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善之道作文範例
學習,對於孔子來說大概是“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這是劉向的態度,正如劉向所說的學習就像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是我們需要去堅持一輩子的。
阿基米德在臨死前,面對敵兵沒有恐懼與害怕,只是用來最平常的與其說了這輩子最後一句話“讓我算完這一題”;李清照在面對封建的思想與世人不解時,依舊堅持,留下了許多千古名句;沈從文在文革時期依舊態度樂觀積極,完成了著作。前賢之高德,我們應當欣賞和學習,而向別人學習一直是我們學習的重要一步,孟母三遷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一遷因孟子學哭喪嬉遊於墓間,二遷因孟子學屠夫叫賣,三遷於學堂邊,當孟子認真學習時才正式定居,這不正說明了當近賢求善的道理嗎?
見賢思齊固然重要,但若不得法也是岌岌可危之事。人之變好,當是自我的合理認知,使其主動為之付出努力事,雖然這個過程會因需要潛移默化而變得緩慢,但拔苗助長與過度干預,肯定會適得其反。
“別人家的孩子”是近些年來的熱門詞彙,之所以會火起來,大概是引起了大部分的共鳴吧,是目前家庭教育的一個小的縮影。想來不止是我一個人在某段時間裡極其痛恨這位“別人家的孩子”,他是我們需要人分享喜悅時,猝不及防的一盆冷水;是在外面需要鼓勵時,推我進入更深低谷的陰影,他們被無時無刻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裡,與其說他們是我們心嚮往之的“模範”,不如說是強加在我們影子裡,或者心靈深處最自卑角落裡的一點極度刺眼的光。
成功與優秀,從來都需要時間與努力去慢慢沉澱,在這條路上,需要的自我追求,不是他人給予太多的壓力,更或者要被動地驅使效仿,如果見賢思齊是如此的道路,那我想,結局只會是讓成長者陷入極度自我懷疑與積鬱的無限循壞中。
希望所有人在學習的路上,能自我找到良師益友,生活充滿溫暖與喜悅。
您可能感興趣:
- ▸ 學善之道 國一作文
▸ 學習之道 議論文
▸ 學習之道 國三作文
▸ 學之道 國二作文
▸ 這個故事讓我學會孝之道 國小五年級作文
▸ 國學中的“道” 國學中的“道”作文
▸ 我的學藝之路 國小五年級作文
▸ 取得之道,人生境界 高三作文
▸ 關於學習之我見 國三作文
▸ 讀《父親的為人之道》有感 讀後感
▸ 智者的成功之道 高二作文
▸ 孝之道,貴以專 國三作文
▸ 學習之樂 國三作文
▸ 友善之心 國小六年級作文
▸ 學跆拳道 國一作文
▸ 藏與露之道 高三作文
▸ 慈善之心 國一作文
▸ 宿舍相處之道 抒情作文
▸ 我的書法學習之路 國小五年級作文
▸ 大象學校之冒失鬼上學讀後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