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少年——於黃花崗追憶林覺民作文範例
踏進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巍峨的牌坊,幾經歲月磨洗的石板路,周圍矗立的參天松柏和古樹以及隨處可見的烈士墓碑,使得空氣都變得靜寂和肅穆,即使路邊花叢中盛放的五顏六色的鮮花也沒能損減絲毫。高聳的石碑,蒼勁有力的碑文又總是勾起人萬千的思緒。彷彿閉上眼睛就能看到那逝去的硝煙及硝煙中鮮活的生命,隱現的臉龐。
一個年輕的身影在腦海中漸漸清晰,揮之不去,卻又讓人不知該如何形容,那曾經青蔥的歲月,彼時意氣風發的面孔以及毅然決然的身影。林覺民和他的《與妻書》交替出現在眼前,一如後世人所形容的那樣:
悽悽肝膽與妻訣,耿耿孝心稟父書。
疏梅篩月憶攜手,囑承父志有遺孤。
青天有情幸後輩,英雄終得展眉舒。
中原烽火尋常事,讀史至此淚方出。
他無疑是個最優秀的男人,“性詼諧,涉口成趣,一座傾倒”,“面貌如玉,肝腸如鐵,心地光明如雪”,十三歲參加科舉考試,在考卷上題了“少年不望萬戶侯”七個大字,揚長而去。
我一直很想知道,那年春天,那個硝煙隱動的夜晚,那個滿腔心事的男人究竟是懷著什麼樣的心情,提起筆,蘸上墨,一筆一劃寫下那封名動民國的《與妻書》。在去廣州前的那次回鄉,也許他深深知道前路漫漫,九死一生,對著有孕在身的愛妻,無奈而毅然的轉身,身邊捲起多少的不捨與訣別?
1911年的4月,在督署的那片硝煙之下,他一定沒有後悔過,一定沒有猶豫過,也一定沒有退縮過,他或許想起了年少的一場輕狂,或許想起了家中年邁的雙親,深愛的妻子,尚來不及見面的孩子,或許想起了幾年來走過的坎坷革命路。在我想來,這個偉岸的男人,在他的生命裡,即使是晚霞,也必將是炙熱燙眼的火燒雲。
被俘的英雄,面對兩廣總督張鳴岐、水師提督李準親自在提督衙門的審訊,毫無懼色,侃侃而談,綜論世界大勢和各國時事,宣傳革命道理,還發表演說,慷慨陳詞。談及險惡局勢,“捶胸頓足,憤激之情,不可扼抑”。甚至不忘革命黨人精神,奉勸清吏洗心革面、獻身為國、革除暴政、建立共和。也許就是這種執著鑄成的一道脊樑,一直支撐著這個男人在被關押的幾天裡,滴水粒米不進,泰然自若地邁進刑場,從容就義。
而在那天的陽光下,風揚起滿地灰塵,迷亂了多少瞳孔,刺痛了多少拳拳報國心,那個雄姿英發的身影,逆光而立,眼神堅決,雙拳緊握,身上的衣服洗得發白卻仍舊整潔,面對洞黑的槍口,他又在想些什麼?
而在同一片陽光下的老宅裡的妻子意映呢?她是不是仍會時時想起彼時初見,那個當年坐在樓梯拐角吹出青澀口哨的夕陽中的少年。
獻身為革命的決然背影,《與妻書》中對愛妻的留戀不捨交替在腦海中閃現,這兩種強烈的感情都是林覺民,也正因此他才是不褪色的英雄少年。
天馬行空的少年,年少輕狂的青春。但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當一切都淹沒在歷史的煙塵中漸行,漸遠。
他仍在。
您可能感興趣:
- ▸ 彼時少年——於黃花崗追憶林覺民 國三作文
▸ 遊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 國二作文
▸ 觀《最美孝心少年一龍花》有感 觀後感
▸ 黃梅花開少年時 高二作文
▸ 彼時年少夏正濃 國二作文
▸ 冬日黃昏時車來人往的街頭充滿愛心的少年陸天 國小六年級作文
▸ 少年錦時 國三作文
▸ 那時的年少無知 國二作文
▸ 見賢思齊,做新時代的好少年——讀《偉人的足跡》有感 讀後感
▸ 猶憶少年時 高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