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傳序讀後感作文範例

讀後感 全文約2462字

【篇一:國家興盛還需賢人助—讀《伶官傳序》有感】

唐莊宗奉父之命,接過父親臨終前賜給他的三隻羽箭,攻打背叛晉國的樑,燕,契丹,完成父親的遺願,他把三隻羽箭藏於宗廟,等到打仗時便取下出徵,每次都能夠大勝而歸,最終討伐三國成功,定天下。那時的莊宗可謂意氣風發,所向披靡,但天下太平後的莊宗卻沉迷於聲色,寵愛伶人,令其官職加身,手握重權,愚蠢無知的伶人擾亂朝政,僅三年時間就使國家滅亡,莊宗也因此慘死,落得個被天下人譏笑的可悲結局。

我頓悟: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人不管是生在盛世還是亂世,都應該心存憂患意識,謹記“滿招損,謙受益”的良訓,治國者應任用賢良,切勿聽信小人的讒言,而使國家滅亡。

古代趙國的大將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想必大家耳熟能詳,廉頗因愛慕虛榮,不甘自己一生征戰沙場,建立累累碩功,地位卻和只靠嘴皮紙上談兵的藺相如不相上下,便處處刁難,藺相如為避免與其衝突,多日稱病在家不去上朝。後來廉頗才得知,藺相如是怕倘若自己與廉頗發生爭執的事情傳到秦國,會使得秦王以為趙國的文武大將發生內訌,國家內部混亂而趁機攻打。藺相如目光遠大,心胸寬闊,小小的舉動牽扯著國家的興亡,是小小的趙國一直未能夠被秦國討伐的緣故。

又有隋末風雲變幻時,數易其主的魏徵輔佐李建成,他曾勸李建成儘早除掉李世民,可李建成並未採納魏徵的建議,玄武門之變後,李建成慘死,魏徵成為階下囚,唐太宗敬慕魏徵出眾的才華,不報私怨,對魏徵委以重任,魏徵也不負唐太宗的厚望,頻加忠諫,勸以從善,甚至不顧顏面犯顏直諫,魏徵病逝時,唐太宗悲痛地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矣。”可見唐太宗的貞觀之治背後,站著多少忠良賢才。

直至今日,習近平成為國家主席,反腐行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小到“拍蒼蠅”,大到“打老虎”,國家的發展絕不能容忍“蛀蟲”侵蝕。各地人民響應習主席的號召,進行舉報和監督,中國在日漸強大的過程中,需要大量賢德者的助力,真可謂“得賢能者得天下”。

古往今來,國家興盛時,政治上有信手拈來的賢能者;國家覆滅時,政治上必定有中飽私囊的“蛀蟲”。謀人事,聽天命,一個國家的興衰,取決於當國者是否具有慧眼識賢才的膽識。

【篇二:不能“玩物喪志”—讀《伶官傳序》有感】

“玩”其實有很多種含義,在我的心中玩有三個層次。第一種“小玩”,第二種“玩得較瘋”,而第三種便是玩物喪志。

對於“小玩”,基本上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就是無聊的時候玩玩,不會沉迷於其中,只要想不玩就能不玩,對於遊戲沒有什麼依賴,大多數人都可以這樣。這種人自控能力很強。

有些人是自控能力還可以的人,他們便是屬於“玩得較瘋”的那類,他們玩的時候就很狂,而不玩的時候便可以看都不看一眼的人,但是這種人也比較少。

第三種人就是比較恐怖的人,人在古代會導致國破人亡,在現代會導致家庭的破散。第三種人是今天主要講的一類人。在古代有莊宗的歷史教訓,莊宗當初接受了晉王的那“三支箭”後,每一次都能夠全勝而歸,而他也銘記恥辱,把這三支箭都供奉於廟堂之上,以示警戒,後來卻因為寵愛伶人落得個國破人亡。還有過去的西周王,他為了討得美人一笑,弄了個烽火戲諸侯這一出,最後導致敵軍真正兵臨城下的時候,卻無人來救,最終也是與前者一樣。

現在,也有很多玩物喪志的例子,網路遊戲是現在學生們普遍嘴裡談論,也有許許多多的人沉迷於其中,從而導致家庭矛盾甚至荒廢學業。

曾經看過一部紀錄片,記錄的是一個外國記者來採訪中國學生青少年網癮,這個學校部分學生沉迷於網路遊戲,採訪中,記者問他們為什麼這麼喜歡遊戲,他們也答不上來,就是覺得有種特殊的魔力在吸引著他們,其中幾個學生的回答讓記者大為震驚,一個人說:“我曾經三天三夜不吃不睡只是喝水,就是為了打遊戲。”另一個人則是吃喝拉撒睡都是在網咖裡解決,外國記者都在驚訝他們如何做到的。

其實“玩”是可以的,但是要適度,玩而喪志,那就是對身體和心靈的傷害了。

【篇三:不能玩物喪志—讀《伶官傳序》有感】

晉王在臨死前得到三支箭賜給莊宗並告訴他樑、燕、契丹是背叛他的仇人,希望他完成自己的願望,莊宗將箭供奉於廟中,以後每次出征之時,都將箭取出,每次都能大獲全勝,天下的英雄豪傑無人能與他匹敵,以為從此就可以安逸度日,15年前莊宗政績輝煌,但此後他開始寵愛伶人,最終落得國破人亡的下場。

我從其中深刻體會到,禍患常在微小的事情中積累。

“滿招損,謙受益”是從古至今的名言,莊宗以為得到天下後就可以安然度日,守住江山也是輕而易舉的,他貪圖享樂,忘記了自己所承擔的重任,後唐晚期他尤其寵愛伶人,並將重權交於伶人,給了伶人作亂的機會,可莊宗卻不曾想到自己把頭伸到伶人的刀刃下,一人夜中呼喊,作亂的人從四面八方響應,莊宗與士兵未見其人就已經棄甲,他與大臣們相對而視,泣下沾襟。最後被自己所寵愛的伶人亂箭射死,被天下人恥笑。如果沒有伶人起兵之事,走向頹廢的後唐或許可以繼續強大,但他更樂於做一隻青蛙,在安逸中走向覆滅,正如孟子曰:“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因伶人作亂,才有身死國滅,為天下人恥笑的下場,可見“玩物”使人喪失理性。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這是元朝的開國始祖—成吉思汗,他是蒙古族人,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他是蒙古一個部落首領的兒子,父親在其幼年時離世,他處在一段動盪的歲月中,野心勃勃的外族部落正虎視眈眈的盯著這個位置,年少的成吉思汗手足無措,他的叔父們輔佐他上任,從此他便開始在馬背上的人生,不斷擴大部落的疆域,後來還統一了整個蒙古族,人民擁戴他,此時的宋朝大不如從前,經不起蒙古族的大舉進攻。於是成吉思汗開啟宋朝的大門,一舉攻佔都城,從此元朝開始了輝煌的歷史,他從來都是豪邁的,正如孔子言:“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他不覺得這有辱自己的身份。

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正如溫水煮青蛙,舒服安逸卻不知道死亡來臨。伶人傳序中,“憂愁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說的正是這個道理,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