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譏時原文賞析

朝代元代 詩人張鳴善

鋪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萬鍾。胡言亂語成時用,大綱來都是哄。說英雄誰是英雄?五眼雞岐山鳴鳳。兩頭蛇南陽臥龍,三腳貓渭水飛熊。

諷刺 揭露 社會

譯文

譯文
裝模作樣的人居然早早當上了王朝公卿,惡狠好鬥、蠻橫無禮的人竟享受著萬鐘的俸祿,胡說八道、欺世盜名的人竟能在社會上層暢行無阻,總而言之都是胡鬧,說英雄可到底誰是英雄?五眼雞居然成了岐山的鳳凰,兩頭蛇竟被當成了南陽的諸葛亮,三腳貓也會被捧為姜子牙!

註釋
雙調:填詞之格式。詞之由前後兩闋相疊而成者,謂之“雙調”,有前後同段、換頭與前後不同之分;僅一段者謂之“單調”。
鋪眉苫(shàn)眼:即舒眉展眼,此處是裝模作樣的意思。
三公:大司馬、大司徒與大司空,這裡泛指高官。
裸(luǒ)袖揎(xuān)拳:捋起袖子露出胳膊,這裡指善於吵鬧之人。萬鍾:很高的俸祿。
大綱來:總而言之。
哄:指胡鬧。
五眼雞:好鬥的公雞。
岐(qí)山:在今陝西岐山縣。鳴鳳:鳳凰。
兩頭蛇:毒蛇。
南陽臥龍:即諸葛亮,這裡泛指傑出的人才。
三腳貓:沒有本事的人。
渭水飛熊:即周代的太公呂尚,這裡指德高望重的高官。

參考資料:

1、天下閱讀網.水仙子·譏時

賞析

  這首小令譏諷時政尖銳的揭露了元朝當政者卑劣腐朽的面目,揭露世風的齷齪敗壞。語言犀利潑辣,比喻極具特色,誇張的描寫,揭露尖刻有力。

  這是元散曲中一支妙語連珠的著名作品。首尾兩組工整的鼎足對,尤見精彩。

  起始的三句中,“鋪眉”與“苫眼”、“裸袖”與“揎拳”、“胡言”與“亂語”是句中自對,互相又成為工對;“時”與“十”同音,借與三、萬作數字對。“鋪眉苫眼”等三組詞語活畫出了無賴與白痴的形象,與達官貴人的身份本身形成了絕妙的諷刺。而三句從文意上看側重點又有所不同:第一句諷刺內閣,第二句諷刺武將,第三句諷刺高官。總而言之,“都是烘(哄)”,滿朝文武全是些瞎胡鬧的烏龜王八蛋罷了。

  末尾的鼎足對,數字對數字、地名對地名、動物門對動物門不算,妙在同句之內的雞與鳳、蛇與龍、貓與熊還都有形狀相像的聯絡。一頭是文人習用的雅語頌辭,一頭卻是民間口語中帶著詈罵性質的語彙,湊在一起,冷峭而生動。三句也各具側重點:第一句揭示凶橫,第二句揭示狠毒,第三句揭示無能。這就讓人們清楚地看出,元代社會中各種自封的或被吹捧出來的風雲人物,究竟是些什麼樣的貨色。這三句承接前文“早三公”、“享萬鍾”、“成時用”而寫,作者矛頭直指上層統治集團的高官要人,是一目瞭然的。兩段之間,“大綱來都是烘”結上,“說英雄誰是英雄”啟下。得此兩句憤語綰聯,“譏時”的題意便充分地顯露了出來。

  作者這種莊俗雜陳、嬉笑怒罵而尖峭老辣的散曲風格自成一家,被時人稱作“張鳴善體”。明代曲家薛論道就有一首仿“張鳴善體”的《朝天子·不平》:“清廉的命窮,貪圖的運通,方正的行不動。眼前車馬鬧轟轟,幾曾見真樑棟。得意鴟鶚,失時鸞鳳,大家挨胡廝弄。認不得蚓龍,辨不出紫紅,說起來人心動。”語言雖不及本曲灝辣,卻能得其神理。

參考資料:

1、天下閱讀網.水仙子·譏時

詩人張鳴善
      張鳴善 元代散曲家。名擇,號頑老子。原籍平陽(今屬山西),家在湖南,流寓揚州。官至淮東道宣慰司令史。填詞度曲詞藻豐贍,常以詼諧語諷人。張鳴善身處元末喪亂之際,深感現實的動亂與汙濁,因此多有刺時之作。