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恐慌背後的深層探索相關作文20篇
碎片化恐慌背後的深層探索 篇1
碎片化恐慌背後的深層 ,1019字大家的生活變得“碎片化”似乎是大勢所趨。
移動網際網路技術還會繼續發展,因此許多重複性的工作在將來能夠為機器人所代替。人腦所需要做的將會是越來越特殊的、無法被機器替代的對知識的綜合昇華能力。因此從日出埋頭專攻至日落的情形很可能不復存在,人類的生活中瑣碎、將時間劃分成小塊的事物將無可避免。現在的主流社會似乎陷入了這樣一種怪圈:“談碎片色變”,無限制地推崇曾經有過的、存在於他們記憶之中的“單純”、“踏實”的生活風氣。可真的有必要這樣麼?
碎片致死?無需緊張。
我們在討論“碎片化生活”的時候,究竟在討論什麼?購物麼?社交麼?難道柴米油鹽醬醋茶不是一種碎片化的生活?維繫人的生存的行為總歸是瑣碎的。唯一眾說紛紜的焦點似乎總是聚集在現代資訊獲取上,通俗來講是閱讀。
碎片化閱讀的問題在哪裡?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資訊被簡單化、片面化,無法鍛鍊我們進行長時間的、深刻嚴謹的思考,弱化我們對於複雜事物的思考能力。
這個問題客觀存在,是否存在解決之道?
我認為答案在於我們能否在碎片化閱讀時集中注意力。深刻嚴謹地思考只有在個體足夠專注時才能做到,因此問題根本不在於碎片化閱讀,而在於大多數人沒有集中注意力去投入眼前所做的事情。我們反對的“碎片化生活”和“專心生活”本質上並沒有區別,它們不應當彼此對立。專心的生活就不是一件又一件小事所堆積而成的麼?“利用零散時間學習”,古人所說的“三上”現在看來倒也屬於碎片化閱讀的典例了,有什麼不恰當的地方嗎?
當然,並非完全碎片化就是最好的。任何一種生活方式一旦走了極端就可能出問題。高深的典籍或是著作若果沒有一段完整的時間去推敲和排演就很難完全理解。因此甄別資訊又是做到合理分配注意力的先決條件,這是解決碎片化危機的第二條路徑。我們需要明白什麼資訊適合在什麼時間獲取才能達到最高效率。地鐵上適合讀新聞,圖書館適合讀馬克思;又或者你可以在地鐵上讀理想國,然後在圖書館裡看看雜誌,都沒有問題,只要符合你的思維習慣。
另外,人類知識體系是一個系統化的整體,如果一種知識能與某人腦海中的其他知識所聯絡,就能更加靈活地加以運用。因此,根據這個特點,我們也能發現提高零碎時間閱讀價值的第三條路徑:系統化思考。這個問題產生的合理性、必要性、原因、後果,和我以前曾經看到過的東西有聯絡嗎?如果能夠有意識地在閱讀的同時進行上述思考,或許就可以規避大眾對於零碎閱讀的反對理由。
總而言之,資訊應當為人類所用,而不應當奴役人類。
讓碎片化遇上更好的未來 篇2
國三作文 ,853字我們的生活,隨著科技與網際網路的發展,似乎開始呈現了一種更快的節奏。人們的生活,也隨即而變得碎片化起來。
所謂碎片化的生活,在我看來,其實更似一種多重的人格分裂。一段時間你是在幹這件事,而再跳到另一個時間點,你卻在為另一個任務而奮鬥,我們的生活,也就因為這樣,而變得充實又忙碌。
誠然,碎片化的生活雖然忙碌,但它的優點依然不可否認。在科技高速發達的今天,碎片化的生活為我們的高效率鋪平了道路。人們可以在這種快節奏的轉換中完成更多的任務,就如現在的許多白領,已經習慣了一邊吃飯一邊工作。而這種行為,在以前的人看來,的的確確是荒唐的。我們學生,也越來越多的習慣在上下學的路途中背背單詞,亦或是看書陶冶情操。而碎片化則是造成如此高效率的原因。可以說,我們今天的生活,很大一部分程度,需要感謝碎片化。
但是,凡事都有“度”。碎片化不可過多,也不可過少。
過度碎片化會怎麼樣呢?還記得2016年黃曉明的“世紀婚禮”嗎?那時真的是霸佔了各大新聞的頭條。而與此同時,屠呦呦獲諾貝爾獎的事卻相信見拙,頗有一種“將軍墳前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的悲涼。而在我看來,這便是過度碎片化導致社會風氣的改變。因為任務被分成了零星幾塊,人們就會產生一種“上上網也不耽誤”的錯覺,試想,如果你的身邊有手機,那麼很多時候,你會不自覺地被訊息吸引,從而開始翻手機浪費時間。因此,才會有那麼多的眼球被那些娛樂新聞所吸引,一傳十,十傳百,久而久之,人們就逐漸忽視了那些真的有內涵的新聞而導致整個社會的浮躁。
那麼,過少的碎片化又會怎樣呢?這其實也不可取。這樣做,一個任務便會耗費很長時間。人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當過了這個度,我們便會把思維放到別處去,而這,也導致了我們的效率開始下降。
由此可見,我們需要在生活中找到一柄適合自己的“刀”,才可以把生活與時間適當碎片化,使我們既可以保持做事的效率,也不失去對事情的那份耐心。
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是如此多重而又複雜。我們需要不忘初心,適當控制,才能讓碎片化遇上更好的未來。
被碎片化訊息支配的碎片化生活 篇3
被碎片化訊息支配的碎 ,992字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匆忙的工作學習生活之餘,手機與網路成了我們唯一的消遣工具。也正因這餘下的時間太過細碎,導致我們所看的訊息和文章,也太過細碎。
於是碎片化閱讀和碎片化生活產生了。與其說它是快節奏社會下必會催發出的產物,不如說它的產生,原罪在人—沒有人的需求,也不會有它的出現。
也許碎片化閱讀是有利的,畢竟沒有半點好處的東西也不會存在在這個充斥著競爭力的世界上。碎片化閱讀的優點顯而易見,那就是它節省了人們的時間。看一本書需要很久,看一篇概述只需要五分鐘。用五分鐘的功夫就能讀一本需要五天才能看完的書,何樂而不為呢?
也正是因為它這樣的好處,才衍生出了碎片化閱讀的一系列缺點。
因為它“碎”,所以它勢必很“雜”。網路世界就是一個大熔爐,碎片化閱讀的資訊也無法避免。雜亂無章的文章充斥著大量似是而非的訊息,如果將這些內容全盤否定未免太過牽強,然而不假思索信以為真,也是不可取的。每天被我們瀏覽過的的文章與訊息,經過我們自以為的甄別和處理之後進入了我們的大腦中,並自以為我們做了最佳的篩選,然而實際上呢?不得而知。
更讓人搖頭嘆息的,則是碎片化訊息令人堪憂的思維深度。近來在網路上持續升溫走火的雞湯文,就是在深度方面飽受爭議的碎片化訊息。對於這類雞湯文,我一向敬而遠之,因此難以說出它的好與壞來,但各類瀏覽器和新聞軟體所推送的那些文章,實在是讓人唯願趨避。
前幾個月,班級同學都非常喜歡拿搜狐新聞的標題開玩笑。“男默女淚”、“震驚”……諸如此類的字眼早已成了我們飯後的笑料,然而調侃之餘,我也總會忍不住思考:這樣博人眼球而實質上毫無質量可言的碎片化訊息,究竟是為什麼而存在呢?也許是點選量的競爭讓他們不得不採取這一系列讓人驚覺“看不懂”的手段,然而這樣的職業作風,和“新聞編輯室”中那些寧願搶不到收視率,也絕不報虛假新聞的嚴謹的工作人員相比,實在相去甚遠。
碎片化訊息造福人類也誤導人類,碎片化生活取悅人類也奴役人類。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中,“有所讀有所不讀”就成了我們的必備的修養。如果碎片化資訊進一步佔據我們的心靈甚至住到我們的精神生活,像朱自清、沈從文這樣的文豪,想來也不會再出現了。
改變碎片化閱讀,就從改變自身開始。從現在起,我不願再做一個沉浸於走馬觀花式的碎片化生活中的人了,我寧願做一個與時代脫節之人,也勢必要享受慢而舒適美好的正統閱讀與人生。
“碎片化”滲入生活的角落 篇4
“碎片化”滲入生活的 ,775字順著時代發展的潮流,“碎片化”一詞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碎片化”之意就是把完整的整體分割成小部分,我們面對這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社交等等,“碎片化”正侵入我們的生活,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
過去傳統的閱讀方式正受碎片化閱讀的衝擊。大資料給我們帶來了龐大、雜亂、碎片化的資訊,令人眼花繚亂。人們在極短時間內就能接收到大量資訊,這樣快速、簡短的閱讀方式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現代人繁忙、快節奏的生活和他們的需求。然而,人們漸漸習慣於這樣快速、碎片化的閱讀,卻忽視了閱讀的本質。人們漸漸失去耐心,甚至不能沉下心來好好讀完一本書。有調查研究顯示,中國國民閱讀現狀堪憂,人均讀書量一年近八本,遠低於許多其他國家,數字化閱讀較紙媒地位正在上升。這顯示了當代人對閱讀還不夠重視,沒能清楚認識到閱讀的意義。我們對閱讀的心態認知轉變與現今碎片化的閱讀是有密切聯絡的。許多諸如八卦新聞這樣的無益資訊佔據著我們的閱讀,零碎的時間內我們進行著缺乏內涵的閱讀,都使我們內心變得更加浮躁。
現代人處於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中,常常需要提高自己的工作、生活效率。凡事都爭分奪秒,將時間精確到分秒計算。這樣碎片化的時間管理看似高效,其實不自覺地變成在被時間追趕。越來越少的人有閒情逸致去品茶讀書,或是享受一杯咖啡的餘韻。人們不僅在失去這些樂趣,還失去了悠閒的生活態度和意義。比如那些追逐目標中的人們感到迷茫時,他們是否已經失去了初心,忘記了生活的意義?很多時候,碎片化的生活就把我們引向失去意義的橫衝直撞,而不再花時間平靜自己的內心,回顧我們的初心。
到達目的地固然重要,但不要忘了沿途美麗的風景更值得欣賞。遇上碎片化的生活,在它帶來好處的同時,需要注重維持自己的心態和認知不受其左右。“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今天我們仍要反思碎片化生活的影響,找到生活的真正意義。
碎片化網路生活的思考 篇5
碎片化網路生活的思考 ,621字現在的社會發展越來越快,科技越來越先進,我們不再需要花很長時間在一件事情上。
通過什麼技術手段達成了這一點呢?沒錯,是網路。
網路是便捷的,有用的。有一回,當我獨自在家,沒有晚飯的時候,我拿出手機,下了一份訂單,讓外賣員送上家。沒過多久,我就吃上了晚飯。不需要去飯店吃飯了,節約下的時間可以做更多的事。想買衣服不用再去實體店了,去淘寶網上,什麼都有;想買書不用去書店了,亞馬遜網上的書也有不少;作業不會?難不到作業幫,不認識的字不再找字典,一搜百度就有……以前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辦到的事情,有了網路,我們只要碎片時間就可以了。
網路節約了人們的時間,似乎已經不存在需要花大量時間做任何事情了,這是真的嗎?
因為有了百度,孩子們不再使用字典、詞典,而網路中良莠不齊的資訊也可能成為誤人子弟的源泉;因為有了噹噹網,人們不再屈尊到書店,你還能感受到書店中的書香嗎?你還能感受到書店、圖書館中那種求知的氛圍嗎?因為有了微信,QQ,朋友們更多通過文字交流,見面越來越少了,你還能感受到朋友間眉目變化、語調變化所帶來的那份細微的溫情嗎?人與人之間、人與事物之間最柔軟的接觸正悄悄的消亡,無聲無息……
網路賦予我們的生活快捷,方便,但是快捷並不是生活的全部。碎片化的網路給整個社會也帶來了浮躁,冷漠。碎片時間的合理利用的目的是什麼?讓我們把時間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什麼是更有意義的事情?你需要思考一下。
聰明的人類,一定會合理利用網路,讓你的生活更精彩。
碎片化生活對我的改變 篇6
碎片化生活對我的改變 ,852字如今,在這個網際網路和電子產品佔主流的時代,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娛樂和工作。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窮的便捷,也帶來了改變。在我身上就發生了改變。
在生活中,我最喜歡旅行,旅行首先是購物,你需要購買你需要的東西以往,購物往往要消耗大量時間而且費力,可自從有了淘寶就不用花一天去購物了,我需要什麼,只要往手機裡一書就行了,隨時隨地最多一分鐘就搞定;原來要去旅行,要好幾天前去視窗買票,而且有時一票難求,可現在上網就能隨時訂票,還能看到各種座位資訊,隨時都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在旅途中想娛樂,想看節目原來只能靠電視,現在只要有手機在哪都能看。想看書只能拿一本厚厚的紙質書,現在通過手機就能隨時隨地看,實在無聊還有遊戲,給旅途增加樂趣;到站了要打的,原來打的要在路邊站很久,現在只要在手機上的APP上預定就行了,又快又方便,到了地方,要住酒店,原來要一家家看房,還要排隊,有時還訂不上,現在提前幾天都能訂而且還能看到房子的原樣;身在外地想和親朋好友交流,原來只能靠名信片,現在靠網際網路,交流的途徑變的多種多樣,微信,QQ,e-mail可以讓人們隨時隨地交流,哪怕遠隔重洋也能交流自如;原來想給朋友送一份土特產只能等旅行結束,現在只要快遞過去就行了。
說到學習,先應該談談作業,在暑假裡我們的英語作業非常有趣,是用APP作的我們只要有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作,這讓我們哪怕正在旅遊也能寫作業,大大節約了我們的時間,減輕了我們的付擔,同時老師也不用改,APP還能講解錯題,加大了上課效率;現在有很多課都可以在線上進行,能做到隨時隨地學習,而且現上學習還可以減短老師講解的時間,因為只要把課錄好就行了,學生學錄好的課就可以複習錄好的課,無論在哪都不會影響學習,還可以充分利用時間;知識擴充套件,原來想獲得一些額外知識只能靠老師,但現在你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獲取獲取,並且你還可以更好的利用時間。
這就是碎片化生活給我帶來的變化,這種生活增加了我們時間的利用率,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捷,舒適和樂趣,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碎片化資訊時代的生活 篇7
碎片化資訊時代的生活 ,741字如今,人們獲取資料與資訊的手段越來越豐富,通過手機、電腦等高科技裝置連線到網路後,各種各樣的資訊都列於眼前,甚至讓人覺得有些眼花繚亂了。這些多到有些凌亂破碎的資訊,組成了我們處在的這樣一個新新世界。
隨時隨地,開啟手機就可以看到最新的熱點話題、社交軟體裡大家轉發著的科普、隨時更新著的八卦,等等。比起每天翻著厚厚的一沓報紙,這樣的生活的確是方便了不少,得到的資訊內容,甚至遠超過報紙和雜誌能夠做到的,拿著一個便攜的手機,省了不少空間,也省了不少金錢去買昂貴的紙製品。省去了出版編輯及印刷的大量時間,瞭解資訊的速度也加快了不少,何嘗不為一件美事?
然而在這樣每天用手機刷帖子、看實時訊息的狀態下,以往爭相看書的情景少了許多,甚至有人會覺得,看一份5頁的資料都會沉不下心去看。在這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零碎的資訊似乎已經把原本完整的資訊取代掉了一大部分。並且,隨著時代的腳步節奏越來越快,人們也很少會覺得有時間去慢慢悠悠地看一份長篇的文字,亦或是其他一些形式的作品。而沒有了這樣的一顆安安穩穩的心,那些再優美再意味深長的語句,就是看了也不會有人耐著性子去慢慢尋味了。
接受了這樣的碎片化資訊,它也必然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不僅體現在做事的節奏上,也更體現在言語上。沒有了這樣的時間去慢慢打磨自己,也更加沒有了機會去發掘自己。每天被大量的資訊沖刷著,散亂無章,大量的精力被用於不停地篩選並收集這些亂糟糟的事物。
有些人會想到怎樣用這些時間、這些高科技裝置去更好的提升自我。或許是在手機上下載一個閱讀器,買上幾本心儀的或是想學習的內容,隨時可以翻閱,隨地可以學習。認定了在無數資訊種類中的一種之後,就可以定心參閱。
在碎片化的現代社會中,努力把一份份破碎拼湊為完整,或許才是提升生活品質的方式。
碎片化生活帶來的思考 篇8
碎片化生活帶來的思考 ,804字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的生活開始變得碎片化,“碎片化”這個詞漸漸融入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的生活變的四分五裂: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閱讀……
碎片化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我覺得的就是生活中的娛樂活動,購物,吃飯,工作都分成了一片一片的,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是以碎片的形式同時進行著。
人們的生活變的越來越便捷,也越來越舒適,就比如說:你和同學聚會以前需要坐車,再碰面,聊天,可能要花上一天的時間。然而現在,我們可以用微信、電話、視屏聊天等等。其中,微信是最方便的,你給朋友發去一條問候,在等待朋友回覆的時間裡,我們可以繼續讀還沒讀完的小說,可以繼續看還沒看完的電視,還可以同時做很多我們想做的事情,等到對方回你了再繼續朋友間的聊天。這樣,我們在和朋友互相問候的同時也做了其他我們想做的事情。
碎片化的生活雖然給我們帶來了更好的效率,但是,如果我們一味的以這樣的方式和朋友家人進行溝通和問候,我們面對的只是一個冷冰冰的機器,我們忘記了家人間充滿愛的溫暖的擁抱,我們忘記了朋友間交換著最愛的小說書嬉笑打鬧的樂趣,“碎片化的生活”雖然在時間上拉近了距離,節省、縮短了時間,卻在人與人的感情上拉遠了距離,不再像以前面對面那樣的親密。
我們可以利用現代的科技去提高效率節省時間,但不能完全依賴網路,不能忘記對家人的關心,與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不要讓網路沖淡你們的感情,所以在繁忙中一定不要忘記抽出一點時間去關心關心家人,多與朋友見見面,把你們的親情、友情持續下去。
在這個網路時代,有太多事情吸引著我們,又有太多事情要做,這使我們的生活、時間四分五裂,一件事情要分幾個時間段來做,又有很多事情需要同時去做,這已經是家常便飯的事情了。網路對這個社會來說就是一把銳利的劍,用得好,可以給你帶來非常大的幫助,如過度使用,這把劍就會狠狠的反傷你,使工作學習和生活失去平衡,千萬不要讓我們對家人的愛和關心也變得“碎片化”。
碎片化,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篇9
碎片化,我們生活的一 ,979字不管你願不願意,希不希望,你都活在碎片化的時代裡。
其實,大多數人對於碎片化的理解還是模糊的,他們會好奇我們的生活為什麼會被碎片化,我們又是怎麼進入這個時代。這其實跟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豐富有關。二十年前,我們回到家,該做家務的做家務,該寫作業的寫作業,唯一的娛樂大概就是全家人一起看看電視;而現在呢?我們有手機、ipad、電腦、電子書等豐富的電子產品,可以滿足你各種需求,把它們都用一遍,你就會發現留給你學習的時間就不太夠了,於是我們就把時間拆成了一塊一塊的,這就是碎片化。
每件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有好有壞。
我們可以:
在地鐵上背一會兒單詞。
在車上都一會兒電子書。
開會之前刷一下朋友圈。
公交車上聽一會兒音樂。
……
我們可以把碎片化的時間利用起來做很多事情。比如說:我們可以碎片化的接收新聞,只看自己感興趣的部分;我們可以碎片化的閱讀,用閱讀軟體把一本書分成很多部分,每天幾頁,既不會花費很多時間,又讓我們每天都學習了新的知識;我們還可以碎片化的購物,淘寶、京東、亞馬遜等網上購物網站,都把商品進行了最詳細的分類:生活用品、生鮮水果、零食、書籍、傢俱等等,讓我們的購物極為方便,還節約時間;還有豐富的搜尋引擎,把很多知識碎片化,我們不必像以前一樣在圖書館大海撈針一樣搜尋,我們只要輸入幾個字母,或是輸入幾張照片,動動手指世界就可以呈現在我們面前。
同時,碎片化也讓生活變得豐富有趣,我們可以在學習一段時間後,在QQ上和微信上和朋友們聊兩句,放鬆一下神經讓自己更好的情緒去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我們的娛樂消遣也可以碎片化:我們可以先看一會兒電視,在出門運動一下放鬆眼睛,再回來適當遊戲,再澆澆花,上上網……我們可以活動十分豐富又不傷害眼睛。
但是,如果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壞處也是有的。
從碎片化這個詞說起,碎片化可能導致效率很低,一天學個十幾分鍾,不會有太大的收穫,而且,這種學習對於自律性要求很高,這就引起了很多人沉迷於網路,不由自主的被網路吸引,這就像一個隱形的考場,自控力強的能堅決的說不,而許多人是很難抵抗這種誘惑的,所以很多人認為科技的發展對人類是弊大於利的。
但是無論你是贊成還是反對,科技發展是不可能停下腳步的,與其去埋怨不如想想怎樣提高自己自控力,所以無論科技怎麼發展,歸根到底,你的生活取決於你自己,而不是網際網路和遊戲。
碎片化——一種生活的方式與態度 篇10
碎片化——一種生活的 ,1169字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人們對於時間的觀念逐漸發生變化,而時間也作為一項財富被人們最大限度的使用,碎片化的生活也應運而生。
或許你曾有過這樣的體驗,在車上利用手機進行閱讀,或是在排隊時通過網路查詢資訊,甚至是在街道上行走時埋頭聊天……這些場景我們都很熟悉,或周邊人如此,或你也如此,而這也正是碎片化的生活的表現,也是目前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在目前看來,這樣的行為再平常不過,但這在十年前甚至五、六年前都是不常見的,為什麼?依我看來,一方面是人們對於時間越發重視,另一方面是網際網路與科技在發展。
在工業革命之前,大多數人過著田園詩般的鄉村生活,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儘管勞累但每天都過得很滿足,對於他們來說,生活或許就是能在閒暇時對著天空發發呆,在河邊釣釣魚,和親朋好友聊聊天,沒有人刻意去追求更高的畝產量,只要能養活自己,這樣似乎就夠了,因此他們不需要去想和做太多,盡情揮霍閒暇時光就好。而工業革命之後,城市也隨之發展起來,更多的人開始在打工的路上“越走越遠”,人們的思想觀念也隨時改變,他們總有幹不完的活,但也有些空閒時間,對此他們以社交活動的形式度過,而其中很多也是為了工作,他們逐漸意識到時間的寶貴。到了資訊時代,移動裝置與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得我們有機會在零碎的等待時間去做些我們認為有意義的事,這似乎是的我們有了更多的時間與精力。
我們必須承認的是,碎片化的生活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充實了我們的生活,但是,碎片化的生活也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學習,碎片化的社交,甚至碎片化的休息,一個一個的碎片填補了我們的殘缺的同時,也將我們的人生“粉碎”了。
碎片化,倒不如說是做事只做一半,這種快餐式的文化使得我們有時候瞭解的資訊和一些行為都變得錯誤。例如一些標題黨,做著博取眼球的新聞,而內容卻是與實際不符,但有時我們為了獲取更多資訊反而獲知了錯誤資訊,這樣看來是很荒謬的。
碎片化,是時代進步的產物,但我們不能說是因為時代發展,從而產生了碎片化這一令人矛盾的生活方式,兩者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若要問導致碎片化的緣由是什麼,我認為是人們在社會中的空虛感所導致的,為了彌補空缺,我們刻意去做些我們認為有意義的事去填補。這種空缺並非時間上利用的不足,而是心靈上的缺憾。很多時候為了生計,我們所從事的並非我們所願意的,而工作的壓力又使得我們喘不過氣來,我們很無奈,但在網際網路的幫助下,我們又似乎能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但我們所擁有的只是碎片化的時間。相較於那些忙碌卻也充實的農民,我們有時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但我們擁有的碎片化的時間,對於那些不完整的人生來說,碎片或許就夠了,儘管這些碎片可能不太合適,甚至扎痛我們,但這也總比一片空洞來得好。
碎片化的生活或許不是完美,但對於不完美的人生來說,碎片,或許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