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行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溫庭筠

欲出鴻都門,陰雲蔽城闕。
寶劍黯如水,微紅溼餘血。
白馬夜頻驚,三更霸陵雪。

寫人 讚美 豪邁

譯文

譯文
俠客經鴻都門出城,當時天空正彤雲密佈,整個城池都被遮蔽這一片陰暗之中。
身上的寶劍在黯淡的夜色中反射出如水的寒光,劍上還沾染著仇敵微紅的餘血。
胯下的飛馬頻頻地發出驚叫,三更時分到達霸陵,這正是一個清冷孤寂的雪夜。

註釋
⑴俠客行:樂府舊題。《樂府詩集》卷六十七雜曲歌辭七載此首。《才調集》謂此首亦齊梁體。
都門:東漢洛陽宮門名,其內建學及書庫。
城闕:城門兩邊的望樓,此處指整座城樓。
驚:《樂府詩集》作“嘶”。
⑹霸陵:漢文帝的陵墓及陵邑。漢文帝霸陵在今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毛西村,漢霸陵城在灞橋區謝王莊附近。

參考資料:

1、劉學鍇.溫庭筠詩詞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80-82

創作背景

  唐代遊俠之風頗為盛行,晚唐時期政局動盪,社會更加崇尚抗暴除惡的俠義精神。此詩就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創作的,其具體作年難以確證。  

參考資料:
1、劉學鍇.溫庭筠詩詞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80-82

賞析

  此詩開頭,“欲出鴻都門,陰雲蔽城闕”,是寫俠客出發時的天氣。“鴻都門”,點明出行的地點。此時彤雲密佈。這“陰雲”,是自然景色。天昏地暗,前路未卜,為俠客的行俠描述出一個惡劣環境。同時,也隱約地渲染出俠客的義無反顧、知難而進的堅毅性格。這“陰雲”,又是俠客心境的寫照。世路艱辛,鬱悒縈懷;世事不平,義憤填膺。心情自然是苦澀沉甸。這就暗示出俠客行俠的緣由。詩一開始便以陰雲般濃厚的藝術氣氛。

  “寶劍黯如水,微紅溼餘血。”寶劍是俠客的武器,是俠客的伴侶,正可用它襯托俠客的形象。詩的上一句是用比喻說明劍的鋒利。晚唐詩人沈彬《都門送行》中“一條灞水清如劍”,是以劍喻水,由劍的寒光來寫水的清沏。而此詩卻以水喻劍,由水的清沏來寫劍的寒光。二詩異曲同工,均具神似之妙。相傳春秋時,越王允常聘用冶工歐冶子鑄造五把名劍,一曰“純鉤”(一作“純鈞”)。其劍“光乎如屈陽之華,沈沈如芙蓉始生於湖,觀其文如列星之行,觀其光如水溢於塘”(見東漢趙曄《吳越春秋》)。《越絕書》亦云:“太阿劍色,視之如秋水”。後來許多詩人皆以水比劍。詩中俠客所持之劍,竟同“純鉤”“太阿”一般,寒光如水,鋒芒逼人。詩的下一句是從劍身看劍的鋒芒。俠客劍上沾染著的“微紅”,正是仇敵的“餘血”。以此劍出手刃敵,乾淨利落、痛快淋漓。由此可見寶劍之銳不可擋。詩人正面寫劍,卻側面顯示了俠客行俠的結果。詩中不提俠客,只言寶劍。實際上,正是通過寫寶劍的鋒利,展現出仗劍遊俠的英姿壯採。

  結尾二句“白馬夜頻驚,三更霸陵雪”,由俠客胯下的飛馬來交代遊俠的行跡。“白馬金羈俠少年”(《古樂府》),馬亦是俠客的伴侶,可用馬來襯托俠客的形象。詩中的白馬與黑夜形成了反差,飛奔的白馬為漫漫的黑夜帶來了一點亮色。而頻頻的馬叫聲,又打破了寒夜的寂靜,使夜幕下的大地有了活力。詩人從視覺到聽覺,描繪出清冷孤寂的環境,渲染出一股旅途蕭瑟的氣氛,反襯出俠客於天寒地凍之中英勇奮進的雄姿。俠客自洛陽出發,三更時分到達霸陵。詩以描寫霸陵的雪夜風光作結,這既照應了開頭陰雲蔽城的天氣,首尾相應,清楚交代出俠客的行蹤。

  同時,詩中也蘊含著深刻的寓意。漢文帝為西漢時代“文景之治”的盛世明君。俠客由陰雲遮天的洛京到達白雪鋪地的霸陵,十分巧妙地暗示出俠客行俠的目的。詩人所寄寓的無限感嘆和不盡之意自在言外。可以看出,溫庭筠終身坎坷,不為世用,他在對可欽可敬的俠士精神的讚美中,自有一種抱負不得施展的感慨。這首詩寫得風骨遒勁,豪邁警奇,與溫詩的穠豔纖細之作,大相徑庭,正顯示出詩人豐富的藝術個性和多樣化的藝術風格。

參考資料:

1、劉學鍇.溫庭筠詩詞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80-82 2、周嘯天 等.唐詩鑑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618-619

詩人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