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因地制宜作文範例

高三作文 全文約1077字

語言是我們溝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人類之所以那麼聰明,也許是因為上天給了他們會說話的能力。由於地理位置不同,世界上出現了幾百種不同的或相似的語言。語言的不同又導致文化上的相互差異。幸運的是,我學過幾種語言,也學會一些方言,語言上的因地制宜,使它們在表達上不同,並直接反映出文化上的差異。

閩南語和國語是我的母語。它們在某些字詞上有相似的音,但會有不同的調,有的詞彙卻是完全不同的音。臺灣是閩南語和國語都通用的地方,所以有時候會有合併了閩南語和國語的“新造”的詞出現。我來到大陸讀書後,對國語和方言之間的異同又有了更進一步的體會。我發現,粵語和閩南語之間有一些很奇妙的聯絡。比如說,將普通話的“下雨”直譯成粵語和閩南語的話,都是“落雨”。“落雨”這個詞好像是古時候的中國人說的話。所以我就猜想,說這個語音的兩個方言區的文化似乎曾經相連或相似過,只是後人再發這個詞的音時,產生了差別。另一個很有趣的就是國語和普通話的區別。雖然它們語音系統幾乎一樣,但是某些字的聲調並不一樣。如“法國”這個詞,國語採用四聲而普通話則用三聲。還有,在翻譯外文詞彙時臺灣跟大陸的翻譯也不一樣,因此有了“紐西蘭”和“紐西蘭”的兩個翻譯的區別。

我覺得這些語言的對比很有趣,不同地區的語言雖然有些差異,可是我們還是能夠互相理解,能夠進行彼此溝通。其實我認為文革就改變了中國的很多文化,沒有經歷過文革的臺灣也許能夠幫助保留某些珍貴的語言文字文化,如“注音符號”和“繁體字”。

同樣是說中文的地區,語言文化上的差別都這麼大,更何況是各自說著各種不同語言的西方國家呢?我們從小就接觸英語,到現在可以說學習英語已經有十幾年了,但跟外國人相比,卻還是差一大截。最近三年來,我與外國人打交道比較頻繁,瞭解到一些文化上的習慣和禁忌。比如說跟別人打招呼,中國人習慣問“吃飽了沒”,而外國人會覺得這樣問好像是在邀請去吃飯似的。對於別人的讚賞,中國人習慣謙虛拒絕,而西方人則大方接納。這種打交道的方式都是伴隨著語言而出現的。此外,從文字的構造來說,中文字更像在畫畫,一個字只讀一個音,而英文裡的字母獨立時很簡單,但拼寫在一起就會很複雜,有時幾個音節一個單詞。這又讓我想起古文字的發展。我猜想英文是從埃及希臘那裡傳來的,即使這些文字與甲骨文一樣可能曾經都像在畫畫,但後來也隨統治者的語言文字政策而發生了不同的改變。

語言記載了不同的歷史,是個珍貴的文明發現。不同的語言讓我們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因地制宜的不同語言之間應該要多多交流並繼續發展下去,才能擦出更燦爛的文化交融的火花,並不斷豐富世界的語言、世界的文明。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