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柳宗元作文範例
柳宗元為人所知,大多因為他的《江雪》一詩。俞平伯先生的父親,清光緒年間翰林院編修俞陛雲先生從這首詩裡讀出一種“悠然”的態度來,他說:“空江風雪中,遠望則鳥飛不到,近觀則四無人蹤。而獨有扁舟漁父,一杆在手,悠然於嚴風盛雪間。其天懷之淡定,風趣之靜峭,子厚以短歌,為之寫照。”(見《詩境淺說》)對於俞陛雲先生所講的“天懷淡定、風趣靜峭”,我理會不到(借用梁啟超讀李商隱《錦瑟》語),反而對霍松林先生所讀出的“不甘屈服。力圖有所作為”和“悲觀憤懣,尋求精神上的解脫”(見《唐詩精選》)有所體會。
永貞元年(805),唐順宗重用王叔文以及柳宗元、劉禹錫等進行政治革新。他們反對宦官擅權、藩鎮割據,打擊貪官汙吏,廢除宮市、五坊小兒及進奉等弊政,免除民間欠稅和各種雜稅,選拔德才兼備的人為官。永貞革新僅五個月即受到殘酷的鎮壓,八位革新派的主要成員紛紛被貶謫為遠州司馬。唐宋官制,一般官員三年一調,可是柳宗元等整整過了十年,才奉詔進京。誰料想又被貶為更荒涼的邊緣州郡。他在原配夫人去世以後,一直沒有續絃,原因是他在貶謫之地,沒有門當戶對的女子,而且士人家庭出身的女子,也不願意與他這樣一個“罪大者”親近,因此只好獨自一人無依無靠,孤苦伶仃。一想到這種情況,他便極為憂傷痛恨,內心如有熱水沸騰般焦灼不安,甚至在寒食節時無法回到家鄉為祖先掃墓,擔憂祖墳被損,無法為家族延續後代,唯能向北方長號大哭,用頭撞地。人生經歷了這樣的打擊,難怪他的心情抑鬱之極,以至於在他的“永州八記”中,偏好於描寫那些“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的“過清”之境。結果,他年僅47便去世了,真是天妒英才,令人扼腕,唏噓不已。
與柳宗元同為“八司馬”之一的劉禹錫,年長一歲,與柳宗元所受到的迫害幾乎完全一樣,但卻活到了71歲,這又是什麼原因呢?我不由想到,在境遇相同的情況下,一個人胸襟是否開闊、性格是否爽朗、精神和心理的自我調適能力的大小等因素,都會給予人很大的影響,有時甚至還可能影響到人的生命。從劉禹錫的《秋詞》中,已經可以看到這位詩人與眾不同的性格和見解。詩曰: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等到讀到他在《遊玄都觀》和《再遊玄都觀》兩首詩中對當時執政者的冷嘲熱諷以後,便儼然看到了他堅定的信念和意志,開朗的胸懷。他在詩裡嬉笑成風,說你們這些當政者,都是我走以後才來的;又說,十四年以後我倒是回來了,可你們去哪兒了呢?言外之意是在笑問:誰笑到最後了呢?具有這種性格和胸懷的人,才能在被打擊了23年之後,仍然不抱怨、不頹廢,仍然可以放眼瞻望,寫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詩句。
當然我也在想,把柳宗元壽夭的原因歸結為個人的心性和胸懷,對他是否過於嚴苛,是否有點譁眾取寵的嫌疑呢?我願意援引韓愈在《柳子厚墓誌銘》中的一些話,來表達我對這位偉大詩人的景仰之情。韓愈先是高度讚揚了柳宗元的才華和見解,稱其“?y傑廉悍,議論證據古今,出入經史百子,踔厲風發”;儘管“材不為世用,道不行於時”,但是韓愈卻肯定地說,柳宗元坎坷的一生玉成了他的文學成就。如果他被打擊得不是那麼久,不是那樣的艱難困苦,即使他有出眾的才華,他的文學詞章也一定不會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也一定不會流傳百世的。與一個人生命的質量相比,壽命的長短畢竟不是最重要的啊!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