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汪氏雙節傳後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王爾烈

二女同居多異志,兩賢相遇真家瑞。家瑞偏逢變坎坷,賢女空悲共憔悴。

汪君同室曰王徐,浙水清門著節義。自昔之子號宜家,厥後良人厄遠地。

瞻望母兮目豈瞑,哀弱子兮孤誰寄。莊姜戴媯無猜嫌,趙姬叔隗均禮誼。

含悽且作未亡人,戮力同肩未了事。風雨冥冥虓虎驚,籬壁蕭蕭魑魅肆。

凜冽冰霜足禦侮,殷勤針黹還供匱。冬夜夏日寒暑長,機筐書篋無時置。

高堂終年子有成,地下報君妾無愧。賢哉患難有同心,嗟乎傳聞為酸鼻。

福堂應以陰騭酬,弱骨何必鬼神忌。齊年雙嫠穴同歸,百死孤生空血淚。

閨中嬰臼豈為名,身後鼎牲匪我思。君恩逮下靡有遺,孝子顯親無弗至。

吾為賢者嘆餘生,何以報之為良吏。

詩人王爾烈
    王爾烈(1727-1801),別名仲方,字君武,號瑤峰。祖籍河南,清乾隆、嘉慶年間遼陽縣賈家堡子風水溝村(今蘭家鄉風水溝村)人。以詩文書法、聰明辯才見稱於世,乾嘉時期的”關東才子”。《遼陽縣誌》稱其“詞翰書法著名當世者,清代第一人”。16歲時,詩文、書法就已經蜚聲遐邇了。26歲,參加了全州的童試,結果考中了拔貢生(秀才)。39歲,隨同好友常紀到北京參加京師會試,未能及第。44歲,再攀蟾宮,滿懷信心地參加了京師禮部主持的恩科會試,結果考中貢士。經過殿試,中二甲一名進士。至此,夙願已嘗。清廷任命他為翰林院編修、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