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那些事作文範例
每一年的清明對於我家來講,是除了春節和中秋之外,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是聯絡我們和過去情感故事的一個非同一般的日子,我們的情感總和生活中發生的一件件事情捆綁在一起。
小時候,對我而言,清明是冷清的色調;長大了,才有了一些溫暖的顏色。掃墓與踏青說不上隆重的祭祖大節,但每每父母早早準備了禮敬祖先的物舍,跪拜叩頭是少不了的,眼神中平添了一份凝重和傷感,對於小時候的我而言,這樣的一個節日多了一份文化厚重。
清明節傳說起於秦末的故事,劉邦終於打敗霸王贏得天下。劉邦衣錦還鄉時,想去雙親的墓上祭拜,卻因為連年的戰爭,使得一座座的墳墓上長滿雜草,他無法找到父母的墳墓,於是劉邦最後從衣袖裡拿出紙,撕成小紙片,緊緊地捏在手上,然後向上蒼禱告的說:”父母在天之靈,我將這些紙片拋向空中,結果紙片落在一個墳墓上,不論風怎麼吹都不動。劉邦跑去一看,果然是父母的墓碑。也是因此,百姓也學劉邦一樣,每年的清明節都會到祖先的墳墓祭拜,並且用小土塊壓在幾張紙下面,放在墳墓上,表示有人祭拜過了。
提到清明,總是把它和紀念先祖想到一起,孝文化的一種生活體現。如今,清明多了另外一些色彩,我們總是藉著這幾天的春和日麗,邀幾位好友一起踏青,和春天的有一個最美好的約會,仲春與暮春之交,《曆書》中曾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清朗契闊,踏青就多了一些溫暖。
讀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人在清明時節不巧趕上了紛紛小雨,在悲傷思古的小情調中多了一個雨中問路的小插曲,有小友人的相助,清明的色彩逐漸溫暖起來。“路行人慾斷魂。”“行人”是指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種遊春逛景的人。那什麼是“斷魂”呢?在詩歌裡“魂”多年來指的是精神,情緒等方面。而“斷魂”是極力形容一種十分強烈,遠遠的出人意料之外,詩歌表現之內深穩的感情。
杜牧不禁想到往哪兒才能找個酒店呢?原來杜牧是想尋到一個酒店,避避雨,歇歇腳,喝點小酒,抒發內心的小心思。可是又應該向誰問呢?原來那位牧童回答了,也種了詩人中意杏花的小愜意。“遙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的,再也不多廢一句話。剩下的行人怎樣聞訊而走,怎樣加把勁攢上前去,怎樣興奮的找著酒家…。詩人都沒提到。他把這些都含蓄的表達在了整首詩中。
一年又一年的清明,確實和老底子不太一樣了。過了清明就該是穀雨了,春天就這樣被老天收走了,我們該換一種心情去迎接立夏了。
您可能感興趣:
- ▸ 清明的那些事 高一作文
▸ 慾望決定的成與敗——我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 讀後感
▸ 明朝的那些事兒讀後感 讀後感
▸ 歷史,無法改變——《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 讀後感
▸ 追星的那些事 國一作文
▸ 閱讀的那些事兒 國一作文
▸ 桌子上的那些事 國二作文
▸ 宿舍的那些事 國一作文
▸ 關於書桌的那些事兒 國三作文
▸ 我和傢俱的那些事 國小五年級作文
▸ 軍訓中的那些事兒 高一作文
▸ 我不後悔的那些事 國二作文
▸ 這,就是大明——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 讀後感
▸ 童年的那些事兒 敘事作文
▸ 童年的那些事 國小五年級作文
▸ 小時候的那些事兒 國二作文
▸ 明朝那些事讀後感 讀後感
▸ 難忘心中的那些事 國小六年級作文
▸ 明朝那些事讀後感 讀後感
▸ 我與文學的那些事 國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