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苟合,行不苟容作文範例
良藥苦口,苦盡甘來,入口雖澀,一抹清香卻會隨之從口中化開,令人一生受益。反之,麻醉性質的藥物,一時使人舒適,卻毫無功效。是在名著中細細品味獲得一味中藥,亦或在零碎的微博頭條上獲取短暫麻痺,二者孰優孰劣?
在科學及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越發忙碌。碎片化這個詞逐漸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按字面意思,有人把它理解成是時間被分成了碎片,其實不然。隋朝李密在家中,在外都會捧著書讀。有一次他為抓緊時間,將《漢書》掛在牛角上,在路上讀書。漢朝朱買臣,家中貧窮而無以致書讀,為了維持生計,他早出晚歸上山砍柴,常一邊揹著柴走,一邊讀書。古人的生活並不空閒,但曾經的文人墨客可以因為一個字兒鑽研許久,現代人甚至看事物只看表面,這就是現代人的懶惰。
碎片化是近代才興起的,而不是從古至今。因此,碎片化生活不是代表時間,而是指人們對事物認知的零散,一知半解,生活在只相信別人的一面之詞的淺層,而沒有自己的思維,不會深入思考。
碎片化生活使人們獲得的資訊量迅速增大,但後果就會使人們變得浮躁。如今的人們因為長時間的碎片化生活變得越發衝動。古時人們說做事要三思。此話能流傳至今,一定有它的原因。但現代人購物時只看商品的一兩點就草率決定。在一發布新訊息時,網上就會不分青紅皁白的罵聲一片,絲毫不考慮訊息的準確嚴謹性,就擅自定下結論。這都是不深入思考,人云亦云而導致的片面思想。
以偏概全的思想會使人懶惰。越是不會思考,就越是不想思考。好比學習文化,認識了這個詞語,卻不懂得如何使用;聽說過朱熹,卻不知道他寫過哪些文章,做過哪些大事;即使背過古詩,也不瞭解它深層的含義。人們似乎什麼都明白,實則什麼知識都沒有學習到。
當然,如果自己可以不被淺生活所影響,那麼在最短的時間裡獲得最多最精簡的只是也未嘗不可,但淺層次生活是影響這種生活的主要原因,想正確利用碎片化生活就更難上加難。
如今的每個人都處於碎片化生活當中,我們沒有辦法逃避。那麼如何才能正確面對碎片化生活呢?首先還是要有一些完整的知識儲備,抓緊時間拾取精華,不把太多的目光放在多餘的地方,等到內心慢慢平靜,並對事物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毫無主見,不輕信他言他事,有自己的認知判斷能力之後,便可與碎片化生活融合,將碎片重鑄為圓。
您可能感興趣:
- ▸ 言不苟合,行不苟容 言不苟合,行不苟容作
▸ 父愛悠悠言不盡 國一作文
▸ 不言不語的離開 國二作文
▸ 母愛悠悠言不盡 國一作文
▸ 言不由衷 國小五年級作文
▸ 我與語言文字同行 國小五年級作文
▸ 且歌且行且從容 國二作文
▸ 我與語言文字同行 國小六年級作文
▸ 一句名言伴我同行 國小五年級作文
▸ 不苟言笑的愛 國三作文
▸ 行孝不容一時耽 國小六年級作文
▸ 永不言棄行我心如夏花 國三作文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作
▸ 節食行動義不容辭 國二作文
▸ 技術+一絲不苟=獲勝 國小五年級作文
▸ 她教會了我一絲不苟 國一作文
▸ 一絲不苟的龍老師 國小六年級作文
▸ 一絲不苟的老媽 國小四年級作文
▸ 一絲不苟的環衛工人 國小四年級作文
▸ 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容易 國小三年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