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讀後感作文範例

讀後感 全文約881字

假期裡,我懷著一顆炙熱的心閱讀了《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讀完之後,感慨萬千,心中不由得湧出一陣陣自豪。

習近平是從16歲開始,到陝北插隊下鄉。在插隊的期間,習近平也總不忘讀書,他的行李箱裡裝的全是書。來幫他們抬箱子的村民們都說習近平的箱子很重。習近平幾乎無時無刻都在讀書,放羊時讀、鋤地休息時讀……總之,他隨時隨地的帶著書,隨時隨地的在讀書。

從他當上村支部書記開始,他便一心一意想讓村民們的生活過得更好些。當他了解到四川有沼氣技術的時候,立即前往四川學習沼氣辦。他所做的一切,為的只是讓村名過上更好的生活。

在記者採訪村民的過程中,發現習近平總書記給村民們留下的記憶深刻,而且大同小異。村民們所說的,大多都是“習近平是個愛讀書的人,他的箱子裡全是書”“習近平為我們辦了沼氣,讓我們的生活條件更上一層”……由此說明,習近平是一個不分高低貴賤、和群眾打成一片的人。

最有趣的,就是四大關中的“跳蚤關”。當時的知青們剛從北京城來到陝北時,一個個都是白白淨淨的,看得出來,他們沒吃過苦。來到陝北,剛生活了一段時間,知青們的身上就長了一大紅包,又癢又痛,簡直讓他們“生無可戀”。於是,他們就想盡一切辦法,儘量使跳蚤減少滋生。慢慢的,他們身上的紅包漸漸少了起來,偶爾有一兩個,也不會像剛來時那樣又癢又痛,很可能是因為他們的身體已經對這種毒素有了抵抗性。

都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生”。生活中的習近平也是這樣的。他愛讀書,愛思考,愛寫作,常常有他的文章被髮表在報紙上。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會有的”“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讀書不覺一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用這些詩句來形容習近平是一點也不假。我要向他學習,學習他讀書的精神以及他對讀書的渴望!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