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看揚州市原文賞析
如今不似時平日,猶自笙歌徹曉聞。
譯文
譯文
揚州城裡夜市繁華,千燈萬火映照碧雲,高樓內外到處可見濃妝豔抹的女子,那些尋歡作樂的遊客紛紛而來,絡繹不絕。
如今的天下紛亂不已,再也不像以往的太平盛世那樣,但想不到這裡依然是笙歌一片,通宵不散。
註釋
揚州市:揚州(治江都,今江蘇揚州市)的指定商業區。買賣交易必須在市內進行。按規定,諸州、縣可以設市,稱××州市或××縣市。如某州、某縣有一個以上的市,則在市前冠以方位或其他詞語加以限定,如東市、西市等。
夜市:夜間的集市。《唐六典》卷二十:“凡市,以日午擊鼓三百聲,而眾會;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聲,而眾以散。”夜市顯然突破了這個規定,反映唐時城市商業的繁榮。
碧雲:碧空。
紅袖:原指女子的豔色衣衫,這裡借代女子。
紛紛:眾多。
時平日:承平之日。
自:語氣助詞,表肯定,無實義。
笙歌:歌舞的音樂。笙,簧管樂器。此處泛指樂器演奏時發出的聲音。
曉聞:通宵達旦。
創作背景
此詩是王建在魏博幕奉命出使淮南,夜遊揚州市有感而作。王建的這首詩對揚州的夜市作了簡單概括的描述,並從中可以看到那時的夜市已十分熱鬧,以至營業時間出現通宵達旦的繁榮景象。
參考資料:
1、王宗堂.《王建詩集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465
2、潘同生.《中國經濟詩今釋》. 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8:248-249
賞析
這首詩從其夜景著筆,可說從一個重要側面表現了揚州的繁華,連同詩人的感慨。
前兩句實寫揚州夜景。首句寫其靜景。“千燈”,說明燈之多。詩人在地面“千燈”和距離地面遙遠的“碧雲"之問只用一個“照”字,就將夜晚揚州燈光的光亮程度真實表現了出來。次句則寫動景,整個揚州市,酒樓多,歌妓多,乘興吃酒玩樂的商客多;而這“三多”合為一體,就使揚州市的夜晚成為一個喧囂的、旋轉的世界。
三、四句寫詩人的感慨。看到眼前繁盛景象,詩人不禁聯想到揚州以外廣大地區的蕭條敗落。自從“安史之亂”以來,唐帝國整體機制日見衰朽,外患頻仍,內憂不絕,所以詩人感慨“如今”時局已經不像過去那樣安定太平了。可是這種國勢日衰景況在揚州好像還沒有被感知到,人們仍然由著自己的心性,踏著樂器吹奏出的節拍,載歌載舞,通宵達旦。這中間雖有辛辣的嘲諷,但更多的還是對人們感覺遲鈍而表現出的深深憂慮。
這首詩不惟內容深刻,而且構思精奇。詩人巧妙地由寫揚州繁華夜景開局,最終卻落在將人們視線引向對整個唐帝國命運的思考上,顯示出一種諷喻的創作意向。
參考資料:
1、霍松林.《歷代絕句精華鑑賞辭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482-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唐朝詩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從軍,約46歲始入仕,曾任昭應縣丞、太常寺丞等職。後出為陝州司馬,世稱王司馬。與張籍友善,樂府與張齊名,世稱張王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