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那冷雨作文範例
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我曾經讀過。那是秋天。
當我把書輕輕推入書架、輕輕嘆息時,窗外樹影搖曳。罡風吹過,更添涼意。
冷,還是冷。那份帶著古韻之美的冷意,繚繞於心,久而未散。我也想聽聽冷雨,在無瓦的公寓中回眸前塵。那冷雨,正訴說著鄉愁。
那冷雨,應是從大陸彌天捲來。雖給人帶來寒意,但畢竟是故鄉的雨。余光中在燈火闌珊的臺北夜裡,聽雨說話,憑傘孑立。於是,“雨裡風裡,走入霏霏更令人想入非非”;於是,“雨該是一滴溼淋淋的靈魂,在窗外喊誰”。沒有什麼人能像余光中一樣“領略”鄉愁,被可望而不可及的鄉愁所折磨。和著冷雨走過金門街、廈門街,輾轉行徒,迷失的是心,是魂靈。那似曾相識又朦朧的名字,怎能不觸發細膩深沉的愁情?
冷雨,依舊述說。心境,隨筆而淌。他希望看著故鄉,又回憶童年的杏花春雨江南。但他又畏縮,懼怕故鄉的鼻息中飄蕩著現實的惆悵。他倏地發現,故鄉不再讓他魂牽夢縈。故鄉,難在。心中的故土,早已逝去。他終發現,自己愁的,是中國魂,是五千年積澱的文化精粹。擺脫現實因素的桎梏,他終可以用文人的心態聽雨。
雨,沒有停。但余光中的思緒早已跳躍。生命,異鄉,臺灣,舊式庭院,中年聽雨,音樂,回憶,故鄉。散亂而跳躍的文字圍繞著雨鋪開。那一刻,往事浮現,但都是黑白片一般,低沉,靜默,寂寞而冷。也許冷雨中的音樂頗有些詩韻,雲情雨意亦有宋畫之美,但冰冷的雨告訴我們:作者在聽雨。46歲的文人,異鄉聽雨,還是永遠無法回去的異鄉。客舟,江闊雲低。他,還是無法割斷自己與故鄉的線。
此時的余光中,愁著一切。韶華不再,心靈漂泊,時過境遷。恰逢冷雨,英雄染白霜。他告別陪他聽雨的讀者,一個人整理心中的青苔。
終了。我伸出手,想觸碰冷雨,卻無果。原來冷雨只屬於余光中。鄉愁,只有他能咀嚼。
在這紛紛揚揚的冷雨裡,我不敢言語。淅瀝聲的傾述,像慘淡的光,將所謂夜幕的粉飾化為最虔誠的修道院。懺悔,愁思,千言萬語,都付諸冷雨中。聽冷雨的述說,也是對慾望的挖掘,對靈魂的叩問。
雨的言語,是光,但城市的夜空中,再不需要任何多的光了。照明燈光的反射、折射、衍射,讓夜如白晝,冷雨被撕成蒼白無力的遊絲。遠處,燈投影出寫字樓的黝黑幕牆,峭楞如鬼魅。是的,現代了,發展了,然而,歷史也因此被剷平。且不說古代中國的遺產無人問津,就是上世紀80年代的人情溫暖、大院陰涼,也被狂野的城市化程序棄之罔顧。而那杏花春雨江南呢?只是笑談。余光中尚且還能聽冷雨說話,而我呢?看著那被燈光照耀的遊絲,它不言,我亦不語。那延續千年、輪迴述說的冷雨,竟選擇了緘口。我想,那冷雨中令人遐思的無數回憶會單薄如紙;我想,那過去的文化傳統,都隨著雨的述說遠去。
……
聽,那冷雨在說話。
聽到了什麼呢?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