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人作文範例
代溝,是人類發展進步中的產物。又亦或說是社會現代化發展與傳統文化沒落的相對距離,一個好比在上坡,一個好比在下坡,它們分道揚鑣,各自走著自己的路,兩條路似乎之間並沒有什麼聯絡。
當你問你父母或者是爺爺奶奶他們小時候的樂趣時,他們會回答“踢毽子”“丟沙包”等等在現代的玩高科技的樂高玩具長大的我們看來是一些感到無趣甚至是奇怪的童孩遊戲活動。又或者是說到糖,現在的孩童知道的是棒棒糖,棉花糖,又有誰會知道吹糖呢,怕是隻有老一輩的人們和從小出生在有著濃厚傳統文化氣息的孩子吧,比如我。
一根小竹籤,一撮麥芽糖,吹拉拽扯成糖人。
我的老家,有一個吹糖的七旬老人。從我記事起,她就已經在小巷弄堂裡擺攤多年了。她的攤子很小,約一米寬,支起圓圓的小炭爐,放置一口特製的鐵鍋,裡面煮著一片黃燦燦的麥芽糖,好似貴婦身上的金絲綢緞。也確實,吹糖是我童年記憶裡的財富。鐵鍋一半由木板蓋住,木板上有一個個小孔,插著各種吹塑成形的糖人,旁邊一塊大面板上有一個大轉盤。
童年的我最愛轉阿婆的轉盤了,肉嘟嘟的小手輕輕地將指標一撥,然後兩隻睜得如龍眼般的眼睛盯著轉盤,眼珠子跟著指標溜溜地轉,小嘴微微撅起一動也不動。每每轉到“龍”,我總是拍手叫好,因為龍的形態較為複雜,這樣我就能多看阿婆捏一會兒糖人了。阿婆從鐵鍋中取出一塊又熱又稠的麥芽糖,迅速捏幾下,在麥芽糖的表面撒些大米粉,用手指將麥芽糖捏出一個小洞,拉出一條細絲,朝著細絲邊吹邊捏,雙手不停地快速變換,扭轉,又捏又扯。在冬日暖陽的橙黃色的光束下,阿婆手看不見皺紋,看不見老人斑,只有一雙靈活鮮動手在舞蹈。在小時候我的眼裡,阿婆的手就是一個奇蹟,能變好多花樣的吹糖。不一會“龍”就捏好了,我目瞪口呆地拍手叫好“阿婆真厲害!”,阿婆總會露出慈祥又自豪的笑容,而她那雙無所不能的大手也一直陪著我的童年。
直到後來長大,我也時不時地回老家去買阿婆的吹糖。小巷依舊沒變,兩旁的房屋刷上了新漆,紅磚棕瓦泛著愈加濃厚的傳統氣息,阿婆依舊在堅守著她的“一米一鍋”,民間傳統文化還在散發著它的光輝。我再次來到阿婆的一米小攤,我沒有再轉轉盤,因為生怕轉不到“龍”,而是直接告訴阿婆我想要龍。“好誒!”阿婆應和著,臉上露出了隱隱的笑容。她依舊不慌不忙,嫻熟如初。但我可以看到她年老的手皮,如枯樹皮一般,裂紋爬滿了手背,幾個紫色的血管堵塊像隆起的小山丘,溝壑縱橫。
“孩子,給。”
我才緩過神來,從她微顫的手中接過這條“龍”,如同從前一般,她給我一個慈祥的微笑。童年時的影像在腦海浮現,彷彿昨日。當我起身要走時,“孩子。”阿婆叫住了我,她緩慢地拿出一包“悟空糖人”,說道“這包給你,看你喜歡吃,特意給你做了一包留著,現在喜歡糖人的孩子沒以前多了,生意不好,我可能下週就不出攤了。”一口純正的閩南語帶著些許遲緩,竟讓我有些傷感。
這民間傳統興許是在無人傳承了吧,人們永遠在往前上坡,而從不回頭看看那些不小心掉落滾下坡的東西,當他們到達頂峰再回頭看時,看到的應該是一條自認為完美的上坡路,同時也是一條坑坑窪窪的下坡路吧,一條既是上坡路也是下坡路的路,我想。
後來回去,抱著僥倖去找阿婆,攤子是真的沒了,無奈不得不往回走。
“孩子又來找吹糖人啊?她去開網店了,她讓我告訴你,她女兒幫她弄了個網店,你可以去找找看。”
我真是一驚,耷拉的腦袋倏地一下抬起來,回頭看見一個鄰居大嬸扶著門框衝著我喊,我也激動地衝她揮了揮手“謝謝大嬸!”小跑著離開。
回到家開啟淘寶,還真是找到了阿婆開的網店,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文化結合在了一起,看著幾萬的粉絲數,我心裡的疙瘩也落地了,再也不怕小巷那條路上沒有阿婆的身影了。
我好像看見了那些掉落滾下山腳的東西,在一陣狂風后,又被吹上了上坡路,有些人將它們裝進了自己的包裡繼續向前上坡……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