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雨歇梧桐淚乍收原文賞析
簾影碧桃人已去,屧痕蒼蘚徑空留。兩眉何處月如鉤?
譯文
譯文
秋雨停了,梧桐樹葉不再滴雨 ,好像是停止了它滴滴的眼淚。重新反覆回憶,釋放自己的情懷。想當初曾與思念之人有過美好的風流往事。(回憶)那美麗的身影、如桃花般的面容,但人已離去(可是人卻不知何處去了)。只空空留下那嬌小的鞋痕在長滿蒼蘚的小徑上。思戀之人在何處,只有孤單的如鉤明月。
註釋
雨歇句:此言秋雨停了,梧桐樹葉不再滴雨,好像是停止了它滴滴的眼淚。
翻:同“反”。
摘花句:意思是當初曾與她有過美好的風流的往事。杜甫《佳人》:“摘花不插發,採柏動盈掬。”
屧(xie}痕句:此言長滿蒼蘚的小徑上,她那嬌小的鞋痕猶在,可是人卻不知何處去了。 屧痕,即鞋痕。
兩眉:代指所思戀之人。
創作背景
從內容看大概是納蘭寫給他早年曾愛戀過的一位女子的。在青梅竹馬的表妹、生死患難的盧氏之前,何來這樣一位驚鴻照影的美人?史籍已無從可考,可那份深切的思念卻力透紙背,如歲月一般悠長,縱使青絲變成白髮也無法忘懷。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
此詞上片景起,情景交織,“淚乍收”已是傷情畢現,又接之以“遣懷”二句,點明傷感之由。“摘花銷恨”中有人有己,低迴惆悵。下片寫眼前空寂之景。前二句以“簾影碧桃”、“屧痕蒼蘚”表現人去樓空的寂寞,結句又以遙遙生問表達了深深的懷念之情。
這首詞為思念舊日情人而作。首句“雨歇梧桐”與“淚乍收”是什麼關係呢?是表示雨和淚在同一時間停止,還是以雨停比喻淚止?不能說死。作者只是把二者並列提出,以不解解之,反而能增加一種朦朧的意境。反正“梧桐雨”和“流淚”都與離情有關。如溫庭筠《更漏子》詞“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元雜劇中白樸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都能引起讀者的聯想。“遣懷”二句謂為排遣愁懷反而回憶起過去的戀情,也就是摘花銷恨這件風流韻事。下片由回憶回到現實。“簾影”二句寫眼前所見。竹簾上映著碧桃樹影,花徑的苔蘚上還留下她的鞋印,然而伊人已去,徒然睹物思人,增加傷感。“空留”二字透露出多少感慨和無奈。結句由看到天上彎彎的新月而聯想到伊人的雙眉,但不知她如今人在何處?一種刻骨相思之情躍然紙上,情深意苦。詞句亦纏綿悽婉,令人惆悵。其中“簾影碧桃”和“屧痕蒼蘚”二句,對仗工整而典雅,亦為此詞增色不少。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創作背景
從內容看大概是納蘭寫給他早年曾愛戀過的一位女子的。在青梅竹馬的表妹、生死患難的盧氏之前,何來這樣一位驚鴻照影的美人?史籍已無從可考,可那份深切的思念卻力透紙背,如歲月一般悠長,縱使青絲變成白髮也無法忘懷。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
此詞上片景起,情景交織,“淚乍收”已是傷情畢現,又接之以“遣懷”二句,點明傷感之由。“摘花銷恨”中有人有己,低迴惆悵。下片寫眼前空寂之景。前二句以“簾影碧桃”、“屧痕蒼蘚”表現人去樓空的寂寞,結句又以遙遙生問表達了深深的懷念之情。
這首詞為思念舊日情人而作。首句“雨歇梧桐”與“淚乍收”是什麼關係呢?是表示雨和淚在同一時間停止,還是以雨停比喻淚止?不能說死。作者只是把二者並列提出,以不解解之,反而能增加一種朦朧的意境。反正“梧桐雨”和“流淚”都與離情有關。如溫庭筠《更漏子》詞“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元雜劇中白樸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都能引起讀者的聯想。“遣懷”二句謂為排遣愁懷反而回憶起過去的戀情,也就是摘花銷恨這件風流韻事。下片由回憶回到現實。“簾影”二句寫眼前所見。竹簾上映著碧桃樹影,花徑的苔蘚上還留下她的鞋印,然而伊人已去,徒然睹物思人,增加傷感。“空留”二字透露出多少感慨和無奈。結句由看到天上彎彎的新月而聯想到伊人的雙眉,但不知她如今人在何處?一種刻骨相思之情躍然紙上,情深意苦。詞句亦纏綿悽婉,令人惆悵。其中“簾影碧桃”和“屧痕蒼蘚”二句,對仗工整而典雅,亦為此詞增色不少。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於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於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嚮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於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