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原文賞析

朝代先秦 詩人佚名

南山崔崔,雄狐綏綏。魯道有蕩,齊子由歸。既曰歸止,曷又懷止?
葛屨五兩,冠緌雙止。魯道有蕩,齊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從止?
蓺麻如之何?衡從其畝。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極止?

詩經 怨刺

譯文

譯文
南山巍峨高峻,雄狐緩步獨行。魯國大道寬闊,文姜由此嫁人。既然嫁給魯君,為何思念難禁?
葛布麻鞋成對,冠帽結帶成雙。魯邦國道寬廣,公主經此嫁郎。既然貴為國母,何必眷戀故鄉?
種麻該當怎樣?縱橫耕耘田畝。娶妻該當如何?定要先告父母。既已稟告宗廟,怎容她再恣妄?
劈柴應當如何?沒有利斧不行。娶妻應當怎樣,少了媒人哪成。既然姻緣已結,為何由她恣縱?

註釋
南山:齊國山名,又名牛山。崔崔:山勢高峻狀。
綏綏(suí):緩緩行走的樣子,或曰求匹之貌。
有蕩:即蕩蕩,平坦狀。
齊子:齊國的女兒(古代不論對男女美稱均可稱子),此處指齊襄公的同父異母妹文姜。由歸:從這兒去出嫁。
止:語氣詞,無義。
曷(hé):怎麼,為什麼;懷:懷念。一說來。
屨(jù):麻、葛等製成的單底鞋。五兩:五,通“伍”,並列;兩,“緉”的借省,鞋一雙。
緌(ruí):帽帶下垂的部分。帽帶為絲繩所制,左右各一從耳邊垂下,必要時可系在下巴上。
庸:用,指文姜嫁與魯桓公。
從:相從。
蓺(yì):即“藝”,種植。
衡從:橫縱之異體,東西曰橫,南北曰縱。畝,田壠。
取:通“娶”。
告:一說告於祖廟。
鞫(jú):窮,放任無束。
析薪:砍柴。
匪:通“非”。克:能、成功。
極:至,來到。一說恣極,放縱無束。

參考資料:

1、《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194-195頁

詩人佚名
    暫無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