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玄武陂作詩原文賞析

朝代魏晉 詩人曹丕

兄弟共行遊,驅車出西城。
野田廣開闢,川渠互相經。
黍稷何鬱郁,流波激悲聲。
菱芡覆綠水,芙蓉發丹榮。
柳垂重蔭綠,向我池邊生。
乘渚望長洲,群鳥讙譁鳴。
萍藻氾濫浮,澹澹隨風傾。
忘憂共容與,暢此千秋情。

寫景 山水

譯文

譯文
好兄弟幾個一塊出來,把車子趕到西城門外。
廣闊的田野已被開墾,無數的水渠成隊成排。
穀子和高粱多麼繁茂,淙淙的渠水真有氣派。
菱角雞頭米蓋著綠水,芙蓉的紅花笑逐顏開。
柳枝披垂立一道綠牆,輕輕把池子環抱起來。
登上了小渚遠望大洲,聽一片鳥鳴心頭暢快。
浮萍和水藻池中飄滿,風吹著它們東倒西歪。
觀此景叫人閒適無愁,長久的美情難以忘懷。

註釋
玄武陂(bēi):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為了訓練水師,在鄴城西南開闢玄武池。陂,堤岸。
兄弟:指曹丕、曹植等人。
西城:指鄴城之西門。
互相經:互相交通。經,經過。此為交叉之意。
黍稷:泛指農作物。黍,黃小米。稷,高粱。鬱郁:茂密的樣子。
激:水流因受阻而騰湧、飛濺。悲聲:動聽的響聲。
菱芡(qiàn):水生植物菱角和雞頭,皆可食用。
芙蓉:荷花。丹榮:紅花。
蔭:樹蔭。
乘:登上。渚:小洲,水中的小塊陸地。洲:水中的陸地。
讙(huān):喧譁。
萍藻:水生植物浮萍和藻類植物。氾濫:廣闊的樣子。一作濫泛。
澹(dàn)澹:水波搖動的樣子。傾:倒。
容與:舒緩安適的樣子。
千秋情:永恆的友誼,此或僅指兄弟手足之情。

參考資料:

1、餘冠英.三曹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第二版):33 2、張可禮 宿美麗 編選.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68-70

賞析

  這是一首記遊寫景之作。此詩用直敘的方法,寫詩人同弟弟行遊玄武池時所看到的景物和愉悅忘憂的心態。

  “兄弟共行遊,驅車出西城”兩句點明出城行遊一事和行遊的地點。人在野外觀賞景物時,一般都是由巨集觀到微觀。“野田廣開闢,川渠互相經”兩句寫在鄴城西面巨集觀看到野外寬廣開闊的田地和縱橫交織的河渠。接下去,從巨集觀到微觀。“黍稷何鬱郁”一句由“野田廣開闢”一句而來,寫田野裡莊稼茂盛。“流波激悲聲”一句由“川渠互相經”一句而來,寫流水發出動聽的聲響。“菱芡覆綠水”以下八句,由寫田野、河渠轉向寫玄武池的各種景物:菱芡、荷花、垂柳、萍藻,葉綠花紅,枝繁葉茂;池中綠水隨風動盪,長洲上的群鳥在歡快歌唱。在詩人筆下,玄武池之美景令人神往:田野廣闊,莊稼茂盛;池水交錯,波濤洶湧;綠水紅花,柳蔭照水;萍藻氾濫,眾鳥喧譁。形象鮮明,有聲有色,生動具體,寫出了玄武池的美麗和勃勃生機。如此之美景,足以使人忘記憂傷,沉浸在歡暢之中。最後“忘憂共容與,暢此千秋情”兩句,由景及情,自然地收束了全詩。

  此詩雖屬遊宴詩,但同建安時期的其他遊宴詩相比,卻有不同。它沒有涉及宴樂,而是用自然的語言集中描寫田園景物,具有後來田園詩的意味。

參考資料:

1、張可禮 宿美麗 編選.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68-70

創作背景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

  這是一首記遊寫景之作。此詩用直敘的方法,寫詩人同弟弟行遊玄武池時所看到的景物和愉悅忘憂的心態。

  “兄弟共行遊,驅車出西城”兩句點明出城行遊一事和行遊的地點。人在野外觀賞景物時,一般都是由巨集觀到微觀。“野田廣開闢,川渠互相經”兩句寫在鄴城西面巨集觀看到野外寬廣開闊的田地和縱橫交織的河渠。接下去,從巨集觀到微觀。“黍稷何鬱郁”一句由“野田廣開闢”一句而來,寫田野裡莊稼茂盛。“流波激悲聲”一句由“川渠互相經”一句而來,寫流水發出動聽的聲響。“菱芡覆綠水”以下八句,由寫田野、河渠轉向寫玄武池的各種景物:菱芡、荷花、垂柳、萍藻,葉綠花紅,枝繁葉茂;池中綠水隨風動盪,長洲上的群鳥在歡快歌唱。在詩人筆下,玄武池之美景令人神往:田野廣闊,莊稼茂盛;池水交錯,波濤洶湧;綠水紅花,柳蔭照水;萍藻氾濫,眾鳥喧譁。形象鮮明,有聲有色,生動具體,寫出了玄武池的美麗和勃勃生機。如此之美景,足以使人忘記憂傷,沉浸在歡暢之中。最後“忘憂共容與,暢此千秋情”兩句,由景及情,自然地收束了全詩。

  此詩雖屬遊宴詩,但同建安時期的其他遊宴詩相比,卻有不同。它沒有涉及宴樂,而是用自然的語言集中描寫田園景物,具有後來田園詩的意味。

參考資料:

1、張可禮 宿美麗 編選.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68-70

創作背景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詩人曹丕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的開國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他在位期間,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漢朝在西域的設定。除軍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學,於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於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並稱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論》,當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去世後廟號高祖(《資治通鑑》作世祖),諡為文皇帝,葬於首陽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