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近求遠相似詞/近義詞
注音 ㄕㄜˇ ㄐ一ㄣˋ ㄑ一ㄡˊ ㄩㄢˇ
拼音 shě jìn qiú yuǎn
捨近求遠相似詞
▸ 好高騖遠 ▸ 小題大作 ▸ 捨本逐末 ▸ 小題大做 ▸ 捨本從末
基本釋義
⒈ 形容做事走彎路或追求不切實際的東西。也說“捨近謀遠”
例這種東西本地就出產,無需捨近求遠到外地去訂購。
英seek far and wide for what lies close at hand; be careless for the present and scheme for the future;
好高騖遠: 騖:通“務”,追求。喜歡追求高遠的目標。形容人不切實際而自命不凡。例不可徒託空言,並且不可好高騖遠。——清·吳趼人《痛史》英aim too high; bite off more than one can chew;
小題大作: 原是科舉考試的用語。當時以“四書”文句命題的稱“小題”,以“五經”文句命題的稱“大題”。若以做“五經”文的方法去做“四書”文,就稱小題大作。後指拿小題目做大文章。比喻過分渲染小事,或把小事當作大事來處理。例他用了多少本錢,費了多少手腳,只騙得七個銀子,未免小題大作了。——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英tempest in a teapot;
捨本逐末: 指做事捨棄根本的部分,卻過多地追求細枝末節,形容輕重倒置。也說“捨本求末”例如果作者本沒有什麼新穎獨創之見,卻勉強去雕砌一些警句、格言之類來等著讀者喝采,那是捨本逐末的作法。——《義論、考據和辭章》英attend to trifles to the neglect of essentials; be 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
小題大做: 亦作“小題大作”。明·清科舉考試,以“四書”文句命題叫“小題”,以“五經”文句命題叫“大題”。“小題大作”本謂以五經文之法作四書文,後引申為拿小題目作大文章。喻把小事渲染得很大,或當作大事來處理。有不值得、不恰當的意思。
捨本從末: 見“捨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