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讀後感作文範例

讀後感 全文約844字

《長安十二時辰》是由“文學鬼才”馬伯庸先生創作的一本長篇歷史小說,以天寶三年的長安城為背景,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僚主義對平民老百姓的迫害。在激烈緊張的故事情節中,時不時湧現出一些極為感人的事,展現了人性的本質,抨擊了唐玄宗統治之下外強中乾的唐朝。

整篇故事以張小敬的破案為線索。死囚張小敬被李泌破格任用,為追捕突厥狼衛,阻止突厥可汗的焚城計劃而不惜生命代價四處奔走。然而,狼衛猛火雷的硝煙還未散去,一個名為“蚍蜉”的組織浮出水面,張小敬藉著老戰友的名義,臥底藏在“蚍蜉”,終於在最後時刻拯救了整個大唐以及皇帝唐玄宗。

《長安十二時辰》這本書突破了歷史的侷限性,將現在社會緊張的氣氛帶到了古代,讓這本懸疑小說的節奏一下子變得緊湊了起來。再加上作者惟妙惟肖的描寫,想法新穎的故事情節,以及對舊長安城精緻的刻畫,十分吸引讀者的眼球,讓讀者放不下這本書。

然而,該書向我們展現的不僅是這些內容,還揭露了官僚主義的腐敗。精通曆史的人,自然對唐朝歷史上右相李林甫與太子的權力之爭再熟悉不過了,但就是這個競爭,引得不少人不惜丟下道德,只為在競爭中得到好處。故事中,太子心腹李泌走後,李林甫手下無能的吉溫任命為靖安司司丞,只顧著推翻李泌的一切安排,只為了在競爭中討好李林甫,將長安的威脅視而不見,如果沒有張小敬,這一競爭就會牽扯到幾十萬條無辜的人命。再比如故事中的組織“蚍蜉”,全都是久經沙場的精銳老兵組成的,他們為這個國家出生入死,最後卻被達官貴族欺凌,落得家破人亡。但最無恥的還是故事中的元載,除了利益,他什麼都不顧,屢次叛變魏大倫、陳玄禮等,他的一番“得意洋洋”的利益之論更是讓人噁心不已。這一件件事都讓故事情節變得一波三折,並引起了讀者的感同身受。

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了唐朝,並知道了怎樣才能寫好一本小說:情節要引人入勝,要有自己的觀點和立場,結合社會弊端,才能寫好一篇小說。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