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春 / 芳草 / 春遊鬱然有懷賦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羅鄴

芳草和煙暖更青,閒門要路一時生。
年年點檢人間事,唯有春風不世情。

詠物 諷喻

譯文

苑:古代養禽獸植林木的地方,多指帝王的花園。
殘雨:將止的雨。南朝梁江淹《赤虹賦》:“殘雨蕭索,光煙豔爛。”唐盧綸《與從弟同下第出關言別》詩:“孤村樹色昏殘雨,遠寺鐘聲帶夕陽。”宋陸游《枕上口占》:“殘雨墮簷時一滴,老雞棲樹已三鳴。”
蒙茸:蓬鬆;雜亂的樣子。
雉:古代計算城牆面積的單位,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
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

參考資料:

簡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通過詠贊芳草和春風來諷喻世態人情。頭兩句說,芳草如煙,不管是貧家陋巷還是權門要路,處處長得青蔥一片。後兩句轉入春風,點明主旨。以擬人手法,寫春風年年都來查點人間萬事,對誰都一視同仁,在春風身上看不出人情的冷暖與世態的炎涼。   

參考資料:


詩人羅鄴

      羅鄴 (825—?),字不詳,餘杭人,有“詩虎”之稱。約唐僖宗乾符中前後在世。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