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行書送蔡明遠敘軸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劉墉

既奉命於秦淮之上,又隨我於邗溝之東,追攀不疲,以至邵伯南埭,始終之際,良有可稱。送蔡明遠敘。乙未冬日臨。石菴居士。

讚頌 寫人

譯文

既:已經。
奉命:被命令,被要求。
邗(hán)溝:聯絡長江和淮河的古運河,是中國最早見於明確記載的運河。
追攀:追隨牽挽。形容惜別。
始終:自始至終。
臨:照樣子摹仿字畫。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鑑賞

  此幅書於“乙未冬日”,即1775年(乾隆四十年),時年劉墉57歲。此書運筆圓勁,古樸飄逸,方圓兼備,蒼潤互見。清徐珂《清稗類鈔》評劉墉書:“自入詞館以迄登臺閣,體格屢變,神妙莫測。其少年時為趙體,珠圓玉潤,美如簪花。中年以後,筆力雄健,局勢堂皇。迨入臺閣,則炫爛歸於平淡,而臻爐火純青之境矣。”此幅即反映了劉墉中年時的書法風格。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詩人劉墉
      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另有青原、香巖、東武、穆庵、溟華、日觀峰道人等字號,清代書畫家、政治家。山東省高密縣逄戈莊人(原屬諸城),祖籍江蘇徐州豐縣。乾隆十六年(1751年)進士,劉統勳子。官至內閣大學士,為官清廉,有乃父之風。劉墉是乾隆十六年的進士,做過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工書,尤長小楷,傳世書法作品以行書為多。嘉慶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於京。諡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