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作文範例

高一作文 全文約996字

在這裡,秋天的河燈,冬天的月亮,她悉數收下。

在這裡,長江入海。

這裡,是浙江。

柯靈說:“遼闊的空間,悠邈的時間都不會使感情褪色:這就是鄉土情結。”所以我注視著,地理老師談到竺可楨時,眸子中滲出的光;所以我分辨著,歷史老師說起王陽明時,聲線裡不由的自豪。我在浙江的河流邊上拔擢成長,這片土地帶來的,是地理與心理上的開懷與貫通,是生活與文化共同的福祉。

一個兩鬢飛白的老人守著一張刻壞的雕板喃喃自語,窗外寒來暑往,似於他無關。當靈感閃現之後,他連夜趕工,不顧凍僵的手指,不知時間的流逝,終於刻畢三千漢字。撩起碎髮,撫去汗水,這個年逾花甲的老人長出了一口氣。1048年的冬天,平民畢?N發明活字印刷術,中華文明自此在油墨拓印中,繼續傳遞其生命。平民手,工匠心,他甘於在潮起的河口推波助瀾。那種細微的波動就像是走經河畔,聽到的那一聲悠遠的漁歌,少一分因漂泊而來的惶惑,多一絲駐守漁舟的堅定。

於是你大可回想起,會稽山陰,小巷深處那個淡然的釀酒師;西湖畔,西泠印社中那個運刀創作的文人。他們都是浙江潮水深處湧動的水滴,是文明的“底子”。

水滴匯入江流,風起而成潮。大概是與水相似罷,浙江有剛柔相濟,於無形生有形。畢?N這樣的平民,在坊間,以智慧之柔成就延續文化之剛。而更令我心生敬意的,剛柔以著的,是徐渭。

在他的墨葡萄圖軸前沉吟,看不懂他的酒後狂草,卻聽父親將他的身世慢慢拼湊起來。徐文長經歷了家道中落,體會過流離失所,披著神童的外套卻在科考中十考九不中。可以後的歲月裡,他不曾泯然眾人。徐渭曾背起箭囊,奮力抗倭,在胡宗憲帳下出謀劃策。軍帳裡,那朵幽幽燭火之下,他彷彿看到了家國的藍圖。而即使隨後報國之夢破碎,男兒剛強之志無處寄託,他依舊不頷首低眉。“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擲野藤中”,夕陽西下,白髮蒼蒼的徐渭在書齋前獨立嘯傲,從武力平天下到書畫取永珍,他的人生,未曾中落。

或許鮮有人賞得其潑墨、狂草,但無人不知其熱血慷慨,無人不敬其衝破困厄之力。此又即浙江之力,久久地隱匿在潮水之中,不為人知。

所有人眼裡的評彈說唱,吳儂軟語,淡然處之都只是浙江的外衣,誰曾去覓過畢?N心底的彷徨,誰曾冥想過徐渭筆底的惆悵。而無論是起或落,柔或剛,來或往,浙江都在書寫屬於它自己的輝煌。

許久後方才記起,李煜原是浙江故人。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四十年來家園,三千里地山河。”

亦是浙江之潮罷。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