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長·別來半歲音書絕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韋莊

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
難相見,易相別,又是玉樓花似雪。
暗相思,無處說,惆悵夜來煙月。
想得此時情切,淚沾紅袖黦。

愛情 相思

譯文

譯文
分別半年你我音書斷絕,短短的一寸離腸也鬱結著萬千愁情。相見很難,分別卻很容易,轉眼又到了玉樓繁華似雪的時節。
暗暗相思,無處訴說,愁過白天又愁煙雲遮明月,愁到此時心情更悽惻。傷心的眼淚不停流淌,打溼紅色衣袖。

註釋
書:《全唐詩》作“信”。
“一寸”句:意謂短短的一寸離腸也鬱結著萬千愁情。離腸:猶離情。結:謂離愁鬱結。
玉樓:即閨樓。花似雪:梨花如雪一樣白。指暮春時節。
煙月:指月色朦朧。
紅袖:婦女紅色的衣袖。黦(yuè):黑黃色。此指紅袖上斑斑點點的淚痕。晉周處《風土記》:“梅雨沾衣,皆敗黦。”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全唐詩(下)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2170 . 2、房開江 崔黎民 .花間集全譯 :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0 :136-137 . 3、 陳如江 .花間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 :57-58 .

鑑賞

  這一首詞,也有人認為是韋莊“留蜀後思君之辭”,跟他另一首《應天長》(綠槐陰裡黃鶯語)的命意相同,不是沒有道理的。而韻文學專家羊春秋認為這首詞乃情人別後相憶之詞,不必過幹求深。把愛情詞都連到君國上面來,是難免穿鑿附會之譏的。

  詩重在發端,詞也是起結最難。發端處要開門見山,一下擒住題旨,才不致流於浮泛。所以況周頤說:“起處不宜泛寫景,宜實不宜虛,便當籠罩全闋,它題便娜動不得”(《蕙風詞話》卷一)。“別來半歲音書絕”,正是實寫,是全詞抒情線素的起點,也是籠罩全篇的冠冕。它既點明瞭別後的時間是“半歲”,又傾訴了別後的情況是“音書絕”。以下的詞意全從此語生髮出來。不是別後半歲,音書隔絕,就沒有這首詞的創作衝動,就沒有這首詞的審美情趣。江淹在《別賦》中說:“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矣。”詞人迫於無法遏制的情感的需要,真實地反映了別後的心境是“一寸離腸千萬結”。離腸即是離情,但離情是無形的、抽象的,離腸是有形的、具體的,便於用數字來表現離愁的程度。在極短的“一寸離腸”上繫上“千萬愁結”,通過兩個大小懸殊的對比,更能收到強烈的藝術效果。所以韋莊不但喜用“離腸”,而且喜用數字。“滿樓弦管,一曲離聲腸寸斷”(《上行杯》),就是同一藝術構思。“別易會難”,古人所嘆。而李商隱翻之為“相見時難別亦難”(《無題》),用兩個“難”字,說明“別”也是很難為懷的。柳永正有“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雨霖鈴》)的描繪。王實甫也為崔鶯鶯設計過“柳絲長,玉聰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西廂記·長亭送別》)的痴話。而詞人卻把這個成語,化為極其平淡的兩句話,並沒有在這個成語的基礎上,創造出什麼新的意境。而且似乎有些執著地堅持這個傳統的看法。但若把“難相見,易相別”放在這個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加以仔細體會,就會發現它既是“一寸離腸千萬結”的原因,也是“又是玉樓花似雪”的過脈、大概半歲前在長亭送別的時候,正是“飛雪似楊花”;而在兩地睽違的今天,又是“楊花似雪”了。飛花如雪,“玉樓”中人此時所見光景當亦同之。由此轉入所憶之人,及彼此相對憶念之情。張砥中說:“凡同前後兩結。最為緊要。前結如奔馬收韁,須勒得住,尚存後面地步,有住而不住之勢。”(清王又華《古今詞論》引)這一結既是有效地照應了起句的“別來半歲”,又為下闋的詞意開拓了廣闊的境界,大有“水窮雲起”、有餘不盡的審美趣昧。

  下闋即從居者著想,寫她面對明媚的春兄,無日無夜不在懷念遠方的行人。“暗相思”三句,i黯談而悲,情深而婉,恰到好處地道出了天下少婦的嬌羞心情,她暗自嚥下“別是一般滋蛛”的苦酒,而不敢在別人面前傾訴那滿腔哀怨,萬種閒愁。她在朦隴的夜色中,看到天上團圜的月,想起人問離別的人:想到自己在見月思人,不知對方是否也在望月思鄉?這月曾經是照過他們離別的。那“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的容態,“除卻天邊月”,是“沒人知”(《女冠子》)的。這月也是他們夜半私語時的見證,那“說盡人間天上,兩心知”(《思帝鄉》)的綺語,也只有“月”才知道。可如今是“美人邁兮音塵絕,隔千里兮共明月”(謝莊《月賦》),叫她惘悵。於是她越想越覺得“人寂寞”、”恨重重”,“玉郎薄倖去無蹤”(《天仙子》),越想越埋怨自己“空相憶,無計得傳訊息”(《謁金門》)。真是“含恨暗傷情”(《望遠行》),“萬般惆悵向誰論”(《小重山》),於是情不自禁地“淚沾紅袖黦”了。詞人寫過很多的淚,如“淚界蓮腮兩線紅”(《天仙子》),李調元在《雨村詞話》中就充分肯定它說:“詞用‘界’字,始於端己。宋子京效之雲:‘淚落胭脂,界破蜂黃淺’。遂成名句。”說明詞人是善於遣詞造句的。只有在“新啼痕間舊啼痕”(秦現《鷓鴣天》)時,才會在紅袖上浸漬著“黦”,所以它不但與“紅袖”、“清淚”相映成趣,而且表達了她一次又一次地流下了相思的清淚。王仕禎在《花草蒙拾》中特別拈出這一句話說:“著意設色,異紋細豔,非後人纂組所及”,“山谷所謂古蕃錦者,其殆是耶?”就是對韋莊遣詞造句功夫的最高評價:“富於萬篇,貧於一字”,是從創作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可見遣詞造句,是藝術傳達的重要手段。如果沒有熟練地掌握這種技巧,就不能使藝術構思得到符合美的規律的表現。劉勰說:“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實而難好”(《文心雕龍·神思》),正是指出作者在構思時,展開想象的翅膀,容易在腦子裡浮現一幅奇特的景象,等到把它變成語言寫在紙上,就覺得平淡無奇了。此語很好地說明了藝術構思與藝術傳達的辯證關係。還須特別指出的是:這個結句,不但表現了作者善於遣問造句的藝術才能,而且是採用“情結”的方式,環顧起句,有盡而不盡之意。下闋以“想得”二字領後兩句,“此時”二字包前三句,懸想對方相思情景,得杜甫“今夜鄜州月”詩的思致。“此時”之“暗相思,無處說,惆悵夜半煙月”,又體現出兩地同時,兩人同心,亦彼事,亦己情,一齊攝入,映照玲瓏,構想深微,筆致錯落。

參考資料:

1、唐圭璋 等 .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 :173-175 .

鑑賞

  這首詞,有人認為是韋莊“留蜀後思君之辭”,跟他的另一首《應天長·綠槐陰裡黃鶯語》的命意相同。而韻文學專家羊春秋認為,這首詞乃別後相思之詞,不必過於求深。把愛情詞都連到君國上面來,是難免穿鑿附會之譏的。

  此詞上片寫遠行人離腸百結的相思之情。“別來”一句寫別離時間半年而書信全無,故尤思念。“一寸”句寫思念而痛苦的情狀,“一寸”何其小,“千萬”何其多,“思念”這一無形的、抽象的東西,通過千萬結的寸寸離腸,表現得具體可感了。“難相見,易相別”一句,很容易使人想起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亦難”,但李句舒緩,韋詞急促,讀來如傾如訴。“又是”句,以景觸情,倍增傷懷。

  下片從對面寫來,寫居者在春光裡,無日無夜不在思念遠人。“暗相思,無處說”,似直而纖,含義有三:一是相思無地方可以訴說;二是本不想說,但悶在心中更難受,還是說出來,說出來又無人理會,則更增相思;三是這種相思是用語言表達不了的。“無處說”將相思、煩惱、零亂的心情和盤托出。“惆悵”三句,由現實到回憶,再又回到現實,悽苦之情自見。

  這首詞直接傾吐真情,毫無掩飾。語雖淺直,而情實鬱結。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鑑賞

  這一首詞,也有人認為是韋莊“留蜀後思君之辭”,跟他另一首《應天長》(綠槐陰裡黃鶯語)的命意相同,不是沒有道理的。而韻文學專家羊春秋認為這首詞乃情人別後相憶之詞,不必過幹求深。把愛情詞都連到君國上面來,是難免穿鑿附會之譏的。

  詩重在發端,詞也是起結最難。發端處要開門見山,一下擒住題旨,才不致流於浮泛。所以況周頤說:“起處不宜泛寫景,宜實不宜虛,便當籠罩全闋,它題便娜動不得”(《蕙風詞話》卷一)。“別來半歲音書絕”,正是實寫,是全詞抒情線素的起點,也是籠罩全篇的冠冕。它既點明瞭別後的時間是“半歲”,又傾訴了別後的情況是“音書絕”。以下的詞意全從此語生髮出來。不是別後半歲,音書隔絕,就沒有這首詞的創作衝動,就沒有這首詞的審美情趣。江淹在《別賦》中說:“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矣。”詞人迫於無法遏制的情感的需要,真實地反映了別後的心境是“一寸離腸千萬結”。離腸即是離情,但離情是無形的、抽象的,離腸是有形的、具體的,便於用數字來表現離愁的程度。在極短的“一寸離腸”上繫上“千萬愁結”,通過兩個大小懸殊的對比,更能收到強烈的藝術效果。所以韋莊不但喜用“離腸”,而且喜用數字。“滿樓弦管,一曲離聲腸寸斷”(《上行杯》),就是同一藝術構思。“別易會難”,古人所嘆。而李商隱翻之為“相見時難別亦難”(《無題》),用兩個“難”字,說明“別”也是很難為懷的。柳永正有“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雨霖鈴》)的描繪。王實甫也為崔鶯鶯設計過“柳絲長,玉聰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西廂記·長亭送別》)的痴話。而詞人卻把這個成語,化為極其平淡的兩句話,並沒有在這個成語的基礎上,創造出什麼新的意境。而且似乎有些執著地堅持這個傳統的看法。但若把“難相見,易相別”放在這個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加以仔細體會,就會發現它既是“一寸離腸千萬結”的原因,也是“又是玉樓花似雪”的過脈、大概半歲前在長亭送別的時候,正是“飛雪似楊花”;而在兩地睽違的今天,又是“楊花似雪”了。飛花如雪,“玉樓”中人此時所見光景當亦同之。由此轉入所憶之人,及彼此相對憶念之情。張砥中說:“凡同前後兩結。最為緊要。前結如奔馬收韁,須勒得住,尚存後面地步,有住而不住之勢。”(清王又華《古今詞論》引)這一結既是有效地照應了起句的“別來半歲”,又為下闋的詞意開拓了廣闊的境界,大有“水窮雲起”、有餘不盡的審美趣昧。

  下闋即從居者著想,寫她面對明媚的春兄,無日無夜不在懷念遠方的行人。“暗相思”三句,i黯談而悲,情深而婉,恰到好處地道出了天下少婦的嬌羞心情,她暗自嚥下“別是一般滋蛛”的苦酒,而不敢在別人面前傾訴那滿腔哀怨,萬種閒愁。她在朦隴的夜色中,看到天上團圜的月,想起人問離別的人:想到自己在見月思人,不知對方是否也在望月思鄉?這月曾經是照過他們離別的。那“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的容態,“除卻天邊月”,是“沒人知”(《女冠子》)的。這月也是他們夜半私語時的見證,那“說盡人間天上,兩心知”(《思帝鄉》)的綺語,也只有“月”才知道。可如今是“美人邁兮音塵絕,隔千里兮共明月”(謝莊《月賦》),叫她惘悵。於是她越想越覺得“人寂寞”、”恨重重”,“玉郎薄倖去無蹤”(《天仙子》),越想越埋怨自己“空相憶,無計得傳訊息”(《謁金門》)。真是“含恨暗傷情”(《望遠行》),“萬般惆悵向誰論”(《小重山》),於是情不自禁地“淚沾紅袖黦”了。詞人寫過很多的淚,如“淚界蓮腮兩線紅”(《天仙子》),李調元在《雨村詞話》中就充分肯定它說:“詞用‘界’字,始於端己。宋子京效之雲:‘淚落胭脂,界破蜂黃淺’。遂成名句。”說明詞人是善於遣詞造句的。只有在“新啼痕間舊啼痕”(秦現《鷓鴣天》)時,才會在紅袖上浸漬著“黦”,所以它不但與“紅袖”、“清淚”相映成趣,而且表達了她一次又一次地流下了相思的清淚。王仕禎在《花草蒙拾》中特別拈出這一句話說:“著意設色,異紋細豔,非後人纂組所及”,“山谷所謂古蕃錦者,其殆是耶?”就是對韋莊遣詞造句功夫的最高評價:“富於萬篇,貧於一字”,是從創作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可見遣詞造句,是藝術傳達的重要手段。如果沒有熟練地掌握這種技巧,就不能使藝術構思得到符合美的規律的表現。劉勰說:“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實而難好”(《文心雕龍·神思》),正是指出作者在構思時,展開想象的翅膀,容易在腦子裡浮現一幅奇特的景象,等到把它變成語言寫在紙上,就覺得平淡無奇了。此語很好地說明了藝術構思與藝術傳達的辯證關係。還須特別指出的是:這個結句,不但表現了作者善於遣問造句的藝術才能,而且是採用“情結”的方式,環顧起句,有盡而不盡之意。下闋以“想得”二字領後兩句,“此時”二字包前三句,懸想對方相思情景,得杜甫“今夜鄜州月”詩的思致。“此時”之“暗相思,無處說,惆悵夜半煙月”,又體現出兩地同時,兩人同心,亦彼事,亦己情,一齊攝入,映照玲瓏,構想深微,筆致錯落。

參考資料:

1、唐圭璋 等 .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 :173-175 .

鑑賞

  這首詞,有人認為是韋莊“留蜀後思君之辭”,跟他的另一首《應天長·綠槐陰裡黃鶯語》的命意相同。而韻文學專家羊春秋認為,這首詞乃別後相思之詞,不必過於求深。把愛情詞都連到君國上面來,是難免穿鑿附會之譏的。

  此詞上片寫遠行人離腸百結的相思之情。“別來”一句寫別離時間半年而書信全無,故尤思念。“一寸”句寫思念而痛苦的情狀,“一寸”何其小,“千萬”何其多,“思念”這一無形的、抽象的東西,通過千萬結的寸寸離腸,表現得具體可感了。“難相見,易相別”一句,很容易使人想起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亦難”,但李句舒緩,韋詞急促,讀來如傾如訴。“又是”句,以景觸情,倍增傷懷。

  下片從對面寫來,寫居者在春光裡,無日無夜不在思念遠人。“暗相思,無處說”,似直而纖,含義有三:一是相思無地方可以訴說;二是本不想說,但悶在心中更難受,還是說出來,說出來又無人理會,則更增相思;三是這種相思是用語言表達不了的。“無處說”將相思、煩惱、零亂的心情和盤托出。“惆悵”三句,由現實到回憶,再又回到現實,悽苦之情自見。

  這首詞直接傾吐真情,毫無掩飾。語雖淺直,而情實鬱結。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詩人韋莊
    韋莊(約836年- 約910年),字端己,漢族,長安杜陵(今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詩人、詞人,五代時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韋莊工詩,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並稱“溫韋”。所著長詩《秦婦吟》反映戰亂中婦女的不幸遭遇,在當時頗負盛名,與《孔雀東南飛》、《木蘭詩》並稱“樂府三絕”。有《浣花集》十卷,後人又輯其詞作為《浣花詞》。《全唐詩》錄其詩三百一十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