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幾許傷春春復暮原文賞析

朝代宋代 詩人賀鑄

幾許傷春春復暮。楊柳清陰,偏礙遊絲度。天際小山桃葉步。白頭花滿湔裙處。
竟日微吟長短句。簾影燈昏,心寄胡琴語。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

愛情 相思 傷懷 春天

譯文

譯文
多少回傷春又到了春暮,楊柳樹濃濃的清蔭,妨礙著遊絲度過。遠處的小山邊是桃葉埠,白花盛開的河邊是她洗裙的地方。
我整天輕聲吟誦詩句,在簾影之下暗燈前,讓胡琴聲把我心聲吐。幾點雨聲被風止住,月色朦朧薄雲飄來飄去。

註釋
蝶戀花:詞牌名。又名“鳳棲梧”“鵲踏枝”等。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徐冠卿:作者友人,生平未詳。
春復暮:春天又將盡。
遊絲:空氣中浮游的蜘蛛所吐之絲。又,香爐中嫋嫋飄浮之煙亦稱遊絲。
天際小山:形容古代青年女子所畫淡眉的顏色像遠在天邊的小山。桃葉步:桃葉山,在今江蘇六合。桃葉,晉代王獻之的妾名,後來成為女子的代稱。步,江邊可以系舟停船之處,即“埠”。
湔(jiān)裙:洗裙。湔,洗滌。
竟日:整日,整天。
胡琴:唐宋時期,凡來自西北各民族的絃樂器統稱胡琴。
風約住:指雨聲被風攔住。約,攔、束。
朦朧:模糊不清的樣子。

參考資料:

1、李森.精譯賞析宋詞三百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93-195 2、林霄.唐宋元明清名家詞選:貴州民族出版社,2005:122 3、程帆.宋詞三百首鑑賞辭典: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175-176 4、楊海明.宋詞三百首新注:江蘇大學出版社,2010:121-122

創作背景

  這首詞約作於宋哲宗紹聖三年丙子(1096年)三四月間,為傷春懷人之作。紹聖三年二月。賀鑄曾到過揚州,稍後又到金陵。這首詞很可能是詞人身居金陵,同憶揚州情事之作,有同時的《獻金盃》一詞可相參看。又據詞題,這首詞可能是友人徐冠卿曾先贈一首詞後作者稍改動所成。   

參考資料:
1、劉石.宋詞鑑賞大辭典:中華書局,2011:414-415

賞析

  這是一首傷春懷人之作。上片寫暮春之景。傷春偏逢春暮,濃密的柳蔭,已阻礙了遊絲的飛度,遊絲這裡喻指相思心緒。桃花渡口、開滿白蕷花的水邊,那正是兩人分手的地方。下片抒寫相思之情。終日枯坐,難覓佳句,繚亂胡琴,夾雜風雨,長夜不成眠,惟有淡月相伴。

  開篇詞人即點明時令及自己的心情,為全詞奠定了憂傷的感情基調。暮春時節是多愁之人最難度過的時段之一,正是“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傷心人對傷心景,難免更增幾分煩惱。於是見楊柳柔條上纏繞著的幾縷遊絲,也會生出幾許嗔怪,全忘了柳陰清涼的好處。“偏”字把詞人如遊絲般浮動的煩惱意緒巧妙地寄寓在自然景物之中,是傳神之筆。

  “天際”二句,抒發了詞人對戀人的思念。這兩句寫天邊的小山觸發了詞人的情思,同想起與戀人間發生的故事。滿懷著王獻之對待愛妾桃葉般的深情,望著眼前鋪滿水面的白藏花,他的腦海中呈現出昔時上巳之日戀人水邊湔裙的美好情景。那時的大好春光和愉悅的心情是植根於詞人心中的珍貴回憶,其情其景與下閿詞人感傷春暮的情緒形成了鮮明對比。

  上片眼前之景與舊日之事的巧妙融合,把詞人多情善感的心緒及對戀人無處不在的思念細膩地呈現在讀者的面前。“桃葉步”典故的運用尤佳,今古相融、虛實相生中,巧妙而又含蓄。

  下片“競日”三句,詞人把春日的感傷、相思的煎熬都寄託在了憂傷的小詞和悽苦的胡琴聲中。“競日微吟”道出了愁情的悠遠綿長。而當夜幕降臨,伴著昏暗的孤燈和偶隨風動的簾影,詞人的心事逐漸凝重,胡琴如怨如慕的嗚咽與敲窗的暮雨正是他心中愁思無言的訴說。至此,全詞的感情達到高潮,最為動人。末二句感情色彩由濃變淡。當清風送走淒雨,流雲掩映淡月,作者的愁情也隨著景物的變化呈現出月華般的朦朧與蒼茫。結尾二句,語雖淡而饒富情味,讓人陷入一片清愁之中。

  此詞寫景、敘事,把由日及夜所見之景、所做之事,與舊日之事和傷春之情、相思之苦相結合,跳躍的詩思中蘊涵著清新平淡的韻味和真摯深刻的情感,表達含蓄而見波瀾,其寄情之景語尤其值得品讀。賀鑄詞多濃豔之語,多慷慨之詞,而這首小詞頗顯清新淡雅,這正說明作者風格的多樣性。

參考資料:

1、劉石.宋詞鑑賞大辭典:中華書局,2011:414-415 2、劉卉宇.宋詞菁華典評:太白文藝出版社,2009:167-168

創作背景

  這首詞約作於宋哲宗紹聖三年丙子(1096年)三四月間,為傷春懷人之作。紹聖三年二月。賀鑄曾到過揚州,稍後又到金陵。這首詞很可能是詞人身居金陵,同憶揚州情事之作,有同時的《獻金盃》一詞可相參看。又據詞題,這首詞可能是友人徐冠卿曾先贈一首詞後作者稍改動所成。   

參考資料:
1、劉石.宋詞鑑賞大辭典:中華書局,2011:414-415

賞析

  這是一首傷春懷人之作。上片寫暮春之景。傷春偏逢春暮,濃密的柳蔭,已阻礙了遊絲的飛度,遊絲這裡喻指相思心緒。桃花渡口、開滿白蕷花的水邊,那正是兩人分手的地方。下片抒寫相思之情。終日枯坐,難覓佳句,繚亂胡琴,夾雜風雨,長夜不成眠,惟有淡月相伴。

  開篇詞人即點明時令及自己的心情,為全詞奠定了憂傷的感情基調。暮春時節是多愁之人最難度過的時段之一,正是“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傷心人對傷心景,難免更增幾分煩惱。於是見楊柳柔條上纏繞著的幾縷遊絲,也會生出幾許嗔怪,全忘了柳陰清涼的好處。“偏”字把詞人如遊絲般浮動的煩惱意緒巧妙地寄寓在自然景物之中,是傳神之筆。

  “天際”二句,抒發了詞人對戀人的思念。這兩句寫天邊的小山觸發了詞人的情思,同想起與戀人間發生的故事。滿懷著王獻之對待愛妾桃葉般的深情,望著眼前鋪滿水面的白藏花,他的腦海中呈現出昔時上巳之日戀人水邊湔裙的美好情景。那時的大好春光和愉悅的心情是植根於詞人心中的珍貴回憶,其情其景與下閿詞人感傷春暮的情緒形成了鮮明對比。

  上片眼前之景與舊日之事的巧妙融合,把詞人多情善感的心緒及對戀人無處不在的思念細膩地呈現在讀者的面前。“桃葉步”典故的運用尤佳,今古相融、虛實相生中,巧妙而又含蓄。

  下片“競日”三句,詞人把春日的感傷、相思的煎熬都寄託在了憂傷的小詞和悽苦的胡琴聲中。“競日微吟”道出了愁情的悠遠綿長。而當夜幕降臨,伴著昏暗的孤燈和偶隨風動的簾影,詞人的心事逐漸凝重,胡琴如怨如慕的嗚咽與敲窗的暮雨正是他心中愁思無言的訴說。至此,全詞的感情達到高潮,最為動人。末二句感情色彩由濃變淡。當清風送走淒雨,流雲掩映淡月,作者的愁情也隨著景物的變化呈現出月華般的朦朧與蒼茫。結尾二句,語雖淡而饒富情味,讓人陷入一片清愁之中。

  此詞寫景、敘事,把由日及夜所見之景、所做之事,與舊日之事和傷春之情、相思之苦相結合,跳躍的詩思中蘊涵著清新平淡的韻味和真摯深刻的情感,表達含蓄而見波瀾,其寄情之景語尤其值得品讀。賀鑄詞多濃豔之語,多慷慨之詞,而這首小詞頗顯清新淡雅,這正說明作者風格的多樣性。

參考資料:

1、劉石.宋詞鑑賞大辭典:中華書局,2011:414-415 2、劉卉宇.宋詞菁華典評:太白文藝出版社,2009:167-168

詩人賀鑄
      賀鑄(1052~1125) 北宋詞人。字方回,號慶湖遺老。漢族,衛州(今河南衛輝)人。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唐賀知章後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