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江海之上作文範例

國一作文 全文約1185字

追溯到很久以前,自工業革命來,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幾十年前讓你們難以想象的人工職能,如今也早已走入大眾視野。

正和蘋果公司總裁認為的一樣,人工職能會讓機器像人類一樣思考。機械正變得越來越人性化。然而。人類是否也正因人工職能變得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呢?

可能是的。

人心也許就在潛移默化間變得機械化了。人類開始變得願意“墨守成規”,而鮮有新的發現;或者說,人類漸漸對生活麻木了。

殊不知,人與機械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人類是生活的享受者、欣賞者,而機械往往只是服務者。

生活中充滿了美學價值。多少江南文人早已為我們證明了這一點。江南文人三大珍寶:黃酒、崑曲和園林。他們是最閒適雅緻的群體。正如明朝高濂《遵生八箋》第十四卷所言:“心無馳獵之勞,身無牽臂之役……清心樂志,孰過於此。”他們心無雜念,寄情山水自然。往往乘興而提筆,留下千古名作。更有子猷雪夜訪戴,林逋梅妻鶴子。

且不談機械與人工智慧使人們失去了怎樣的政治價值觀,僅僅從美學角度而言,就已欠了幾分。

可是機器真的沒有可觀之美嗎?筆直的線條,整齊的表格資料,頭頭是道的分析理論……無不成美。我們姑且稱之為“機械化的美”,初看如此,驀然回首,卻依然如此。

在機械人工智慧的影響下,人們開始變得“堅強”。人們穿上盔甲,像機器的防病毒機制一樣保護自己。

人們終究會如庫克所想象的,像計算機一樣思考,人人都是一臺訓練有素的計算機。我們用理性武裝自己的頭腦,美其名曰“理智”,實則冷漠無情。我們的眼睛完全被五光十色的科技所佔據,頭腦裡也充滿了條條框框的理論,我們再難對雞犬相聞,黃髮垂髫有什麼感覺了。

不是嗎?機械漸漸吞噬了人性最本真的部分。

我們假設“人生而為善”,那麼人應該是極容易被感化的。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絡,十分玄妙。從前,大家彷彿都是性情中人,比如張岱性情之作《湖心亭看雪》,“是日更定矣,餘拿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元朝王冕更是曾在一個雪花飛揚的清晨,赤著腳板上山,激動高呼:“天地皆白玉合成,使人心膽澄澈,便欲仙去。”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乘興而歸,盡興而返,大體都如此。

然而人工智慧的誕生,為我們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與舒適感。我們大可不必為觀景,為訪友而舟車勞頓,可惜觀景訪友途中產生的那種“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之感也消逝了幾許。

所謂同情心,我猜測它倒不一定特指為某人某事而發的憐憫之心,更多的應是一種對人,對周遭,對天地之間千萬生靈共同的感情。吾生而為人,汝生而為物,彼此皆在地之上,天之下,又何不同情。同情,共有之情也。

至於庫克所言“後果”,未必非得有什麼天災人禍,不過木然之眼,銅鐵之心罷了。可這大概是誰都不想要面對的,更何提成為這般的人呢。

固然在高樓櫛比,快節奏生活的城市,生於這樣的時代,我們再難以“身在魏闕之下,心在江海之上”了,但我們是否可以有一雙觀萬物之眼,有一顆柔水之心呢?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