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參烹彘原文賞析

朝代先秦 詩人韓非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教育 哲理

譯文

譯文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兒子邊跟著她邊哭,他的母親(曾子的妻子)說:“你回去,等我回家後為你殺一頭豬。”妻子到集市後回來了,曾子就要抓住一頭豬把它殺了,妻子制止他說:“剛才只不過是與小孩子鬧著玩兒罷了。”曾子說:“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鬧著玩兒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靠父母而逐步學習的,並聽從父母的教誨。如今你欺騙他,是教他學會欺騙。母親欺騙兒子,做兒子的就不會相信自己的母親,這不是把孩子教育好該用的辦法。”於是就殺了豬把它煮了。

註釋
曾子(前505~前432):曾參,春秋末年,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輿,被尊稱為曾子。性情沉靜,舉止穩重,為人謹慎,待人謙恭,以孝著稱。曾提出"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主張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據傳以修身為主要內容的《大學》是他的作品。
彘(zhì):豬.
適:到……去
特:只.
非與戲:不可同……開玩笑.
子:你,對對方的尊稱.
而:則,就.
非所以成教也:這樣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烹(pēng):殺.
女:通“汝”,你,你們。
反:通“返”,返回。
止:制止。
曾參:孔子的學生,也叫曾子
特與嬰兒戲耳:耳:罷了。
嬰兒:小孩子
有知:懂事
曾子之妻之市:之,到
其子隨之而泣:之,她,代曾子之妻
妻止之曰:之,他,曾子
今子欺之:之,他,代曾子之子
顧反:回來。反:通“返”,返回。
子:孩子,子女(注意不是特指兒子)
耳:罷了。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寓意

  曾參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這種教育方法是可取的。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誠實守信,不能說了做不到和說謊。

  教育子女要注意言傳身教不能以欺騙作為手段,做任何事都要說到做到,不能說謊。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這樣才能獲到他人信任。以後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知道自己所做事情的後果,要為以後著想。以後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就不能信口雌黃。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文言現象

  相傳中國周代設有采詩之官,每年春天,搖著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民間歌謠,把能夠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整理後交給太師(負責音樂之官)譜曲,演唱給天子聽,作為施政的參考。這一篇《樛木》很好的表現了西周當時的社會狀況和純樸的民風。

參考資料:

1、姜亮夫等 .先秦詩鑑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8年 :10-11頁

寓意

  曾參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這種教育方法是可取的。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誠實守信,不能說了做不到和說謊。

  教育子女要注意言傳身教不能以欺騙作為手段,做任何事都要說到做到,不能說謊。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這樣才能獲到他人信任。以後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知道自己所做事情的後果,要為以後著想。以後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就不能信口雌黃。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文言現象

  相傳中國周代設有采詩之官,每年春天,搖著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民間歌謠,把能夠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整理後交給太師(負責音樂之官)譜曲,演唱給天子聽,作為施政的參考。這一篇《樛木》很好的表現了西周當時的社會狀況和純樸的民風。

參考資料:

1、姜亮夫等 .先秦詩鑑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8年 :10-11頁

詩人韓非
      韓非子生於周赧王三十五年(約公元前281年),卒於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韓非為韓國公子(即國君之子),漢族,戰國末期韓國人(今河南省新鄭)。師從荀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後世稱“韓子”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