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嘆多艱命多舛作文範例

高三作文 全文約919字

自古政壇多星斗,受用與不受用,只看政見合與不合罷了。而眾多文人墨客就不受用發表感慨。表面看是時運不濟,無明君賞識,實則志大而量小,才有餘而識不足也。

晉有陶淵明。陶淵明獨愛菊,愛菊之隱逸、談泊、超然。而在我看來,隱逸不如說是“安逸”更貼切些。晉,天下紛爭,皇權飄搖:菊,超然於世,自得於己。晉,萬民於水火之中,哀鴻遍野;菊,隱逸于山水之間,自詡清高。這就決定了陶淵明一生仕途的潦倒,還有後來人不絕的惋惜與讚賞。

但處於亂世之中的晉,需要的也許不是一個超然脫俗的隱士,而是千千萬萬個致力於民生的仁人志士。不能為君分憂,何談君臣忠義?不能為民請命,何談仁愛天下?不能救民於水火,何為志士仁人?竊以為,陶淵明身為一名儒士,卻辜負了儒家出仕濟民的本願。

陶淵明為一己之不遇吟出“不為五斗米而折腰”,錯矣。作為父母官,應心懷仁愛,濟澤百姓,敢於擔當別人無法承擔的重任,而他竟受不了些許譏諷。他放浪山林,悠然自得,美曰“隱逸”,其實不過是“逃避”,逃避現實對他那微不足道的不公。作為有才能的人,當然能夠脫俗離世,悠然自得,而那些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黎民百姓,又要靠誰去拯救呢?

如若說陶淵明身居下位,心有餘而力不足,那堂堂的楚國三閭大夫,又為何要自斷退路?三閭大夫,朝中高官,卻因不滿奸佞當道,因而奮力諫言,最終觸怒了楚王。當朝高官、宗室近臣卻因不滿奸佞小人,而自斷退路,若心有不屈可退一步暫避鋒芒,何必不顧實力懸殊與之衝突,做無謂的犧牲?何況奸佞的背後還有楚王的縱許。終於,含淚孤投汨羅江,忠義之舉雖可歌可泣,但除了驚起一灘汙濁的江水,和後人徒勞的哀嘆,又能如何?

西漢賈誼以一句“不問蒼生問鬼神?”向世人盡訴心中苦楚,博得眾生憐憫。但據正史記載,漢文帝並非昏庸無為的帝王,反而是一位開明有為的君主。“文景之治”的開創,為漢武大帝建立豐功偉績奠定了基礎,更使他佔得史書一席之地。賈誼,洛陽一介書生,卻想漢文帝在頃刻間全盤接受自己的政見,的確有些妄想,仔細分析,賈誼倒是顯得求成操之過急,氣量太小罷了。

從政應為民請命,心懷仁義以濟萬民。如果你不能像曹孟德一樣創造時勢的話,那你就只有等待時機,等待一個最適合你政見的時機,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功成名就。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