不認同減少了幾分。

這天早晨,我突發奇想,想讓白鵝將軍成為我們歡樂大家庭中的一員,我將稀飯倒入白瓷盤裡,大白鵝看了看我,吃了起來。我覺得我和大白鵝之間又走近了一步。

下午我招呼小雞們來玩,小雞們猶豫不決,我說:“沒事的,快來吧!”小雞們看了看大白鵝,還是過來一起玩兒了。我接著招呼大白鵝:“白大將軍你也過來一起玩吧!”

大白鵝走了過來,又要開始追小雞,我就攔在它們中間,玩起了老鷹抓小雞的遊戲。

大白鵝雖然還是大搖大擺的,但它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心高氣傲了,它也成為了我們中的一員。

現在那隻大白鵝還在,每次我一來,它就會帶著小雞們跑出來,親熱地和我一起玩。

奶奶對它的寵愛還在,它仍然用那個白瓷盆,而且它還擁有廣闊的院子和自由。

我有一個朋友要介紹給你,它的名字叫白大將軍……

連線人與人之間的線——共享 篇14

國一作文 ,907字

一如既往的,在“共享”這個新鮮詞彙在社會中浮上水面的剎那,人們的視線便被這灼熱的新事物吸引而去了。

何為“共享”?面對這從天而降的熱點,相信大多數人都懷抱著這樣的疑問。就像字面意思一般,代表著共同享用的“共享”迅速向各行業展開了討伐,讓現代人身邊無數本來僅能個人使用的事物轉變為了“共享”體—只要進行登記,無論什麼人都能在短時間內擁有起他人使用過的“共享”事物。“共享”的浪潮扭轉了現代人以往的生活方式,並以新奇的手法為其添上了色彩—於是,街邊本來屬於他人的自行車,此時也成為了自己急需之時的坐騎;便利店內由他人細心攜帶的充電寶,此時也成了自己手機的救命恩人……

“共享”的到來,使“他人”與“自己”的距離更加被拉近了。

在此之前擦身而過,似乎毫無交集的陌生人,在“共享”誕生後也似乎有了與自己使用同一個“共享”事物的牽絆可能。悄無聲息的,“共享”已化作無形的線,由一人傳向另一人,逐漸在社會的間隙中織布出一張巨型網路。人們在使用“共享”事物時也開始思考它上一任主人或下一任主人的使用方式。

分歧點終於在此時開始嶄露了頭角,在同一社會中,不同的人自然有著不同的對“共享”的使用方式,而面對著全部人群的“共享”也因此承上了鉅額的壓力。懂得愛護事物的人群會以對待自己事物的細心態度保護“共享”,並使其能夠擁有繼續延續的機會;而不在乎他人感受,僅將“共享”當做提供給自己的一時便利肆意毀壞的人群,也大幅度撕裂了他人制造的美好共享景象,使“共享”背上了重擔。

一面是維護者,一面是施壓方。現代人構成的兩股龍捲風以“共享”為中心互相碰撞著,擠壓著。“他人”與“自己”觀念不同而產生的矛盾也在日漸激化著,各類問題接踵而至……

可這就是“共享”的初衷嗎?答案是否定的!

是共享的到來,使對陌生人漠不關心的人們擁有了對他人的存在產生意識的啟始點,讓火種在人群間流竄,於彼此間燃燒!它讓原本冷漠的現代社會獲得了逆轉的機會,改變著“他人”與“自己”之間的觀念。

對於其他概念來說,“共享”還僅僅是搖籃中的嬰兒,而這份新事物是否能繼續茁壯成長,就只能看現代社會中“他人”與“自己”間連線的線是否能繼續延續下去了。

人與人之間碎片化的生活 篇15

人與人之間碎片化的生 ,899字

隨著人類科技的迅速發展,在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逐漸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我們的生活,心態與認知。

如今的科技發展,讓我們有了更便利的生活,我們或許可以足不出戶,也能在發達的互聯中知道世界各國所發生的各類事件,可以在網上購買到喜歡的食物,衣服,鞋子……互聯網帶所來的便利是大家所共同認可的,可是我們漸漸的將網際網路變成了自己與家人之間的一層隔閡。人們開始漸漸迷失自己,沉浸在網際網路所虛構出來的世界裡,漸漸地減少了與外界的溝通,漸漸的產生了數不清的矛盾……

現在,無論你去到那裡都會看到有數不清的人,無論是大人,小孩,甚至是老人,都拿著一臺手機,幾乎是沒有什麼溝通,若是不仔細觀察或許你都不會發現原來他們是一家人。年夜飯的飯桌上,你會發現有不少人正拿著手機沉迷於自己的世界。我曾看到過一篇報道,是說青少年玩手機的危害,裡面所列數出來的一條條無不危害著我們中小學生,警告著我們中小學生遠離手機。父母不允許孩子玩手機,自己卻沉迷於手機。家庭矛盾無不都是這樣造成的。網際網路的存在本是讓人們能夠拉近彼此的關係,我們可以通過電話向遠方的親戚,家人送去最溫暖的問候,讓人們獲取更多的知識,方便人們的生活。而如今卻變成了讓人們產生無限矛盾的最大危害。

實際上一切都不是網際網路的錯,而是我們過度的去依賴網際網路,本來那些讓人們放鬆的娛樂遊戲卻變成了危害中小學生的罪魁禍首。這一切的發生全都是因為人們過度沉迷於網路,而迷失自我。現在的網際網路如同傳染病毒一般蔓延在每個人的身體,而抵抗這種病毒的抗體便是人們的自制力,這種抗體的獲取方式說容易也容易,可說難卻也是十分之難,只能說每個人的情況不同,獲取的途徑也有所不同。

在這裡也是誠心的希望,人與人之間可以多點溝通,少點爭吵,希望網際網路依舊可以給人們帶來便利,而不是矛盾的產生。也告誡所有中小學生以及那些為了高考而努力奮鬥的認不要因為一時的沉迷而回了自己的前途,後悔一輩子。

最後希望網際網路重回原本在人們心中最好的意義—它存在的意義。

人與人之間的碎片生活 篇16

人與人之間的碎片生活 ,492字

從古至今,除了從原來的那樸實的生活到今天,現在的今天,以有了很多高科技。可以前,時間就如同度日如年一樣,好似在過蝸牛的生活。而現在,我們的生活過的越來越快,從以前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檯燈到現在,有了手機,有了電腦。

以前出行要一兩個月。而現在,你上午可能還在家,晚上就已經在國外的酒店裡的床上。以前人們說是過慢生活,而現在生活就如同碎片化的生活。

就如同一次的見面,讓我知道了碎片化的生活。有一次在火車上,我看見有幾個人一起出行,在車裡,他們幾個人就面對面的坐著,每個人手裡都有一個手機,我就從後面看見他們在發QQ,在給對方發QQ。我就想,明明就在對面,一張口就可以和對方說話,為什麼人們還用手機呢?

有人說:“人與人之間最遠的距離不是在東南西北,而是在對面還用手機對話。”就是因為有了一些電子的東西,才讓我們的生活變的碎片化的生活。

在古代,說是慢生活,才能感到那種生活,我們的生活就是讓電子產品而感受不到。如果,生活就像碎片一樣,今天過著昨天,昨天過著明天一樣,永遠也不能好好過一天,那有多痛苦啊!所以,人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生活。

碎片化的生活—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親人之間的愛 篇17

高一作文 ,1015字

目送中漸行漸遠,但依然愛你。指間滲過陽光,努力、茫然都是為了你。臺灣知名女作家龍應臺的散文集《目送》圖文並茂,清新雅緻,字裡行間充滿了濃濃的親情。是啊,人世間最寶貴的莫過於親人之間的愛了。

細細品味,印象最深的還是第一篇同名文章《目送》。“我”目送兒子,目送父親,感慨萬千。“我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漸行漸遠。”文章不長,這句話卻出現了兩次,一字不差,猶如主旋律一般迴盪,扣人心絃。我有如此深情地目送過一個人嗎,望著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夏日的陽光總是那麼不留情面,炙烤著大地,從視窗望下去感覺陣陣熱浪撲面而來。這麼熱的天總沒有什麼人出來吧,沒有人會為這蔚藍的天空而心動吧。滿耳都是空調機的響聲,很是讓我安心。“賣西瓜啦—自己種的西瓜—”一陣渾厚響亮的叫賣聲劃破寂靜。只見一位大伯戴著草帽,脖子上掛了一條毛巾,吃力地踩著一輛三輪車,車上堆滿了大西瓜。幾個在樓下乘涼的老人自然是湊上前去問個價錢,買上一個兩個,給一家子享用了。陸陸續續的,小區裡冒出不少人來買西瓜,最後車上只剩下一個西瓜了。大伯攥住被汗水浸溼的錢,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揣測著,也許他是為了供兒女上學,也許是為了一家人的生計,也許是為了給年邁的母親治病,也許,有太多的原因,讓他不顧午後的炎熱沿街叫賣。一瞬間,烈日彷彿溫柔了不少,內心被這位大伯感動了。

一抹陽光下的親,是責任在烈日下蓬勃生長。目送這位大伯遠去,彎曲的背影如此落寞,但即使背對著他,我也能感受到那目光透出的堅毅。我的雙眼淚光閃閃。

紅綠燈,總在十字路口變化著色彩。一天中,形形色色的人匆匆走過斑馬線,很少會有重複的。我看見一位老人站在路邊,不知道她在想些什麼,彷彿時間已經停止。是齒輪碾過漫長歲月,轉不動了吧。她的眼神有些遊離不定,迷惘得讓人心碎,綠燈亮起,她仍舊原地不動,像是在思考什麼。順著老人目光投射的方向望去,我看到了一家子,其樂融融。一位老奶奶被兒女們攙扶著悠閒地散步,旁邊還跟著個小孫女,小孫女嬌聲嬌氣地唱著歌。老奶奶眼角的皺紋都笑開了花。而我身邊的這位老人,閉上雙眼,淚痕已留在那滄桑的臉龐。她一定是想兒女們了吧。夕陽柔情似水,灑在馬路上,灑在老人身上,彷彿為她而憂傷。

一抹陽光下的親,是思念在暮時肆意蔓延。喧囂的馬路上,老人那孤獨的背影已遠去,那一份無奈和心酸卻留給了我。我又一次淚光閃閃。

人與蝌蚪之間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86字

圖書館門口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每次路過,我都要看一會那些大哥哥大姐姐捉蝌蚪,我覺得那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這次我又在不知不覺中走到了這條小河旁,我看著一位大姐姐從水裡撈著蝌蚪,我手中剛好有一個空瓶子,便也照著做了。也許是看我過了許久沒撈上來一條吧,那個姐姐從她的瓶子裡倒了三隻小蝌蚪給我。小小的蝌蚪在水裡四處遊走,像一隻迷路的羊羔。看到它們大大的頭和細長的身子,我想到了大頭兒子,因為它們和大頭兒子一樣活潑可愛,總是將大腦袋轉來轉去,好似在尋找夥伴。

漸漸地,它們的後腿長了出來,兩條小細腿搖搖晃晃,我真怕它們像木偶的腿一樣掉下來,要是掉了,它們該怎麼辦?有時我會覺得它們也有些可憐,身邊的朋友沒有幾個,居住的環境太惡劣了一些。如果我是它們,也許我會覺得很孤獨吧,原先的家好太多了。在它們眼裡,我可能就是個龐然大物,雖然不會傷害它們,可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我與這些小傢伙熟悉起來了,它們總是以最快的速度游到我的面前,我也總是摸摸塑料瓶上它們的身影。人與蝌蚪之間好像也可以如朋友一般。可是不久後還是發生了意外,我將它們帶到學校去寫生時,一位同學不小心碰倒了瓶子,而瓶子那時沒有蓋蓋子,水“嘩啦啦”地流了出來。一起流出來的,還有那三隻平日裡活蹦亂跳的小蝌蚪,廁所離教室很遠,當我從教室裡撿起它們,再跑到廁所接水時,它們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從那以後,我總是發呆似地望著一個裝滿水的瓶子,只是,那裡面少了一些活潑可愛的小身影……

在另一個世界裡,它們會忘記我嗎?對它們不錯,養過它們的那個女孩?現在只要想起蝌蚪,我的腦海裡就會浮現出那三隻出現在我生活中的蝌蚪朋友,久久不能忘懷。

人與人之間的愛 篇19

國小二年級作文 ,489字

我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愛是最偉大的,因為只要人們一條心,我們就什麼也不怕。在古時候人與人之間的愛隨處可見,可隨著科技變得越發好,人與人之間的愛卻不那麼明顯了。可是我通過一件事得知並不是人人都這樣。

這件事發生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我努力地擠上了公交車。我鑽進大人們的腋窩,啊,頭髮弄亂了,我立刻鎖定目標—座位。最後在車尾發現了一個空位,我瘋了似得,一個箭步就衝了上去,當坐下時,我覺得我是這個世界上轉移到了坐在我旁邊的一位身穿正裝的阿姨吸引住了,她有一頭烏黑髮亮的頭髮和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到第三站時,車上來了一位挺著大肚子的孕婦,可車上的人們都沒有讓出座位給這位孕婦。我心裡也在猶豫,如果我給這位孕婦讓座的話,就要站很久才到,最後因為想到站著的滋味實在不好受所以沒有讓座,突然坐在我旁邊的阿姨站了起來。堅定的說道:“這位女士,如果你不嫌棄的話,就坐在我的位置上吧!”這位女士連忙說道“十分感謝,你真好!我還有一段時間到,要不你先坐?”阿姨說道:“沒事,我一會下車,我們年輕人就因該幫助你們。”

人人如果都像阿姨一樣,幫助他人、無私奉獻、不求回報。那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人與動物之間的愛作文600字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573字

夏日,一條柔弱的狗騰空出世,開始了它的生命—

它漫無目的地亂轉,直到一雙溫暖的大手,揪住它的頸部,抱走了。

夏狗的生命極為脆弱,然而它卻幸運的度過了寒冬,到了明媚的春,主人的小孫子也待它不薄。

可是,生活總不會一直幸運下去的。主人的小孫子—我,變得十分討厭它,因為他嘴邊有很多黑色斑點,就如同一個爛掉的土豆。

冬天,本應是夏狗躲在家中不肯出去的時刻,可它每天卻如隨從般跟在我後面,單薄的皮毛凍的如針一樣豎了起來,身體一下下抽動著,像一個大雪天沒穿衣服的人。可我非但絲毫不領情,還把它劈頭蓋臉的罵了一頓。看著它如同傻瓜,一動也不動,我頓時心生怒意,狠狠地踢了它一腳,它疑惑地看著我,發出一聲慘烈無比的哀叫,整個身體都弓了起來,並且下意識地回頭對著我腳腕就是一口,只是張開的嘴巴快要碰到我腳腕時,它驀然驚醒,彷彿知道這一口萬萬咬不得,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萬般無奈之下,它只好低下了頭,咬在自己身上。

踢傷加咬傷,想想他受了多大的罪,昏厥一樣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全身一個勁兒地抖,又把身體仰倒下去,四條腿支稜在空中,來回地晃。

爺爺聽到慘叫,猛地跳了起來,差點兒把碗裡的熱豆漿潑到我頭上:“你看看你,它真心對你好,你真的是狗都不如!”

看著夏狗的慘樣,我的心猛然醒悟:原來,愛,不光是人與人之間的,人與動物之間也能有著深深地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