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有所思原文賞析

朝代近現代 詩人毛澤東

正是神都有事時,又來南國踏芳枝。
青松怒向蒼天發,敗葉紛隨碧水馳。
一陣風雷驚世界,滿街紅綠走旌旗。
憑欄靜聽瀟瀟雨,故國人民有所思。

敘事 抒情

譯文

譯文
正逢首都北京是有事的時候,再一次來到南方巡視澤國水鄉。
革命小將好似那高潔的松柏直向蒼天,走資派好似枯落的敗葉只能隨著流水逝去。
新的革命風暴席捲蒼天,氣勢恢巨集;億萬人民身穿綠軍裝投入戰鬥、高舉紅語錄形成一片紅海洋,無數紅旗上下翻卷。
在那瀟瀟細雨中憑欄靜,想到全國人民此時此刻應該也有所思索吧。

註釋
神都:古謂京城。這裡指首都北京。
南國:中國南方的泛稱。作者寫這首詩的前後,正在南方巡視。1966年5月15日在杭州;途經長沙於17日到韶山滴水洞,在這裡住了11天;28日赴武漢。
憑欄靜聽瀟瀟雨:化用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詞“憑欄處瀟瀟雨歇”句。闌同欄。瀟瀟,驟急的雨勢。
故國:即祖國。

參考資料:

1、藏書網.七律·有所思

創作背景

  毛澤東1966年初指責中宣部和北京市委“包庇壞人、壓制左派”,提出了“打倒閻王、解放小鬼”的口號;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的《五·一六通知》錯誤地對彭真、羅瑞卿、陸定一、楊尚昆進行批判,通知發出同時毛澤東離京南巡,回來後寫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把鬥爭鋒芒指向了“以劉少奇為首的資產階級司令部”。這便是寫此詩時的歷史背景。   

參考資料:
1、王玉孝.毛澤東詩詞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12-1

賞析

  “正是神都有事時,又來南國踏芳枝。”詩從敘事起,說明作詩的緣由和地點。首句點出正逢首都北京“有事”之時。有何事?這年6月10日,毛澤東會見親密的老朋友、越南黨和國家的領袖胡志明,在談到中國當時形勢時說:“我們最近這場鬥爭是從去年11月開始的,已經七個多月了。最初,姚文元發難,他是個青年人,討論清官等問題。”不過,“現在我們不搞清官這件事了”,而是“發動群眾整反動分子”。這段話的珍貴价值,在於廓清了人們各種各樣的揣摩和猜測,確鑿無誤地提供了“這場鬥爭”的由來和現狀發展的線索,為解讀全詩找到詩人自述的第一手重要依據。

  “正是神都有事時”讀來有種急迫感,凸顯標題的份量。“又來南國踏芳枝”讀來有種春風拂面的暖意,又有柳暗花明的感覺。芳枝,喻指人民群眾朝氣蓬勃的笑臉。此時讀者有所思:革命成功了嗎?我們真的無憂無慮了嗎?

  “青松怒向蒼天發”青字透著時光荏苒,祖國少年的情懷。鬆字透著高潔傲雪,松柏延年的節操。怒向蒼天發,發人深省。此時讀者有所動:被革命一個階段之成功遮住視線,將失去革命意義。“敗葉紛隨碧水之”敗葉藏著多事之秋,動盪抉擇的愁緒。碧水是指人民的力量。“碧水”取義於李白《望天門山》碧水東流至此回的詩句,是希望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主宰新形成的人民民主專政政權。“之”是指碧水滔滔流過的痕跡。

  “一陣風雷驚世界,滿街紅綠走旌旗。”“滿”字極贊群眾起來造反的踴躍和熱烈,億萬人民身穿綠軍裝投入戰鬥的雄姿,高舉紅語錄形成一片紅海洋的場面,加上上下翻卷的無數面紅旗,極為壯觀。一個“走”字,再現了當時群眾運動風馳電掣般的迅速發展。其形勢如急風暴雨,是任何力量都不可能阻擋的。

  但是,已經七十多歲的革命家毛澤東,此時雖然仍然具有從年輕時代開始一生奮鬥追求的“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豪情壯志,但革命的挫折和失敗、考驗和鍛鍊,使他又具有了超人的歷練和冷靜。於是,詩人的感情在激盪澎湃之後急轉直下,寫下了令人難解的最後兩句詩:“憑闌靜聽瀟瀟雨,故國人民有所思。”這種抒寫,既可以看做是風雨過後轉為瀟瀟細雨的景物感懷,又為全詩製造了一種特殊的感情氛圍。在詩情發展的脈絡上,可以說是前面風雷激盪的心曲變奏。詩人憑闌在瀟瀟細雨中靜聽。靜聽什麼?接著詩人又把這種靜聽引發出來、開展出去,想到全國人民此時此刻也在“有所思”。於是,詩人的靜聽和人民的所思,便成為此詩的“詩眼”,也自然成為解讀此詩的關鍵所在。

  詩人憑闌(欄)聽雨,不禁讓人想起岳飛在《滿江紅》詞中那種“仰天長嘯”的悲壯。不過毛澤東在詩中流露的,卻是悲壯沉鬱加憂患的特殊感情。這首詩反映了作者在中國革命發展的重要歷史關頭的複雜心境。

參考資料:

1、王玉孝.毛澤東詩詞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12-1

創作背景

  毛澤東1966年初指責中宣部和北京市委“包庇壞人、壓制左派”,提出了“打倒閻王、解放小鬼”的口號;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的《五·一六通知》錯誤地對彭真、羅瑞卿、陸定一、楊尚昆進行批判,通知發出同時毛澤東離京南巡,回來後寫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把鬥爭鋒芒指向了“以劉少奇為首的資產階級司令部”。這便是寫此詩時的歷史背景。   

參考資料:
1、王玉孝.毛澤東詩詞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12-1

賞析

  “正是神都有事時,又來南國踏芳枝。”詩從敘事起,說明作詩的緣由和地點。首句點出正逢首都北京“有事”之時。有何事?這年6月10日,毛澤東會見親密的老朋友、越南黨和國家的領袖胡志明,在談到中國當時形勢時說:“我們最近這場鬥爭是從去年11月開始的,已經七個多月了。最初,姚文元發難,他是個青年人,討論清官等問題。”不過,“現在我們不搞清官這件事了”,而是“發動群眾整反動分子”。這段話的珍貴价值,在於廓清了人們各種各樣的揣摩和猜測,確鑿無誤地提供了“這場鬥爭”的由來和現狀發展的線索,為解讀全詩找到詩人自述的第一手重要依據。

  “正是神都有事時”讀來有種急迫感,凸顯標題的份量。“又來南國踏芳枝”讀來有種春風拂面的暖意,又有柳暗花明的感覺。芳枝,喻指人民群眾朝氣蓬勃的笑臉。此時讀者有所思:革命成功了嗎?我們真的無憂無慮了嗎?

  “青松怒向蒼天發”青字透著時光荏苒,祖國少年的情懷。鬆字透著高潔傲雪,松柏延年的節操。怒向蒼天發,發人深省。此時讀者有所動:被革命一個階段之成功遮住視線,將失去革命意義。“敗葉紛隨碧水之”敗葉藏著多事之秋,動盪抉擇的愁緒。碧水是指人民的力量。“碧水”取義於李白《望天門山》碧水東流至此回的詩句,是希望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主宰新形成的人民民主專政政權。“之”是指碧水滔滔流過的痕跡。

  “一陣風雷驚世界,滿街紅綠走旌旗。”“滿”字極贊群眾起來造反的踴躍和熱烈,億萬人民身穿綠軍裝投入戰鬥的雄姿,高舉紅語錄形成一片紅海洋的場面,加上上下翻卷的無數面紅旗,極為壯觀。一個“走”字,再現了當時群眾運動風馳電掣般的迅速發展。其形勢如急風暴雨,是任何力量都不可能阻擋的。

  但是,已經七十多歲的革命家毛澤東,此時雖然仍然具有從年輕時代開始一生奮鬥追求的“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豪情壯志,但革命的挫折和失敗、考驗和鍛鍊,使他又具有了超人的歷練和冷靜。於是,詩人的感情在激盪澎湃之後急轉直下,寫下了令人難解的最後兩句詩:“憑闌靜聽瀟瀟雨,故國人民有所思。”這種抒寫,既可以看做是風雨過後轉為瀟瀟細雨的景物感懷,又為全詩製造了一種特殊的感情氛圍。在詩情發展的脈絡上,可以說是前面風雷激盪的心曲變奏。詩人憑闌在瀟瀟細雨中靜聽。靜聽什麼?接著詩人又把這種靜聽引發出來、開展出去,想到全國人民此時此刻也在“有所思”。於是,詩人的靜聽和人民的所思,便成為此詩的“詩眼”,也自然成為解讀此詩的關鍵所在。

  詩人憑闌(欄)聽雨,不禁讓人想起岳飛在《滿江紅》詞中那種“仰天長嘯”的悲壯。不過毛澤東在詩中流露的,卻是悲壯沉鬱加憂患的特殊感情。這首詩反映了作者在中國革命發展的重要歷史關頭的複雜心境。

參考資料:

1、王玉孝.毛澤東詩詞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12-1

詩人毛澤東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後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