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何在作文範例
狄更斯在《雙城記》之始如此寫下:“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在生活愈發便利、物質愈發豐富的今天,人類卻在不知不覺中,丟失了最寶貴的東西—人性。
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認為,人工智慧使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並不令人擔心,真正使人憂慮的,是人類如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和同情心,罔顧後果。
庫克抓住了一個奇妙的矛盾點,在機器不斷人性化的同時,人類卻在不斷機械化,這實在荒謬。
發明、改造機器的目的在於代替人類的機械化勞動與“思考”,畢竟在這方面機器較人類做得更好。可機器終究是“冷冰冰”的。小說裡常會出現一些厲害角色高談“無情者無弱點”,現今社會精英也不乏為了利益“無所不用其極”,焉知當人們失去人性這區別於世間萬物的最本質之物後,人類又何以為“人”,與機器何異?
庫克的話是預言,更是警語。我們需要呼喚人性的迴歸,以正確的方式對待“機性”。
“人是一根思考的蘆葦”,而這思考,指的不是公式化程式化的計算,而是對價值的判斷與人生意義的選擇。在耶魯法學院學生中做過的一項實驗裡,當這些未來的精英人士被給予100美元再自由選擇分給另一陌生人時,極少數者選擇平分,而相當大的一部分選擇獨吞。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他們多得對資金流動增值有益,但如此利益最大化的思考,太過自私,使人對如此價值觀不敢苟同。人類的價值思考應是更寬廣的,是如諸子百家中儒家“克己復禮”,墨子“兼愛”“非攻”又或是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提出的超人思想,從不拘泥於淺層的機械功利理念。
而同情心,或許更是人性中最為美好的部分吧。老人摔倒扶不扶確是一個老問題,若以“機性”待之,可憐的老人發生意外,只能在人群包圍中孤立無援。沒有人不會衰老,而冷漠麻木的社會,是令人心驚的。與之形成對比的,則是那些可敬可愛法官們人情味的判決,忘帶錢時小攤阿姨暖心的贈予。“同情”這一人類最初始的情感便“潤物細無聲”般自然聯絡起社會中一個一個獨立的個體,成為一個溫馨的大家庭。
人工智慧類人自是好處多多,但人類可萬萬不能反過來模仿機器。有血有肉的人類永遠不能捨棄從古至今傳承而下的價值思考傳統,與人之初的同情美好,保有人性本真。否則,就算物質不斷髮展,人類的精神家園只會是一片荒蕪、變相的,“人類之死”。
您可能感興趣:
- ▸ 人性何在 國三作文
▸ 人性本在 記敘文
▸ 人生的目的何在 高一作文
▸ 人性冷暖,與科技何干 國一作文
▸ 在資訊時代呼喚人性迴歸 國二作文
▸ 碎片人生意義何在? 碎片人生意義何在作文
▸ 人性在復甦 高二作文
▸ 隱匿在草木間的人性 國三作文
▸ 人性 抒情作文
▸ 人生藏在書裡 國二作文
▸ 詩人淚,人性之水 散文
▸ 銷煙中怒放的人性之花——讀《安妮日記》有感 讀後感
▸ 感悟生活——人性的注視 國三作文
▸ 拒絕“秀”,迴歸人性本真 高二作文
▸ 人性的光輝 高一作文
▸ 從生命中體現人性美 國二作文
▸ 如何在“風”中屹立 高一作文
▸ 文學與人性之美 高三作文
▸ 人性的美麗 高二作文
▸ 人心·人性 國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