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民觀後感作文範例
明朝王陽明說:“心即理,我心即為宇宙。”沒錯,心之所念,意之所動,即為情之所發,我們的心決定了我們看世界的角度,由此觀之,心即理確實不假。可我認為心不僅是理,它卻更像一把尺子,衡量善惡,丈量尺度,規範行為。看完《十二公民》,我對其中的社會現象產生了深深的思考,我們的“尺子”怎麼被折斷了?
當我們在做決定時,如果有一個人反對你,那是質疑;如果有一些人反對你,那是抗議;而如果是所有人反對你,那麼這是社會潮流,會說這是“大勢所趨”,可堅持自己的觀點,獨立自主在這中有那麼難嗎?8號陪審員和法院的行為給了我們答案:在媒體上,法院對富二代殺人案存疑不訴,於是各大輿論都以法官不正,法院墮落為主流;在狹小的討論室中,8號陪審員以懷疑的態度謹慎思考,可招來的卻是侮辱,謾罵。是這複雜的社會環境,讓我們的“尺子”被“折斷”。在電影中,一個個敏感而又尖銳的話題被擺在了檯面上:10號陪審員一邊輕描淡寫的扇著扇子,一邊痛斥河南人的地域歧視,4號地產大亨被指資本家的仇富心理等等,我坐在下面觀看時,感到了兩個字:偏見。而有些偏見,就是社會的“定勢思維”:當本地人只有通過謾罵,挖苦那些靠自己努力爭取機會的“河南人”來掩飾自己能力的不足卻獲得了大城市人的認可,有的只是媒體過分強調社會黑暗為了點選率卻被群眾所接受。我們顯得迷茫,無所事從,最終被同化,愚弄,被操控,從而失去了那把可以丈量尺度,獨立自主的尺子。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們的社會精神的家園,留下了荒蕪。冰冷的心靈,被“郭美美”般的炫耀,“表叔”的小官鉅貪打得體無完膚。我們只能這樣嗎?我們應該這樣嗎?不,我們應該從我做起,用敬佩努力來代替“笑貧不笑娼”,用詩和遠方來取締人性的苟且,這樣“尺子”才不會被模糊了刻度,失去了實體。
雖有大勢所挾,個人之惡亦不可抹,佛曰:“心若不動,風又奈何”。電影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情節就是7號小賣部老闆在痛訴其他人忽視自己的情節:花襯衫圓帽,不算西裝革履,搬水,湊人數,足見其地位低下,可他卻發出了振聾發聵的聲音:“你們都要我配合你們,你們配合過我嗎?”人微言輕,已所下得,他人也無的皇權,意識折斷了尺子。導演用這個小人物打了現實一記清脆的耳光。我們總是對地位比我們高的人低眉順眼,可內心卻又憤恨無奈,於是我們把我們的憤怒全部發洩在地位比我們低的人身上,如同皇帝唯我獨尊。現實生活中鍵盤俠便是如此,站在道德的至高點,用道德肆意去宣判有罪,無罪,彷彿只有與他們站在一邊才是對的。可就是這種個人情感的宣洩卻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援。人性終究有惡,懦弱的一面,用道德來滿足自己的自卑,用別人的痛苦來麻痺自己不願去面對生活中的失敗,空虛。十二公民,十二身份,卻也像是一個社會的縮影,他們心中的“尺子”被擰彎扭曲了,可我們呢?朋友們,別讓“皇權”意識折斷“尺子”,可別滿口仁義,卻面目猙獰!
另一個原因是冷漠,對社會公德的冷漠,對生命的冷漠,讓我們折斷了“尺子”。因為道德有罪,法律上一定有罪。“在這個案子中把富二代先斬後查一定不會出現冤案。”3號計程車司機揮舞著拳頭,憤怒地說。這赤裸裸地表現了對生命的漠視。其實這有很長的歷史淵源:中國歷史就是一部治亂史,治—亂—治—亂,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生靈塗炭,哀鴻遍野,可無人顧及,朝堂之上,何人在乎百姓;江湖之遠,順從才有可能。長期的封建時代留下的皇權意識讓我們“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讓我們置身事外而無故審判他人。“沒有足夠的證據,沒有人可以定他有罪”。“疑罪從無”體現了對人命的重視,才有了聶樹斌案的平反。珍視生命,追求真實,這樣才能不讓我們那衡量善惡的尺子被折斷。
“心即尺”,心之所念,尺之所量。我心光明,不懼黑暗;我心如鏡,不驕不泰;我心如火,不存冷漠。尺子,莫讓它被折斷。“十二公民”,警鐘長鳴!
您可能感興趣:
- ▸ 十二公民觀後感 觀後感
▸ 十二公民觀後感 觀後感
▸ 十二公民觀後感 觀後感
▸ 劉老莊八十二壯士觀後感 觀後感
▸ 五好小公民讀後感 讀後感
▸ 《侏羅記公園》觀後感 觀後感
▸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國小六年級作文
▸ 十全九美觀後感 觀後感
▸ 侏羅紀公園觀後感 觀後感
▸ 《懸崖上的金魚公主》觀後感 觀後感
▸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觀後感
▸ 長安十二時辰讀後感 讀後感
▸ 《重返二十歲》觀後感 觀後感
▸ 二十四孝觀後感 觀後感
▸ 《二十四孝故事》觀後感 觀後感
▸ 《二十四孝》觀後感 觀後感
▸ 二十四孝觀後感 觀後感
▸ 二十四孝觀後感 觀後感
▸ 二十四孝觀後感 觀後感
▸ 《二十四孝》觀後感 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