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王昌齡隱居原文賞析
鬆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
餘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譯文
譯文
清溪流向深不可測的石門山谷,隱居的地方只有孤雲相伴。
松林稍頭透出微微月光,這清幽的月光也好像專為您送來的。
茅亭夜靜花影好像已恬然入夢,種有藥草的院子到處都是斑斑苔痕。
我也想要像他這般辭去世俗之累,與西山的鸞鶴為群去了。
註釋
測:一作“極”。
隱處:隱居的地方。唯:只有。
猶:還,仍然。
宿:比喻夜靜花影如眠。
藥院:種芍藥的庭院。滋:生長著。
餘:我。謝時:辭去世俗之累。
鸞鶴:古常指仙人的禽鳥。群:與……為伍。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32-333
2、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184
3、古代漢語字典編委會.古代漢語字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981
創作背景
常建和王昌齡是公元727年(唐玄宗開元十五年)同科進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但在出仕後的經歷和歸宿卻不大相同。此詩即作於常建辭官歸隱途經王昌齡入仕前的居所,即今安徽省含山縣石門山時。常建夜宿故人舊時隱居之處,觸景生情,遂作此篇。
參考資料:
1、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184
2、倪其心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749-750
賞析
這是一首山水隱逸詩,在盛唐已傳為名篇。到清代,更受“神韻派”的推崇,同《題破山寺後禪院》併為常建代表作品。
此詩題曰“宿王昌齡隱居”,一是指王昌齡出仕前隱居之處,二是說當時王昌齡不在此地。王昌齡及第時大約已有三十七歲。此前,他曾隱居石門山。山在今安徽含山縣境內,即此詩所說“清溪”所在。常建任職的盱眙,即今江蘇盱眙,與石門山分處淮河南北。常建辭官西返武昌樊山,大概渡淮繞道不遠,就近到石門山一遊,並在王昌齡隱居處住了一夜。
首聯寫王昌齡隱居所在。“深不測”一作“深不極”,並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說清溪水流入石門山深處,見不到頭。王昌齡隱居處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門山上,望去只看見一片白雲。齊樑隱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對齊高帝說:“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因而山中白雲便沿為隱者居處的標誌,清高風度的象徵。但陶弘景是著名闊隱士,白雲多;王昌齡卻貧窮,雲也孤,而更見出清高。清人徐增說:“惟見孤雲,是昌齡不在,並覺其孤也。”這樣理解,也具情趣。
中間兩聯寫詩人夜宿王昌齡隱居處所見所感。頷聯“鬆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詩人宿在此處,舉頭望去,松樹梢頭,一彎明月慢慢升起,光照入室。“君”指王昌齡。說王昌齡雖不在這裡了,明月多情,卻仍來陪伴著他的客人。王昌齡隱居處清貧幽雅,只有一座孤零零的茅亭。“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是說夜宿茅亭,看見窗外團團花影,錯落斑駁;而到院子裡,則看見蒔養的各種藥草,依然生長得很好,只是由於長久沒有人來往,路邊已長滿了青苔。這似乎只是寫隱逸生活的情趣,其實字裡行間流露了詩人對王昌齡沒有堅持退隱的惋惜心情。
尾聯就寫詩人自己的歸志以及對朋友的諷勸: “餘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鸞鶴群”用江淹《登廬山香爐峰》“此山具鸞群,往來盡仙靈”語,與鸞鶴合群,與仙靈為伴,即表示要終身歸隱。這裡表達了詩人自己的心志,也有對朋友的期待。“亦”字很妙,此時王昌齡已登仕途,常建卻借讚揚王昌齡歸隱之處,說我也要跟隨你一起歸隱。這是故意這樣說,是對王昌齡一種善意的諷勸。這是本詩的主題所在,是與題目《宿王昌齡隱居》的意思相合的。也即是說,常建是在招王昌齡歸隱,與本文開頭所介紹的《鄂渚招王昌齡張僨》一詩同其旨趣。
這首詩的藝術特點確同《題破山寺後禪院》,“其旨遠,其興僻,佳句輒來,唯論意表”。詩人善於在平易地寫景中蘊含著深長的比興寄喻,形象明朗,詩旨含蓄,而意向顯豁,發人聯想。就此詩而論,詩人巧妙地抓住王昌齡從前隱居的舊地,深情地讚歎隱者王昌齡的清高品格和隱逸生活的高尚情趣,誠摯地表示諷勸和期望仕者王昌齡歸來的意向。因而在構思和表現上,“唯論意表”的特點更為突出,終篇都贊此勸彼,意在言外,而一片深情又都借景物表達,使王昌齡隱居處的無情景物都充滿對王昌齡的深情,願王昌齡歸來。但手法又只是平實描敘,不擬人化。所以,其動人在寫情,其悅人在傳神,藝術風格確實近王維、孟浩然一派。
參考資料:
1、倪其心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749-750創作背景
常建和王昌齡是公元727年(唐玄宗開元十五年)同科進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但在出仕後的經歷和歸宿卻不大相同。此詩即作於常建辭官歸隱途經王昌齡入仕前的居所,即今安徽省含山縣石門山時。常建夜宿故人舊時隱居之處,觸景生情,遂作此篇。
參考資料:
1、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184
2、倪其心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749-750
賞析
這是一首山水隱逸詩,在盛唐已傳為名篇。到清代,更受“神韻派”的推崇,同《題破山寺後禪院》併為常建代表作品。
此詩題曰“宿王昌齡隱居”,一是指王昌齡出仕前隱居之處,二是說當時王昌齡不在此地。王昌齡及第時大約已有三十七歲。此前,他曾隱居石門山。山在今安徽含山縣境內,即此詩所說“清溪”所在。常建任職的盱眙,即今江蘇盱眙,與石門山分處淮河南北。常建辭官西返武昌樊山,大概渡淮繞道不遠,就近到石門山一遊,並在王昌齡隱居處住了一夜。
首聯寫王昌齡隱居所在。“深不測”一作“深不極”,並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說清溪水流入石門山深處,見不到頭。王昌齡隱居處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門山上,望去只看見一片白雲。齊樑隱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對齊高帝說:“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因而山中白雲便沿為隱者居處的標誌,清高風度的象徵。但陶弘景是著名闊隱士,白雲多;王昌齡卻貧窮,雲也孤,而更見出清高。清人徐增說:“惟見孤雲,是昌齡不在,並覺其孤也。”這樣理解,也具情趣。
中間兩聯寫詩人夜宿王昌齡隱居處所見所感。頷聯“鬆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詩人宿在此處,舉頭望去,松樹梢頭,一彎明月慢慢升起,光照入室。“君”指王昌齡。說王昌齡雖不在這裡了,明月多情,卻仍來陪伴著他的客人。王昌齡隱居處清貧幽雅,只有一座孤零零的茅亭。“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是說夜宿茅亭,看見窗外團團花影,錯落斑駁;而到院子裡,則看見蒔養的各種藥草,依然生長得很好,只是由於長久沒有人來往,路邊已長滿了青苔。這似乎只是寫隱逸生活的情趣,其實字裡行間流露了詩人對王昌齡沒有堅持退隱的惋惜心情。
尾聯就寫詩人自己的歸志以及對朋友的諷勸: “餘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鸞鶴群”用江淹《登廬山香爐峰》“此山具鸞群,往來盡仙靈”語,與鸞鶴合群,與仙靈為伴,即表示要終身歸隱。這裡表達了詩人自己的心志,也有對朋友的期待。“亦”字很妙,此時王昌齡已登仕途,常建卻借讚揚王昌齡歸隱之處,說我也要跟隨你一起歸隱。這是故意這樣說,是對王昌齡一種善意的諷勸。這是本詩的主題所在,是與題目《宿王昌齡隱居》的意思相合的。也即是說,常建是在招王昌齡歸隱,與本文開頭所介紹的《鄂渚招王昌齡張僨》一詩同其旨趣。
這首詩的藝術特點確同《題破山寺後禪院》,“其旨遠,其興僻,佳句輒來,唯論意表”。詩人善於在平易地寫景中蘊含著深長的比興寄喻,形象明朗,詩旨含蓄,而意向顯豁,發人聯想。就此詩而論,詩人巧妙地抓住王昌齡從前隱居的舊地,深情地讚歎隱者王昌齡的清高品格和隱逸生活的高尚情趣,誠摯地表示諷勸和期望仕者王昌齡歸來的意向。因而在構思和表現上,“唯論意表”的特點更為突出,終篇都贊此勸彼,意在言外,而一片深情又都借景物表達,使王昌齡隱居處的無情景物都充滿對王昌齡的深情,願王昌齡歸來。但手法又只是平實描敘,不擬人化。所以,其動人在寫情,其悅人在傳神,藝術風格確實近王維、孟浩然一派。
參考資料:
1、倪其心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749-750-
常建(708-765),唐代詩人,字號不詳,有說是邢臺人或說長安(今陝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長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過著一個很長時期的漫遊生活。後移家隱居鄂渚。大曆中,曾任盱眙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