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粽子作文範例

國一作文 全文約546字

古代有一個叫屈原的大詩人,因為自己報效君王的抱負不得施展,憂心如焚,無處發洩,就寫了大量抒發憂憤的詩作,最後在絕望中投汨羅江自盡。百姓怕屈原的屍體被江裡的魚吃掉,於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餵魚,人們為了紀念他,所以在端午節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

到了五月,家家開始籌買粽葉、糯米、麻繩,這看似簡單的做法,其實也沒那麼容易。

看著姥姥包的粽子,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並讓姥姥教我包。糯米為什麼泡在水中?姥姥告訴我糯米需泡二至三天,如果不泡,在包之前需用熱水燙一下。有肉餡的,還有紅棗的,還有什麼都不放的,只放糯米的。需要用寬寬的粽葉來包,粽葉需用水煮軟,把米放到清水盆中,把粽葉取出再放入冷水盆中,拿一到兩片粽葉圍成三角形,把米放入,可以放一些肉或紅棗,上面再蓋上米,把葉子折回來,用麻繩捆好。包好後成串狀,放入鍋里加水淹過粽子,粽子上面還要壓一些東西,不要讓粽子動,需煮一個小時。煮好後用涼水浸泡,姥姥告訴我,煮好後用涼水浸泡,如果不泡,就會粘在粽葉上。煮熟後,粽葉顏色變了,由淺綠色變成墨綠色。剝開墨綠的粽葉,只見粽子如潔白如玉的珍珠米團。

粽子的味道極為鮮美。粽葉上散發出高雅的清香,咬一口粽子,真是甜而不膩,粘而爽口!

姥姥的粽子真是精緻可口,包粽子的過程更是充滿快樂,讓人難忘的。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