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元宵節相關作文20篇

不一樣的元宵節 篇1

國一作文 ,506字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是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也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正月十五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一天,原指第一個月,宵指夜晚,所以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就是元宵節。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在2008年也被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但是,今年的元宵節就與往年大不一樣了,回想一下去年元宵節,早上爸爸帶著我們去廣場看民俗文化表演,街道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路兩旁也擠滿了前來觀看的人們。廣場上有踩高蹺的、騎花車的、還有敲鑼打鼓的人,人們圍成了一個大圈,爭先恐後的往前擠,當時的場面別提有多熱鬧了!

傍晚,家家更是燈火通明,道路兩旁的樹木上更是纏繞著五顏六色的彩燈,使人眼前一亮。

今天,同樣是元宵節,但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侵擾,使我們都得老老實實地呆在家中,沒有辦法去街上看民俗文化表演和去公園玩耍,也沒辦法跟全家人聚會吃飯。但是我們對元宵節的熱情卻沒有減,晚上我們也照樣按常規吃了元宵和餃子。在這裡,我希望新型冠狀病毒不再流傳,使我們過上喜氣洋洋的生活!

今年不一樣的元宵節 篇2

節日作文 ,705字

近日情況特殊,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看微博熱搜,忽然,在茫茫疫情訊息的熱搜中,我看到了“元宵節”這三個字!呀!今天是元宵節!瞧著日子一天天過的,全然沒有了時間概念。

三個人窩在家中,工作的工作,寫作業的寫作業,迷迷糊糊的一個上午就過去了。中午刷手機的時候,看著一個個圓滾滾、軟糯糯的湯圓,嘴裡的口水便開始不聽使喚。

“爸!家裡有湯圓嗎?”我小心翼翼的試探道,畢竟最近兩天家裡物資緊缺,又不方便出門,怕是會被說上個敗家。

“沒有哦,幹嘛,要吃的話我就去買,反正很近,我正好要去買紙,家裡紙都沒有了。”爸爸回答道。

“好嘞!我要吃哪種五顏六色的,還有小的實心的那種!謝謝!”樂呵的我邊說著,邊嚥了一口口水。腦海裡浮現的是網上的各種稀奇古怪的湯圓,有珍珠奶茶心的,黑黑亮亮的珍珠被包裹在雪白的皮裡;有炸湯圓,脆脆的金黃鎧甲下藏匿著軟軟的心;有肉餡的湯圓,鮮鹹與甜的結合,會在舌尖跳出怎樣的舞蹈?

晚飯上,打了個電話給爺爺奶奶,爸爸又在那喝起來小酒,視訊通話發給了他“狐朋狗友”,嘰嘰歪歪說了半天,先是對著飯菜講解一番,比比今天誰吃的好,後又聊聊這兩天的情況,哪哪的路又封了,再敘一曲兄弟情深似海,幾日不見,如隔三秋,好生熱鬧!

今年元宵,不一樣的環境下,家家戶戶都過了個別樣的元宵節,可能還有盡力奮鬥在一線的醫生護士,他們是否吃過湯圓了?可能還有身處異地,遠離家鄉的人,他們是否收到親切的祝福?更多的可能還是和我們一樣的朋友,隔離不隔情,他們享受了過節的氣氛了嗎?

不一樣的元宵,不一樣的溫情!

不一樣的元宵節 篇3

節日作文 ,733字

以往老師和家長常常叮囑我們別買校門口的“三無產品”吃。然而,在這個“三無產品”滿天飛的年代,就連傳統的“元宵節”也被“新型冠狀病毒”貼上了“三無”的標籤……

無團聚

以往的元宵節都是全家人和和睦睦,聚在一起吃口團圓飯。現如今這個團圓節別說一家人吃團圓飯了,就是團聚都難:感染了病毒的患者昏迷在重症病房中,與親人僅有一堵牆的距離。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不遠處,你卻聽不到我呼喚你的聲音;醫護人員們捨己為民,無私奉獻,放棄與親人團聚的機會,捨身撲在一線的戰場上;“一道欄杆,兩個世界”,多少遊子只因幾步的距離,被困在無情的欄杆外……

無氣氛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大規模擴散,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下達命令“不聚會,少外出”,因此街上冷冷清清,全然不見以前滿大街紅紅火火的景象,也未曾聞店員大聲吆喝活動的聲音,有的只是冷清,偶爾路過的幾輛汽車,鳴過幾聲喇叭,這才給城鎮添了幾分熱鬧的氣息,很快又歸於原初的寂靜,全然一副空城的景象。

無顏色

自從1978年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我國人民的生活有了顏色,尤其是節假日:紅的,黃的,橙的,好不熱鬧;反觀現在——一夜回到解放前,“新型冠狀病毒“帶有了這片天地一切的色彩。世間灰濛濛的,似蒙上一層白沙,全然是灰白的世界。少了紅色的世界,失去了橙色的糖人,丟失了絢麗的煙火。那一刻,才感受到了失去顏色的世界是多麼單調!

不一樣的元宵節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431字

今年的元宵節與以往的有些不一樣,以前我們家在元宵節只會吃湯圓,今年我們在晚上去外婆家時,爸爸把所有的房間的燈都打開了。站在窗外看,所有我能看到的人家都打開了全家的燈。這是嫌家裡錢多了嗎?

我們家和外婆家只相隔了一個小山頭加一小段路。車走在山路上,山上不時傳來“啪啪啪啪”的鞭炮聲,我瞪大了眼睛,可只看見一些模糊的身影和星星點點的燭光。

出了山就是外公的菜園。車開到菜園旁,我看到外公和緊連著他菜園的菜園主人正小心翼翼的將點燃了的紅蠟燭插在菜園的土裡。

在外婆家玩了兩個多小時,等我們回家後,爸爸在每個房間裡都點了一支紅蠟燭。

我很好奇,找到媽媽,問她是怎麼回事,媽媽告訴我:這是我們家鄉的習俗,在元宵節,每家每戶都要祭拜祖先;在菜園裡插紅蠟燭寓意今年菜園裡的菜都會長得很好,並且不生蟲;爸爸在家裡點紅蠟燭是在“造(zhao)元宵”因為小家亮國家就會亮、就會光明!

我愛我的家鄉,希望大家能夠健康的等到預情消失。

不一樣的元宵節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18字

平時,我們都是去超市買速凍湯圓吃一下就算過元宵節了,而今天,我終於可以自己包湯圓了!想想就興奮。

準備和麵了!我倒了一斤麵粉在盆裡,又用秤盤稱了四兩水倒進去,不緊不慢地和起來,結果,還沒揉成,麵糰已經乾燥到開裂。我不死心,又倒了點水,還打了兩個雞蛋進去,結果麵糰黏黏糊糊地粘了滿手。我繼續加麵粉,又怕太乾,索性又加了一個雞蛋進去。結果不幹不黏,我成功了!我輕輕擦去臉上的汗水,現在,萬事俱備,只欠“發酵”了。

過了四個小時,終於發酵好了。接著,輪到奶奶登場了!只見奶奶把麵糰放在墊子上,一會兒用木棒錘著打著,好像與那麵糰有著不共戴天之仇似的;一會兒又放下木棒,輕輕拍幾下,灑點麵粉,再揉幾下,好像在給麵糰按摩;一會兒又扶著腰,往後退幾步,像在欣賞一件藝術品。終於,面和成了!奶奶滿頭大汗,笑臉盈盈地說:“快來包湯圓吧!”我像裝了彈簧一樣,一路蹦到廚房,湊上去欣賞這件工藝品,麵粉混合著雞蛋的香味撲面而來。輕輕一碰,QQ的,軟軟的,又富有彈性。望著這白花花的麵糰,我饞得口水直流。

接下來,就是做湯圓了。湯圓分兩種,一種是有餡兒的,一種是沒餡兒的。有餡兒的又分兩種,一種是甜的,一種是鹹的。我們今天要包的湯圓就是有餡兒的,媽媽拿出早已準備妥當的豐富食材:巧克力豆、水果糖、雞丁和肉沫。我們開工啦。先把揉成條狀的麵糰切成一段一段的,再把切成一段段的面塊揉成一片片厚薄適中的片狀,最後把面片的邊緣捏成碗狀,把餡兒放進去,再封口,搓成圓形,就大功告成啦!

全家都忙活開了!我更是忙得不亦樂乎,把每種餡料都包了過去。最後,我趁大家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還偷偷把一枚一角的硬幣和著肉沫放進了湯圓裡。

終於到了我最期待的時刻——吃湯圓!我眼巴巴地候在桌旁,等著鍋裡的“白胖小子”洗完澡,我就可以大飽口福啦!左等右等,慢騰騰的“小子”們終於洗完了澡,我迫不及待地舀起一個,“嘎嘣!”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我吃到了巧克力豆!媽媽也咬了一口,竟吃到了那枚硬幣!“哈哈……媽媽,一年好運來!”看著媽媽驚喜的眼神,我笑呵呵地祝福道。

這個不一樣的元宵節讓我深深感受到了傳統風俗的有趣和奇妙。它不但帶給我們歡樂,還讓我們領略到傳統節日的魅力!我們一定要把它傳承下去!

不一樣的元宵節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502字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家家戶戶都會吃元宵,可是在我的家鄉卻不完全這樣。

在我老家過元宵節有一個習俗——迎龍燈。記得去年的元宵節,早上,我和爸爸媽媽從福州開車回到老家。中午,家裡的人手忙腳亂,忙著包元宵,忙著洗菜、切菜,忙著做飯。到了晚上,那可就更熱鬧了!我們到了公園,哇!到處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我走到近處看,有八條大龍在溫泉中間盤旋,龍頭和龍尾形狀不一,姿態各異,在燈光的照耀下金碧輝煌,真是活靈活現,我們看了以後讚歎不已。到了晚上七點的時候,我們開始走街竄巷地到處玩。這時,有一位記者來採訪我,由於太緊張,我支支吾吾地說了幾句話。到了九時,兵分八路的龍鬥聚在了橋底的沙灘上,轉龍燈,舞龍頭,人們都聚到這裡,這裡成了歡樂的海洋。到了十時,所有的龍鬥放了下來,舞龍的人也該休息了,這時,媽媽對我說:“快去鑽龍頭,會保佑你平安的。”我蹲了下來,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到了十一時,大家又開始舞龍了,聽爸爸說他們都是舞到天亮。但是,跑了一晚上的我堅持不住了,就去睡覺了,夢中還夢到了舞龍呢!

我家鄉的元宵節很獨特,和其他元宵節不同,我好想再過一次家鄉元宵節啊!

不一樣的元宵節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591字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為元宵節。

今年的元宵節跟往年的不同,一大早,我就被噼哩啪拉的鞭炮聲吵醒了,中午放學後去媽媽單位吃了飯,下午放學我先上了英語課,下課後已經10點了,姨媽接上我送我去了媽媽單位。

到了媽媽的辦公室,只見桌子上有一個電磁爐,一個鍋,還有一包湯圓。媽媽說:“今天是元宵節,雖然我們不能和家人團聚,但是湯圓還是可以吃的!今天媽媽教你煮湯圓。”

我按照媽媽說的,把電磁爐插上電,開啟開關,先倒了小半鍋水,等水沸騰後,把湯圓小心翼翼放進鍋裡,他們像一名名優秀的跳水運動員跳入水中,然後像一位位芭蕾公主,在水中跳起優美的水中芭蕾。過了十五六分鐘,我開啟鍋蓋,透過熱氣騰騰的蒸氣,我看見一點點黑色,仔細一看,原來是因為煮得太久,湯圓的皮破了,黑色的芝麻餡流了出來,這一鍋黑湯叫我嚇了一跳,雖然不太美觀,但吃起來還不錯,畢竟是自己親自煮的,味道自然不一樣。媽媽也吃了一大飯,笑呵呵地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下次少煮幾分鐘。”

抬頭望去,一輪明月靜靜地躺在空中,耳邊響著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這個元宵節,雖然沒有歡聚一堂、喜氣洋洋、歡天喜地的熱鬧勁兒,只是度過了一個月朗風清、安靜祥和、其樂融融的元宵節,但是這個不一樣的元宵節,卻讓我印象深刻、難以忘懷。

不一樣的元宵節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524字

今天是元宵節,與往年的元宵節不同,奶奶和外公都住院了,爸爸在醫院照顧奶奶,家裡只剩下我和媽媽,冷冷清清的。不過,這並沒有妨礙我過一個快樂的元宵節。

媽媽在包湯圓,她叫我幫忙。我在一旁學著,先把麵糰給弄平,再把平平的麵糰做成一個碗,往碗裡裝餡兒,最後把碗包成圓形,大功告成!我照樣子做了一個湯圓,是我最愛的黑芝麻餡兒的,為了好玩,我把湯圓做成了葫蘆狀。

媽媽對我說:“你先下去玩花燈,等上來的時候湯圓就出鍋了。”我帶著我的飛機燈和小狗咖啡一起下樓。到了樓下,簡直和屋子裡是兩個世界!大夥兒都聚在一片空地上,大人們聊著天,或者拿著手機給孩子們拍照。孩子們呢?他們提著燈,走來走去,又蹦又跳。碰上小夥伴,還有說有笑互相誇獎對方的花燈呢!還有些孩子在家長的幫助下放飛了孔明燈,他們像流星一樣,帶著深深的祝福,飛向遠方。我一時驚得說不出話來,連咖啡也興奮得“汪汪”叫。

回到家,湯圓也好了。我的“葫蘆因為被開水泡軟而上下解體了。我嚐了一口,入口即化,真棒!這甜味兒讓我想起了美味的牛皮糖。

吃著熱乎乎的湯圓,看著又大又圓的月亮,我希望公公和奶奶能夠早點出院,與我們一起補過一個快樂溫馨的元宵節。

不一樣的元宵節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787字

每逢元宵日,燈籠高高掛。今年的元宵節,我們學校又高掛起了各式各樣的燈籠。

遠遠望去,那一個個掛在房樑上的燈籠就像一條五彩的長龍,有的還閃著燈呢!看上去十分美麗壯觀。仔細辨認,有栩栩如生的小狗燈,惟妙惟肖的宮燈,還有做工考究的孔明燈……真讓人眼花繚亂!

走近一看,一個“小豬佩奇”樣的燈籠吸引了我的眼球。且不說它那粉粉的腮紅、呆萌的眼睛有多可愛,單是它那似瓜藤蔓的尾巴就別具一格,足以顯出它的天真。它肥頭大耳、憨態可掬的樣子真讓人喜歡。它的手也很有特點噢!我們的手都是5個手指,而它只有3個。

風中搖曳著的一個大紅燈籠也很吸引我。它每一面都裝飾著不同的圖案,而且每一面都有一個“福”字,有很濃的年味兒,給人一種很喜慶的感覺。在“福”字的周圍,還襯有幾片像葉子狀的紙片,這樣看來,每一面都很像一朵花了。不盡燈籠是紅的,流蘇繩也是紅色的,上面還掛著一個“福”字和一串鞭炮呢!

走廊上,人影散亂,大家都在賞燈呢!這樣的過節方式,這樣的遊園活動,讓我們記住了傳統節日的習俗,也感受到我們學校的一大文化特色。

快,跟著我們一起去猜燈謎吧!“七個人頭上長草。(打一個字)”這種燈謎應該不難吧,不過我還是想不出謎底。突然,XXX同學眼睛一亮,自信滿滿地說:“肯定是“花”。”我一想,喲!好像真是呢!看來,猜謎也可以開發智力呢,大家應該經常玩才是。

再往前走,是對聯展區。同學們親筆寫的對聯遒勁有力,讓我精神為之一振——“梅傳春信寒冬去,竹報平安好日來。”……

校園裡盪漾著歡歌笑語,我真希望每年都能過這樣的元宵節。

不一樣的元宵節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709字

2020年的元宵節,我靜靜的靠在窗邊,看著悽清的月色,四處一片寂靜,只有時不時的傳來一聲聲鞭炮的聲音,卻依然帶不走那無盡的淒涼。

往年的元宵節,此時早已是燈火通亮,熱鬧非凡,到處都是閃爍著的火樹銀花。人們都紛紛走出家門,或是去觀看那五彩繽紛的煙火,或是去僻靜處欣賞那正月十五皎潔的月光,到處都是歡聲笑語。

而2020年的正月十五,由於在武漢出現了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導致原本快樂和諧的春節假期變成了一場疫情阻擊戰,全國很多地方都被捲進了這個沒有硝煙的戰爭裡。

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們,做出了一個個令我們非常感激的舉動。

由於長期戴口罩、護目鏡,使他們的臉上出現了一道道勒痕,由於防護服穿一次就不能再用了,他們每天只吃一點東西,喝一點水,寧可自己忍受飢渴,也不肯浪費防護服。他們每天只睡幾個小時,累了就在椅子上休息一下……

我想只要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堅定地參加戰鬥,疫情一定會被我們擊敗!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和疫情抗戰到底,什麼困難都可以克服。

“你在哪兒?”“我在家。”當親朋好友互相問候時,我們大多數人都會這樣說,“我在家。”

一個人宅在家中,以前可能會被認為是“碌碌無為”的表現,而現在,“家”是我們作戰的堡壘,是我們抗擊疫情的最後一道防線。我們固然不能成為一名醫生,也不能出現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但我們可以守在家裡,少出門,不被感染,這是我們為抗擊疫情做出的最大貢獻。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讓我們一起盼望春天吧!加油武漢,加油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