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掛童年裡的小巷作文範例

國二作文 全文約1113字

我的童年有一半是在北京度過的。因為父母工作的原因,我們一家租住在北京郊區的一個小巷裡。記憶中,小巷沒有霓虹燈的閃爍,沒有花草的掩映,也沒有人流的喧鬧,但卻是我童年裡溫暖的記憶。

小巷裡是一律的舊式平房。房頂是極其簡陋的黑瓦,以至於每晚都能聽見貓的腳步聲;門是紅色的笨重的鐵門,拉起來很費勁;房間極窄,放置好簡單的傢俱後,幾乎沒什麼活動的餘地。微風拂過,狹長的巷子裡,楊樹、槐樹、柳樹,不慌不忙地擺動著枝條。兩棵樹之間,拴上晾衣服的繩子,上面掛著各色的衣裳,猶如飄揚著一面面彩旗,為整條小巷增添了一份“家”的溫馨。

但就算巷子裡的條件如此簡陋,生活在那裡的人們卻是簡單而滿足的。

小巷裡的人們,是爽朗的。小巷的爺爺們,似乎都有一種“遛鳥”的習慣。他們手裡提著鳥籠,籠外罩著一層粗布,他們三五成群地走著,逛著,時不時把鳥籠前後搖晃著。“安爺爺好!”我道。“好,好!上學去了?要不要拿根黃瓜路上吃?”安爺爺笑道。“不用,不用,我早飯吃過了,我先走了,安爺爺再見!”“嗯,好,路上小心!”安爺爺是我的鄰居,但他對我,像對親孫女一般無二。

小巷裡的遊戲,是有趣的。拉車的人們,都會在家中午睡休息,而這時,我們便扮演起拉車伕與坐車人的有趣故事。我是這幫孩子中最大的,無疑我最先變成了車伕,其餘的夥伴們依次乘坐我的車。我學著大人的口吻:“先生,請問您要去哪裡?”而對方也便回道:“去xxx。”我道:“好的,您坐穩了。”之後便開始假裝遇到各種不測:下暴雨了,上下坡了,路面不平了……然後我們用自己的想象一一模仿出來。一輪過後,換人繼續。就是這簡單的拉車遊戲,卻可以讓我們樂呵一晌午。

日落黃昏,是小巷裡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候。上班或讀書的人回家了,人來人往;“乒乒乓乓”,這是家家屋子裡傳來的鍋碗瓢盆聲;當然還有迫不及待出來透氣乘涼的人們,扇動著大蒲扇;更有早早歇工的,聚在一起下棋、閒聊,很是開心。而那站在電線杆上的麻雀呢,彷彿也來湊熱鬧,不時從這根電線杆飛到那根電線杆,偶爾還發出有韻律的“嘰嘰喳喳”。

時間久了,日子長了,小巷在我的心裡滋生著、蔓延著……

如今,我已成了一名初二學生,離開小巷也已多年。童年漸行漸遠,記憶中的那個“拉車”小女孩,早已不見了昔日無憂無慮的笑容!

小巷,近來可好?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