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讀後感作文範例
1976年,鄧小平同志復出。兩年後,在“兩個凡是”的迷茫徘徊中,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以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形成。他在會議閉幕式上發表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會議實現了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會後,他繼續領導平反大量冤假錯案,讓許多遭受錯誤批判的老幹部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奉獻才幹,恢復了民主集中制的優良傳統。在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決策後,中國農村的改革被提上日程。於是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也開啟了百年沉寂後中國經濟騰飛的歷史程序。他在認真擦去畫紙上“文革”留下的印記,一筆筆描繪共產黨人心中最初的那個美好國家的樣子。“總設計師”用他的雙手和智慧勾畫下了改革開放後的中國道路。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東歐劇變、國內學潮運動以及蘇聯解體等重大事件接踵而至。改革開放也因經濟發展陷入困境而幾近停滯。多事之秋後的日子裡,中國面臨著資本主義西方的敵視孤立,許多人民也對社會主義,對正在進行中的改革增添了疑問和焦慮。於是1992年,已經從領導位置退休的鄧小平,以普通黨員的身份,先後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視察,並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他的“南巡談話”及時控制了行將失控的場面,將方向再度擺正,挽救了可能擱淺的改革。這番講話乾脆利落,直面矛盾,開門見山地指出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產力,實現共同富裕。爭論姓“資”還是姓“社”,過分糾結於性質和手段沒有實際意義,抓住機遇實現自身的發展才是硬道理。在發展的過程中鄧小平指出不能盲目前進和追求速度,要穩紮穩打的一步一個腳印的發展自身實力,堅定信念,堅定不移的走社會主義道路,最關鍵的就是堅持“一箇中心和兩個基本點”不動搖。這番講話站在時代的高度,大大開拓了改革的新視野,增強了全國人民堅持改革的信心,不再拘泥於莫名的形式主義,從沒有意義的爭論中擺脫出來,止息了以往關於市場經濟能否適用於社會主義的無意義爭論,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鄧小平對比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實際情況,客觀陳述發展的緊迫感,強調抓住時機的重要性,他的考慮相對完整,既不會一味的鼓吹,也不會一味的貶低,完全是客觀冷靜的分析不足和局勢發展才有此言論。儘管如此,字裡行間仍然強調科學有效的發展經濟,而不是一味的大躍進,堅決抵制不切實際的追求高速發展。
1992年的談話標誌著中國改革開放第二次浪潮的掀起。對中國90年代的社會、經濟改革起到了關鍵性的推動作用,仍將對21世紀中國的改革開放與發展,產生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現如今我國的經濟發展的正如他設想的那樣幾年之間就翻一番上一個新臺階,巨大的經濟成就也得到了世界各國廣泛的關注。改革開放的前三十多年裡經濟增長方式仍舊未實現質的轉變,經濟發展的代價仍有很大一部分依靠犧牲是資源環境換來的。矚目的成績背後,發展中的問題也引起每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視,不斷地修正錯誤,通過持續的改革來解決經濟發展中的暴露出的問題。
從鄧小平理論被確立為指導思想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建立起來,共產黨人不斷地在豐富其內容。今日中國仍然處在改革的程序之中,仍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但和從前的徘徊迷茫不同,我們自信並方向明確的地走在改革發展的道路上,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越來越近。飲水思源,不忘前人,我的內心由衷的敬佩他的智慧,儘管今時今日的國家發展已經日新月異,但是他的這些理論仍舊突破了偉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影響至今並仍在指導著我們奮勇前進。
您可能感興趣:
- ▸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讀後感 讀後感
▸ 心田上的百合花開讀後感 讀後感
▸ 心田上的百合花開讀後感 讀後感
▸ 穿梭在思維的深處——讀《時間狩獵》讀後感 讀後感
▸ 海上神燈讀後感 讀後感
▸ 鳥兒還是待在樹上好看讀後感 讀後感
▸ 《在路上》讀後感 讀後感
▸ 蘇武,在何處牧羊讀後感 讀後感
▸ 遊在大街上的魚讀後感 讀後感
▸ 遊動在大街上的魚讀後感 讀後感
▸ 在雲上讀後感 讀後感
▸ 遊動在大街上的魚讀後感 讀後感
▸ 遊動在大街上的魚讀後感 讀後感
▸ 海上靈光讀後感 讀後感
▸ 寫在綠葉上的童話讀後感 讀後感
▸ 大鯨魚在海邊讀後感 讀後感
▸ 我的姐姐住在壁爐上讀後感 讀後感
▸ 住在我背上的好朋友讀後感 讀後感
▸ 《你在為誰讀書》讀後感 讀後感
▸ 《你在為誰讀書》讀後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