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恐慌背後的深層探索作文範例
大家的生活變得“碎片化”似乎是大勢所趨。
移動網際網路技術還會繼續發展,因此許多重複性的工作在將來能夠為機器人所代替。人腦所需要做的將會是越來越特殊的、無法被機器替代的對知識的綜合昇華能力。因此從日出埋頭專攻至日落的情形很可能不復存在,人類的生活中瑣碎、將時間劃分成小塊的事物將無可避免。現在的主流社會似乎陷入了這樣一種怪圈:“談碎片色變”,無限制地推崇曾經有過的、存在於他們記憶之中的“單純”、“踏實”的生活風氣。可真的有必要這樣麼?
碎片致死?無需緊張。
我們在討論“碎片化生活”的時候,究竟在討論什麼?購物麼?社交麼?難道柴米油鹽醬醋茶不是一種碎片化的生活?維繫人的生存的行為總歸是瑣碎的。唯一眾說紛紜的焦點似乎總是聚集在現代資訊獲取上,通俗來講是閱讀。
碎片化閱讀的問題在哪裡?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資訊被簡單化、片面化,無法鍛鍊我們進行長時間的、深刻嚴謹的思考,弱化我們對於複雜事物的思考能力。
這個問題客觀存在,是否存在解決之道?
我認為答案在於我們能否在碎片化閱讀時集中注意力。深刻嚴謹地思考只有在個體足夠專注時才能做到,因此問題根本不在於碎片化閱讀,而在於大多數人沒有集中注意力去投入眼前所做的事情。我們反對的“碎片化生活”和“專心生活”本質上並沒有區別,它們不應當彼此對立。專心的生活就不是一件又一件小事所堆積而成的麼?“利用零散時間學習”,古人所說的“三上”現在看來倒也屬於碎片化閱讀的典例了,有什麼不恰當的地方嗎?
當然,並非完全碎片化就是最好的。任何一種生活方式一旦走了極端就可能出問題。高深的典籍或是著作若果沒有一段完整的時間去推敲和排演就很難完全理解。因此甄別資訊又是做到合理分配注意力的先決條件,這是解決碎片化危機的第二條路徑。我們需要明白什麼資訊適合在什麼時間獲取才能達到最高效率。地鐵上適合讀新聞,圖書館適合讀馬克思;又或者你可以在地鐵上讀理想國,然後在圖書館裡看看雜誌,都沒有問題,只要符合你的思維習慣。
另外,人類知識體系是一個系統化的整體,如果一種知識能與某人腦海中的其他知識所聯絡,就能更加靈活地加以運用。因此,根據這個特點,我們也能發現提高零碎時間閱讀價值的第三條路徑:系統化思考。這個問題產生的合理性、必要性、原因、後果,和我以前曾經看到過的東西有聯絡嗎?如果能夠有意識地在閱讀的同時進行上述思考,或許就可以規避大眾對於零碎閱讀的反對理由。
總而言之,資訊應當為人類所用,而不應當奴役人類。
您可能感興趣:
- ▸ 碎片化恐慌背後的深層探索 碎片化恐慌背後的深層
▸ 讓碎片化遇上更好的未來 國三作文
▸ 被碎片化訊息支配的碎片化生活 被碎片化訊息支配的碎
▸ “碎片化”滲入生活的角落 “碎片化”滲入生活的
▸ 碎片化網路生活的思考 碎片化網路生活的思考
▸ 碎片化生活對我的改變 碎片化生活對我的改變
▸ 碎片化資訊時代的生活 碎片化資訊時代的生活
▸ 碎片化生活帶來的思考 碎片化生活帶來的思考
▸ 碎片化,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碎片化,我們生活的一
▸ 碎片化——一種生活的方式與態度 碎片化——一種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