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艱苦的旅行——《文化苦旅》讀後感作文範例
文化苦旅,顧名思義即是餘秋雨先生對中國歷史文化探究的一場艱苦的旅行。在本書中,餘秋雨先生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向我們講述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故事,歷代文人艱難的故事,我從中受益匪淺,感觸頗深。其中最令我影響深刻的是《道士塔》和《風雨天一閣》
《道士塔》,餘秋雨先生將這篇文章小說化,而表達的內容只用三個字即可說明,那便是那帶著瓊瑤阿姨淚腔而彷彿在那幾卷古書面前,對著死朽者的屍骨卻無力迴天的哀怨嘆恨道:“我好恨。”我彷彿看到作者像一匹狼在黑夜中哀嚎卻無奈。
在本文中王道士是一個沒知識沒文化的人,只因巧合以敦煌窟為家成為了道士,在這段期間王道士對莫高窟進行粉飾,繪上了西遊記的故事,這看上去美妙但卻是對中古歷史文物的一種褻瀆。王道士的作為也的確反映出當時的教育落後,也為後來的損失埋下伏筆。不就王道是發現了這莫高窟裡的經書,並視其為珍寶。後來英國的考古學家斯坦因知道這件事便前來,這裡,餘秋雨又為我們引出了一個橋樑似得人物,那邊是湖南人蔣孝婉。在歷史的長河中,這類橋樑似得人物往往被掩蓋,但它卻往往是最重要的。在文中蔣曉婉幫助英國人用僅僅30英鎊換回了那幾卷古書。可是蔣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是我閱讀時發出的疑問。但我想可能是當時的社會背景所迫吧,畢竟那是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身為一個不被重用的普通中國文人也只有到異國他鄉謀出路了。
當王道士聽到斯坦因提出的要求時,他的第一反應是警惕、閃躲、拒絕。這說明當時的他還算有點良知,但後來他卻又同意了,這也就是因為他之前的經歷,那三十磅大洋可比他平時一年化緣化來的錢多得多。而且他本也是出於善意希望中國文化能在各國展覽,但卻是這一念之差釀成終生遺憾。
作者曾幻想在斯因坦走的路上攔住他,但後來卻又放棄了。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怕官兵私藏呢?還是怕軍閥混戰搞得古書葬身於戰場呢?原因數不勝數,最終讓它在異國展覽可能還會完整吧。
這便是《道士塔》,講述了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的故事。警示我們年輕人在面對祖國文化遭受侵略時要勇於站出來維護,不像王道士那樣愚昧軟弱。同時也在呼籲保護歷史文物。
“二百年的積存,可散於一朝;三千里的蒐集,可焚之於一夕”說的便是位於寧波的天一閣。
本文中提出了“健全的人格”這一可笑的詞,後來這個可笑的詞又被獻給康熙帝。古人好講“健全”“圓滿”,也擅長把這些完美的修飾詞留給自己的掌權人。然而健全的人格包括“禁止婦女登樓”的封建族規。是一個酷愛書籍的女子最終抑鬱而終。這也反映當時在既缺少人文氣息有無婚姻自由的年代,一女子想借著婚姻多讀一點書,其實是在以自己的脆弱生命與自己的文化渴求周旋。她失敗了,卻讓我很感動。《天一閣》的真諦大約是叫我們堅持文化的積累,沉澱出濃郁的民族情節。
《文化苦旅》使我懂得中華民族文化來之不易,且行且珍惜。也許如秋雨先生所言“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裡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的方式。”也罷,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碟躞,以此為歸。
您可能感興趣:
- ▸ 一部人生的教科書——《道德經》讀後感 讀後感
▸ 《當代時文的文化思辨》讀後感 讀後感
▸ 一場艱苦的旅行——《文化苦旅》讀後感 讀後感
▸ 人生是一場獨自的旅行 高三作文
▸ 夢想是一場孤獨的旅行 高一作文
▸ 閱讀是一場美妙的旅行 抒情作文
▸ 一場難忘的旅行 國小六年級作文
▸ 一場可怕的旅行 國小三年級作文
▸ 一場青春的旅行 國小六年級作文
▸ 一場神奇的旅行之夢 國小三年級作文
▸ 一場刺激的旅行 國小三年級作文
▸ 青春是一場孤獨的旅行 高考作文
▸ 一場孤獨的旅行 國三作文
▸ 成長是一場懵懂的遠行 國一作文
▸ 閱讀是一場幸福的修行 高一作文
▸ 人生是一場獨自的修行 高考作文
▸ 一場快樂的旅程 國小二年級作文
▸ 一段艱辛的旅程 國一作文
▸ 文化苦旅讀後感 讀後感
▸ 《文化苦旅》讀後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